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docx

历年马基辨析题汇编

目录

B:

6

辩:

6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6

部:

6

1、部分质变也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6

C:

7

超:

7

1、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而获得的。

7

仓:

7

1、仓廪实必知礼仪。

7

城:

7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7

D:

8

斗:

8

1、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8

度:

8

1、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8

G:

9

国:

9

1、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9

观:

9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9

感:

9

1、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

9

改:

10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

10

规:

10

1、规律是变化的、发展的。

10

H:

10

货:

10

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10

J:

11

技:

11

1、技术科学作为主要的生产力,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11

金:

11

1、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11

既:

12

1、既然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所以杜林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对的。

12

经:

12

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12

2、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2

3、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13

静:

13

1、静止是生命的产生条件。

13

假:

13

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应特性。

13

旧:

14

1、旧唯物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14

价:

14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东西也一定具有价值。

14

K:

14

可:

14

1、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经过生产过程后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14

L:

15

历:

15

1、历史事件是人们意识的“合力”造成的。

15

2、历史的发展最终会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

15

垄:

16

1、垄断是在垄断竞争中产生的。

16

劳:

16

1、劳动力价值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16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16

3、劳动本身没有价值16

M:

17

马:

17

1、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创立的理论总称。

17

2、马克思主义是为一切被剥削阶级服务的。

17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18

4、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就在于他们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的一切旧思想。

18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

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18

7、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9

8、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9

9、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9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19

11、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20

12、马克思主义只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20

13、马克思主义学说获得完全胜利和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20

谬:

21

1、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21

矛:

21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1

贸:

22

1、“贸易使产品增添价值,因为同一产品在消费者手里比在生产者手里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严格来说,贸易应看做是一种生产活动。

”22

N:

22

你:

22

1、“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

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能看到幸福的人”。

22

O:

23

偶:

23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23

Q:

23

全:

23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3

2、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为构成的。

23

求:

24

1、“求知欲”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4

R:

24

人24

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24

2、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24

3、“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必然性掌控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25

4、人的本质在于人自身。

25

5、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25

6、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25

7、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25

8、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26

9、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26

任:

26

1、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26

仁:

27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7

如:

27

1、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27

S:

28

社:

28

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此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28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8

是:

28

1、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28

时:

29

1、“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新世界观的创始人,完全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所致。

29

2、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29

世:

29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29

剩:

30

1、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30

商:

30

1、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30

思:

30

1、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30

实:

31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的特点。

31

T:

31

提:

31

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31

W:

32

物:

32

1、物质是存在的,意识也是存在的,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

32

2、“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32

3、物质范畴所标志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指人们认识中的客体。

32

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32

无:

33

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33

5、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33

X:

33

相:

33

1、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33

现:

34

1、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4

Y:

34

意:

34

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34

2、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所以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35

3、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35

一:

35

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有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

35

2、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

36

预:

36

1、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36

Z:

37

哲:

37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7

2、哲学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世界观。

37

在:

37

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7

2、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本身也能创造价值。

38

3、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38

4、“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粒尘土分子的发布是偶然的。

”38

5、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38

只:

39

1、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反作用。

39

真:

39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39

2、真理中都不可避免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39

3、真正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0

作:

40

1、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40

资:

40

1、资本积累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40

2、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41

3、资本有机构成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41

B:

辩: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正确。

这是马克思论述的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矛盾运动。

世界永远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它迟早是要被否定的。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扬弃。

它使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即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部:

1、部分质变也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它有联众基本形态:

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部分质变则不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只是事物个别、次要性质的变化或事物局部性质的变化。

部分质变属于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不属于质变过程,因此,是表示量变的一种形式。

C:

超:

1、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而获得的。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仓:

1、仓廪实必知礼仪。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仓廪实是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而礼仪属上层建筑,内容涉及精神文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有了一定物质文明并不意味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城: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前者是辩证法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

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在矛盾及其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

斗:

1、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不处于一定条件之中,而是指它虽然处于一定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条件。

从而表现出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

把“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解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是割裂了矛盾性和同一性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度:

1、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这是一种没有搞清度的含义,把度与关节点相混淆的观点。

理由如下:

(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活动范围和限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事物的质,超出了这个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是否超出度是区别事物的变化是量变还是质变的根据。

(2)关节点也叫临界点,是事物度的界限或极限。

一般说来,事物的度往往有两个极限,即所谓的上限和下限。

事物的量变到了这个极限,就意味着要超出度了,要引起质变了。

度包含了临界点或关节点。

 

G:

国:

1、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答:

错误。

(2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任何国家都是维护一定阶级的利益的,都只能是一定阶级的国家,而对统治阶级的民主又恰恰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因此,没有全民的国家,没有不具有阶级性的国家。

观: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现象。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感:

1、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此观点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

该论断的意思是说,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务,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此观点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二是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在认识论上,该论断反映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

可参见教材68-69页。

改: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进步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

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可参见教材P121。

规:

1、规律是变化的、发展的。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规律也同样如此。

它随着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条件是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影响规律存在的条件有两类:

一类是构成规律存在基础和前提的条件,这类条件不存在了,规律就不起作用或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类是只影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的条件,这类条件发生了变化,规律仍起作用,但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变化。

H:

货:

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不仅在流通形式上有区别,而且作为货币只在一般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作为资本的货币,目的是经过流通使预付货币的价值增殖。

货币只有当它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J:

技:

1、技术科学作为主要的生产力,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答:

错误。

(2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技术科学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参见教材P140、教参P158-159)

金:

1、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

答:

错误。

(2分)金融资本并非银行资本,而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

这是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大银行与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紧密,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

(参见教材P160)

既:

1、既然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所以杜林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对的。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2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

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企图用“存在”抹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抹煞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经:

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1)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立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2、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⑴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是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人类社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3、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1)同一社会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各种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则不属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概念中所谓“总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和消费关系三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3)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称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

静:

1、静止是生命的产生条件。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说明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姿百态,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

但是,只有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的一面,各种各样的事物才有可能因区别而存在,并且由此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可参见教材P32。

假:

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应特性。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这是列宁的话,符合有关意识起源的论述。

见教材30页。

旧:

1、旧唯物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唯物主义是和唯心主义对立的世界观,它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在本质上是与科学相一致的。

旧唯物主义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力图用自然科学论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但旧唯物主义是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的,它的缺点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根本缺陷是不了解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作用。

价: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东西也一定具有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

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K:

可:

1、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经过生产过程后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2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生产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L:

历:

1、历史事件是人们意识的“合力”造成的。

答:

正确。

(2分)要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仅仅单纯地看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条件是不够的。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包括各种历史事件都或多或少带有人的意志的烙印,是个人意志“合力”作用的结果。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人们的创造历史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引导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个人都是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个人不仅与个人之间相互作用,而且个人与外部世界(自然和社会)发生相互作用;当然,人们的意志不能否定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存在。

(参见教材P111、教参P125)

2、历史的发展最终会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垄:

1、垄断是在垄断竞争中产生的。

答:

错误。

(2分)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而垄断竞争只是垄断已经形成后存在的一种竞争形式。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劳:

1、劳动力价值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它包括三个部分:

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指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它能创造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它作为具体劳动,能创造出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3、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这里关键是要区分劳动力与劳动的概念。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是人们运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

劳动的存在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所以,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M:

马:

1、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创立的理论总称。

答:

错误。

(2分)答:

错误。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为一切被剥削阶级服务的。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2分)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