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86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

防洪评价报告

(报批稿)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

二ОО八年十二月

报告名称: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

编制单位: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

证书编号:

水文证乙字第100410号

单位负责人:

洪国喜

批准:

陈家大

项目负责人:

尹若燕

报告编制:

王露许广东

参加人员:

叶文杨翠翠邱福琼

审核:

单延功

1概况

1.1项目背景

江苏省宿迁市是我国东部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地区,宿迁市遵循总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搞好生态保护、建设和开发,壮大生态农业,培育生态工业,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镇,计划建成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城。

宿迁是农业大市,也是著名的商品粮、棉和林业基地,“十一五”期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其稻壳和秸秆数量很大,其中稻壳达到每年20余万t。

稻壳,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由于稻壳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稻壳发电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稻壳发电将使农民废弃的稻壳变成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将变废为宝,为农民增加收入。

随着宿迁工农业发展和各县(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宿迁地区的用电量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而同期新增电源容量相对较少,使得宿迁电网用电趋于紧张,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约束因素。

目前宿迁电网供电电源主要来自宿迁电厂以及宿迁地区并网运行的小热电及小水电厂,有一部分电力要由北部多电源的徐州电网来供应,才能满足当地电力负荷的增长,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相对较差。

为了缓解宿迁地区电网用电紧张的局面,促进宿迁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新建2×12MW宿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所发电量将完全可以在宿迁经济开发区消纳,宿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的建成将带动宿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同时也可缓解宿迁用电的需求问题,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项目由宿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系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项目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用高新技术对资源的高效开发、分级使用及循环使用,用新技术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价值,使资源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本工程2×12MW生物质能发电厂项目,厂址位于宿迁市经济开发区。

发电厂利用当地丰富的稻壳、秸秆等“绿色能源”作燃料,有向工业园内的企业集中供热的可能性、同时可向地方供电;灰渣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工业紧缺原料白炭黑,或提供给邻近的化肥厂作生产农业肥料的原料,形成生物质-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属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项目,并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的要求。

本热电厂取水水源地为中运河,采用河边设取水泵房取水,用于工业用水。

取水流量为155m3/h,设计年利用小时数为6000h,年取水量为114万m3/a。

项目取水是必要的。

1.2项目评估目的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道将跨越境内西民便河和废黄河等防洪排涝河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

前期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土地,跨越河道、湖泊空间或者穿越河床的,建设单位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安排施工时,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和界限进行”。

第三十三条“在泛洪区、蓄滞洪区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具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防洪评价报告,并符合《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四款的有关规定。

为了配合该项管道工程的建设实施,分析评价建设项目与西民便河、废黄河之间的防洪安全相互影响因素,受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的委托,由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承担编制《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规范规定和有关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对建设内容进行评价,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3评价主要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0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1998.1.1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国务院第3号令);

(4)关于颁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1992.4.3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07号);

(5)《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4.6.17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6)《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江苏省水利厅,2002.9.1起实施);

(7)《关于印发<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苏水政[2002]34号,2002.8.28);

(8)《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2004.7.28水利部办公厅、办建管[2004]109号文)。

1.3.2技术标准与规范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1.3.3相关规划及技术资料

(1)《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3.11);

(2)《江苏省近期防洪规划》(江苏省水利厅,2003.9);

(3)《江苏省流域性、区域性水利工程调度方案》1994年;

(4)《江苏省防汛抗旱工程简介》(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汇编,2000.6);

(5)《江苏省防汛手册》(江苏省水利厅);

(6)《宿迁水务手册》(宿迁市水务局);

(7)《江苏水利史志资料选辑》(江苏省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

(8)《宿迁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宿迁市水务局);

(9)《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2×12MW机组工程补给水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10)《西民便河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宿迁市水务勘测设计研究院);

(11)《宿迁市古黄河冲污补水工程初步设计书》(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1.4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1.4.1技术路线

本报告主要分析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排涝河道的防洪安全可能产生的一定影响。

本次分析评价的河道有:

西民便河、废黄河。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技术规定,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规划、调度等资料现场勘测与收集整理,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计算(计算方法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推荐公式)。

然后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和要求、水文分析计算,综合评价项目方案对河道防洪、区域防洪规划、水利工程及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等影响,并提出建议。

本报告基础资料采用工程设计方案、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报告及近期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等,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

设计水位、流量采用河道的设计或规划成果,水位换算至工程位置断面。

本报告中除部分图纸说明用85高程系外,均采用废黄河口高程系。

(85国家高程基准=废黄河口高程−0.199m)。

1.4.2工作内容

本报告主要对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道途经的西民便河、废黄河两处补给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分别与两条河道防洪安全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西民便河、废黄河现状防洪及规划标准,项目工程所处区间的设计洪水标准,计算项目所需论证的各种设计参数,对项目处进行水文分析评价,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穿越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的主要评价内容为:

a.建设项目对西民便河、废黄河河道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对西民便河、废黄河行洪能力、河道冲淤、河势变化及趋势的影响评价;

c.建设项目对防洪抢险的影响评价;

d.河道排涝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

e.建设项目施工对河道及防汛的影响评价。

f.建设项目对区域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评价。

2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2.1.1项目位置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道取水工程设置于中运河宿迁闸——刘老涧闸段、市区环城南路运河桥下游约100m右岸,管道沿环城南路南侧排水沟以外5.0m处的绿化带内布设,途经世纪大道、人民大道、发展大道、徐淮公路从中运河处补给水泵房将水引至电厂内。

管道沿线将采用顶管施工从河床底部穿越西民便河、废黄河,过河处分别位于河道城区段环城南路西民便河、废黄河桥桥下游均约15m处。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2.1.2项目防洪标准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为小型管道穿河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从洪水期冲刷较剧烈的水域(江河、湖泊)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

图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1.3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内容: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厂外补水管道,沿途采用DN273螺纹焊接钢管从中运河补给水泵房将水引至电厂内。

管道沟槽的开挖采用倒梯形布局,根据管道途经路线实际地质地形条件,沟槽开挖的深度一般在≤3m,上宽≤3.4m、下宽1.4m。

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穿河处管道采用顶管施工从河床底部穿越河道,管道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

沟槽开挖断面见图2-2。

在全部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

图2-2厂外补给水管道沟槽开挖断面示意图

西民便河处管道穿河设计方案:

管道穿越西民便河处,主槽宽44.4m,河道两岸左、右岸地面高程分别为20.5m、19.7m,河底高程为16.59m左右。

管道穿河采用顶管施工,穿越距离约84.4m,穿越管顶高程11.58m,位于河底以下5.0m,管道穿越西民便河主槽断面图见图2-3。

废黄河处管道过河设计方案:

管道穿越废黄河处,主槽宽90.6m,河道两岸左、右岸地面高程分别为24.6m、24.7m,河底高程为20.65m。

采用顶管施工穿越河床,穿越距离为130.6m,穿越管顶高程16.65m,位于河底以下4.0m,管道穿越废黄河主槽断面图见图2-4。

图2-3管道穿越西民便河主槽断面图

图2-4管道穿越废黄河主槽断面图

2.1.4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本项目穿河处顶管具体实施方案未定,待定出之后另行报批。

2.2河道基本情况

2.2.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2.2.1.1地理概况

宿迁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腹地,位于东经117°56′~119°10′,北纬33°8′~34°25′之间。

东连淮安市100km,西邻徐州市117km,北接连云港市120km,处于徐州、淮安、连云港的中心地带的黄淮平原之上,是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全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和宿城区,全市总面积8555km2,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2108km2,总人口521万。

2.2.1.2河流水系

宿迁地区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废黄河斜跨该地区南北,黄河历史上在河南濮阳决口,改道南侵,掠泗夺淮,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抬高,逐渐形成地上河。

直至1855年北渉山东入海,才结束了黄河长期夺淮的历史。

遗留下的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淡水湖泊,分属淮河水系、沂沭泗水系。

项目所在区域西民便河属于淮河水系;废黄河为沂沭泗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西民便河系废黄河以西、西沙河以东地区主要排水河道,原为安河流域较大支流之一。

发源于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东侧,流经宿迁市、泗阳县后,经西陈集赵庄西入泗洪县,穿越泗洪县北部地区,折向南行经泗阳县境内至刘墩入安河,河道全长68.85km,流域面积326.20km2。

废黄河位于淮河流域北部,自河南省兰考北朝东南方向,过民权县北,安徽省砀山县北,江苏省徐州市北,经宿迁市南,淮安市北,再折向东北方向,过涟水县南,滨海县北,由大淤尖村入黄海。

在地图上,这条故道绝大部分是干涸的,只在淮安市以东是当今的中山河,还有水流。

干涸的地段把淮河流域分割成淮河与沂沭泗两个水系,废黄河已经成了一道高出地面几米的“分水岭”。

全长728.3km,河道总面积4291km2。

2.2.2水文气象

宿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

受近海区季风环流和台风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1℃,七月份最高,平均达26.8℃,一月份最低,平均为-0.5℃,极端最高气温为40℃,极端最低气温为-23.4℃。

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91.6小时,无霜期208天。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年际间变化基本无大的差异,冬春季节较小,夏秋季节较大。

多年平均蒸发量856.6mm,降水稍大于蒸发,蒸降比0.95:

1,但不同季节,蒸降比亦不同。

根据宿迁闸1954~2007年雨量资料统计,年最大降雨量1475.8mm(2003年),年最小降雨量535.1mm(1978年),多年平均降雨量899.5mm。

汛期(6~9月)雨量最大值1128.1mm(2003年),最小值260.8mm(1966年),平均579.8mm。

6~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近70%,极易形成集中暴雨。

春季则多干旱。

是易旱易涝、水旱灾害频繁地区。

2.2.3地质概况

宿迁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边缘,处于华北断块区与扬子断块区的交界部位,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类,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第三系下部为峰山组,岩性以粉细砂和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间夹薄层粘土,上部为下草湾组,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夹中细砂薄层,第四系至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水期,第二层属冲洪积层,第三层属海陆交替沉积层。

由于该建设项目处未进行地质勘探。

根据西民便河上游1km处已建桥梁—汕头路桥处地质钻探资料,该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质粘性土层。

根据《宿迁市古黄河冲污补水工程初步设计书》,废黄河沿线多为粉砂土。

2.2.4地形地貌

宿迁市境内地形呈西高东低,多为黄泛冲积平原,有部分丘陵和湖荡洼地,最高点位于宿豫区晓店镇的峰山顶,海拔73.4m,最低点位于关庙东南袁王荡,海拔8.0m,平均海拔高度20.00m,一般地面高程为16~25m。

全市除晓店乡一带为低丘珑岗外,其余皆为平原。

废黄河为一条地上“悬河”,普遍高出两侧平原5m左右,形成一条以两岸大堤为界狭长的、呈带状的巨大珑岗,它自成水系,成为平原上次一级分水岭。

北东侧的六塘河、沂河水系向北东方向流入东海,南西侧的沙河、西民便河向东南方向汇入洪泽湖。

境内行洪骨干河道较多,是历史有名的洪水走廊。

2.2.5社会经济

宿迁原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建立地级市后,随着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的示范建设和启动发展,近年来,宿迁市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2.0%。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5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3%。

2.2.6河道概况

西民便河流经宿城、泗洪、泗阳“二县一区”的10个乡镇后入洪泽湖,河道全长68.85km,流域面积326.20km2,其中宿城区56km,城市区14km。

在桩号29+000、400+500处依次有东沙河、太皇河二支较大支流汇入。

九支渠至东沙河为市区段,长15km,控制面积127.2km2。

九支、十支、十一支渠汇水入东沙河再入西民便河。

沿线有顺堤河、赵河、东沙河、张稿河等主要支流汇入。

1965年,西民便河自伏尧处改道,先东后南流入成子湖。

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由于防洪标准、排涝标准已达不到设计标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08年实施西民便河综合整治工程,以10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河道68.85km,同时结合疏浚土方以50年一遇标准修筑两岸堤防。

废黄河位于宿迁市中部,流域面积290.6km2,流经泗阳、宿豫、宿城三个县区。

区域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游朱海水库附近滩地地面高程一般在29.0m左右,下游泗阳县杨大滩附近滩地地面高程在18.6m左右。

废黄河区域是一个条形地带,两堤之间宽窄不一,高出中泓底3~6m不等,沿线大部分为粉砂土质。

2.2.7项目选址处河床边界条件

2.2.7.1西民便河管道选址处河床边界条件

西民便河管道穿河选址段为平地开挖式河床,河床土质组成以褐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为主。

左右岸均无明显堤防,地势较平坦,河边与高地之间呈单一斜坡。

河槽断面宽44.4m。

左右岸有块石护坡,左岸护坡顶高程20.10m,右岸护坡高程20.17m(护坡横断面图见2-5)。

左岸地面高程为20.8m,右岸地面高程为20.0m,河槽底部高程一般在16.5m~17.7m之间。

两岸种植树木及绿化带。

管道穿越纵断面与河道呈35°夹角。

该处的河道大断面情况见图2-6,河道附近地形图见图2-7。

图2-5护坡横断面图

2.2.7.2废黄河管道选址处河床边界条件

废黄河管道穿河选址段为单式河床,土质组成多以粉砂土为主。

左右岸均无明显滩地,地势较平坦,左岸河边与堤顶之间呈一斜坡,地面高程为24.6m,临水面生长少量树木及杂草,背水面种植树木及绿化带。

河槽断面宽90.6m。

右岸地面高程为24.7m。

河槽底部一般在21.25m~20.65m之间,两岸种植树木及绿化带。

该处的河道大断面情况见图2-8,河道附近地形图见图2-9。

图2-6管道穿西民便河处河道断面图

图2-7管道穿西民便河处地形地貌图

图2-8管道穿废黄河处河道断面图

图2-9管道穿废黄河处地形地貌图

2.2.8河道地质情况

2.2.8.1西民便河地质地貌

根据上游1km处已建桥梁—汕头路桥处地质钻探资料,建设项目所在位置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平均为20.0m左右。

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8层,(管道穿西民便河处地质剖面图见图2-10)如下:

1、耕植土层①:

层厚0.70~1.40m,褐黄色,稍松,上干下湿,成份组成以粉土为主,见有植物根茎,夹有粉质粘土,承载力标准值65kpa;

2、粉土层②:

层厚3.0~3.9m,平均厚度3.35m,褐黄色,稍密,湿~饱和,夹有薄层粉质粘土,有层理,高压缩性,承载力标准值75kpa;

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③:

层厚3.3~5.3m,平均层厚4.65m,灰褐色~褐黄色,流塑~软塑,饱和,夹薄层粉质粘土褐粉土,有层理,见有贝壳碎屑,高压缩性,承载力标准值50kpa;

4、粘土层④:

层厚3.1~4.4m,平均厚度3.62m,褐灰色,软塑,饱和,见有贝壳碎屑,高压缩性,土质均一,承载力标准值75kpa;

5、粘土层⑤:

层厚1.5~2.5m,平均厚度1.97m,褐灰色,可塑,饱和,土质较均一,中压缩性,承载力标准值90kpa;

6、结核粉质粘土层⑥:

层厚1.8~4.0m,黄褐色,硬塑,饱和,中压缩性,含钙质结核和少量铁锰结核,承载力标准值170kpa;

7、砾中砂夹粉质粘土层⑦:

层厚1.0~2.0m,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有含量不等的圆砾,承载力标准值300kpa;

图2-10管道穿西民便河处地质剖面图

8、结核粘土层⑧:

本层未揭穿,褐黄色,硬塑~坚硬,饱和,低

压缩性,含钙质结核,承载力标准值290kpa。

2.2.8.2废黄河管道选址处河道地质情况

根据《宿迁市古黄河冲污补水工程初步设计书》,废黄河沿线多为粉砂土。

管道采用顶管施工穿越河床时,应选取较适合土层结构的顶管施工工艺进行管道的穿越。

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2.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湖泊、河流情况

骆马湖,位于沂河末端,1958年建成为常年蓄水水库,设计洪水位25.0m,水面面积432km2,库容15.03亿m3,现已成为防洪、灌溉为主,结合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型湖泊,沿湖堤防总长98.6km,防洪保护面积1000万亩,人口600万人。

骆马湖的防洪工程有一、二线之分:

骆马湖一线大堤,从皂河老船闸起至宿豫区井头乡小王庄,全长18.4km,堤顶高25.5~26.5m,宽5.5~8m。

宿迁大控制又称“二线”,即骆马湖防洪退守的第二道防线,从民便河小船闸起至井头茶壶窖,由中运河大堤、宿迁枢纽(包括宿迁节制闸、宿迁船闸、六塘河节制闸)和井儿头大堤等工程组成,二线堤防全长36.9km。

骆马湖主要控制建筑物有皂河闸、杨河滩闸、宿迁闸、六塘河闸、嶂山闸、新邳洪河闸、黄墩湖滞洪闸等。

新沂河,是沂沭泗水系主要排洪河道之一,分泄上游5.12万km2的洪水,并承泄嶂山闸到沭阳段2322km2的区间汇水,保护两岸600余万人口的安全,灌溉面积289万亩,排涝面积56万亩,是骆马湖洪水的主要排泄出路。

从骆马湖嶂山闸起向东至燕尾港与灌河会合入海,河长146km,宿迁境内河道长77.8km,为平地挖泓筑堤束水漫滩行洪的人工河道。

规划设计行洪流量7800m3/s。

总六塘河,为骆马湖泄洪河道并承接598km2区域排涝。

从六塘河闸至淮沭河,全长69.55km,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设计流量600m3/s。

2.3.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利工程

西民便河为区域排涝河道,主要排泄宿迁经济开发区的污水等。

非汛期,河道流量较小,少雨时期,河道基本处于干枯状态。

沿线无节制闸、船闸等大型水利工程,在沿岸有少量排涝抽水站等排涝工程。

废黄河下游540m处为果园橡胶坝,按宿迁市城市黄河水环境治理要求,坝上正常拦蓄水位22.5m,坝上水位超过22.5m时溢流泄洪,洪水时间,塌坝行洪。

橡胶坝长30m,坝高1.6m,设计内压比为1.3,堰顶高程为21.1m。

项目建设处上下游主要水利工程见图2-11。

2.3.3其他设施

西民便河其他设施有:

汕头路桥、深圳路桥、环城南路桥、人民大道桥等。

废黄河其它设施有:

环城南路桥。

图2-11项目所在河域涉水水利工程示意图

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建设项目所涉及的西民便河、废黄河均为市区排涝河道,随着城区河道防洪标准的提高,将对河道进行规划、整治。

目前西民便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近期通过对河道实施综合整治规划,河道的防洪标准将提高到50年一遇。

根据宿迁市防洪排涝规划,将通过对废黄河的整治,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