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114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S S 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SS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SS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

“钓鱼”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4页,第一单元。

教材与学情分析

《钓鱼》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

文,属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

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

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

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认读“纵”等6个生字,会写“捕”9个生字;掌握“辉映”等7

个词语;积累描写月夜美丽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

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

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

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能力。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最后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辉映”等7个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业余爱好?

有喜欢钓鱼的吗?

谈谈你钓鱼的感受。

2、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钓鱼,还从钓鱼中得到了启示。

想不想知道他得到了什么启示?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6钓鱼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交流业余爱好,意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课堂。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5、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谁钓鱼?

钓到鱼了吗?

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读书习惯。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轻声读文,边读边思考:

结合课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

惑人的“鱼”。

这里的“鱼”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终生的

启示?

【设计意图】创造始于问题。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

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

3、小节:

同学们积极动脑,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果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4、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学生自学)

5、检查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教师相机强调指导,“纵”是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

“鳃”是平

舌音。

“皎”读第三声。

6、交流记字方法

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德、辩)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仍然是四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

但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实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书写生字,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

4、师生合作理解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师生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

4、指名回答,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调理,为下节课学习打下铺垫。

四、布置作业,积累词语

1、课后,请同学们把本课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

2、熟读课文,思考本节课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

的启示。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种“鱼”的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导出课题,听写词(词语见教参)

2、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3、回忆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读明白的问题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读不明白的作

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又注

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集体交流,体会情感

1、我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

当时我和父亲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喜悦的心情。

3、父亲要我放鱼,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地问道。

(2)、“可是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哭出了声。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难过的心情。

5、父亲当时的态度如何?

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

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态度的坚决

6、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

展语言积累,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主要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表现出

来的。

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7、父亲这样做对不对?

现在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不仅使学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确的引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到的抉择的时候,------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9、指名读句子。

10、“道德抉择”什么意思?

我都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抉择?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1、这里的“鱼”指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设计意图】要让其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使学生经受一次情感的体验。

四、拓展练习,提升情感

1、你们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请认真思考后把下边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

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2、引导学生补充省略的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考验,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抉择,受到了一

次情感的熏陶,获得了一个难忘的启示。

此时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

(课件出示: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此时老师也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句子老师读:

今天播下道德的种子,明天收获成功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向作者

那样,从钓鱼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走好人生之路。

【设计意图】结尾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导之以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

文章的主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布置作业,结束课堂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联系生活实际,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摘抄重点语句,牢记于心,进行语文积淀;课后练笔体现学以至于用,以此提

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教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的过程。

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民主、平

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朗读、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去运用。

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在动笔思考中,激起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该设计首先做到了基础知

识教学扎实;第二,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

本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做到了读中感知,

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应用;第三,教学方法合理,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

在本文教学

过程中,给学生充分自学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让学生在自我领悟

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其受到情感

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第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

《我心中的校园》

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课是本册教材中唯一的一次写景作文,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写校园的景色;

二是想象并设计未来的学校。

在这次习作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桂林山水〉〉

〈〈走进丽江〉〉等写景课文。

在描写景物的语句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写作上有了一定

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写校园的风景线,要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2.写未来的学校,要大胆想象,并合情合理。

过程与方法:

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情感目标:

感受校园的美丽,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的记叙校园的风景,合情合理地设计未来的学校的特点。

2.注意抓住校园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把校园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四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了,学校和家几乎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同学们,你们是

否仔细地去观察过我们美丽的校园,又是否精心的去设想过你未来的校园呢?

更是否用心的

去写写我们可爱的校园呢?

我们的校园很美,有花有草,有树有木。

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校园走走看看,去寻找校园里的

美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设疑质疑,直接把学生带入学习的主题上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

二、积累素材,感受校园的美

(一)带学生来到校园内的大柳树下,对五棵大柳树进行考察。

1.引导观察,提出疑问:

它位于什么地方?

它像什么?

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柳树的各种特点。

(二)带学生去观察花坛

1.边看边问:

有几个花坛?

先看看最大的花坛里都栽了些什么花?

各种花都是什么颜色的?

想象一下花坛中的热闹景象,静态是什么样的,动态又是什么样的?

2.其他的花坛和大花坛有着怎么样的布局,像什么?

(三)带学生回到教学楼

1.看看我们的教学楼外观有什么特点?

2.走进教学楼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

乡下的孩子接触的事物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写作素材,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

验,让孩子觉得有东西可写,通过老师的引导知道怎么去写,让习作变得有趣。

三、教学习作

1.学习习作要求

(1)选校园中有特点的景物来写。

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也可通过想象自己设计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写出它的特点。

(2)注意写作顺序。

(3)注意写好过度句,使文章意思连贯。

2.教师补充讲解一般写文章还要注意哪些?

(1)命题作文不能再拟题目。

(2)写作要抓住中心,精练。

(3)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4)运用联想、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3.围绕习作要求和积累的素材练习习作

(1)写一写

你要选定一个题目写。

写的内容要选择你熟悉的、喜爱的景物。

因为你熟悉它喜欢它,你

就比较了解它,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比如:

怎样写校园里的那棵大雪松呢?

可以先交代一下它的位置,它的形状,再写它的颜

色,这是写它的静态。

也可以写它的动态,即当风轻轻吹过,松树是怎样摇动的,发出什么

样的声响。

你如果想象丰富一点的话可以把它比作一个人,他怎么跟你说话的?

说了些什

么?

……如果你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文字。

你们试着写写吧。

(学

生练写)

(2)说一说

学生写完后交流。

让学生大声的读出自己的作品,一边读一边注意倾听,口头讨论怎么表达

会更好。

(3)改一改

学生说的时候老师适时进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并利用投影仪展示个别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让孩子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孩子的口

语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练习誊写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的文章真是一篇比一篇好。

听了你们念的文章,我很感动,看到你们的进步我十分高

兴。

写景的文章首先要去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有时还要用嘴去

尝一尝。

其次,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做到情景交融。

当然,文章写好后,还得反复诵

读,认真修改,直到把文章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设计意图:

总结既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归纳,同时也是鼓励孩子写作的一个好机会,还能提

醒孩子在以后的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评析: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要根据表

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我认为本篇教学设计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从情感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从知识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本篇习作的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课堂设计上老师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实际观察,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无米之炊”

畏惧心理。

利用看、写、说、评等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体现了“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的作文指导原则。

3、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视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个环节都对写作方

法进行充分的渗透。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作文的要领。

设计:

喇嘛洞中心小学景丽艳

评析:

喇嘛洞中心小学刘子安

“我的调查报告”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语文出版社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课堂第

62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1课《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意图是通

过本次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亲身经历调查、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团结合作、社会交际、归纳整理以及写作能力。

让学生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引导学生

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

养他们的兴趣,明确调查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能搜集整理材料。

2.锻炼口语表达、倾听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态度。

教学重点:

调查方法的正确使用及材料的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

材料的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请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出示(学校垃圾车上,同学们扔掉的米饭、麻花、方便面、

包子等)图片。

看,这是我在中午时拍下的照片,看到这组照片,你想说点什么?

2.大家说得很好,但你怎样做才能说服那些同学改掉这种陋习呢?

3.是的,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资料,让他们认识到危害才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

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大家感触很深。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值得大家关注的有价值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做一份调查报告,看谁生活的有心人、细心人?

(师

板书:

我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认识深刻,并能激发起强烈

求知欲。

二、复习旧知

1.回顾调查报告的部分名称及调查方法。

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名称及调查方法,你们还记

得吗?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确定主题

师:

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可真扎实,下面请大家把书打到62页,根据书中的要求,自由结组,

充分讨论交流,确定一下自己组的主题。

1.分组讨论,交流。

2.各组派代表汇报。

(教师适时板书。

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a.小学生零花钱

b.保护校园环境

c.道路乱停放车辆

……

3.多媒体出示关于调查报告内容的图片,供学生选择:

a.道边乱堆垃圾。

b.浪费粮食

c.小学生浪费纸张

d.……

4.确立主题。

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做,

才能更好地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小组制定方案。

师:

确立了主题,我们就有了目标,就如同船行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了航标一样。

接下来请同

学们以组为单位制定方案。

1.小组内交流,巡视指导。

2.各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制定初步方案。

4.全班交流,师指导。

5.修改并确定方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明确调查的过程及方法,为更好地

完成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作业: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为自己所制定的方案搜集最全面的材料,让我们带着对问题的思索一起

走向社会,为人生步入社会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课下按组内分工,搜集、整理材料,准备下

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交待清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有目的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

板书设计:

我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零花钱

保护校园环境

道路乱停放车辆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调查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写调查报告。

2.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总结调查成果,培养整理、归纳及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倾听,认识到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教学重点:

交流、汇报调查成果。

教学难点:

能写完整的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通过你们的调查,都有了自己的第一手材料,那么,赶紧把自己的调查成果展

示给大家吧!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易于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调动积极

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交流、汇报。

1.组内交流、整理材料。

2.小组汇报,展示调查成果。

3.其它小组倾听后进行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信心和语言表达

能力。

三、归纳整理,形成调查报告。

师:

你们的报告真精彩,每组同学汇报的也都很完整,条理清晰,让大家发现并了解到这些

事存在的严重后果。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告诫别人,出让自己成为了国家的真正主人。

老师真

为你们感到骄傲!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写一篇调查报告吧!

1.全班交流“如何写好调查报告”:

用事实说话,注意格式……

2.学生动笔写调查报告。

(师巡视指导)

3.交流写作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写调查报告的格式,锻炼写作能力。

四、交流感受、教师总结。

1.通过这次调查,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吧!

学生自由谈感受。

2.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老师感觉同学生们好像长大了很多,成熟了不少,学到了很多本领,老师

真替你们高兴!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关心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热心、细心、有责任

心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更和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地说、任意地写的空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使学

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评语:

本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1课《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

过本次语文大课堂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亲身经历调查、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社会交际、归纳整理以及写作能力。

让学生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引

导学生多关心身边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

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明确调查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大使馆妈妈》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大使馆妈妈》是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讲的是一名叫“陈

小龙”的中国年轻小伙子,在异国机场,由于语言不通、不知所措、不吃不喝,只是流泪。

后来在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感受到“家”的温暖。

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

学生分析:

《大使馆妈妈》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

经具有了预习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所以我布置了有针对性的预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会认“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

2.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3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理解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以及陈小龙给大使馆那封信的内容,从而弄明白陈小

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学难点:

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预习生字、新词,了解有关大使馆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身处异地、语言不通、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时,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别人的帮助)的确,在我们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他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

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大使馆妈妈》。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

2.指读。

1)顺指。

(2名)

2)逆指。

(2名)

3)跳读。

(2名)

4)齐读。

3.出示“安顿、举目无亲、由衷、逗留、厨师、鞠躬、热忱、朦朦胧胧、钥匙”九个词语。

4.指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质疑。

1.陈小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的?

2.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

3.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五.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的质疑,解答疑问,顺势引导学生对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