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33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docx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

磁通量高中物理教案

【篇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教案

第四章电磁感应

4.1划时代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

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

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

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

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

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

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

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他发现电磁感应

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

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

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的足迹

1、科学家的启迪教材p4

2、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教材

四、实例探究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a.安培b.赫兹c.法拉第d.麦克斯韦

【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奥斯特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法拉第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库仑_。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五、学生的思考: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验与现象来说明(证实)磁现象与电现象有联系

2、如何让磁生成电?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一)知识准备

①磁通量

②初中知识回顾: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

由磁产生电的现象

(二)新课讲解

1、实验一: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教材p6图4.2-1

探究导线运动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实验二:

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教材p6图4.2-2

探究磁铁插入或抽出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2、模仿法拉第的实验:

通电线圈放入大线圈或从大线圈中拔出,或改变

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教材p7图4.2-3

探究将小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或放入快慢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

3、分析论证:

实验一:

磁场强度不发生变化,但闭合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实验二:

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的面积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磁场由强变弱;

实验三:

①通电线圈

插入大线

圈时,大

线圈的面

积不变,

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通电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时,大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

但磁场由强变弱;

③当迅速移动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小线圈中的电流迅速

变化,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随之而变化,而大线圈的面积

不发生变化,但穿过线圈的磁场强度发生了变化。

4、归纳总结:

在几种实验中,有的磁感应强度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发生

了变化;而又有的线圈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

度发生了变化。

其共同点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与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有关。

结论: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5、课堂总结: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2、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

由磁场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6、例题分析

例1、右图哪些回路中比会产生感应电流

例2、如图,要使电流计g发生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k闭合或断开的瞬间b、k闭合,p上下滑动

c、在a中插入铁芯d、在b中插入铁芯

7、练习与作业

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2、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闭合圆形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变速转动

3、如图,开始时距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外,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内,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以ab为轴转动

b以oo/为轴转动

c以ad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d以bc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4、如图,距形线圈abcd绕oo/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

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大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360?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6、在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有一闭合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平面与直导线ef在同一平面内(如图),当线框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水平向左运动b、竖直向下平动

c、垂直纸面向外平动d、绕bc边转动

【篇二: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物理《3.12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物理《3.12磁感应强度、磁通

量》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基本内容】

一、磁感应强度(b)

1.意义:

物理学中用磁感应强度来描述磁场的强弱。

2.定义: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与电流i和导

f线长度l的乘积il(电流元)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度。

定义式:

b=il

3.方向: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其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即磁感应强度方向规定为该点小磁针n所受的磁场力方向。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是“t”。

5.定义:

我们把磁感应强度b跟与磁场方向

垂直的平面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

通量。

7.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韦伯”,简称“韦”,符号是“wb”。

8.物理意义:

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9.磁通量是标量:

无方向,但有正负。

在规定磁感线沿某方向穿过平面时磁通量为正,则沿反方向穿过即为负。

【典例分析】

例1.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测定:

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磁场力f与该导线的长度l、通过的电流i乘积的比值b=f即为磁场中某一点il

的磁感应强度

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空间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那么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磁感应强度b=f只是定义式,它的大小取决于场源以及磁场中的位置,与f、i、il

l以及通电导线在磁场的方向无关

d.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解析]

(1)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通电导线应为“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a选项未注明导线放置方向,故a选项错误;

(2)当导线放置方向与电流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故b选项错误;

(3)磁场内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是唯一确定的,与放入该点的电流元无关,c选项正确;

(4)根据探究实验可知,电流元受磁场作用力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同,故d选项错误.

注意:

磁感应强度b=f/il是反映磁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利用比值法定义的,

是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磁场中各处的b值是唯一确定的,与放入该点的电流元的大小、方向均无关.

例2.为测定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该处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一直线电流,多次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并将电流的数值进行记录。

下列四幅图象表现的是磁场该处磁感应强度b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或1/i)的关系图线,其中正确的是哪一幅或哪几幅?

说明理由。

[解析]

(1)由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式b=

f1,看上去好象b与i成反比,b与成正比,从ili

而选a、b两个答案。

(2)其实磁场某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仅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元及其受到的磁场作用力无关,及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随电流变化,故应选cd两个正确答案。

[解析]

(2)转动之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3)磁通量变化为

负号表示磁通量减少。

注意:

磁通量的计算,一定要注意研究的平面要与磁场垂直,否则就要将这个平面在垂直于磁场方向进行投影。

【知识检测】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l

fa.电流元il在磁场中受力为f,则磁感应强度b一定等于il

fb.电流元il在磁场中受力为f,则磁感应强度b可能大于或等于il1.关于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

c.磁场中电流元受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t,下面哪个单位与1t单位相同?

()

a.0b.0.1nc.0.3nd.0.4n

4.下列关于磁通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置于磁场中的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时候,穿过平面的磁通量最小

b.磁感应强度也叫做磁通密度

c.穿过平面的磁通量小,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也小

d.穿过平面的磁通量为零,该平面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5.一个匀强磁场约束在长方体内,它的截面是矩形abcd,如图,

ab=40cm,bc=30cm。

一根通入5a电流的直导线ac长为60cm,在纸

面内平行bc方向安放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0.3n。

当这条通电

导线处于纸面内时,能受到匀强磁场的最大磁场力是多少?

6.用长度为0.8m的细长导线围成一个正方形的线框,将它放入一个匀强磁场中,线框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多大?

[答案]

1.b2.ad3.ab4.bd5.0.5n

【课外阅读】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磁场强度矢量h是为了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得到形式上简化而引入的辅助物理量。

它的物理意义类似于电位移矢量d。

从定义的操作方面来看,磁感应强度是完全只是考虑磁场对于电流元的作用,而不考虑这种作用是否受到磁场空间所在的介质的影响,这样磁感应强度就是同时由磁场的产生源与磁场空间所充满的介质来决定的。

相反,磁场强度则完全只是反映磁场来源的属性,与磁介质没有关系。

这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其方便之处。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磁场强度h的单位是安培/米(a/m)。

-5

【篇三:

高二物理全部教案

(二)】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

(2)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2.通过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讲述,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验结果。

安培假说已经得到实验的证实,假说上升为理论——安培分子电流理论。

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

磁铁的磁场也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三、教具

1.演示软磁铁被磁化的实验:

铁架台,条形磁铁,软铁棒,大头针。

2.演示磁性材料的实验:

电源,通电螺线管,可被轻绳吊起的小磁针,塑料棒,铜棒,铅棒,软铁棒,硅钢棒,扬声器,磁电式仪表,继电器,变压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几种方法可以产生磁场?

回答:

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

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二)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

磁极和电流能够同样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又是那么相似,这些现象使我们想到,磁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是不是有相同的起源?

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因而不难理解,通电导线的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介绍美国科学家罗兰的实验:

罗兰把大量的电荷加在一个橡胶圆盘上,然后使圆盘绕中心高速转动,在盘的附近用小磁针来检验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结果发现小磁针果然发生了偏转,而且改变盘的转动方向或改变电荷的正负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磁针偏转方向跟运动电荷所形成的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同样符合安培定则。

磁铁的磁场是否也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呢?

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环形电流的磁场和磁铁相似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让学生看书(必修本)p.71~p.72。

板书: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指出: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是说明科学假说在人们认识自然奥秘中重要作用的范例。

安培提出分子假说的时代,人们并不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但安培的指导思想是电与磁的同一性,安培抓住了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似的事实大胆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他的假说不仅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而且能够解释实验现象,被证实是正确的。

让学生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以下几种现象:

(1)软铁棒被磁化。

演示:

夹在铁架台上的软铁棒被条形磁铁磁化后可以吸起大头针。

(2)磁铁受到高温或猛烈的敲击为什么会失去磁性?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磁现象的电本质。

(板书)

2.磁现象的电本质:

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关于磁性材料的教学:

演示实验。

通电螺线管的上方吊起小磁针,在螺线管中分别插入塑料棒、铜棒、铅棒等材料时,观察小磁针偏转。

可见,它们的插入对磁场影响较小。

当插入软铁棒、硅钢棒时,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可见磁场增加很多。

而后向学生指出:

大多数物质对磁场的影响都很小,只有少数几种材料如铁、镍、钴及一些合金材料等才能对磁场影响较大,它们能使磁场增加几千倍,甚至上百万倍,这种材料叫铁磁性材料。

向学生同时展示扬声器、电磁式仪表中的永磁铁、继电器、变压器中的硅钢片。

提出问题:

(1)什么时候用硬磁性材料?

(2)什么时候用软磁性材料?

启发学生自己归纳。

提出问题:

非铁磁性材料是否有用?

启发学生想到,手表式指南针的表壳要用非铁磁性材料来做。

(三)习题课部分

例1.如图所示,放在通电螺线内部中间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试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分析和解答:

小磁针n极的指向即为该处的磁场方向,所以在螺线管内部磁感

线由a→b,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电流由电源的c端流出,由d端流入。

故c端为正极,d端为负极。

注意:

不要错误认为螺线管b端吸引小磁针的n极就相当于条形磁铁的南极,关键要分清螺线管内部磁感线分布。

例2.如图所示,若一束电子沿y轴正方向移动,则在z轴上某点a的磁场方应该是[]

a.沿x轴的正向

b.沿x轴的负向

c.沿z轴的正向

d.沿z轴的负向

分析和解答:

电子沿y轴正方向移动,相当于电流方向沿y轴负方

向,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在z轴上的a点的磁场方向应该沿x轴负方向。

故选b。

(四)小结本节要点

1.安培分子假说:

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环形分子电流。

2.安培分子假说对各种磁现象的解释:

分子电流取向杂乱无章时无磁性;分子电流取向大致相同时有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

磁铁和电流的磁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p.73~p.74

(1)

(2)(3)(4)。

2.自制一个指南针,并完成p.74小实验。

五、说明

1.安培分子假说是说明科学假说在人们认识自然奥秘中重要作用的范例。

安培提出分子假设时人们还不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但安培的指导思想是电与磁的统一性。

电与磁的统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引导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引导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后引导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

安培抓住了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的事实大胆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的思路对人们有极大的启发。

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2.教材中对磁现象的电本质表述要注意不要说成一切磁场都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在后边我们介绍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还要指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磁通量的定义。

2.掌握利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掌握在匀强电场中通过面积s的磁通量的计算。

4.搞清楚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力,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的区别和联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该节课的重点是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概念。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是当通电直导线l与磁

3.磁通量概念的建立也是一个难点,讲解时,要引入磁感线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