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50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料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面料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料知识.docx

《面料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料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料知识.docx

面料知识

面料知识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

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

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分类:

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著的服装,宜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

以这四种纯天然质地面料制作的服装,大都档次较高。

有时,穿著纯皮革制作的服装,也是允许的。

我们将不同材质面料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简单介绍如下。

1、柔软型面料: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

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

柔软的针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练造型体现人体优美曲线;丝绸、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

2、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

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3、光泽型面料:

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并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辉之感。

这类面料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

最常用于夜礼服或舞台表演服中,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

光泽型面料在礼服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广,可有简洁的设计或较为夸张的造型方式。

4、厚重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实挺刮,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

其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设计中以A型和H型造型最为恰当。

5、透明型面料:

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

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例如乔其纱、缎条绢、化纤的蕾丝等。

为了表达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线条自然丰满,富于变化的H型和圆台型设计造型。

二、特性

下面,对常见的服装面料的特性分别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棉布: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

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

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

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

2、麻布:

是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

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

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

它的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所以经常会和棉布进行混合搭配使用。

3、丝绸:

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

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很多,个性各异。

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

它的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

它的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4、呢绒:

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

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

它的优点是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

它的缺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5、皮革:

是经过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面料。

它多用以制作时装、冬装。

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革皮,即经过去毛处理的皮革。

二是裘皮,即处理过的连皮带毛的皮革。

它的优点是轻盈保暖,雍容华贵。

它的缺点则是价格昂贵,贮藏、护理方面要求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纤:

是化学纤维的简称。

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

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

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

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

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7、混纺:

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

它的长处,是既吸收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在价值上相对较为低廉,所以大受欢迎。

三、鉴别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这几大类服装面料的性质、特点和鉴别方法等知识。

第一节服装面料成分的鉴别.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

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1、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

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2、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3、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4、腈纶与丙纶腈纶:

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

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5、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

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6、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

氟纶学名聚四氟乙烯纤维,ISO组织称其为萤石纤维,近火焰只熔化,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而分解,气体有毒,熔化物为硬圆黑珠。

氟纶纤维在纺织幸党

7、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

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黄色,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

铜铵纤维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黄色,散发酯酸味,烧后灰烬极少,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节纯毛面料的鉴别

纯毛面料色泽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制作高档西服和大衣的首选面料。

但现在仿毛织品越来越多,随着纺织工艺的提高,已达到了大多数顾客难以鉴别的水平,但色泽、保暖性、手感等还远远不及纯毛面料。

下面介绍几种鉴别纯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选服装和面料时参考。

1、手摸感:

纯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长毛的面料顺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

而混纺或纯化纤品,有的欠柔软,有的过于柔软松散,并有发粘感。

2、看色泽:

纯毛面料的色泽自然柔和,鲜艳而无陈旧感。

相比之下,混纺或纯化纤面料,或光泽较暗,或有闪色感。

3、看弹性:

用手将物捍紧,然后马上放开,看织物弹性。

纯毛面料回弹率高,能迅速恢复原状,而混纺或化纤产品,则抗皱性较差,大多留有较明显的褶皱痕迹,或是复原缓慢。

4、燃烧法鉴别:

取一束纱线,用火烧,纯毛纤维气味像烧头发,化纤面料的气味像烧塑料。

燃烧后的颗粒越硬说明化纤成分越多。

5、单根鉴别:

所有动物的毛在显微镜下看是有鳞片的,如果是长毛面料的话只要取一根毛搓几下就会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掌握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头发做试验),如果是普通织物,抽取一根纱线,剪2厘米的两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纤维放在手心里搓四五下,看它们会不会移动

第三节毛纺原料

市场上的毛织物所采用的动物毛纤维,大致有绵羊毛、山羊毛、驼羊毛和兔毛。

1、绵羊毛:

人们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绒、毛毡等主要是绵羊身上密生着的绵羊毛。

在编织工业中,由于绵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绵羊毛的简称。

世界上绵羊毛产量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中国。

羊毛的支数和级数是评定羊毛等级和品质的依据,支数越高,品质越好,级数越高,品质越差。

绵羊毛中一直为人们所倾慕的"澳毛",属于美利奴种绵羊,产于澳大利亚,因而得名。

其毛纤维细而长,是绵毛羊中最优质的品种。

其它如新西兰、南美、欧洲各国、南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有饲养,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雪兰毛也是常见的品种。

雪兰毛原称雪特兰羊毛,因产于英国苏格兰的雪特兰群岛而得名。

由于雪兰毛以绒毛为主体并夹杂较多的粗毛和戗毛,这种天然的粗细混杂,形成了雪兰毛织物特有的丰满而蓬松,柔软而不细腻,光泽和弹性较好的特点,具有粗犷的风格。

但是,由于雪兰毛的产量少,供不应求,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雪兰毛衫"多是以新西兰的半细羊毛为原料。

更有些名为"雪兰毛"毛衣,卖价每件不足百元甚至仅几十元,实际上是仿雪兰毛风格的产品,有的"雪兰毛"则是由多种杂毛纺成,只能做粗毛线,价格也较便宜。

还有以价格低廉、受消费者欢迎的羊仔毛,其实是羊羔毛,其手感较粗,多做成毛线使用。

2、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

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细毛很短,不能纺纱,粗毛也只能造毛笔,刷子之类,只有马海毛例外。

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亚等地,是一种优质毛纤维,表面光滑,极少卷曲,长而且粗,具有蚕丝般的柔和很强的光泽,优良的回弹性,耐磨性和高强度,是织制提花毛毯、长毛绒、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级织物的理想原料。

粗棒针手织的马海毛衫,披挂着柔软的如丝如雾般的纤维,构成高贵、活泼而又粗犷的服装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我国西北的中卫山羊毛也属于马海毛类。

但在市场上,有人把蓬松风格的腈纶膨体纱称为"马海毛"出售,造成误解,那样的腈纶膨体纱,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马海毛"。

3、羊驼毛: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颜色,因90%产于秘鲁,又称为“秘鲁羊毛”。

它的两个品种,一种是纤维卷曲,具有银色光泽,另一种是纤维平直,卷曲少,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它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档服装的优质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驼羊毛,大多是东欧的产品。

4、兔毛: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喜爱。

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

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易辨认。

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因此多与羊毛或其它纤维混纺,制造成针织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装面料。

纯毛的概念和标识'在市场上,人们常可看到羊毛产品有“纯羊毛”或“100%”羊毛两种标志,有人以为“纯毛”就等于“100%羊毛”,其实不然。

从字面上说“纯毛”应当是100%羊毛。

但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纤维的纺织性能,使织物更加耐用,有的产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涤纶或锦纶的非毛纤维。

对于加入量的多少,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纯毛产品并非是100%羊毛,标明纯毛产品的,则是已按规定范围加入非毛纤维,因而应比100%羊毛产品价格低。

  总之,要在日益繁荣的市场上买到称心如意的毛纺织品,我们除了运用看、摸、问、比较等办法努力识别外,可以从价位上进行分析。

当然,最安全的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产品知识的了解。

识别羊绒、羊驼毛、马海毛

1、羊绒:

羊绒是来自山羊身上的底层细绒毛,山羊生长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国的内蒙、新疆、青海、辽宁等地。

我国是世界上的羊绒生产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内蒙的羊绒为上品。

羊绒纤维的特点是纤细、柔软。

其面料手感柔软、滑糯,光泽柔和,较同样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轻很多,且多为绒面风格。

一般来说,浅色的羊绒大衣多源自白绒,品质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绒或青绒,质量稍逊。

2、羊驼毛:

羊驼毛来自一种叫“羊驼”(亦称“阿尔巴卡”)的动物,这种动物主要生长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昼夜温差极大,夜间-20~-18℃,而白天15~18℃,阳光辐射强烈、大气稀薄、寒风凛冽。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羊驼,其毛发当然能够抵御极端的温度变化。

羊驼毛不仅能够保湿,还能有效地抵御日光辐射,羊驼毛纤维含有显微镜下可视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优于羊毛、羊绒和马海毛。

另外,羊驼毛纤维具有17余种天然色泽:

从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浅的棕色、灰色,是特种动物纤维中天然色彩最丰富的纤维。

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阿尔巴卡”即是指羊驼毛;而“苏力”则是羊驼毛中的一种且多指成年羊驼毛,纤维较长,色泽靓丽;常说的“贝贝”为羊驼幼仔毛,相对纤维较细、较软羊驼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极佳。

3、马海毛:

马海毛则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产于南非,其特点是纤维较粗,卷曲小,光泽好。

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泽足。

马海毛和羊驼毛面料一样多为短顺毛风格。

第四节丝绸的介绍

丝绸织品一般分真丝和仿真丝面料两大类,在丝绸织品上都带有标签,那么怎样识别标签上数字代号呢?

这些数字共有5位。

第一位数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第二位数字代表商品的织物组织,后面则是商品的序号.在这个数字前,还用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的产地,从丝绸产品的编号上,可以认定产品的原料及产地。

丝绸原料的代号:

“1”代表真丝,包括桑丝及桑丝占50%以上的桑柞交织品种、双宫丝、桑绢丝绸;

“2”代表合成纤维;“3”代表天然纤维与短纤维混纺;“4”代表柞丝;

“5”代表人造丝;“6”代表两种原料以上的长丝交织,或长丝与短丝维交织;

“7”"代表被面类。

丝绸产品产地代号:

B为北京、C为四川、D为辽宁、E为湖北、G为广东、

H为浙江、J为江西、K为江苏、M为福建、N为广西、

Q为陕西、S为上海、T为天津、V为河南、W为安徽、X为湖南。

第五节皮革的鉴定

“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样,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意。

实际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类动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结构不同,品质各异,价格相等悬殊。

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统称,也是商品市场上一个含糊的标识。

天然皮革按其种类来分主要有猪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鱼皮革、爬行类动物皮革、两栖类动物皮革、鸵鸟皮革等。

其中牛皮革又分黄牛皮革、水牛皮革、牦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为绵羊皮革和山羊皮革。

按其层次分,有头层革和二层革,其中头层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层革又有猪二层革和牛二层革等。

在主要几类皮革中,黄牛皮革和绵羊皮革,其表面平细,毛眼小,内在结构细密紧实,革身具有较好的丰满和弹性,物理性能好。

因此,优等黄牛革和绵羊革一般用做高档制品的皮料,其价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较高的一类。

在诸多的皮革品种中,全粒面革应居榜首,因为它是由伤残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状态,涂层薄,能展现出动物皮自然的花纹美。

它不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机将革表面轻磨后进行涂饰,再压上相应的花纹而制成的。

实际上是对带有伤残或粗糙的天然革面进行了“整容”。

此种革几乎失掉原有的表面状态,涂饰层较厚,耐磨性和透气性比全粒面革较差。

二层革,是厚皮用片皮机剖层而得,头层用来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层经过涂饰或贴膜等系列工序制成二层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较差,是同类皮革中最廉价的一种。

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手感:

即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发涩,死板,柔软性差。

2、眼看:

观察真皮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猪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尽管也仿制了毛孔,但不清晰。

下面给大家介绍猪革、马革、牛革、羊革的特点和鉴别方法:

牛皮革面细,强度高,最适宜制作皮鞋;羊皮革轻,薄而软,是皮革服装的理想面料;猪皮革的透气透水汽性能好,较适于制作内衣和儿童用品;马皮革的纤维结构较为紧密、强度也比较高,用于制作皮裤和皮靴效果较好。

一般来说,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细、疏密和分布情况是区分牛革、猪革、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据。

猪革:

革表面的毛孔圆而粗大,较倾斜地伸入革内。

毛孔的排列为三根一组,革面呈现许多小三角形的图案。

牛革:

黄牛革和水牛革都称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别。

黄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圆形,较直地伸入革内,毛孔紧密而均匀,排列不规则,好像满天星斗。

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黄牛革粗大,毛孔数较黄牛革稀少,革质较松弛,不如黄牛革细致丰满。

马革:

革表面的毛孔呈椭圆形,比黄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较有规律。

羊革:

革粒面的毛孔扁圆,毛孔清楚,几根组成一组,排列呈鱼鳞状。

3、嗅味:

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

4、点燃:

从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发出毛发气味,不结硬疙瘩的是真皮。

真皮标志

真皮标志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凡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都具有三种特性:

1、该产品是用优质真皮制作的;

2、该产品是做工精良的中高档产品;

3、消费者购买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后服务。

不是用真皮制作的产品就不能佩挂真皮标志,欲佩挂真皮标志,需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严格的审查,批准后,方可佩挂。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每年都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

真皮标志的注册商标是由一只全羊、一对牛角、一张皮形组成的艺术变形图案。

整体图案呈圆形鼓状,图案中央有GLP三个字母,是真皮产品的英文缩写,图案主体颜色为白底黑色,只有三个字母为红色。

图案寓意:

牛、羊、猪是皮革制品的三种主要天然皮革原料,图案呈圆形鼓状,一方面象征着制革工业的主要加工设备转鼓,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革工业滚滚向前发展。

牛仔面料

1、厚度:

根据牛仔布的厚度,从薄到厚依次为分为4.5安,6安,8安,10安,11安,12安,13.5安,14.5安等。

如4.5安是非常薄,常用来做夏季服装如背心、无袖衫等,14.5安很厚,用来做冬季的棉衣夹棉都可以,而我们经常穿的牛仔裤大多从8安-12安不等。

2、种类:

分平纹,斜纹,人字纹,交织纹,竹节,暗纹,以及植绒牛仔等。

3、成分:

分为精梳和普梳,包括100%全棉,含弹力(莱卡)的,棉麻混纺的,以及天丝等。

玻璃纤维阳光面料知识

1、玻璃纤维阳光面料的特殊工艺制作:

玻璃纤维由天然矿物质(石英,沙、苏打、石灰)制造而成。

每根玻璃纤维在织造前先经过PV覆裹,再一针针织造而成,最后经热定形加固。

这样就形成了织理间规则的面料。

2、玻璃纤维阳光面料的特点:

1)遮阳,透光,通风此面料既可消除多达80%的太阳辐射,又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能清晰看到室外景物。

2)隔热玻璃纤维阳光面料具有其他面料所不具备的良好的隔热性能,大大减少了室空调的使用率,从而起到节能作用。

3)防火玻璃纤维阳光面料具有其他面料所不具备的阻燃性能。

真正的玻璃纤维面料,火烧后因面料内部骨架为玻璃纤维,所以不会变形,不会炭化。

普通面料,火烧后整个骨架被烧毁,发生炭化。

4)抗菌防潮面料为天然矿物质,不提供细菌生长环境,细菌无法繁殖,面料不会霉变。

5)抗静电不吸附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不粘附灰尘,可有效降低沾尘量。

6)尺寸恒定面料自身材料决定其不具有延展性,并持久保持平整度。

不翘曲,伸缩度<0.5%

7)抗撕拉不需加固自然抗撕拉,有显著的抗风和经受频繁使用的机械性能。

化纤面料概述

  在我国,恐怕无人认同化纤面料的性能优于天然纤维面料。

但在发达国家,观点正好相反: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化纤面料在舒适性、功能性、高感性等方面更具优越性能。

  舒适性:

从仿真到超真

  化纤在发展初期拥有三大优势:

一是结实耐用;二是易打理,具有抗皱免烫特性;三是可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不像天然纤维占用土地,加工费时费力、产量有限。

  但目前化纤的这些传统优势已“风光”不再。

一是如今人们穿衣讲究舒适性和时尚化,随着消费观念改变,化纤的结实耐用变得毫无用处;二是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天然纤维经过后整理,一样能具有易打理的性能;三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依赖石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化纤产业总有一天会面临“灭顶”之灾。

当传统优势风光不再的时候,化纤的吸湿性差、舒适性差、手感差等弱点却凸显出来。

于是,从天然纤维的舒适性入手,以天然纤维为“蓝本”,对化纤进行仿真改造,成为推动化纤技术进步的动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涤纶仿真丝技术的进步。

开始时,科技人员模仿真丝的三角型截面和真丝的纤度来制造涤纶丝,织成的面料因产生极光而不像真丝绸。

于是,通过使用消光剂,又发明了“碱减量法”对涤纶丝表面进行处理,使涤丝仿丝织物从外观上与真丝绸极其相似。

接着,科技人员又通过采用超细纤维工艺,使涤纶仿真丝织物的手感也和真丝绸一致,又通过运用等离子技术和激光技术,使涤纶面料在摩擦时也能发出和真丝一样的“丝鸣声”。

至此,涤纶仿真丝技术历经几代演变,终于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

但科技人员并没有满足,涤纶仿真丝技术从仿真向超真发展,通过纤维表面沟槽的形成,使化纤比天然纤维的吸湿性更好;通过采用化学接枝共聚方法,把涤纶纤维本身的吸湿性能提高几百倍,甚至超过了棉和真丝等天然纤维。

于是,外观、手感完全和真丝绸一样,但舒适性、易打理性和染色鲜度都超过真丝绸的面料产生了。

在日本,用超仿真化纤制作的和服,售价远远高于真丝绸和服。

  功能性:

化纤的新优势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并真正利用的天然纤维不过几种或十几种。

而当人类进入化纤时代后,在短短的百年间,发明的化纤新品种就达上百种。

  化纤作为人造的高分子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先设计其功能性。

例如添加抗菌剂,使其具有抗菌功能;添加矿物微粉,使其具有低辐射功能或远红外辐射功能。

这样做显然比改造天然纤维更容易、更经济,而且效果更显著。

  除了在设计和生产中可以比较方便地赋予化纤新的功能外,构成化纤自身高聚物的特性和特点也带有功能性的因素。

例如,腈纶的大分子结构非常稳定,有耐紫外线辐射的本领,加上腈纶采用阳离子染色,不仅色彩鲜,而且耐晒牢度极高,于是人们把腈纶织物用作遮阳类产品,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样,锦纶的耐磨性使它广泛用于运动服装,对位芳纶的高强性使它用于防弹服,氯纶和异对位芳纶的耐高温特性使它们被广泛用作阻燃产品。

  高感性:

化纤的个性化方向

  从根本上讲,天然纤维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产物,因此带有面面俱到的性质。

即如果从一种纤维的各个方面去综合评定,还没有一种化纤能比得上天然纤维,但从局部指标评定,许多化纤品种的性能都超过了天然纤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纺织品的消费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业内常说的服用舒适性是一系列具体技术性指标的综合。

比如触感,包括了纺织品的柔软性、悬垂性、压接触、热接触、冷接触等方面的感觉。

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纤维的技术指标也要求越来越细致,比如与纤维强度有关的就有弹性模量、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拉伸强力、剪切强力、拉伸强度等一系列技术指标。

研究中发现,如果改变化纤的分子量、聚合度、取向度以及化纤的纤度、截面形状和长度,就可以改变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于是所谓的差别化化学纤维便脱颖而出,成为化纤的发展方向。

  日本纺织界针对纺织品消费市场的变化,将差别化纤维称为高感性纤维,实际上就是设计生产出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