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42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docx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

检查记录表1——查阅政府相关文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指标

内容

检查记录

指标1

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3、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

4、建立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机制

5、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1、纳入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未纳入()

2、纳入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未纳入()

3、纳入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未纳入()

4、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未建立()

5、制定本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未制定()

指标2

1、成立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小组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3、年度工作计划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未成立()

2、制定实施方案制定()未制定()

3、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未纳入()

指标3

1、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局长

2、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专职干部

1、有分管中医药工作局长()无()

2、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专职干部()未设立、未配备()

指标4

1、近三年政府文件

2、近三年政府预决算

3、近三年拨款凭证

4、近三年支出凭证

农村中医药服务财政补助政策有()无()

对开展农村中医药服务所需基本设施设备投入情况有投入()无投入()

对人员培训投入情况有投入()无投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经费情况有()无()

近三年医药事业投入();其中中医药投入();占(%)

指标5

新农合相关文件

1、县中医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未纳入()

2、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为纳入新农合必要条件()非必要条件()

3、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为纳入新农合必要条件()非必要条件()

1、将中医药服务项目、中药品种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未纳入()

2、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加分项》

1、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

2、补偿比例提高()个百分点,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

3、实行门诊慢病统筹的地区,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未制定()

指标6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医院投入倾斜文件

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未落实()

指标7

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实施()未实施()

指标8

1、政府及卫生局对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文件

2、政府及卫生局考核文件及工作记录

考核指标中有无中医药服务内容

县中医医院有()无()

县综合医院()无()

乡镇卫生院()无()

村卫生室()无()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2010年月日

检查记录表2——查阅卫生局统计资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指标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指标11

1乡镇卫生院将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乡镇卫生院总数()个

将中医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的乡镇卫生院数()个

290%的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乡镇卫生院总数()个

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数()个

4乡镇卫生院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乡镇卫生院总数()个

设置中药房的乡镇卫生院数()个

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的乡镇卫生院数()个

提供煎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数()个

指标12

1.40%的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50种,或者由乡镇卫生院(或上级单位)统一配送。

2.其他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

1.村卫生室总数()个

配备150种以上饮片的村卫生室()个

由乡镇卫生院(或上级单位)统一配送中药饮片的村卫生室数()个总共占比例(%)

2.配备50种中成药的村卫生室()占比例(%)

指标13

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相关文件。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建立()未建立()

指标17

相关培训记录。

1.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培训情况

开展()未开展()

2.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培训情况

开展()未开展()

3.组织落实情况

落实()未落实()

4.全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及以西医乡村医生数()参加培训数()占比例(%)

指标21

查看卫生局设立基地的文件及资料

有卫生局设立基地的文件及资料()

无相关文件和资料()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2010年月日

检查记录表3——政府及相关部门访谈提纲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对象

序号

访谈提纲

访谈记录

访谈结论

区政府

1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3

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中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4

本县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吗?

出台了什么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财政

1

县财政对农村中医药服务的投入情况。

2

对开展农桩中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情况。

3

对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人员培训的投入。

4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中是否考虑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劳动与

社保

1

将全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新农合定点单位。

2

制订促进新农合参保人员到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就诊的相关优惠政策。

3

中医药服务项目比其他服务项目降低自付比例等。

发改委

1

在县建设发展规划中是否将农村中医药服务需求纳入地区发展规划、措施。

2

对中医药价格的制定情况及对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情况。

3

明确中医药收费标准和科学核定服务价格。

民政

1

中医药先进单位纳入地区建设规划情况。

2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体现中医药服务的情况。

3

开展对县乡村中医药服务民主监督的情况。

人事

1

制定基层中医人员聘用办法及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基层的有关政策。

2

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3

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情况。

卫生

1

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情况。

2

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医疗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把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率作为考核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药监

1

鼓励基层医疗机构运用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情况。

以下内容另行访谈

卫生局分管局长

1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你地区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

卫生局专职干部

1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你地区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2010年月日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

(1)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中医医院

指标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指标5

是否纳入本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纳入()未纳入()

指标7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1.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合格()不合格()

2.中成药的使用管理,合格()不合格()

指标9.1

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服务人口大于80万的地区,床位数可以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设置。

达到二级医院要求()未达到()

达到三级医院要求()未达到()

指标9.2

二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眼、推拿、肛肠、皮肤等);

三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达到12个以上

二级中医医院一级科室设置()个;

三级中医医院一级科室设置()个;

指标9.3

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县中医医院命名规范()不规范()

县中医医院科室命名规范()不规范()

指标9.4

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配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中医诊疗设备()种,配备率(%)

指标9.5

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服务理念体现()未体现()

行为规范体现()未体现()

环境形象体现()未体现()

指标9.6

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1.中药房设置符合要求()不符合()

2.中药煎药室符合要求()不符合()

指标9.7

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未达到要求()

指标13

1.县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

2.安排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1.设置基层指导科()未设置()

2.开展业务指导()未开展()

指标14

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

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

县中医医院班子人员()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执业医师数()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

药剂人员数()中药人员数()比例()

指标17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

2.近3年内县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培训计划和资料有()无();正规化、系统化()

不正规、不系统();中医药人员数()参加培训()比例()

指标18.1

开展3个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含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

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个

指标18.2

①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

②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设立急诊科室()未设立急诊科室()

上一年度危重症救治数()成功数()比例(%)

指标18.3

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①临床科室数()制定诊疗方案()未制定()

②在病历中体现实施方案()未实施()

③定期进行分析()未分析()总结()未总结()

优化方案()未优化()

指标18.5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

①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种

②医院总门诊量()人次,非药物疗法门诊人次()人次,比例(%)

指标18.8

①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

②平均住院日达到当地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求。

①抽查()日期的住院日志,病床使用率(%)

②当地平均住院率(%),本院平均住院(%)

指标21.1

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①县中医医院设立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未设立()

②有专门示教室()无示教室()

配置视频会议室及设备()未配备()

有相关制度()无制度()

③三年内参加900学时师资技术培训人次()

指标21.2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①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无师资队伍()

②有专家指导组()无专家指导组()

③有专家指导者工作记录等资料()无相关记录资料()

指标21.3.3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第三册适用科室中医类别医师人数(),配备丛书()人

指标22

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中医医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现场抽查10份康复病历,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后遗症、肢残等患者()份,占(%)

指标23

县中医医院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①县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或中医预防保健科()未设立()

②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未开展()

③有指导工作记录()无相关记录()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

(2)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中医医院

病历检查记录表

指标号

序号

病历号

病历级别

指标18.6

1

甲级()乙级()丙级()

2

甲级()乙级()丙级()

3

甲级()乙级()丙级()

4

甲级()乙级()丙级()

5

甲级()乙级()丙级()

检查病历甲级()份,乙级()份,丙级()份

 

处方检查记录表

指标号

序号

姓名

处方情况

指标18.6

1

合格()不合格()

2

合格()不合格()

3

合格()不合格()

4

合格()不合格()

5

合格()不合格()

6

合格()不合格()

7

合格()不合格()

8

合格()不合格()

9

合格()不合格()

10

合格()不合格()

11

合格()不合格()

12

合格()不合格()

13

合格()不合格()

14

合格()不合格()

15

合格()不合格()

16

合格()不合格()

17

合格()不合格()

18

合格()不合格()

19

合格()不合格()

20

合格()不合格()

检查处方20份,合格()份,不合格()份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3)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基地名称

指标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指标21.1

专门的示教室

有()无()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

视频会议系统有()无()

录音录像等设施有()无()

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

有()无()

完善()不完善()

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008年()人()学时

2009年()人()学时

2010年()人()学时

指档21.2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

有()无()

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

有()无()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4)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中医医院

指标号

康复病历

病历号

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记录

指标22

病历1

有()无()

病历2

有()无()

病历3

有()无()

病历4

有()无()

病历5

有()无()

病历6

有()无()

病历7

有()无()

病历8

有()无()

病历9

有()无()

病历10

有()无()

检查康复病历或工作记录()份

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记录有()份无()份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5)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中医医院

病历检查记录表

指标号

项目

师资1

师资2

指标21

姓名

技术职称

专业

工作单位

所在部门

接受过师资培训吗?

多长时间,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和机构。

是否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对象是谁?

多长时间?

培训什么内容?

是否与学员之间建立互动关系?

培训结束后是否继续对学员进行业务指导?

访谈结果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检查记录表4——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

(2)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中医医院

医生姓名1:

技术职称所在科室

指标号

访谈考核内容

考核情况

结论

指标18.3

你们科室制定了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吗?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你们定期对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吗?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如何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指标21.3

1、题号()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2、题号()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3、题号()操作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指标18.4

1、题号()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2、题号()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3、题号()操作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指标30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医药文件是什么?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国家有关农桩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有哪些?

(两点以上为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对开展中医服务有什么要求?

合格()

不合格()

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访谈提纲

指标l8.4。

21.3

1、常用针灸进针法有哪四种?

答:

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2、常用针灸行针法有哪两种?

答:

提插法、捻转法

3、中风病中经络半身不遂的常用取穴。

答: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

常用穴:

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4、头痛的常用部位分经取穴(说出一类以上)。

答:

太阳头痛(后枕痛):

天柱、风池、后溪

少阳头痛(侧头痛):

率谷、悬颅、外关

阳明头痛(前额痛):

上星、印堂、合谷

厥阴头痛(巅顶痛):

百会、前顶、太冲

5、针刺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

(1)妇女妊娠三个月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针刺。

(3)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禁刺。

(4)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5)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6)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6、针刺时的异常情况有哪些?

答:

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气胸

7、演示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答: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CI~l--4c11],厚约0.3c11]一0.4cnl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再放下灸,以免烫伤。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8、常用的悬灸方法有哪三种?

答: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9、泄泻病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

主穴:

天枢、足三里。

配穴:

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肾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10、膝痹病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

主穴:

局部压痛点

配穴:

血海、梁丘、犊鼻、膝眼,寒湿重者加足三里、阴陵泉。

11、腰痛灸法的常用主穴和配穴。

答:

主穴:

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配穴:

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阳虚者加命门、腰阳关;寒湿重者加大肠俞、气海俞。

12、灸法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忌用艾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l3、灸法操作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如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膏等,保持创面洁净。

(2)注意晕灸的发生。

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

(3)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宜艾灸。

(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服。

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

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

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14、火罐运用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答:

留罐、走罐、闪罐、刺血(刺络)拔罐等。

15、演不腰痛病的拔罐治疗操作方法。

答:

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

先在背腰部正中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扣在督脉上,医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缓慢沿督脉推进或拉回,如此往返推拉10-15次,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深红或紫色为度。

然后于腰部脊柱两侧同法操作。

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l周1~2次,5次为一疗程。

16、演示感冒刮痧治疗的刮前头部的方法。

答:

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头顶部的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O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俯行区域,刮拭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l7、演示感冒的蒜泥贴敷方法。

答:

当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可用本法贴敷合谷穴,方法为将大蒜(最好是紫皮独头蒜)1O克,去皮洗净,捣烂如泥状。

每次取3—5克贴穴位上,一般贴卜3小时,以皮肤发痒发红但不起泡为度,每日贴敷一次,3—5天为1疗程。

18、演示肝胆管结石的耳压取穴操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