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232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docx

陕西宝鸡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陕西宝鸡中学

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B卷)

一、选择题(50×2﹦100分)

1.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

“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

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2.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4.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

“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

“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

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7.“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8.“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

9.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否定了血缘在政治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D.彻底否定了宗法观念

10.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11.江西安福《枫田邓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

“始祖东汉人邓禹,字仲华,南阳邓州新野人。

佐汉光武中兴,为云台第一元勋,官拜大司徒,进太傅,封高密侯”。

与邓禹任职有关的制度是()

A.察举制B.征辟制C.科举制D.军功爵制

12.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

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南岭,直到今广西。

元代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D.扩大统治区域

13.下图是一张残缺的中国古代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表,对这张体系表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和分权制衡

B.相权被分化,君主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C.符合近代“分权制衡”理论

D.门下省官员和御史都有一定的监督权力

14.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B.文化同化C.宗教皈依D.财富侵蚀

15.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6.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

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17.“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18.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19.《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

“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林则徐、孙中山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领袖

D.他们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先进代表

22.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人

23.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

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

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4.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

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2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的伟大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

D.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26.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

“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

”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D.实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联合

27.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

“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有①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由选举产生②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③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管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8.《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29.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他的意思是()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B.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反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应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31.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

大家公认:

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2.2007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

“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3.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裁,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困结和发展都很不科,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④周恩来讲话的意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③

34.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35.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

“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C.西方的和平演变D.苏联政局动荡

36.世界大国的领袖重视中国,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世界高度肯定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一事实,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终于获得了世界领导权

B.世界越来越呈现出多极化格局的特征

C.美国全球政策开始发生重大调整

D.大国的协调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关键

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38.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

“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

”问:

“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

()

A.注重经典考证B.针砭社会时弊

C.学习西方文化D.批判理学旧说

39.江苏无锡东林书院遗址(今东林小学)内有一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某史籍曾对当年东林书院情景作如是评论:

“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问:

该点评当年东林书院情景的史籍当为。

()

A.《唐史》B.《宋史》C.《元史》D.《明史》

40.“世界从何而来?

“这一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由一中国圣贤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问:

依句义判断,该圣人应当是。

()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41.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总统这样恳切地说道:

“我将请求国会授予我唯一仅存的应付危机的手段——对紧急事态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这种权力之大就像我们实际上受到一个外敌人侵时将授予我的一样。

”罗斯福总统要求授权是因为。

()

A.美国参加一战B.美国参加二战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古巴导弹危机

42.“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43.宝鸡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4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

长期受到限制。

45.浙江是著名的侨乡,爱国华侨热心祖国建设,纷纷回乡投资。

下图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表,对此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合理的是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政策和措施并鼓励华侨投资国内②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少华侨把资本转移到国内③1931年以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众多华侨破产④1932、1933年,因蒋介石连续发动反共内战,国内政局不稳,造成华侨投资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6.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示意图,形成图中A,B两段所示状况的共同原因有①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②政府的政策引导③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47.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有所发展②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③手工业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④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8.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

49.下列五幅图片(下图)比喻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前提是当时的政府政策要大力扶植

B.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关键

50.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Ⅱ卷

二、材料题(20分)

51.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三中国近代主要洋务企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分析制约这一时期我国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

(4分)

(3)19世纪中期,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和向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6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英国工业革命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

根据洋务运动的失败结果,指出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

(4分)

 

参考答案

B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C

C

B

A

B

A

A

D

A

C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A

B

A

C

C

B

B

D

B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C

D

B

B

B

B

C

D

C

C

D

C

C

C

46

47

48

49

50

C

A

B

B

C

51.

(1)新变化: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

根本原因:

腐朽封建制度阻碍。

(2)基本状况: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工业;煤、铁工业快速崛起;铁路、运河、海运等交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3)影响:

加剧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矛盾;加速中国、印度等殖民地、半殖民地自然经济瓦解,大批手工业者破产;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主要差异:

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中国从重工业起步。

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

(如答:

英国从事机器发明主要是工人、技师等,洋务运动期间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酌情给分)

根本缺陷: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

(也可答:

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没有实现民族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