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训练1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87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规范训练1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限时规范训练12.docx

限时规范训练12

限时规范训练

(建议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1.需要配制500mL0.5mol·L-1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实际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45mol·L-1。

可能原因是(  )

A.定容时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

B.容量瓶没有烘干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放反了

D.定容时仰视读数

解析:

选D。

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A错误;容量瓶没有烘干,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错误;本实验需称量10.0g氢氧化钠固体,不用游码,砝码放反对结果没有影响,C错误;定容时仰视读数,读数小于实际体积,即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正确。

2.已知agN2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

          B.

C.

D.

解析:

选C。

由n=

可知,NA=

mol-1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解析:

选C。

A.氯气溶于水后一部分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数,错误,不选A;B.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不选B;C.18g水为1摩尔,含有3摩尔原子,正确,选C;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所以2.24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摩尔,错误,不选D。

4.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2A

B↑+2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氦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0DB.10D

C.5DD.2.5D

解析:

选B。

设n(A)=2mol,则A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混合气体)=5mol,M(混合气体)=DM(He)=4Dg·mol-1,则m(混合气体)=n(混合气体)·M(混合气体)=5mol×4Dg·mol-1=20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A)=m(混合气体)=20Dg,M(A)=

=10Dg·mol-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D。

5.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浓度的五种离子:

0.4mol·L-1Cl-、0.2mol·L-1SO

、0.2mol·L-1Al3+、0.6mol·L-1H+、M,则M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

A.Na+ 0.6mol·L-1

B.CO

 0.2mol·L-1

C.NO

 0.4mol·L-1

D.Ba2+ 0.4mol·L-1

解析:

选C。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M带有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和离子共存可知C项正确。

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的是(  )

A.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80g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将0.5mol·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解析:

选C。

A项,c(NaOH)=

=1mol·L-1;B项,c(H2SO4)=

=1mol·L-1;C项,蒸发掉50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1mol·L-1;D项,c(HCl)=

=1mol·L-1。

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mol/L和6.3mol/L

B.各取5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mol/L,c(NH3)>6.45mol/L

C.各取5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w(H2SO4)<49%,w(NH3)>12.5%

D.各取10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解析:

选B。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8.4mol/L和12.9mol/L,A错误;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来一半,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来一半,B正确;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原来一半,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原来一半,C错误;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D错误。

8.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K+、Mg2+、SO

、NO

四种离子,其中K+与Mg2+的个数之比为4∶5,则NO

与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不是(  )

A.8∶3B.3∶2

C.2∶3D.1∶3

解析:

选C。

假设钾离子为4mol,则镁离子为5mol,硝酸根离子为xmol,硫酸根离子为ymol,根据电子守恒分析,4+5×2=x+2y即x+2y=14。

当x=8时,y=3,故A正确;若x=6时,则y=4,故B正确;若x=2时,则y=6,C项错误,D正确。

9.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

选D。

溶液的体积:

V=

×10-3L·mL-1,n(HCl)=

则c(HCl)=

mol·L-1。

10.同温同压下,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解析:

选D。

由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推知

=1∶2,M(甲)=M(乙),根据密度公式,气体的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甲、乙密度之比为1∶1,A项正确;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B项正确;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等质量的甲、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压强也相等,C项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质量相等,甲、乙分子数相等,但是甲、乙分子的组成不确定,可能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原子数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11.(2017·福建莆田第一中学高三考前模拟)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6NA

C.标准状况下,2.24LCH3CH2OH含有共价键数为0.8NA

D.12.5mL16mol·L-1浓硫酸与6.5g锌共热,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A

解析:

选D。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碘单质,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A错误;氮气、氢气合成氨属于可逆反应,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NA,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CH3CH2OH是液体,故C错误;锌与硫酸反应,锌化合价由0变为+2,所以6.5g锌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A,故D正确。

12.(2017·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戊烷所含共价键数目为0.8NA

B.1L0.1mol/L(NH4)2SO4溶液中含N原子数为0.2NA

C.2.2gD

O与T2O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为NA

D.25mL16mol·L-1浓硫酸与13g锌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4NA

解析:

选B。

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故A错误;1L0.1mol/L(NH4)2SO4溶液硫酸铵的物质的量是0.2mol,N原子数为0.2NA,故B正确;每个D

O中含质子10、中子12,每个T

O中含质子10、中子14,故C错误;25mL16mol·L-1浓硫酸含硫酸0.4mol,13g锌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4NA,故D错误。

13.(2017·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校内诊断考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mol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A-N(Cl2)](N表示粒子数)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C.1mol葡萄糖与足量的钠反应能产生2.5molH2

D.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

解析:

选B。

A.1mol氯气中共含2mol氯原子,而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溶液中有HClO分子、ClO-、Cl-、Cl2分子,根据氯原子的守恒可有:

2NA=N(HClO)+N(Cl-)+N(ClO-)+2N(Cl2),即N(HClO)+N(Cl-)+N(ClO-)=2[NA-N(Cl2)],正确;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说明阳极生成的是0.1mol氧气,阴极生成的是0.1mol铜和0.1mol氢气,而由于氧气的生成是由-2价变为0价,故可知当生成0.1mol氧气时,阳极失去0.4NA个电子,错误;C.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结构中5个—OH,故1mol葡萄糖能和5mol金属钠反应生成2.5mol氢气,正确;D.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过氧化钠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与硫化钠都含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过氧根离子与硫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质子数也相同,正确。

14.(2017·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2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5NA

C.1.68gFe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9NA

D.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

解析:

选D。

室温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0.1mol/L,含有OH-的数目为0.1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CH2Cl2中含有的原子数,B项错误;1.68gFe是0.03mol,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0.01mol四氧化三铁,转移电子数为0.08NA,C项错误;17gH2O2是0.5mol,双氧水的结构式为H—O—O—H,因此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D项正确。

15.(2017·河北保定模拟)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NaCl溶液480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

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及用品有:

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

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图1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后,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

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

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2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

(1)配制该溶液尚缺的仪器有: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需要氯化钠晶体的质量为:

m=0.5L×0.50mol/L×58.5g/mol≈14.6g。

(3)①称量时砝码质量为14g,游码质量为0.6g;②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应该放在左盘。

(4)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5)转移溶液时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避免溶液流到容量瓶以外;定容前还应该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目的是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7)试剂瓶上需要标注溶液的配制时间、名称和浓度。

(8)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答案:

(1)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14.6

(3)①

 ②左盘

(4)搅拌,加快NaCl溶解

(5)玻璃棒 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7)名称 浓度 (8)偏低

16.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___L(标准状况)SO2。

(2)已知:

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

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3)下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

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解析:

(1)n(MnO2)=

=0.2mol,由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知,n(SO2)=n(MnO2)=0.2mol,标准状况下V(SO2)=22.4L·mol-1×0.2mol=4.48L。

(2)Fe3+全部转化为Fe(OH)3时,c(OH-)=

×10-11mol·L-1;Al3+全部转化为Al(OH)3时,c(OH-)=

=1×10-9mol·L-1,故Al3+、Fe3+完全沉淀时,溶液中OH-的最小浓度应为1×10-9mol·L-1,即pH最小应为5.0,因为Mn(OH)2沉淀时的最小pH为7.1,故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应调节溶液至5.0

(3)由图可知,60℃时,MgSO4·6H2O与MnSO4·H2O的溶解度相等,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MgSO4·6H2O的溶解度逐渐增大,而MnSO4·H2O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欲从混合溶液中结晶析出MnSO4·H2O,需控制温度在60℃以上。

(4)Fe2+的氧化产物为Fe3+,由质量守恒定律和电子守恒可得:

Mn2+~Mn3+~Fe2+。

因此,n(Mn2+)=n(Fe2+)=0.0500mol·L-1×0.020L=1.00×10-3mol,则m(MnSO4·H2O)=1.00×10-3mol×169g·mol-1=0.169g,故MnSO4·H2O样品的纯度为

×100%≈98.8%。

答案:

(1)4.48 

(2)5.0

(4)n(Fe2+)=0.0500mol·L-1×

=1.00×10-3mol

n(Mn2+)=n(Fe2+)=1.00×10-3mol

m(MnSO4·H2O)=1.00×10-3mol×169g·mol-1=0.169g

MnSO4·H2O样品的纯度为:

×100%≈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