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43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和11个词语。

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应该热爱劳动,凭着自己的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录音带。

  4.抄有课后练习4的小黑板。

  5.春天到来了,引导学生在盆里或空地上栽种一两样蔬菜或花草,每天观察观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两只小狮子?

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只小兔子的故事。

(出示第一幅挂图)这就是那两只小兔子,一只白,一只灰。

板书课题。

谁来读课题?

学习“灰〞。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读准这些生字的音。

  3.学生按要求自学后,进行检查

  

(1)开火车公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利用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导读课文一至六段

  1.教师引读第一段:

老山羊在地里——小白兔和小灰兔——

“收、菜〞。

提示“收〞的声母是翘舌音,“菜〞的声母是平舌音。

“菜〞的“艹〞表示白菜是一种植物,下面“采〞表示读音。

  3.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给他们,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二段、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写小灰兔、小白兔的句子。

  4.学生汇报所画的句子,教师出示两句话。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谢、您〞。

这两个字都是由学过的偏旁和熟字组成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您〞是尊称,联系课文理解:

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从心里感谢老山羊。

小灰兔称老山羊“您〞,说明它很有礼貌。

  5.引导学生看插图,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小白兔、小灰兔话话有礼貌的样子(板书:

要菜子收下白菜)

  6.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自己读读四、五两段,圈出表示小白兔动作的词。

  7.汇报交流,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看看第二幅插图,练习朗读四、五两段课文。

(板书:

种白菜)

  8.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读第六段。

(板书:

不干活)学习“饿〞。

  9.看第三幅插图,指导朗读第六段。

  10.读一至七段,先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集体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2.集体朗读一至六段课文。

  二、导读七至九段课文

  1.小白兔和小灰兔做得不一样,结果有什么不同呢?

请同学自己读第七、八、九段课文。

同座位分角色练习朗读它们的对话。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送白菜要白菜。

  3.引导学生观察第四幅插图,然后练习朗读小白兔、小灰兔的对话,读出小灰兔觉得很奇怪,而小白兔很自豪地语气。

  4.总结板书,回忆全文:

通过老山羊、小白兔种白菜的事启发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三、学习生字

  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完“挑、哪〞的字形,认读“担〞。

  四、朗读课文

  采取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去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练习2,重点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谢、哪:

左中右三局部要写紧凑,不能写得太宽。

  您:

心字底要写扁一些。

  拔:

右半边不是“发〞。

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六、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3。

先说说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再口头组词区分字义。

  2.完成练习4。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填空,其他同学填在书上。

写完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24小白兔和小灰兔

  要菜子  收下白菜

  种白菜  不干活

  送白菜  要白菜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继续学习抓重点词来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翻开书。

  二新授

  1、读全文,回忆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

()用()把两只()的羊引开了。

(学生读课文)

  过渡:

这两只羊当时是怎样相斗的呢?

  2、讲读3、4自然段

  读一读第二个问题。

(学生读题后画一画)

  出示投影,学生读所画的句子。

  问:

当时两只羊斗得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吗?

  华佗心想,硬拉是不行的,硬拉是什么意思?

硬拉的后果是什么呢?

  过渡:

看到这种情况,华佗想,我得想个方法,华佗想到了什么方法,是怎么做的呢?

  读一读第4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华佗怎样做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画一画)

  问:

你觉得华佗怎么样啊?

(聪明)

  从你画的句子中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华佗很聪明?

  过渡:

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看图)蔡医生很快乐,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

  问:

把“立刻〞换一个词,但是意思不变。

(马上、立即、立马)

  马上、立即、立马都是立刻的近义词。

  3、练习造句

  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

看看老师给你的句式,请你想一想。

  (什么情况下)(谁)立刻(干什么)(2—3个学生说一说)

  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4、课外拓展

  我国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徐(xú)文长。

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

他让学生拿着两只装满水的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方法做到。

一个学生不假(jiǎ)思索(suǒ)地拎(līn)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

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tòu)了。

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

“老师,让我来试试。

〞只见他把盛(chéng)满水的两只木桶,慢慢地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qiān)着桶上的绳子,轻轻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zhān)湿。

  大家一致(zhì)赞叹:

徐文长真聪明。

  1、老师用什么方法来测试学生的智力?

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2、“思索〞就是()。

“不假思索〞就是想也不想。

  3、徐文长是用什么方法走过竹桥的?

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

  板书设计:

聪明的华佗

  立刻

  马上

  问题动脑筋、想方法立即

  相斗不硬拉、青草引立马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3、会写“吓、叫〞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都知道同学们喜欢看电影、电视。

今天,就请大家看一场小电影,好不好?

(好。

用课件播放司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当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里就暂停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了,是谁用什么方法把他救出来了?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

  自由朗读后教师重提问“小朋友掉进水缸了,是谁用什么方法把他救出来了?

〞在学生的答复中,老师对学生的答复作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的答复作出评价并给以鼓励,从而到达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学习生字

  在刚刚的朗读中,同学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些字,我们看起来有点陌生呢?

(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这些?

(生字卡片出现生字)哦!

原来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认读生字

  

(1)

  请个别学生选读生字,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是全部一起。

前面两个学生就请其他同学读其进行评价,然后由帮其正音的同学带读他帮助纠正读音的,并对帮助纠正读音的学生给以鼓励。

如果这个学生都能读准确,就由其带读一次。

  

(2)再请1~2个学生选读,然后就开火车练读生字。

  3、识记生字

  同学们认读生字真有方法,一会儿就能读好了,老师相信同学们记住这些生字也一样有方法。

我们试试看!

  要求学生能把生字的读音读准,然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认识这个生字,教师对其做适当的指导,最后用这个生字口头组词或口头造一个句子。

  

(2)

  到最后剩下几个比较难的生字,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

如:

司,“乙〞字部,左边加一竖就能变成“同〞字,组词:

司机、上司、司马光。

假:

把单人旁换成雨字头就变成“霞〞。

缸,部首:

缶,换掉偏旁可变成“江〞,组词:

水缸、大缸、米缸。

慌:

心里什么都没有,只长满草,害怕得很就是心里“慌〞,组词:

慌张、慌忙、心慌。

使:

按照偏旁笔画来教。

劲:

把轻的车字旁换成力字旁。

砸,猜字谜: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组词:

砸破、砸烂、砸锅卖铁。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带拼读齐读一次。

  (4)脱音读生字。

  同学们真棒!

把那么多的生字都认识了,要不我们现在来玩一个小游戏来轻松一下吧?

(好)

  我们就来玩“登山〞:

谁能一口气怕到山顶取到小红旗就是赢家,老师就奖励他一朵红花。

(生词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脱音生词,把13个生字分成三小组,请大概4~5个学生“爬山〞。

  四、写字指导(学会能写“吓、叫〞两个生字)

  游戏我们就玩过了,我们现在要静下心来学学写字了。

刚刚我们学习了“吓、叫〞这两个生字。

  

(1)先让学生观察该如何写好这两个生字有何相同,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吓、叫都是口字旁,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口〞字应该写得高)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教师边说写的要点边写生字)

  (3)学生随着音乐写生字。

  (4)大局部学生写完就找两个学生的生字展示并作简单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司马光?

这一课,我们都知道机灵的司马光救回了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还学习了13个生字并且写了“吓、叫〞两个生字,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把这篇课文学完,大家回去再仔细读读课文,聪明机灵的司马光是怎么救人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4

  一、教材分析:

  ?

好孩子?

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课文。

本课是儿童生活故事。

讲的是下雨天,奶奶心里很着急,她以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

结果出乎奶奶的意料,小玲没有淋湿,是因为小梅送她回来;京京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全身淋湿了。

奶奶赞扬关心别人的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

虽然本课内容比较简明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确实很难。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三、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外、她、京、拉、跳、服、送、真"8个生字和6个词语;并认识"伞、紧、忘、敲、奇、怪、、疼、擦"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育方面:

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开展方面:

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奶奶、小玲、京京的对话,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的道理。

  2、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方法:

讲读结合法、讨论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机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奶奶为什么心里很着急。

  3、学习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并完成课后练习3。

  4、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明白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下雨天,京京带着伞上学,小玲忘了带伞上学。

  2、质疑:

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过渡:

小玲忘了带伞,她有没有被淋湿呢?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小玲有没有被淋湿呢?

为什么?

  2、学生汇报,随后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3、自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

  4、指导读奶奶的话,读出奇怪的语气。

(比赛读)

  5、奶奶为什么说:

"小梅真是个好孩子?

"指名夸夸小梅:

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她、、、、、、、

  6、分角色朗读。

  7、小结:

  小玲没有带伞,是小梅送她回家的,小梅能够帮助别人,真是个好孩子。

  过渡:

小玲没有带伞,她没淋湿,京京带着伞,他肯定没淋湿了。

(板书:

没淋湿)对吗?

谁来反驳我呢?

  三、自学五、六、七自然段。

  1、带着以上的问题,自由读5、6、7自然段。

  2、汇报。

  

(1)汇报时相机出示句

(一),比较句子。

  水珠直往下滴。

  头发上的水珠直往下滴。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头发上的",句子就写得具体、清楚。

  

(2)出示投影片,说说奶奶怎样做,又是怎样说?

  指导朗读奶奶的话。

(读出心疼的语气)

  过渡:

现在,你们还没有说服老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反驳我?

  (3)汇报时相机出示句

(二),比较句子。

  我把伞借给同学了。

  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

  3、老师终于被你们说服了,其实京京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所以他淋湿了。

(改板书:

"没淋湿"改为"全湿了")

  过渡:

京京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难怪奶奶也称赞他说、、、、、、

  4、出示句子"京京也是好孩子。

"

  同位互相说说:

为什么说京京是个好孩子?

  5、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合并句

(1)、句

(2),总结全文。

  

(1)小梅是个好孩子。

  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2)京京也是好孩子。

  思考:

小梅和京京为什么都是好孩子?

  总结:

小梅和京京都关心别人,助人为乐,所以他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扩展:

  1、指名表演课本剧。

  2、说说怎样做才是个好孩子。

  板书设计:

19、好孩子

  没带伞带着伞

  小玲(好孩子)小梅送京京(好孩子)借给同学

  没淋湿全湿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

  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

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

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根底上,进行书写指导。

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

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

左边局部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

提醒学生笔顺规那么是先内后外。

“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三)词句教学

  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

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

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成心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

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学生说出“这句话写明明太了解蛐蛐了〞、“明明十分熟悉蛐蛐,他们是朋友〞、“明明对蛐蛐很有研究〞等都应肯定和鼓励。

  2.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明再晚一步就迟到了,好险啊!

理解这句话,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假设:

如果小文不叫明明,或者小文叫了明明,明明还坚持要捉一会儿蛐蛐,不及时赶往学校,那结果会怎样呢?

肯定迟到。

  3.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

明明很感谢小文的提醒。

有前一句话的根底,理解这句话不困难。

而这句话要联系全文落脚到其含义上:

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

或者说明明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翻开思路去悟去想,可以用“假设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

我懂得了什么?

〞,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朗读指导

  本课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表达出明明喜爱蛐蛐的心情。

  第二段中描写明明动作的词语要读重音,“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惋惜的语气。

  第三段要指导学生读出喊的语调,表达出小文急迫的心情。

  第四段要读得稍快,表达出明明毫不犹豫的态度。

  第五段,最后一句要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明明对小文感谢的心情和庆幸两人都没迟到的心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用熟字加上偏旁,组本钱课的生字,再组成词语。

通过读和抄写,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稳固字词。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第一句是本课的句子,第二句是仿说的句子。

“刚〞在这里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后边常用“就〞和它照应。

如:

“我刚到家,妈妈就回来了。

〞“王明刚吃完早饭,小军就来约他一同上学。

  (六)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生活故事,然后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说话能力。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联系?

好孩子?

,导入本课。

  

(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识记生字,指导朗读。

  (四)同桌或小组讨论:

明明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根据,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五)全班交流。

  (六)让学生给明明设计一个学习、遵守纪律与开展爱好都不误的方案。

  (七)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和第四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