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523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docx

免费历年广州市中考真题之语文古诗文和文言文考题

近十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考题(2001-2012)

一、默写题

2001年中考卷

19.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每句1分,共5分)

(1),映日荷花别样红。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听取蛙声一片。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02年中考卷

17.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1)默写杜牧的《江南春》,。

,。

(2)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①作者是:

②作者是:

③作者是:

2003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10分)

(1)根据课文,为下列古诗文填写上句或下句。

(3分,4个任选3个作答)

①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②莫道不销魂,,。

(李清照《醉花阴》)

③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万钟于我何加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3)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句含有写“云”的唐诗。

(3分)

2004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10分)

(1)根据初中课文,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3分,4题任选3题作答)

①子曰:

“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孔子《论语》)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④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出师表》)

(2)根据初中课文,默写杜甫的《春望》或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4分)

(3)“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等。

除上面两个例句之外,请再写出三句初中或小学语文课本上含有“舟”字的古诗词。

(3分)

2005年中考卷

9、积累(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2分,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①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根据初中课本,默写杜牧《泊秦淮》全诗,或晏殊《浣溪沙》的后四句。

(4分)

(3)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4分)

1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4分)

例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朝发白帝城》)

②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吗?

请写出来。

(答对加2分,加分后第9题的满分不能超过10分)

2006年中考古诗卷

19.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每句1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07年中考古诗卷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己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触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⑤,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筋《望江南》)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

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10分。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①“,”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②“,”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③“,”的苍茫壮阔。

2008年中考古诗卷

二、(2小题,15分)

为积极参加广州市“中华之魂”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大赛,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的活动内容。

7.诵读与积累。

(8分)

⑴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②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⑵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⑶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沉舟侧畔干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困于心衡干虑而后作,。

(《<孟子>两章》)

④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⑤,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8.理解与运用。

(7分)

⑵参照示例,运用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句。

示例: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

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

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

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异卉对。

知音存海内,朋友。

黄梅时家家雨,。

(3)下面是为古诗文诵读活动的题词,请结合活动的意义,简要写出你对这四字的理解。

(本题为附加题)

古韵新风

2009年中考古诗卷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E.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F.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庛天下寒士欢颠!

风雨不动安如山。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明月楼高休独倚,,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⑤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曹植送别弟弟曹彪时写道: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就是由此化用而来的。

 

②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但刘禹锡却与众不同,他在《秋词》中用形象生动的诗句“,”。

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010年中考古诗卷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

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E.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②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牺牲玉帛,,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④今当远离,,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⑤,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⑥,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附加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

这个道理早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表述:

“,。

②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雄才大略的风云人物不断涌现。

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说的那样,“,”。

2011年中考古诗卷(附有答案)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BE(4分)

A.谁家暗飞玉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E.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F.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74分)

①中无杂树,_芳草鲜美___________,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岸芷汀兰,__郁郁青青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___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④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骊山四顾___________,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⑥举杯邀明月,___对影成三人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

①题为必答题,2分。

②题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

①描写同样的景物,古代文人往往有许多意境相似的妙笔,同样是写春雨,杜甫《春夜

喜雨》)中的诗句“_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__________,’便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毕业留言本上,我们既可以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来勉励同窗,也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来互相鼓励。

2012年中考古诗文卷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龙标过五溪。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伴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E.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于诸侯。

F.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6选4)(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③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信。

《左传•曹刿论战》

④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启窗而观,__________________。

(魏学洢《核舟记》)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4分)

【说明:

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古代诗歌讲究色彩的运用,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塞上胭脂凝夜紫”,《诗经》中的“①”,白居易《观刈麦》中的“②”,《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④”,等。

从这些句子中不

难看出,“诗中画”在这里主

要是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巧妙搭配,形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

二、诗词鉴赏题

2003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

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5分)

2004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7.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05年中考卷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3分)

2007年中考古诗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008年中考古诗卷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⑴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2009年中考古诗卷出自八年级下课内必背诗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2010年中考古诗卷出自九年级上课内必背诗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2011年中考古诗卷(附有答案)出自七年级下课外必背诗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

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2012年中考古诗卷出自九年级下课外必背诗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备战2013年中考古诗鉴赏题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自八年级上课内必背诗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帘旌”“凭危”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1分)

(2)此诗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3分)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自七年级下课外必背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故园”“龙钟”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1分)

(2)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自七年级上课内必背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试描述“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景象。

(2分)

(2)此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2分)

 

近十年广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考题

三、默写题

2001年中考卷

19.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03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③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万钟于我何加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004年中考卷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

(1)根据初中课文,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子曰:

“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孔子《论语》)

④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出师表》)

2005年中考卷

9、积累

(1)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2007年中考卷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己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触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008年中考卷

7.诵读与积累。

⑴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②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⑶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③困于心衡干虑而后作,。

(《<孟子>两章》)

2009年中考卷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E.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F.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庛天下寒士欢颠!

风雨不动安如山。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2010年中考卷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撒,影布石上。

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E.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F.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④今当远离,,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2011年中考卷(附有答案)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BE

A.谁家暗飞玉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E.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F.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中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