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235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doc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我镇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我镇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按照上级要求,从我镇实际出发,就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项目带动、建设先行,强基固本,依法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全面提升我镇的社会管理科学化、规划化、系统化、制度化水平,为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县党委政府推行的“文明乡风、和谐新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创新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党支部领导、镇委会负责、地企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努力实现无重大群体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镇辖区各类案件、信访总量下降,群众满意度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村居民安居乐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显著增强:

  一是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使管理与服务的效能显著增强。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服务与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建立完善县政府提出的“两网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科学划分单元村社网格,科学配备村社服务管理力量,定位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由被动、粗放型管理向主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二是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按照县政府“三个网络”建设方案使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

树立科技信息支撑理念,把科技化、信息化作为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镇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各类服务人才信息、辖区管理领袖人才、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群监控等工作对象信息库,更好的快捷方便的服务群众。

早日打造出现代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三是实现社会管理人性化,使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快社会保障办理、社会救助申请、法律援助到位和关爱工程见实效,着力解决好辖区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

规范涉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营造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基本原则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诸多方面,涉及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体系的完善和人财物的保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坚持地企协同,公众参与。

发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固本强基,健全网络。

把创新的重点放在镇基础工作上,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健全镇居民级别得基层管理网络,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四、重点领域性工作分类

  1、综治维稳方面:

加强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把管理流程关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真正达到重点人群的信息与镇综治办共享。

建立在镇司法所指导下社区为主、辖区涉及派出所为辅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监管工作格局。

进一步加强各村委治安防控组织建设。

建设村、组两级综合维稳工作机构,村成立综合维稳工作站,组建方式以派出所民警为主,村治保主任为补充的专业联防队,各村民小组建立以组长为骨干,出纳、妇女组长为成员的自防自治巡逻队,分别负责村民小组的治安防范工作。

  推广报警设施设备方面安装,争取在各村委小组安装广播系统、报警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服务、社会治安预防、打击犯罪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其在普及法律知识、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服务民生等方法的综合效能。

  3、加强和创新新农村建设管理思路

结合我镇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方案,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为主线,依托城市开发战略,并根据各区域特色打造服务型农村社区。

加强全镇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村级公共事物服务中心以及相应的专业服务站,承接政府涉及民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工作。

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强村社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加强建成小区保安的培训管理,增强小区治安室建设,推行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让广播系统、报警系统进小区。

将全镇科学划分成“若干单元网络,对每个单元网络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进行分类登记,把全部信息输入村社信息系统,通过网络管理力量进入网络,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

调查准备(2011年1月—3月)

  建立工作机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镇社会管理工作现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寺村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第二阶段:

动员部署(2011年4月_2011年6月)

  召开动员会,对全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第三阶段:

具体实施(2011年7月一2011年12月)

  全镇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逐步完善,整体推进的原则。

镇领导小组将对全村的创新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阶段:

总结提高(2011年12月)

  全镇对创新工作进行自检和总结,并向县里提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迎接市、区对我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全镇成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镇其他两委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镇党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蒙建彪担任。

领导小组负责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制度保障。

建立社会管理创新乡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乡镇两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阶段性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

建立汇报通报制度,各村委小组每月向办公室报告一次整体进展情况,办公室整理汇总后向全村通报。

建立督查督办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镇主要领导,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和镇里交办事项进行督查督办。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评体系,作为两委成员和各村委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责任奖惩。

设立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委和镇干部个人。

  3、资金保障。

加大全镇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

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村社投入一点、社会筹集一块”等办法,多渠道解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重点项目实施资金问题,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4、宣传保障。

把宣传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全过程,在镇务公开栏开辟专栏,定期宣传社会化管理创新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

广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和成效,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编发工作简报,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创新经验,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全镇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镇居民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寺村镇人民政府

2011年1月15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