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58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古诗词鉴赏.docx

语文古诗词鉴赏

语文古诗词鉴赏

1

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模式: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

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答题模式: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

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分析句意型

提问方式:

这句诗好在哪里?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模式: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常用意象及内涵

折柳:

表示惜别怀远、赠送寄思。

折梅:

表示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

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残月:

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短笛:

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落叶:

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牡丹:

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

表示夏季,清雅高洁。

兰草:

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

表示萧条、冷落。

归雁:

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黄昏:

孤寂、悲伤、悲愁。

芳草:

①惜时,人生苦短。

②知音。

③离情。

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春天:

伤春,感叹时间易逝。

还有惜春、感春、春恨、春怨、春怀。

秋天:

萧条、肃杀、感叹身世之苦。

还有惊秋、悲秋、秋思、秋怀。

细雨、烟雾:

愁绪、郁闷。

玉门关:

征夫离绪。

浮云:

飘泊不定,喻游子。

杜鹃(子规):

①因其声凄惨,故有凄凉、哀伤之意。

②思亲之情,归家之念,乡愁乡思。

青松:

节操刚正、坚贞。

杨花、柳絮:

愁绪、烦人,飘零、离散。

浮萍:

漂泊不定。

菊花:

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隐逸。

莲花:

纯洁、脱俗、高洁。

梅花:

孤傲、脱俗、不屈。

落花:

伤春、伤别。

流水:

愁绪连绵不断。

月亮:

思乡,思人。

大海:

心胸开阔,包容一切。

长亭、灞桥:

送别的地方,喻送别。

关山月:

征夫思家,思妇怀远。

雪:

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蝉:

品行高洁。

草木繁盛:

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霜;思乡。

梅子:

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

愁思,情结。

芭蕉:

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桃花:

美女的容颜。

青鸟(鱼):

表达相思。

孤雁(孤鸿、断鸿):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羌笛、胡笳、琵琶:

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水:

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

西楼:

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

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

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静。

节日

1、春日(含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

春风、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横管、春光、东风、晴云、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鹃、花树、草芽、黄鹂、黄鸟、芭蕉、春昼、草色、杨花、浮萍、绿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红树、海棠、绿锦、兰花、黄蜂、麦雨、柳花、垂柳、娇莺、芍药、蔷薇、桃花、杏花、红杏、绿波、春雨、兰溪、鹅湖、鸳鸯、桃红、飞燕、点红、戏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鸥、芳树、白鹭、烟笼、梅杏、菜花、鞭笋、鹊声等。

2、夏日(表示青春、热烈、畅舒情怀)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

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梅子、鸣蛙、雨蓑、枇杷、种瓜、菜花、芙蓉、莲花、荷香、荷叶、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阴、莲叶、黑云、稻畦等。

3、秋日(多表示凄清、悲苦、乡思之意。

常用愁、孤、残、寂、冷、昏、黄等字)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

寒山、秋水、孤烟、芦花、秋夕、秋荷、残阳、桐叶、衰草、黄叶、流萤、霜晴、秋兰、露冷、霜天、鸿声、落叶、夕阳、霜气、夕岚、秋月、冷露、冷桂、寒雁、残霞、渔火、寒塘、去雁、老松、半月、霜月、婵娟、凉雁、虫吟、雁阵、月斜、塞鸿、霜叶、枫林、西风、霜华、寒星、北雁、菊黄、黄花、桔子、蟋蟀、采菊、菊花、荞麦、燕去、清秋、独鹤、昏鸦、寒山、飞霜、清笳、孤灯、林高、残雨、浅沙、荷尽、菊残、橙黄、斜阳等。

4、冬日(表示傲寒、旅景、狩猎、艰难、咏雪等)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

冬雪、寒关、琼枝、飞花、江雪、天寒、风雪、草尽、沙雪等。

5、元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含有喜庆之意。

6、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热闹之意。

7、寒食节、清明节,怀念、情意绵绵之意。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之意。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多表达爱情。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表示思人,团圆之意。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表示登高怀乡思人。

1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团圆之意

鉴赏术语

(一)形象方面

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险峻、雄伟、柔美、意象、意境、明媚、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灿烂、凄冷、凄清、寥廓、辽阔、浩渺等。

(二)语言方面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简洁、精练、凝练、洗练、含蓄、明快、诙谐等。

(三)表达技巧方面(见上)(四)思想情感

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积极、

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等。

1、忧国伤时

⑴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⑵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的《春望》。

⑶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⑷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⑴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陆游的《书愤》。

⑵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⑶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的《示儿》。

⑸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如杜甫的《兵车行》。

⑺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⑴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⑵思亲念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⑶边关乡思。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⑷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的《闺怨》。

4、生活杂感

⑴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⑵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的《扬州慢》。

⑶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⑸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⑹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5、长亭送别

⑴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的《雨霖铃》。

⑵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⑶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抒情手法:

2011-2016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汇编

(2016年)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园念晃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

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0.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11.下阌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0.第一问:

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11.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015)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

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1)朋友新居落成:

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

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赞美恭维之意:

羡慕向往之情:

志趣相同之感。

(2014)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

请简要概括(3分)(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答:

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一一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

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悟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

通过想象隐看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恬趣)。

(2013)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签”暗合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债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4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2012)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答案: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1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

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答案:

(1)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

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2)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

(4)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

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