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45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作家网 散文作品展示 文档.docx

中国作家网散文作品展示文档

落叶上倒行(刘荒田)

2015年02月06日09:

52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荒田(美国)  头顶上,整整齐齐的两排落羽衫。

昨天,风声凶猛,在窗外吼了一夜。

今天,河旁的红砖小道和斜成45度角的花岗石河堤,密密地铺上了落叶,黑色的,褐色的,带小半暗绿的,黄的。

小道上,被风造出一条别致的“叶路”。

堆得有厚有薄,一高一低,踏上去,松松的,软软的,簌簌之声次第响起。

台湾一位诗人,把落叶称为“曾经有过的歌唱”,此刻,脚下可是春雨的微吟?

我“哟”地叫了一声,把脚缩了回去。

踩痛了你吗,叶子们?

为何这般舒坦,这般溜滑,又这般坎坷?

马上想起王鼎钧乡愁散文中的名句:

“还乡,我在梦中做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

”落叶和麦浪是近似的,我的步履虽然不能不折断落叶的脉和梗,却一样是梦幻里的“滑行”。

在纽约法拉盛区栖迟数十年,从来没有回过故乡的游子,和旧金山一个常常回国的老移民,共同的不变的行程是:

回家。

这个家,不复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意义,它在记忆,在童年,在终极。

  大地承托落叶,落叶承托我的梦。

在落叶上行走,必须和平日所采用的方式相反——倒行。

倒行之必要,一如布谷声里的农民插秧,以不断的后缩创造春天,惯于前进的脚,需要以反向移动激活偏废的器官,补救单一运动所造成的偏差,阻遏贪婪的攫取,抵销膨胀的欲望,为反进为退,才能实现平衡。

进一步,只有逆向,才能回到往昔。

  何等的美妙!

我起步在关节僵硬的晚年,往下,是负重而腿脚强健的中年,是倔强而伤痕累累的青春。

脚下,是深山的一个谷底吗?

我变为一无所有的知青了,第一次上山打柴去,挑着两个柴捆子,呼哧呼哧地,从百米深的谷底上登,坡真陡,鞋底一滑,摔倒在茅草堆,它也这般松软温柔,我不愿爬起来,它要是床,多好!

我变为山岗上的少年了,谁是我的伙伴?

两个人,各各扯了一根自认是“最强韧”的狗尾巴草,和对手的草交缠,起劲往自己方向拉,看谁的先折断,胜利者叉腰看着,失败者在草地打10个滚。

我愿意次次败北啊,只因为春雨过后的草地,酥软一似落叶,且散发着山稔子花的清芬。

这刹那,落叶成为代表最高礼节的红地毯,我踏着它,又庄严,又伤感地进入生命的始发站,那里,喇叭花缠着篱竹,小蚱蜢关在火柴盒。

这时,风愈加凌厉,低头,一些狡黠的叶子,在叶堆边缘滚动,涌向我的身后,也就是我的前方,它们是为了承载我的脚步而紧急集合啊,我的感激无以复加!

雪落草原白茫茫(查干)

2015年01月27日09:

46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查干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杜尔伯特草原,我生活了将近14个年头。

在冬季,一旦发生雪灾,就奔赴抗灾第一线。

有时,一呆就是个把月。

这样一来,就有机会与雪相伴朝朝暮暮,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草原雪人。

  一般情况下,北方草原的落雪,是很优雅的,也是静静的,轻轻的,柔柔的。

雪落之后,草根湿润了,原有的草香,就会散发出来。

这样的雪,对草原的保湿、对疫情的抑制,大有益处。

对放牧,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假如雪下得厚了,牲口刨不出草,挨饿,就会造成损失。

遇有这种情况,除了圈养之外,就得以人力去挖雪,使牲口能够吃得上草芥。

最可怕的是,发生强力暴风雪。

覆天盖地的白毛糊糊,一旦飞滿草原,就属于灾难性的了。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英雄事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之后的第三年,又出现了一对护羊英雄小姐妹,乌尤玛和巴拉玛,也是在一次抗风雪灾害中,差一点被暴雪吞没。

找到她们时,姐妹俩已进入昏迷状态。

为此我曾写一篇长篇报道,她们的事迹也曾感动过无数个父老乡亲。

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羊群。

在冰天雪地里,坚持了一天一夜。

这样的暴风雪,就叫做——白灾。

  然而,一旦风消雪霁,草原又恢复了它往日宁静祥和的俊模样。

天,显得青蓝而高远,阳光被积雪反射造成雪光。

这时的草原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无际亦无边。

雪便是这里的主宰了。

诗人毛泽东曾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高度概括。

  此时的蒙古包,白洁若玉,与雪光融合,变为生动的雪地画面。

假如没有那青青的、直直的炊烟以及朱红色的套那(天窗)和包门,你或许辨认不出,哪里是蒙古包,哪里是雪窝了。

而朦胧在雪光里的羊群,与雪地形成天然组合,白成一片,不分彼此。

只是,一个静,一个在动而已。

而此刻的马群,像散乱的冰雕,伫立于远山近坡。

无论静止,抑或奔腾,都在展现生命之坚韧与骨气。

这样的时候,马背上的雪花还没有消去,雪气萦萦绕绕地跟随其后,像是有什么神奇之物,腾云驾雾地在移动。

雪光下的马,显得凛冽、干净、美艳、自在而生动。

它们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不能不使人联想天地精灵这个词汇。

尤其在暴风雪之夜,那一声又一声的长长马嘶,从远方不断地传来,使人感到有血液在那里灼灼燃烧。

而马群引颈回望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什么事情,正在空静的远方发生。

是咧,那是一群野羊,正在横驰而过,犹如一幅移动中的朦胧剪影,又像丹青手,随意地几笔涂抹。

在一片白色里,透出几缕淡黄。

  蒙古马个头比较矮,但健硕硬朗,它属于北方草原的善跑一族,是以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闻名于八方的。

它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惊人的耐力,得到了世人的赞美和颂扬。

草原上的人们,没有一个是不珍爱、不信任马的。

在他们看来,马是他们的战友或者兄弟。

而非豢养之牲。

  每当马群在雪原上扬蹄奔腾,长鬃在雪光中高高飘扬时,你或许联想到汹涌的海浪或草浪。

而当它们在雪光中跑成一线时,你又会联想到,龙这个图腾之物。

这并非幻觉,龙原本就属于北方雪乡,只是如今,幻化为雪中之马而已。

雪光乃神奇之物,似有什么不解之谜,藏于其间。

你能看到,鹰在雪光中的独旋吗?

它的双翼上,是什么在放射着奇异的光点?

像闪电,一闪而逝。

这时的鹰,显得有些孤傲,给人以空灵悲壮之感。

这样的时候,除了独行侠这个词汇,你再也找不到更为贴切的比喻。

是的,假如没有它的悲壮独旋,雪光中的天空,显得多么寂寥无神。

像是哪位哲圣,摊开在无限里的一张宣纸,在等待谁来挥洒?

而这只独旋的鹰,在此刻,在这辽阔的天空中,既不是逗点,也非句号,而是构勒中的散淡情节。

  还有百灵鸟,在雪光中振翮飞翔的那些精灵,当疯狂的暴风雪消退之后,它们毅然从雪窝里,纷纷地振翅飞起,在雪光弥漫的晴空里,重又抒发天地之情,鸣声婉约而清丽。

它们,总是悬浮在气流里,翅膀在扇动,但不移动,成为一种美妙的空蒙点缀,如梦亦如幻,一睹让人心疼。

  这时候,你也许会联想到空山鸟语这个词汇。

然而,它所描述的是闻其声而不见其影的空茫之惑。

而雪空中的百灵,则有些不同。

不但可以闻其声,更可以见其影。

一个,给人以神秘空灵之感;一个,则给人以切实的心灵慰贴。

百灵鸟往往是孤独牧人的旅伴,随你飞行歌唱。

然而,百灵鸟纵歌,非为哗众取宠,而是出于情。

这样的时刻,你就会感到,这片茫茫雪原,不但有内容可读,更可感到它温润的血脉了。

  不要以为,这漫天的雪光,只是虚无缥缈之气。

它不但深邃,且又深不可测。

人在漫天的雪光里,也往往只是一缕雪光,甚或还原为小小的基本粒子,融化在大自然神奇的魔盒里不见了。

这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问:

我是谁?

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我是有,还是无?

有用的话(乌尔沁)

2015年02月06日09:

51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乌尔沁  元旦之前,去看望刚刚游学回来的朱虹先生,叙谈时说到了朱老师的老师卞之琳。

朱老师说:

卞先生一直都是我老师。

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冬天走的。

记得我刚刚当他学生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姑娘呢。

现在一眨眼,我都80岁了。

  记得1998年底的一天,我如约前往京城东区干面胡同探望卞之琳先生。

这一天是卞先生88岁生日,正在病中的卞之琳由女儿陪伴。

白天多数时间,先生坐轮椅,扶在朝阳的书桌前面,在小书房里编纂着他的个人文集。

卞老这一天跟平常日子一样,我甚至想到,他也许忘记了自己生日。

每一次看见卞先生的时候,他都会用手指理一理自己满头白发,抬眼睛看看我,嘴巴稍微动一动,没有说话,只有眼神。

  来看先生,我仍然如同以往那样,抱着一些跟先生有关的书,请老人签名留言。

卞先生轻轻打开他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扉页,用略微颤抖的手签上名字。

先生签名没写多余的字,只是写上:

之琳留念。

卞先生拿笔的姿势犹如写诗,埋头签名时他低语一声:

那时候年轻啊。

阳光亮亮地照耀在先生满头白发上,先生身穿的浅蓝色毛衣,被阳光投上温暖。

卞先生抚着每一本书的扉页,手握着笔问道:

要写点什么话吗。

  在他的诗论集《人与诗:

忆旧说新》签名以后,先生抚摩着书,对我低低说了一声:

诗,是有用的话……有用的话。

  向卞先生道别后,老人摇着轮椅,无声送我到门口。

  莫非人越老去,话越少吗?

像卞先生这样一辈子做文字的老人,其实并不是不爱说话。

卞先生回忆说,记得在西南联大的7年中,那真是说话喷薄一般的年代。

那个时候,来往比较多的有冯至。

说到文坛老友们,卞先生目光闪烁。

他回忆道,冯至1946年夏天来到北平,他41岁任教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

卞之琳当时跟朱光潜、沈从文、闻家驷、陈占元等一些朋友,同住中老胡同的红楼老北大教师宿舍。

当时朋友见面,常常谈文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那时我们年轻,有话就说。

冯至一直都是诗兄,在一起有共同语言。

  卞先生忆起,1988年初,冯至和我邀约臧克家和艾青一起,参加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诗歌一日”活动。

冯至在讲话时深有感触说道:

“从前那个时候同我一起唱歌的人,除了湖畔诗社的汪静之,其他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人间了。

生物学上有一种孑遗生物,就像植物中的银杏,动物中的大熊猫,我就是这样的孑遗生物。

我希望像银杏一样,和诗苑中的繁茂树木一起生长。

我也像熊猫一样,和大家一起追求美好的生活。

”卞先生说,你看,这就是诗人语言,是多么有用的话啊。

而且冯至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是对国家有用的人。

  只要见到卞先生,总会想起他的名篇《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卞先生久远地留存在人们心里的话。

张道林:

心中的湖(散文)

2015年01月20日09:

27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张道林

  小时候,我常和一群调皮好动的小伙伴在庄子后一条弯弯的小河里嬉戏玩耍,抓蟹、摸鱼、打水仗,充满着童趣与欢乐。

河水清澈见底,潺潺地流淌着,无声无息地灌溉着庄前屋后的农田。

农田有了河水的滋润和庇护,年年果实累累,丰收喜人。

父亲常对我说:

“这河水是从龙河口水库流下来的”。

记得母亲曾经讲过,兴建龙河口水库时父亲参加了,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两年,那时他不顾家,一心扑在工地上。

有一次,家里多日无米,四五岁的大哥整日挨饿,实在无法,母亲就背着大哥天蒙蒙亮就出发,步行五六十公里路,一直到暮色降临的时候,才在龙河口水库找到了黑瘦的父亲,母子俩才吃上了一顿饱饭。

从那时起,龙河口水库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梦想着有一天让父亲带我去龙河口水库看看。

  长大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有一次我利用到原龙河镇开会之机,借了一辆自行车,一个人独自去寻觅龙河口水库。

走在父亲曾经劳动过的大坝上,一种无以言说的感动涌上心头。

举目远眺,碧波万顷,水绕山,山含水,水天一色;远处山峦叠翠,绵延起伏,云雾缭绕。

望着这一方静静的水面,我像找到了心仪已久的恋人,欣欣不已。

  1998年,龙河口水库易名为“万佛湖”。

她好比步出深闺中的少女,露出天生丽质、妩媚多情的容颜。

  近几年,我每次来万佛湖,都深深地被万佛湖四季景色所陶醉,每一次游览都有新的感受和体悟。

  春来湖水绿如蓝,一阵阵微风吹来,荡漾起一层层涟漪,似绫罗绸缎。

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远的色呈青黛,近的一片翠碧,如玉簪螺髻,飘在湖面上。

看着这一泓烟波浩渺的水面,我不禁生出奇妙的联想来,是那葱茏的岛屿把湖水染绿了,还是那碧绿的湖水把岛屿浸染了?

  夏至万佛湖,乘着游艇向岛屿进发,湖面上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白鹭起落,野鸭翔集。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凝视着如翡翠碧玉般的湖面,忍不住想要触摸,禁不住想要捧饮,止不住想要跳入。

  秋天的万佛湖,湖水清澄纯净,层林尽染,天光云影,溢彩流金。

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

弃船上岸,品尝着万佛湖鱼宴,真是鲜美爽口,回味绵长。

  冬来湖水澄澈冷峻,湖边草木枯黄,只有松柏和修竹还存留着几分黛绿。

寒风吹过,奏响如丝如缕的松涛,它与轻浪拍击湖岸发出的乐曲相吟和,满含着对春天的渴望。

  雨中的万佛湖,朦朦胧胧,呈现含蓄之美;雾中的万佛湖,飘飘渺渺,显出幽远之妙;雪中的万佛湖,银装素裹,寂寥冷清……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朝晖夕阳,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万佛湖不断展现出她的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给游人以多种多样的观感享受,或许会使人得到些许人生的启迪与感悟。

关冰如:

多少路(散文)

2015年01月20日09:

26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冰如(巴西)  欲雨的黄昏,独自一人迈开大步,走在熙来攘往的人行道上。

承载了一整天的疲累,归程的家永远是温暖的终站。

  不着急的等待,让我保有一个从容的态度。

公车停在站牌前,选个前段的空位坐下。

哲学家笛卡儿说过一句话:

“我只希望宁静和休息,宁静和休息就是幸福。

”每天在这繁忙污染的大都市里打拼,能享有这片刻的孤独,是我珍惜的拥有。

何况,我思故我在。

  公车在汹涌的车阵中穿梭,沦陷在水泥建筑的丛林里。

高低起伏的地形,错综复杂的街道,回旋转折中有它特定的行驶路线。

圣保罗以市区中心为点,分东、南、西、北四区。

而我初来就住南区,30多年来与南区结缘,鲜少走到南区以外的地段。

所以说蜗居一隅,眼睛看得见的东西有限,闭上眼睛用心灵却可以探视到无限辽阔及更深远的时空。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有心,人生的路就会不断地往前延伸推展,不断地交叉平行。

就像一幅不断舒展开的画轴,每一阶段都有意料不到的变化。

如是晴空万里、一帆风顺、皆大欢喜,众所愿也;如是路途多荆棘,连串的失败、失落、失望堆集路上,必须调整自己思考的角度,负面中也会得到新的认知和成长。

  纵横交错的路,编织了许多不同动向的人生。

记忆中在台北看过一部由李行导演得奖的影片《路》。

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一些小市民共同生活在同一条路上发生的故事。

他们彼此关心照顾,在艰难困苦中打拼,由筚路蓝缕中走过来,“路”短情长,感人至深。

在看不到的东西里面,事实上是有很丰富的变化。

就像水里面加盐。

加了盐的水,没有办法分辨谁是盐谁是水,因为盐完全溶化在水里。

一个人如果融会了一些东西,这个人会有改变。

譬如爱、关心、智慧,是看不见的,如果好好掌握放在内心深处,就会带来人生的改变,对一“路”上的成长都有很大助益。

  这一路行来的车上,会看到一些习以为常的事。

有座位的人,自动帮忙站着的乘客拿手上的东西,陌生者之间也会伸援手。

有位妈妈带3个半大孩子上车,当经过售票员前的旋转闸,很自然地只付一人份的车票。

3个孩子很熟练地由旋转架下方的空隙钻过去,变成免费乘客。

巴西这种网开一面的人情味,比比皆是,行之有年。

  塞车的路上,车行缓缓。

夜色整个笼罩了大地,街景在暗夜中隐去,盏盏的街灯亮起了晶晶华光。

顷刻间,繁星密布的灯火,璀璨得分不清天上与人间。

一闪一闪眨着眉眼,眩惑得我如梦似幻,多想捧一手的心星。

幸福与满足原是这么容易地捧在手,沁在心。

  继往开来的人生长路上,甘甜中也有酸涩;同一路上,有不同的遭遇感觉。

有欲速则不达的弯路,有柔肠寸断的苦路,有扑朔迷离的笨路。

康庄大道也好,坎坷辛酸也罢,都有走过后的经验和智慧。

  车停,下车,走在温馨、牵挂的路上。

当快要叩响家门的时候,我把我的孤独折叠收藏。

家中有温情、有爱等着我。

爱就是牵肠挂肚;如果人生少了这些羁绊牵挂,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

当太阳光照破黑暗时,新的一日开始。

阳光带来成熟与欢乐。

每条路上都有阳光。

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重点是要活得健康有劲,任劳任怨。

生活中的悲情、欢乐,是生命中的常态,不要在大悲大喜中迷失。

21世纪的今天,一切都在科技资讯中爬高峰。

如果稍有失误,有一泄千里滑落的遗憾,不要灰心沮丧。

在这求新、求变、多变化的时代,可以从别人的冒险中汲取养分,调整自己,鼓起再出发的勇气。

谁知今天降下的雨水冰雹,可能是昨日之水啊!

  春花秋月,滋润了我一路上的美好风光;而风雨见真情,更有它的可贵和珍惜。

人生的美丑系于一念之间。

一路行脚过来,诗情画意是我对美的追求、心灵中的向往。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恰恰好说出了我心中的话。

寻访西口

2015年01月15日10:

17来源:

加拿大林楠  出张家口,我们的吉普车从察哈尔右翼前旗调头,折转驶向晋北大地,沿怀安、罗文皂、阳高、浑源一路南下,进入黄土高原。

  车轮带起黄土地上的尘土,形成一条滚滚蜿蜒的长龙,煞是威武壮观。

  这一次出行,我去探访西口,这个多少次让我梦徊的地方!

  我心中怀着两个期望:

找到一处哪管是西口的遗存,让我注视,让我凭吊;找不到也无妨,可以籍这次机会,实现在产生“走西口”的大地上徜徉一回的梦想,身临其境地领悟这个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文化符号。

  《走西口》这出戏人物只有两个:

哥哥太春和妹妹玉莲。

是唱新婚离别之情的。

里面有不少经典唱段——

  玉莲: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住哥哥的手/送哥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把话留/走路你要走大路/大路上人儿多为你解忧愁。

  太春:

玉莲呀玉莲/你(嗨嗨嗨)不要哭/你哭得哥哥心痒麻燥圪抓麻厌/

  心里头好难受。

  山西民歌婉转缠绵,极富抒情叙事功能。

加之经常运用甩腔,不经意间就把情绪推向极致,听来让人荡气回肠。

  这儿的人从童年起就唱《走西口》。

他们的爷爷和爷爷的爷爷也唱《走西口》。

《走西口》就这样一代一代传到今天。

  《走西口》究竟产生于哪个年代?

又何以如此具有艺术生命力?

似乎至今还没有哪位戏曲史专家去考究。

见到的只是些零零星星的议论。

  我的一位老师是艺术史专家,曾经在课堂上讲到由于连年大旱,民不聊生,不得已才背井离乡走西口。

  这种结论显然与走西口唱词里传达的信息有距离。

既然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怎敢或怎舍得把新婚的妹妹留下饿死?

“送哥哥送到大门口”说明家中还有一所不是太小的宅院。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走西口?

走西口的脚步最早是从什么时候迈开的?

之后,这脚步又迈向何处?

  翻阅历史画卷,与走西口相关的记述隐约可以查到几处。

  《资治通鉴》卷214中称开元28年(公元740年),“西京、东都米斛直钱不满二百,绢匹亦如之。

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

”说明唐开元年间,商旅活动已经有了一个十分祥和的外部环境。

  《朝野佥载》卷3中也有类似记述,称定州何名远以纺织作坊主身份,购置绫机五百张,成为当地的大富豪。

  ……

  在“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的经商队伍里,怎会少得了聪明的山西人?

而五百张绫机的嘎嘎声又将带动起何等喧闹的商业兴奋?

也许这就是最早期的走西口的动因?

  顺着这一脉络,让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18世纪中期,在山西《太谷县志》里找到这样的一段文字:

“……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士俗殷富,实由此焉。

”至此,我们的假设基本上得到了证实。

就是说,起码在300年前,山西人就把自己的目光从黄土地上抬起来向更广阔的天地张望出去,为寻找耕种以外的生存方式,不惜跋涉数千里。

毫无疑问,绝对是经商做生意让他们首先富了起来。

  我们无意之间,透过这稍稍掀起的历史帷幕的缝隙,不仅窥见了走西口的声势,也窥见了山西人追赶文明的精神锐气。

他们的脚步从山西迈开,越过长城,越过大漠,展开了晋商队伍最初的拉练。

商队的驼铃,至今仍在历史的折折绉绉里回响……

  山西的富是总体上的富。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822年龚自珍上书道光皇帝的《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中得到验证。

龚先生以思想家的胆略和视野向朝廷建议把中原和沿海地区城市中超过五成的“不士、不农、不工、不商”的游民西遣(颇有点像文革中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屯垦戍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龚在奏折中特别提到山西,龚说: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引自《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翻到我们中华民族现代人十分熟悉的那几页,恐怕更会引起惊诧。

一天,民国政府财政部孔部长把他的媳妇带回家乡太谷县。

他媳妇姓宋名霭龄。

家乡百姓议论说:

看看那些比孔部长更有钱的财东们娶的媳妇吧,哪一个也比不上孔部长的漂亮。

乡亲们在山西民歌里形容宋霭龄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美——

  白萝卜卜胳膊水萝卜卜腿/柳叶叶眉毛樱桃桃嘴。

  此间,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在他的一本着作里详细记述了宋霭龄回到夫婿老家的惊奇。

书中把太谷县称作“中国的华尔街”。

尤恩森绝对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哗众取宠。

那是因为当时几乎所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大票号、大商号的总部及其大财东全都集中在太谷、平遥、祁县这几个土县城里。

太谷、平遥、祁县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金融、贸易、商业中心。

这让今天的香港、上海、北京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刺激?

没办法,这是事实。

  初秋时节,黄土高原上的风已经很硬了。

  我们的车在行驶中忽然颠簸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颠簸把一路迭印在车窗前的那些早年走西口的步履摇碎摇散……隔窗望出去,原野起伏,丘陵变成山地,到昔阳县境了。

  提到昔阳,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一个村庄,这是个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非常出名的村子。

由于一位伟大人物的号召和倡导,那个顶着白毛巾的村书记成了中国农民的形象代表。

  行程匆促,我们只能瞟它一眼了。

原始的耕作方式似乎还存在,梯田上错落码着一些秋天的收获。

只是白毛巾少了,代之的是更鲜更艳的挂在年轻人脸上身上的色彩。

村墙上也书写了不少现时的标语口号,说明村子里的人已经站在虎头山上向远处张望了。

不难想见,一支现代版《走西口》的队伍正陆续走下虎头山,走向外部世界。

  其实从昔阳到太谷、平遥车程并不远。

可能是历史的封尘和认知上的迷失,拉开了、拉大了其间的距离。

  今天,当人们重新拾起散落在历史隧道上的零星记忆时,相信会在同一个话语环境里不仅消减观念上的隔阂,还会让当今的大寨和往昔的平遥太谷拉近心理距离并紧紧相拥在一起。

  我们的吉普车拖着黄龙欢快地颠簸着,很快便驶入平遥地界。

  黄土地上的一路颠簸和旅途劳顿是显而易见的。

住进宾馆本应该歇息休整一下。

然而此时此刻,我不能抑制自己的兴奋,趁晚霞正好,信步踏上平遥西大街,这当年的“中国的华尔街”,去触摸那一处又一处“日升昌”式的大票号大商行留给岁月的沧桑。

那石板路上的车辙分明记录着这座县城曾经有过的商贸繁华和荣耀;那翘首在晚霞中的屋檐上空,依稀回响着大盛魁商队散落在喀尔喀、厄鲁特和漠南大草原上的遥远的驼铃声……

  平遥的夜,显得这般深沉、从容……

  我不能入睡。

《走西口》的旋律像黄河的波涛在夜空中汹涌回荡……

  很多年前,我就留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我发现《走西口》的音乐情绪具有跨时空的可塑性。

可以处理成新婚离别的缠绵;也可以处理成骨肉分离的痛切;当然,也可以处理成出远门之前亲人之间的亲切叮嘱……80年代初期,我在内蒙古西部主持一个地区的文艺工作时,曾萌生过一个念头,把《走西口》改编成清唱剧,由民乐加大型管弦乐队为太春和玉莲伴奏,由管弦乐铺陈历史底色作陪衬,把几种不同的情感处理揉到一起,唱出新生活的意味……很遗憾,由于客观原因,这一想法未能实现。

  今夜,在平遥,是想象,还是幻觉?

《走西口》清唱剧竟然真真切切地回响在我的耳畔。

  ……陈燮阳穿着燕尾服,指挥着中国交响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组成的大型交响乐团和两家乐团的合唱队。

小提琴声部的前面,与首席并排的是山西拔尖的民乐手。

四胡、梅、洋琴、板鼓一应俱全。

太春和玉莲换上了现时的演出服,玉莲着一袭亮片儿闪闪的、雪白的拖地长裙,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