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4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五第十单元第1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每课一练(十五)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无锡期中)有学者称:

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

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A.技术支持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D.资本支持

2.(2013·东北师大附中模拟)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

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拓展生存空间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D.奴役他方民众

3.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

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

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4.(2013·河北名校模拟)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

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

“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D.意大利的威尼斯

5.(2013·连云港模拟)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

“……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

”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6.(2012·苏州调研)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7.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

B.英国打败了“海上马车夫”,掌握了海上霸权

C.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8.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将1550至1650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

“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殖民扩张与商业革命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贩卖黑奴和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和启蒙运动

9.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

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

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B.枪支、玻璃等

C.黄金、象牙等D.茶叶、丝绸、瓷器等

10.丝绸之路的开通,新航路的开辟,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二者的相同影响是()

A.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纪元

B.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

C.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D.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形成

11.(2013·淮安模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12.“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

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12·韶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600年,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到1700年大约一半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如同在别处一样,远东贸易涉及商品、贵金属和证券……每当货币因数量不足或流通不畅,不能立即结清贸易差额时,信贷便出力相助……结果就不得不动用贵金属特别是欧洲人从美洲取得的白银,白银因而成了打开这些贸易大门的“咒语”。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

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从远古直到1971年,每种主要货币都直接地与一种商品(金或银)相联系。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1)白银流入,直接促进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给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主要影响。

(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荷兰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的主要原因。

(5分)

(3)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史中“东方衰落”先于“西方崛起”。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

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

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7分)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5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据材料“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可以看出商业革命把工业革命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所需地,故选C。

2.【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从哥伦布同西班牙王室的“议定的条件”,特别是“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看,远航的目的是掠夺财富,C正确。

3.【解析】选C。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而导致了威尼斯地区贸易的衰落,故选C。

4.【解析】选C。

17世纪荷兰经济实力强大,通过海外殖民和贸易,盛极一时。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判断选C。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能力。

《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

6.【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欧洲”“合股公司”“17世纪”,可判断A正确。

B发生在18世纪;C与材料内容不符。

D不符合史实。

【变式备选】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评述正确的是()

A.“海上马车夫”最先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

B.阿姆斯特丹成为工业中心

C.垄断贸易公司有力地推动荷兰的对外扩张

D.首创分权制衡学说,开启近代民主思想先河

【解析】选C。

17世纪荷兰政府支持的大商人成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扩张和对外掠夺。

最先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的国家应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商业金融中心,但不是工业中心;首创分权制衡学说,开启近代民主思想先河的是英国的洛克。

因而A、B、D不准确。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英国霸主地位的建立。

1756年因为对殖民地的争夺,英法之间引发了七年战争。

1763年,战争以英国对法国的胜利而告终。

但是这场战争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改变。

8.【解析】选A。

16-17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及随后在欧洲发生的商业革命及殖民扩张,封建的骑士阶层在日益衰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却获得了巨额财富,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大西洋三角贸易。

③的方向是从美洲运往欧洲,美洲特产主要是玉米、烟草以及金银等,欧洲殖民者将这些带到欧洲,攫取了巨额财富。

1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丝绸之路的开通联系了古代中国与西方各国,传播了中国古代先进文明。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密切联系,所以这两个历史事件都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

11.【解析】选B。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由于封建主义阻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欧洲革命的到来。

A、D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具体影响,不是造成封建社会被取代的主要因素;当时出现的是世界市场的雏形,排除C,故选B。

12.【解析】选B。

从材料中“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可知③正确;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可知①正确;从“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⑤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革命史观和社会史观。

13.【解析】第

(1)题,要求回答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给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经济方面可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产品商品化、私营手工业占主导等方面分析;文化方面可从思想上反君主专制思想的产生、市民文化繁荣等方面思考。

(2)题,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荷兰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的主要原因。

第(3)题,属于开放式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酌情回答。

答案:

(1)经济:

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发展。

文化:

产生了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小说、戏曲、风俗画等市民文化繁荣。

(5分)

(2)主要原因:

重视发展海外贸易;发展金融信贷,促进商业流通;造船业发达;组建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规范商业行为;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5分)

(3)看法:

第一种看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技逐渐落伍,中国盛极而衰。

此时,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民主制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发展、近代科技产生和发展,西方崛起。

第二种看法: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英国的大量贸易顺差,不难看出,在西方崛起时中国并未衰落。

第三种看法:

全球史中不同部分的“衰落”和“崛起”都是相对的现象,是由整体内部深层次合力的变化决定的,不能孤立地进行表面的比较。

16世纪以来社会变革带来的“整体崛起”导致了全球失衡,促成了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西方崛起”。

(10分)

14.【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1)题注意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分析;第

(2)题主要内容紧扣材料归纳概括,直接影响是促进外贸发展,由此引发英荷战争;第(3)题材料三从全球角度、材料四从文明角度看待了“世界历史”的开始。

答案:

(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8分)

(2)主要内容: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

(4分)直接影响:

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

(3分)

(3)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

材料四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5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