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04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1~6题,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

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huànxiǎng)打了一个零分!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2分))

用部首检字法查“依”:

先查部首,再查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

(huànxiǎng)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7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

A.爱慕虚荣 缥渺  御聘  头衔

B.神通广大气慨笼罩凯歌

C.智子疑邻窗棂铁钳暴燥

D.眉开颜笑勋章精致掺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你再执迷不悟下去就会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人。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地质工作者长年累月,为祖国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矿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小圣施威降大圣》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他的代表作是《西游记》。

C.《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6.请用下列三个词语,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40个字。

(3分)

阳光风嫩芽

第二部分(7~23题,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9题。

(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2分)

8.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2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

(14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0.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1)自强(    ) 

(2)兑命(      ) (3)学学半(    )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3分)

(1)虽有嘉肴(      ) 

(2)不知其旨也(      ) 

(3)教学相长(      )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14.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

(10分)

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吗?

①近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称“吃方便面等于喝油”,情况确实如此吗?

②为了弄清油炸方便面究竟隐藏多少油脂,有关人员进行了实验。

实验员首先将方便面捏碎放入烧瓶中,随后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溶剂,萃取出20毫升油,重约15克。

对此,实验人员表示,这些只是方便面面饼中所含的油,还不包括调料包中的油。

实验结论是:

一包油炸方便面的含油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油量,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并不夸张。

③上海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表示,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科学性,方便面的确含油量很高,阅读包装上的食品标签就能知道。

以某品牌一款红烧牛肉味油炸方便面为例,一包129克的方便面,105克的面饼中含有20克脂肪,24克的调料包中含有11.7克脂肪。

陈霞飞指出,这里写的脂肪其实就是油脂,也就是说,连汤带面吃一袋方便面会吃进31.7克的油脂。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应该控制在25-30克。

可以说,吃这样一包方便面,一天的用油量就超标了。

④油炸方便面含油量高,那么非油炸方便面含油量如何呢?

阅读同品牌一款红烧牛肉味非油炸方便面的食品标签后发现,包装注明每100克产品含脂肪8.6克,可以说这包面饼75克、配料23克的方便面,含油量约等于8.6克,确实远低于相同味道的油炸方便面。

⑤对此,陈霞飞表示,非油炸方便面相对健康,但也不能多吃,无论油炸还是非油炸,方便面只可用于就餐不便时补充能量,不能提供足够营养。

实在想吃时,最好用锅煮,每次只放料包的1/3,再加些青菜、鸡蛋、肉类,且最好不要喝汤。

1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分)(   )

A.方便面  B.方便面营养差 

C.吃方便面等于喝油吗?

  D.方便面含油量高,最好少吃

16.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出一种即可)(3分)

答:

                

17.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相对”能否删掉,为什么?

(3分)

答:

                

18.生活中,我们要科学饮食,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至少写出两点)(2分)

答:

               

四、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19题。

(6分) 

19.《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故事,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课外已经读过伊索寓言了吧,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

(1)《狼和小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的 

(2)《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3)《骆驼与宙斯》批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3题。

(11分)

心灵之灯

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

一次,我替表姐接了一位盲人小朋友回家过夜。

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

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

“您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吗?

”这下真把我问住了。

思索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

“你感受过‘火’吗?

‘火’是红的。

”“那‘红’一定很烫呀!

”他说。

我又讲:

“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

太阳是‘红’的。

”“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带来光明了?

”“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

”“那‘红’一定是流动的。

”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的颜色。

我颓然地想:

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

“‘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

”我愕然了,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

“大哥哥,你听!

”他突然喊道,“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

”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我茫然地沉默不语。

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

“是有猫叫!

”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

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在“喵喵”地叫。

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

他是用心来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

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

幸运的是比我们多一份细腻的感情,比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丽。

有一个故事说,乡下有位瞎婆婆在自家门外安装了一盏灯,她说这是为了过路行人的安全。

老人用灯为别人照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持久不熄的生命之灯。

我黯然,检讨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已经不能够承受生活的平凡之美?

20.本文叙写了有关“盲童”的两件事:

(3分)

第一件

第二件;

这两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__

21.“他是用心来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

”这句话是针对文中什么现象而发表的议论?

(2分)

答:

       

22.面对这位“盲童”,每个人都会怦然心动,文中的“我”受到震撼,情绪发生急剧变化,开始“颓然”,而后“愕然”,最后“黯然”。

请分别指出情绪变化的原因。

(3分)

“颓然”的原因:

“愕然”的原因:

“黯然”的原因:

23.读完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请写下来。

(3分)

答:

        

第三部分(24题,5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

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分)

第一部分(1—6题,共23分)

1.(4分)

(1)亻六画

(2)幻想

2.(7分)(每小题1分,如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惊起一滩鸥鹭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3分)D4.(3分)B5.(3分)B6.(3分)答案略

第二部分(7—23题,共47分)

(特别提示:

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一、(6分)

7.(2分)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8.(2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2分)思念故乡

二.(14分)

10.(2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对两处的1分,对一处0分)

11.(3分)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12.(3分)

(1)即使 

(2) 甘美  (3) 促进  

13.(4分)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14.(2分)教学相长

三、(10分)

15.(2分)D

16.(3分)示例一:

列数字,(1分)准确地说明了方便面含油量高。

(2分)

 示例二:

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方便面含油量高(2分)

17.(3分)不能删掉。

(1分)“相对”说明非油炸方便面与油炸方便相比较而言是健康的,去掉后则变成非油炸方便面是健康的,与客观事实不符,(1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意思对即可)

18.(2分)示例:

①多吃青菜、水果。

②不偏食,不挑食。

③少吃盐。

④少吃零食。

⑤少喝碳酸饮料等。

四、(6分)

19.(6分) 

(1)残暴和蛮横;

(2)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3)贪得无厌。

五、(12分)

20.(3分)“盲童”向“我”询问“红”是什么样子的问题;(1分)“盲童”听到小猫叫声。

(1分)道理:

只有用心去领悟世界,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1分)(意思对即可)

21.(2分)在正常人眼里,红色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颜色,而“盲童”却感受到了它是有生命的、美好的;正常人常常听到的是嘈杂之音,而“盲童”能从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意思对即可)

22.(3分)同情盲童的不幸;对盲童细腻的心灵世界的惊讶;对自己感触不到生活美好的自责(意思对即可)

23.(3分)答案略(围绕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即可)

第三部分(24题,共50分)

24.(50分)参照中考阅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