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50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2016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2016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唱歌《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等音乐活动,学生能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产生学习兴趣,并在表演中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学唱、创编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内容及旋律的美及x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知识与技能: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铃鼓伴奏,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准确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难点:

有表现力地演唱、创编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认真聆听,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x疆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做几个x疆的舞蹈动作,配合着音乐让学生感受x疆音乐的特点。

学生聆听观看回答(x疆)。

师:

“大家说的很对,刚才我们听的是一段x疆音乐,x疆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同时它还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除了大家知道的维吾尔族还有许多支系民族,如哈萨克族,白俄罗斯族等,但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及音乐、舞蹈等方面却是相通的。

x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里唱的夏牧场就位于南疆和北疆之间的恰布河旁。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音乐来领略夏牧场美丽的景色。

二、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师:

说说夏牧场的景色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回答。

师:

大家有没有听清楚最后一句歌词唱的是什么?

(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歌唱的是哈萨克族美丽的夏牧场。

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2、观看视频,用u轻声哼唱

师: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近距离地走近哈萨克人民的生活,领略夏牧场的美丽风光。

大家可以用u随音乐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

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视频。

学生听赏后回答(优美、抒情„„)

3、填词学唱

师:

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赶紧把歌词填进来随音乐唱一唱吧。

学生随音乐填词唱。

4、随琴伴奏唱第一段,提出并解决难点

(1)师:

接下来请随老师的琴声伴奏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2)师:

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啊„„)?

为什么?

讲述音乐知识“⌒”

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气息连贯。

(3)巩固演唱歌曲第一段。

5、随琴伴奏唱第二段,了解词义

师:

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

老师告诉大家,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民间歌手的尊称。

阿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词自弹自唱,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大家特别尊敬他们。

(打出阿肯的图片)

7、完整演唱歌曲

师:

下面,我们来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听好前奏,注意“啊”的地方气息的连贯。

三、处理歌曲

、视唱曲谱

师:

大家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演唱歌曲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我们来视唱一遍曲谱,通过视唱,大家看一看各个乐句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视唱曲谱,找出旋律相同乐句。

师: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啊!

可见作曲家是抓住了一定的规律来创作这首歌曲的。

2、按力度要求演唱歌曲

师:

老师对这首歌曲的演唱力度做了一点处理,请大家按歌谱上的力度要求来演唱歌曲。

(“啊„”一乐句做渐强减弱的处理„„)

四、演绎歌曲

、用铃鼓伴奏

师:

我们知道,x疆是由多民族汇集的歌舞之乡。

因为有了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使x疆这块神秘的热土上滋生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

如冬不拉、手鼓等(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手鼓。

⑴介绍手鼓典型的伴奏音型:

ХХХХХ

⑵用ХХХХХХХХХ为歌曲前半段伴奏。

“啊„„”处晃手。

没有乐器的同学徒手表现。

2、设计演唱形式

师:

这首歌曲除了齐唱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唱形式吗?

学生设计独唱、接唱、领唱与齐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3、舞蹈创编表现

师:

大家的歌声真美!

x疆是个歌舞之乡,除了歌唱,我们还可以用舞蹈来表现美丽的夏牧场。

我们班有没有同学会跳x疆舞蹈?

老师教大家几个简单的x疆舞蹈动作吧。

师生随音乐舞蹈律动。

五、小结

师:

同学们,在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我们美丽的x疆夏牧场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欢乐音乐学习,能够记住美丽的x疆,辽阔壮美的夏牧场,还有那可爱的阿肯„„

第二课时欣赏《赛马》

教学目标:

、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音色及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和重点:

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课前准备:

蓝牙发送、接收设备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音响演示1:

草原风情,音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美丽的蒙古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

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

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师:

你们知道内蒙古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

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2260万,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

[音响演示2:

中国地图——内蒙古位置——草原图]

3、师:

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

(资源共享)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

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

(赛马)[音响演示3:

那达慕大会赛马图,音乐《赛马》]

同学们听地很认真,有的„„有的„„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你的表情看到了„„为什么会这样?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的、欢乐的)

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

(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简介二胡。

[音响演示4:

出示二胡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代表作有:

《二泉映月》、《良宵》„„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

(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

[音响演示5:

草原图片背景,旋律

(一)]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3部分。

首先来听第一部分:

、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

(紧张、热烈)。

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

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

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分音符摇铃鼓表现。

(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

[音响演示6:

旋律

(二)]

师:

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

赛马比赛开始了„„

、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

(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悠扬、舒展)

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要求:

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

(二)出现了几次?

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

(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

(马蹄声)

师:

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

请孩子们仔细看。

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

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

(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

(紧张的时刻)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

(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

师:

这里,旋律

(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

[音响演示7:

旋律(三)]

、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

(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

(第三部分)为什么?

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师:

这部分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

(四)乐曲小结。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

师: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

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

[音响演示8:

结构图A—B—A]

四、小结[演示音响9:

爱我中华]

、师: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对!

56个民族56支花,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广大,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三课时欣赏《天堂》

教学目标:

、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简单的旋律)

1=F2/4

112┃(323)┃5653┃2—┃(2532)┃(123)┃2161┃5-║

方法:

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

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

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

XXX,XXX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XXXXX┃X-║

()XXX┃XXX║

()XXXXXX┃X-║

方法:

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播放歌曲。

2、讨论: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第四课时欣赏《牧歌》《金杯》

一、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

、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生:

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

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师:

感觉怎么样?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

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

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

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

它的色彩非常丰富:

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

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

(相同点:

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

不同点:

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

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

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

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设计意图: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有目的性增强。

因此,此时的提问不局限思路,让学生摆脱问题的束缚,自由欣赏,自由想象,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生动直观、加深印象。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

进一步感受音乐美。

(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

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说:

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

(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

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力度意境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

pp草原由近到远女低:

饱满柔美舒缓

男低:

浑厚结实

第一乐段:

f草原的辽阔宽广女高:

明亮华丽

第二部分:

f草原的连绵起伏男高:

高亢明亮悠长

第三部分:

f歌唱草原赞美生活四个声部

尾声部分:

ppp意犹未尽余音绕梁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为什么?

生:

无伴奏合唱。

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三)拓展延伸

欣赏:

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设计意图:

拉近我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伴奏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与掌握。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

不同音乐创作形式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美感,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