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342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门听课月活动方案.doc

二校区教务处“推门听课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实效性,打造原生态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结合我校区实际情况,决定在全校实施以“推门听课”为校本教研的大型教研月活动,为了本次活动的扎实开展和有效稳步推进,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教务处特制定本方案。

(此方案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

指导思想

   何谓推门课?

即听课人在听课前根本不事先通知授课教师而进入课堂听课的一种方式。

我们听推门课的一般程序是:

“一听二看三评四访五谈”。

“一听”即听课,“二看”看教案。

即下课后,听课人当即查看教师教案,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并判断课堂授课情况是基于教案、高于教案,还是教案、课堂两张皮甚至是不备课上课,以督促教师更好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三评”即双方在一起以平等协商的态度,以促进教师预改进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为目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

“四访”通过访谈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求。

“五谈”即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和教师交换意见,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

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薛广全

 执行组长:

李冬梅

  小组成员:

教务处各干事、各专业负责人、各教研组长

三:

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2日—6月12日(一个月)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实施“推门听课”,是克服课堂教学随意性,有效监控课堂教学,打造真实常态课,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措施。

全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此,我校区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本方案并深入学习领会方案精神,统一思想,加深认识。

   2、明确工作职责;教务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以各教研组为单位领导小组成员全面参与并指导“推门听课月”活动的各项工作。

各听课工作小组在校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加强对“推门听课”工作的研究,并扎实有序地搞好常规教学。

   3、加强督导;“推门听课”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大局意识,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坚持不懈的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听课不少于6节)

   4、开展本项活动应与抓好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以及要求教师撰写课后反思、听课感悟或课例分析等结合起来;应与优化学校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师生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

全体教师要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教研意识。

(每位教师在活动期间要作好听课记录、要有与任课教师的交换意见,必须完成一篇听课感悟或课例分析)

   5、各小组负责人要做好活动记录、活动总结。

领导小组督查要“严”,评价要“真”,评价要客观、公正。

五:

具体实施过程:

1、  教研组由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牵头开展做组内大听课,落实学科组内互相听课,组内教师进入针对性听课:

一是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二是相互帮助听提高课;

2、领导小组成员随机对所有老师跟踪听课,随机产生“推门听课”对象,随堂听课,听课过程中一并检查教学常规资料;

3、教师自由推门听课,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跨学科听课;

六:

活动总结与评价

各教研组在开展推门听课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收集教师听课笔记、听课反思、课例分析或公开课情况等文本资料,活动结束以后,活动小组成员带领全体教师参观检查评比,评选优秀教研组。

附件一:

听课分组表

组别

文基组

汽修组

机加组

电气组

电商组

干事评委

何炳全

陈春

何中涛

向应洪

解小琴

教师评委

宁力

蒲光吉

刘贵彬

王二超

何小龙

刘美英

李松田

翟斌元

雍长军

张香梅

王玉广

向本琼

牟学芬

殷崟程

孙静萍

听课督导

薛广全李冬梅

附件二:

教学水平评估课堂教学评价表

A.教学课题的基本情况

教师

课程类型

1.专业基础

2.文基

3.模块(实习)

课程名称

时间

B.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权重

给分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学习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2)

2.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3)

7%

教学内容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逻辑,重点突出,难易适度(4)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4)

8%

教学实施

1.关注学生动态,课前清点班级人数,核实学生情况;(3)

2.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3)

3.课堂结构合理,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内容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3)

4.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4)

5.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有效参与;(4)

6.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处理及时、恰当,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4)

7.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

(4)

25%

学生学法

1.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2.解决难点的方法有效,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5)

3.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提供、利用合理的学习资源,并促成新的学习资源的生成;(5)

4.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思维活跃,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5)

5.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5)

25%

教学效果

1.学生在学习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好学、乐学、会学,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6)

2.学生能基本掌握课程设置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会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6)

3.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提问;(5)

4.时间利用得当,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8)

25%

教师素养

1.正确把握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2)

2.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2)

3.教学语言准确、精确、精练,有感染力,问题解决能力较强,板书工整、合理。

(3)

4.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3)

10%

C.综合评价意见

总评得分

注:

优(90分以上);良(89分—80分);合格(79—60分);不合格(59分以下)

总体评价

改进建议

二校区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五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