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72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物加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矿物加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物加工.docx

《矿物加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加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物加工.docx

矿物加工

第一章矿床地址与开采技术条件

1.矿石:

某金矿81号矿脉,位于山东玲珑矿区区域内。

矿体主要以石英脉为主。

2.矿体走向长度约230m,延深200m,矿体走向70度左右,倾向nw,倾角62度左右。

矿体最大厚度为4m,平均水平厚度24m,品味变化系数较大,平均品位3.8g./t.副产品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银金矿登,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绢云母等。

3.上、下盘围岩主要是钾化花岗岩,矿岩稳固性好。

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比较稳定,局部可见尖灭再现、分枝复合现象、矿岩的自然安息角为45度,松散系数为1.6含金石英岩为8~12,围岩5~12。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然—半自然形粒状结构。

矿石构造以致密度块状构造和细脉侵染状构造为主。

矿体的直接围岩石钾化花岗岩、绢英岩化钾化花岗岩,间接围岩为混合岩花岗岩。

矿体围岩与矿脉的岩石组合基本一致。

矿体主要围岩蚀变为绢英岩化、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局部可见硅酸盐化,矿体盐性主要以黄铁绢英岩、石英脉为主。

矿石含硫量较低,不易氧化、结块。

4.坑内水来源主要是构造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的直接来源是大气降水和生产用水。

5.由于矿快距地表较深,附近无民采活动,矿体未遭民采破坏。

矿山地表允陷落、矿山年生产能为3万吨、采用竖井开拓方案、

6.资源及看探程度矿体主要由探矿天井和穿脉控制。

勘探网度为40×25m,即中段高度40m,穿脉间距25m,其间穿插一些脉外天井。

勘探程度在C级以上。

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以上所述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法初选方案为:

留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的实质:

回采过程中将矿房划分为矿房和矿柱。

先回采矿房,在回采矿柱。

在回采矿房时,采矿以敞空形式存在依靠矿柱和围岩本身的强度来维护。

其特点是:

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

(有时达35%~40%),其余暂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上平的工作台。

流矿法:

1.矿块结构参数:

中段高度40m,矿块长度50m,间柱5m,顶柱厚2m,底柱高5m,底部结构为矿天底柱(人工假底)。

2.采切工程布置:

采准工作主要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先进天井(作为行人通风之用),联络道,拉底巷道和漏斗颈等。

先进天井布置在间柱中,在垂直方向上每隔5m掘联络道与两侧矿房贯通。

3切割工作:

在矿房中每隔5m设一漏斗,并使漏斗尽量靠近下盘,采用浅孔落矿。

以拉底巷道为自由面,形成拉底空间并完成辟漏,拉底高度为2m,拉底宽度为2.4m。

拉底和辟漏的施工采用不留底柱的方法

4.回采工作:

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为2m。

(1)凿岩打上向炮孔,可采用梯段工作面或不分梯段整层一次打完。

梯段工作面长度为12m,采用平行排列炮孔布置形式。

(2)爆破:

采用铵油炸药爆破,用导火线点燃火雷管起爆。

(3)通风:

在采掘工作面上,空气的含氧量不得低于20%,风速不得低于0.15m/s,矿房的通风系统一般是从上风流方向的天井进入新鲜空气,通过矿房工作面后,由下风流方向的天井派到上部回风巷道,在巷道的通风应形成独立的系统,防止污风穿入矿房或运输巷道中。

(4)局部放矿:

在局部放矿时,采用重力放矿,如果在留矿堆中以形成空间,采取措施有:

a爆破震动消除法b高压水冲洗法c采用火箭爆破法,消除?

d从?

两侧漏斗放矿,使悬空的矿石垮落。

(5)平场撬顶和二次破碎,为了局部放矿后应将留矿堆平面整平,这一工作叫平场。

平常时,应将和两帮已松动而未落下的矿石或岩石撬落,以保证后续作业,这一工作叫撬顶。

崩落撬顶落下的大块,应在平场时破碎,以免卡塞漏斗,这一工作叫二次破碎。

(6)最终放矿及矿房残留矿石的回收。

放矿时,应避免寸留中产生空洞或悬拱现象。

在放矿时,如漏斗堵塞,应及时处理,以提高放矿强度,防止围岩片落,减少二次贫化。

由于矿房底板粗糙不平,特别是底板倾角变缓,常积存一部分散体矿石不能放净,采用水功冲洗法,可把残留在矿层底板的散体矿石和粉矿冲洗下来。

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实质:

这种方法一般将矿快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

随工作面向上推进,逐步充填采空区。

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

充填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回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采阶段采完后,再进行回采,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用水力充填。

1.矿块结构参数

矿房长度沿走向布置,长度为50m阶段高度未40m,间柱的宽度为6m,阶段运输巷道在脉内时,一般需留顶柱和底柱。

顶柱厚4m,底柱高5m。

2采准和切割

掘进脉内运输巷道,在每个矿房中至少布置两个溜矿井,一个顺路人行天井(兼作滤水井)和一个充填天井,溜矿井用混凝土浇灌,壁厚300m,圆形内径为1.5m,人行滤水井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成砌筑或浇灌混凝土(预留泄水小孔),充填天井断面为2×2.4m。

内没充填管路和人行梯子等,是矿房的安全出口,其倾角为80度~90度。

在底柱上面掘进拉底巷道,并以此为自由面,扩大至矿房边界,形成拉底空门?

,在向上挑顶2.5m,并将崩下的矿石经溜矿井放出,形成4.5m的拉底空间。

即可浇灌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厚0.8~1.2m,配备双层钢筋,间距700m。

3.回采工作

用浅孔落孔,回采分层高为2.4m。

崩落的矿石用装运机出矿。

矿石出完后清底充填

技术经济指标

留矿采矿法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矿块生产能力万t/a

3

3

采准比m/万t

12~16

30~31

劳动生产率

20~25

13.5

矿石回收率

85~92

95~97

采矿成本

6~10

21~24

安全程度

较好

较好

工人劳动条件

较好

较好

采用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较高

较高

社会效益

较低

矿石贫化率

10~15

7~10

社会效益

通过上表可以分析指出,浅孔留矿法,采准切割法?

小,且劳动生产率大,而向上水平分层充填法,矿石的损失贫化较小,但采矿成本较高,且充填系统复杂,比较浅孔留矿法,矿石的损失贫化是很大且劳动生产率大,前期投资较少,故该矿山采用浅孔留法。

第三章采矿方法构成要素

留矿法:

1.矿块布置形式,矿块沿走向布置

2矿块之间的回采顺序:

前进式

3.矿块的长度:

60m,高度40m,宽度依矿体厚度而定,为4m

4.矿房的尺寸:

高32m,长52m,宽为矿体真厚度

5.矿柱的尺寸:

间柱宽4m,顶柱厚2m,底柱高6m

6.回采工作面形式:

阶梯形式,3个阶梯,阶梯长14m,梯段高1.5m

7.底部结构形式与尺寸:

人工假底(假巷和混凝土结构漏斗)

长=矿房长度漏斗规格1.8×1.5漏斗底座2m漏斗颈1.5m漏斗边坡角50度,漏斗倾斜不分高度1.5m。

第四章矿块采准切割工作

第一节采准、切割工作布置

一、运输工艺

一般布置在脉外,而且要布置在下中段的崩落界线以下,以保证开采下中段时作回风巷道。

通风平巷布置在上盘间柱内,回风天井布置矿块与矿块之间的间柱内

二、进风巷道兼作行人、材料设备井

三、1拉底切割平巷:

在掘进运输平巷时同时挑顶

2切割槽:

梯段工作面长度取12.5m,宽2m。

在第二个穿脉处取上盘面50面处为切割槽。

第二节采切工程断面形状及规格

一、运输平巷:

选用ZK1.5/100?

?

浅式电机车轨距600mm,中心距1200mm,?

920mm

人行道采取840mm,另一侧取40.0mm

1200-(920/2+920/2)=280mm

?

?

巷道净宽B=a+btc=(400+920/2)+1200+(920/2+840)=3360mm

挑顶总高度为6m,同时在矿房下部每隔6m用混凝土浇注底座,底座高度2m,漏斗高度1.5m,漏斗倾角50度,漏斗倾斜部分高1.5m。

故运输平巷及向面为3.36×6m2

通风平巷天井的断面形状及规格矩形2×2m2

切割槽探矿穿脉作为切割立槽,高4m

支护形式:

由于围岩整体很稳固,只是局部不稳定,故可用于锚杆或锚索支护。

第三节采切工程?

施工顺序、与施工时间

 

第五章回采工作

第一节岩爆破工程

一、由上述分析,采用水平浅眼爆破,选用气腿式7655凿岩机。

二、炮孔直径40mm,上向孔深1.8m,采用平行排列式炮孔。

孔口距=孔底距=1m,炮孔?

距1.2m,炮孔倾角,崩矿层厚度2m,炮眼最小?

线1.2m

 

参数名称

数据(m)

炸药

2#岩石炸药

矿崩层厚度

2

炸药单耗

52.4kg/m3

炮孔直径

40

装药计算

最小折抗线

1.2

装药设备

人工装药

孔底距

1

起爆器材

火雷管导火索

孔口距

1

起爆方法

火雷管起爆方法

炮孔排距

1.2

炮孔倾角

75~850

选取2#硝铵炸药单耗2.4kg/m3炮眼利用率90%,各巷道掘进消耗炸药一览表

巷道名称

体积(m3)

炸药消耗量(kg)

炮孔个数

`炮眼利用率

天井

164

393.6

120

0.9

沿脉运输

1048.32

2516

450

0.9

巷道

联络道

2808

69.12

36

0.9

合计

606

 

工程阶段及项目名称

巷道树木

巷道长度

巷道段面积

体积

工业矿量

采出矿量

单长

总长

沿脉运输巷道(同时挑井)

1

52

52

3.36*6=

1048032

3145

3334

天井

1

41

41

2*2=4

164

492

517

联络道

6

1

1

1*2=2

28.8

86.4

93

 

采切工程施工、顺序、施工时间表

工程名称

工程量

效率(米/月)

时间(月)

进度

采准天井

41

40

1.025

沿脉矿道

52

30

1.73

联络道

12

120

0.1

 

3.装药设备:

使用喷射式装药器

4.装药工作:

按放塞子、装药、堵塞的顺序,严格按《安全规则》操作

5.起爆器材:

采用非电微差起爆。

由火雷管激发导爆管,由导爆管传爆炮孔中的微差雷管和炸药。

6.起爆网络要求采用混联形式的爆破网络

7.大爆破施工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炮孔排列形式为平行排列,严格按照爆破参数凿岩,按《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操作,特别是和拉底空间相通有炮孔,要将积水和岩粉吹洗干净,装药地点要清洁,防止炮孔堵塞,发现堵孔及炮孔“打枪”时,要及时处理。

三、采场凿岩爆破主要爆破指标:

凿岩台班效率:

34m/台班

凿岩工作班效率:

68m/工作班

主要材料消耗:

2#岩石炸药、导火索火雷管、混凝土、合金片、?

钢、锚杆

第二节矿石运搬

一、出矿设备的选择:

重力放矿,闸门装车

二、出矿管理制度

1、放矿工作与出矿工作密切联系,按规定的漏斗放出所采矿石,减少采场工作量和防止在矿堆中行成空洞。

2、发现空洞及时处理方法有:

1)、爆破振动消除法在空洞的上部用较大的药包爆破将悬空的矿石振落。

2)、高压水冲洗法在漏斗中向上或在空洞上部矿堆面向下,用高压水冲洗涮,此法对于处理粉矿结块形成的空洞,效果良好。

3)、采用土火箭爆破法消除空洞

4)、从空洞两侧漏斗放矿,使悬空的矿石垮落。

三、截止品味的确定

 

四、二次破碎方法:

炮眼法在大块适中部位钻凿炮眼,眼深为大块厚度的一半,装入少量药包,堵塞后补爆,可使大块矿岩解体成许多较小尺寸的岩块,由于大块自由面多,最小抵抗力又很小,消耗数量很少。

五、采场出矿主要指标

项目

名称

掏槽方式

出矿方式

出矿能力

t/d

越采矿

万吨

采矿周期

采矿成本

采切比

浅孔留矿法

单天井掏槽

闸门放矿

65

4.05个月

38元/t

4

第三节采场通风

一、通风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