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60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水井精细管理.docx

油水井精细管理

油水井精细管理实施方案

一、方案目的

为了提高油水井管理水平,拟在全厂作业区开展油水井精细管理活动,主要工作目标是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提高油井泵效、提高水井配注合格率等。

二、组织机构:

成立油水井精细管理小组:

组长:

耿玉广

副组长:

田中太、陶宝胜

成员:

岔南:

连参军、杨爱国、李建勋、肖佳、

岔中:

卢凯峰、谢小兵、董居良

岔北:

王双喜、徐宝刚、杨恩亮

苏桥:

刘永胜、赵勇、赵能

文西:

霍仁全、刘春旭、王开红

霸州:

孟劲松、刘文献、张春芳

工程所:

王东升、蒋召秀、罗斯力、陈勇、侯磊、李胜华、董洪青、王学林、童真伟、田彩霞

三、方案内容:

(一)、油井管理

1、抽油机平衡调整

(1)、不平衡井排查:

分析整理各作业区上半年系统效率测试的结果,对平衡指数不满足标准要求的油井核实上下行程电流,对上行电流/下行电流小于85%或大于115%的油井进行平衡调整。

工程所汇总统计平衡指数偏离标准的油井,各采油作业区核实上述井的上下行电流,测试结果工程所汇总分析后确定需调平衡井。

(2)、调平衡实施:

各作业区组织对不衡井进行现场调整,调整完成后测试上下行程电流,工程所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

(3)、效果监测:

工程所汇总各作业区平衡调整结果,进行效果评价。

(4)、平衡整体调整初定每半年一次。

(5)、预期效果:

全厂抽油机井平衡度在合理区(85%≤合理区≤115%)的井占总开井(抽油机井)的95%以上。

2、套管气回收

(1)、定压阀排查:

对当前在用油井定压阀进行普查,确定当前阀的工作状态。

工程所牵头,作业区实施,工程所汇总排查结果。

(2)、对不工作的定压阀落实原因,是套压高于回压0.5MPa以上不工作的,考虑检修,对套压高于回压0.3MPa以上不工作的;考虑更换2011年新定制的定压阀。

作业区组织实施,工程所跟踪抽查并汇总实施效果。

(3)、实施带压加药,严禁放套气,对靠近村庄或环境较差的油井采取加药车加药,对环境较好油井,可考虑平衡罐加药。

作业区组织实施带压加药,工程所每周汇总带压加药实施情况并及时协调作业区加药车调配。

(4)、预期效果:

套管加药井(防腐剂、降粘剂)全部实施带压加药,不放空套管气;安装定压放气阀的井放气阀运行完好率90%以上。

3、油水井劳动竞赛推进

(1)、标准化竞赛单元:

在各作业区选取一个单元,从员工素质、理念、油水井管理方法等方面制定规范。

(2)、模式:

在单元形成一井一法的管理制度。

(3)、推进措施:

工程所牵头建设标准化区竞赛单元,主要是培训和技术督导,运作成功后,各作业以标准化区竞赛单元为范本,在作业区整体推进,进而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4)预期效果:

油井泵效同比上升0.5%,检泵周期不足一年的井数占总检泵井数的百分比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4、规范油井洗井

(1)、清防蜡措施:

持续推行以尼龙刮蜡器为主热洗为辅的清防蜡工艺。

(2)、热洗井确定:

以两线一图(产液曲线、电流曲线、功图)确定洗井井号。

由作业区提出洗井方案,工程所审核把关。

(3)、利用作业区小排量热洗车洗井,作业区组织实施,工程所现场抽查洗井方案的执行情况。

(4)、作业区及时分析洗井效果,工程所每月汇总分析洗井效果,并对下步洗井提出知道意见。

(5)、预期效果:

优化洗井100口,洗井后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油井恢复正常水平。

5、异常工况井治理

(1)、异常工况井排查:

充分利用功图量油管理平台,追踪当前油井工况的变化过程,判定当前油井工况,查找、漏失、断脱油井,工程所与作业区共同排查,期间工程所强化对各作业区功图识别培训,排查结果工程所汇总。

(2)、异常工况井核实:

各作业区对排查出的异常井,严重供液不足井核实动液面,断脱井核实电流和憋压,漏失井核实憋压,工程所对工况核实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

(3)、异常工况治理:

严重供液不足井制定调参或间开措施,断脱井上作业,漏失井采取碰泵和洗井处理,无效后实施作业,上作业井要与地质充分结合是否考虑措施?

断脱井要分析原因,从设计及工艺方面进行完善。

(4)、异常工况井排查实施常态化,工程所牵头,每日在全厂范围内进行。

(5)、预期效果

对排查出的异常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改善油井工作状况,全年减少检泵作业20井次。

6、短周期井治理

(1)、原因充分论证:

对短周期井,工程所采油、作业结合,设计前先行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初步治理技术方案。

(2)、工程所审核岗位制定的短周期治理方案,按审核意见完善方案。

(3)、全程跟踪短周期作业过程,收集井筒杆管泵等资料,结合实际调整设计方案。

(4)、监测实施后效果,归类总结经验。

(5)、预期效果

全年优化设计短周期井85口以上,检泵周期小于1年的井比上一年减少20口以上。

(二)、水井管理

1、串联井计量工艺完善

(1)对全厂串联注水井计量工艺状况进行排查(共计14组),找出存在以下问题井:

一是两口井共用一块水表,计量的是两口井的总水量,单井水量水嘴控制,对每口单井的水量无法确定;二是定量水嘴失效井。

排查范围见表。

各工区串联注水井统计表

采油作业区

串联井(组)

井号

岔北

2

岔30-7与岔30-14、岔83-14与岔83-16

岔中

6

岔31-26与岔222、岔12-106与岔90、岔33-111与岔33-102、岔12-212与岔12-216、岔73与岔28、岔76-3与岔76-2

岔南

6

岔39-34与岔373、岔15-118与岔15-126、岔15-4与岔15-220、岔15-131与岔302、岔15-1与岔322、岔15-400与岔15-421

合计

14

(2)针对存在问题井实施改造。

在串联井的井口上分别安装水表1套,分开计量,按照配注要求,闸控注水,达到精细、精确注水的目的。

(3)、预期效果:

28口井全部实现精确计量。

2、完不成配注井治理

(1)完不成配注井归类分析。

6月份,全厂考核注水井272口,其中欠注井69口,配注合格率74.6%。

欠注的69口井中有待大修、待补孔完善、待酸化、套管变形需打更新井及分注不合格完不成配注的共计59口。

只有10口井是因为注入压力高、泵压不稳完不成配注,由于油压都是在配水间测得的,而配水间距注水井口还有一定距离,这段距离是否存在压降,故从这10口井中选择7口井(见下表)干压、油压几乎持平的井进行配水间、井口两点的压力测试,对比是否存在沿程注水管线压力损失大还是确实是因为注入压力高导致欠注。

(2)治理措施

表1欠注井原因及下步措施

欠注原因

井号

下步措施

待补孔完善

15-114、39-6-16、岔73

补孔完后看注水效果

待大修、解堵

39-22、324、12-164-45、岔101、30-140、74-47

大修、解堵后看注水效果

待大修、分注

39-161、15-116

大修、分注后看注水效果

分注不合格

15-110-126-164-168-181-193-20-203-231-239-260-50、25-5-19、C39

重配后看注水效果

待检管

15-56、岔30-7、33-104

检管后看注水效果

待重配

岔57、12-171、岔19-10、30-137、31-62、74-48、83-16井

重配后看注水效果

待酸化

33-11、岔48-84、30-59

酸化后看注水效果

套变需打更新井

岔106、48-122井、文102-20-7井

打更新井

待分注调驱

12-50-54

分注调驱后看注水效果

地面占压

岔35、39-34

今年的恢复井号,待恢复

待增压试注

苏12-34、苏42-5、文49-2、33-108-111-102

岔33-111井已试注完,其余井待试注

待洗井

岔74-8、岔520

岔74-8为分注井,岔520已洗

管线结垢

文11-65

检查配水间管线

注入压力高

39-26、岔56、80-44、12-17、76-15-46、33-14、12-96-88、79-16

已安排其中的7口井测压降

表2需测压降的欠注井情况表

序号

井号

工区

干压

(MPa)

油压

(MPa)

日配

(m3)

日注

(m3)

进站距离

(m)

备注

1

岔39-26

岔南

20.5

20.4

50

32

360

2

家56

岔南

18.7

18.2

20

16

417

3

岔80-44

岔中

16.4

16

15

5

170

4

岔76-15

岔中

19

18.8

20

7

266

5

岔12-96

岔中

16.5

16.3

30

16

950

6

岔12-88

岔中

16.5

16.3

30

11

251

7

岔79-16

岔北

491

启动压力高已关井

(3)、预期效果:

通过酸化、重配、检管、增压注水、地面与地下原因查找,单井配注合格率井增加8-15口井。

3、分注

(1)、分注井调查

作业区对范围内分注井的注水量、完成配注情况和套压进行统计,资料反馈至工程所。

(2)、分注井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类:

分注或重配后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困难的井,主要原因一是注水层段地层吸水能力差;二是配水器水咀堵塞。

第二类:

分注井套压较高,接近油压的井。

存在套压的主要原因一是套保封隔器解封,二是环空有渗漏。

(3)、解决措施

一是由地质所决定是否调整注水层段、分注井测调,通过调整或更换水咀,改善注水状况。

二是由工区放套压,放套后套压回落,则说明是环空至井口有渗漏,对井口密闭进行检查和修复;放套后套压不变,放套时溢流不变或增加,说明套保封隔器解封,工程所安排对井内其他封隔器进行验封,如有解封则将信息反馈地质所,地质视需要进行重配。

(4)、预期效果:

多级分注井每季度测调一次,分层配注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

4、注水水质精细管理

注水水质是注好水的关键,水质控制过程划分为四段管理:

一是油区来水阶段;二是沉降除油阶段;三是过滤阶段;四是注水阶段。

规定分段控制指标,管理要求、采取措施、考核方法。

目的是减少水处理费用,实现水质达标。

已经完成了1-5月24口水井水质普查,主要是水质波动大。

细化了考核指标。

(1)、油区来水阶段

起止范围:

油区来水。

来水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200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与油区管理岗,及时调整破乳剂投加量与油水界面控制。

(2)沉降除油阶段

起止范围:

油区来水至沉降调节罐出口。

出水水质要求:

除油罐出口含油≤40mg/L,悬浮物≤20mg/L;调节罐出口含油≤30mg/L,悬浮物≤15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超过规定。

排污1班1次,1天收油1次。

严重时,工程所优选净水剂投加。

(3)过滤阶段

起止范围:

调节罐出口至过滤罐出口。

出水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10mg/L,悬浮物≤4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超过规定,过滤器化学再生;

(4)注水阶段

起止范围:

喂水泵出口至注水井井口。

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15mg/L,悬浮物≤5mg/L;

管理要求:

中心化验室每月化验1-2次,根据水质数据确定污水罐清罐安排周期。

(5)、预期效果:

实现注水水质保持在SY5329-2012标准的A3级水平(悬浮固体含量≤5mg/L;含油≤15mg/L)。

四、检查落实措施

1、各作业区成立由主管领导、生产管理人员及岗位员工组成的油水井精细管理实施小组,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根据本作业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安排。

2、工程所要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作好油水井精细管理技术方案的优化、培训、现场督导及实施效果汇总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完善油水井精细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3、油水井精细管理列为2013年下半年重要工作,工程所对《方案》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检查,每周通报实施情况,每月检查实施效果,检查结果与各作业区业绩挂钩。

 

注水水质精细管理

注水水质是注好水的关键,水质控制过程划分为四段管理:

一是油区来水阶段;二是沉降除油阶段;三是过滤阶段;四是注水阶段。

规定分段控制指标,管理要求、采取措施、考核方法。

目的是减少水处理费用,实现水质达标。

已经完成了1-5月24口水井水质普查,主要是水质波动大。

细化了考核指标。

(1)、油区来水阶段

起止范围:

油区来水。

来水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200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与油区管理岗,及时调整破乳剂投加量与油水界面控制。

(2)沉降除油阶段

起止范围:

油区来水至沉降调节罐出口。

出水水质要求:

除油罐出口含油≤40mg/L,悬浮物≤20mg/L;调节罐出口含油≤30mg/L,悬浮物≤15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超过规定。

排污1班1次,1天收油1次。

严重时,工程所优选净水剂投加。

(3)过滤阶段

起止范围:

调节罐出口至过滤罐出口。

出水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10mg/L,悬浮物≤4mg/L;

管理要求:

每班化验一次水中含油,水质数据反馈给队站当班领导,超过规定,过滤器化学再生;

(4)注水阶段

起止范围:

喂水泵出口至注水井井口。

水质控制要求:

含油≤15mg/L,悬浮物≤5mg/L;

管理要求:

中心化验室每月化验1-2次,根据水质数据确定污水罐清罐安排周期。

(5)、预期效果:

实现注水水质保持在SY5329-2012标准的A3级水平(悬浮固体含量≤5mg/L;含油≤15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