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60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竞赛题库.docx

《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竞赛题库.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竞赛题库.docx

知识竞赛题库

选择题

1、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2、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A)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A中央政治局

B中央书记处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3、党的纪律是维护(B)、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A党的利益

B党的团结统一

C全党一致

4、党的组织优势主要是指(C)。

A有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几十万个党组织

B党内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众多优秀分子

C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的整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5、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A)的领导来实现的。

A国家政权机关

B广大人民群众

C社会团体

6、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A)。

A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B搞好社会整合

C加强对整个社会的控制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

  A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B党的代表性

  C党的革命性

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科学论断是由(A)提出来的。

  A列宁

  B毛泽东

  C刘少奇

9、关于党费交纳的规定是(A)。

  A所有党员都必须按规定交纳党费

  B生活有困难的党员经申请获准后可不交纳党费

  C党费既不能多交,也不能少交

10、入党时必须有(A)作入党介绍人。

  A两名正式党员

  B三名正式党员

  C两名党员,正式、预备均可

11、共产党的党性是(A)的最高表现。

  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

  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

  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

12、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是(C)。

A马克思主义

B民主集中制

C党的纲领路线

13、党员的党龄,从(C)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14、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C)决定。

  A党的中央政治局

  B党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C党的中央委员会

15、"四个服从"指的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C),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A党员服从党的决定

  B普通党员服从党的领导干部

  C少数服从多数

16、"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C)。

  A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B下级服从上级

C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7、要搞好社会风气,关键是要搞好(A)。

  A党风

  B政风

  C学风

18、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C)。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党的中央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19、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A)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A中央政治局

B中央书记处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20、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是在(B)制定的。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21、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A)为书记。

A俞秀松

B邓中夏

C张国焘

2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B)党的领导。

A加强

B改善

C改革

23、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4、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B)

A在野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25、现价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C)

A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B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6、1920年11月,在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是(A)。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上海印刷工会

27、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C)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A政治上、思想上

B思想上、组织上

C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

28、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C)。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领导权不同

29、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的发动者是(A)等。

A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B周恩来叶挺叶剑英

C朱德贺龙陈毅

30、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A),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A《论持久战》

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C《中国的特点和革命战争》

31、1941年初,(A)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

A王震

B萧克

C关向应

32、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C)。

A反对党八股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主观主义

33、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C)

的伟大号召。

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宜将剩勇追穷寇

C将革命进行到底

34、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C)。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35、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是在(B)。

A1951年

B1952年底

C1961年

36、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37、坑日战争中直接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的人是(C)。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38、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C)。

A朝鲜

B英国

C苏联

39、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刊物是(A)。

A《共产党》

B《向导》

C《共产党人》

4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B)。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1、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B)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四季社

4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A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3、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B)。

A解放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B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

C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

44、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5、1951-1952年,我国在(B)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A中国共产党党内

B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C私营工商业者

46、周恩来在1956年1月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出了(B)的号召。

A向现代化进军

B向现代科学进军

C向共产主义进军

47、在敌人的监狱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员是(B)。

A邓中夏

B夏明翰

C蔡和森

48、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9、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总后方是(C)。

A晋察冀边区

B晋冀鲁豫边区

C陕甘宁边区

5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阵地是1940年8月创办的(A)。

A延安自然科学院

B自然科学研究会

C马列学院

51、1975年,首次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是(C)。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52、"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号是哪一个民主人士提出的?

(B)。

A郭沫若

B张奚若

C张澜

53、毛泽东思想是在(B)成熟的。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中后期

C解放战争时期

54、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55、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A)。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56、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党在解放区领导了(B)。

A延安整风运动

B大生产运动

C三三制政权建设运动

57、在(A)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七大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五大

58、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挝盹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B)

A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0、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C)年。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61、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62、我国是(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63、“三个世界”的理论是(A)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64、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人是(C)

A李大钊

B陈独秀

C王稼祥

65、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6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艰苦奋斗

6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B)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68、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B)

A无产阶级对于军队的领导

B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C无产阶级对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69、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C)

A罢工斗争

B议会斗争

C武装斗争

70、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B)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71、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C)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7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C)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74、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A正确认识两类社会矛盾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5、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A)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组织建设

C党的作风建设

76、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C)

A.担白从宽,抗拒从严

B.有错必纠,有反必肃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77、1977年八九月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以及与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一再强调建国后17年我国科学、教育的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他号召(A)。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B尽快实行科学和教育体制改革

C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责任感,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78、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B),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底

B1977年底至1978年初

C1978年秋季

79、全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城市是(B)。

A湖北省武汉市

B湖北省沙市

C上海市"

80、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阐述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

81、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C)。

  A小康社会

  B生活富裕、经济繁荣

  C共同富裕

82、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出,要有步骤地实行(B)义务教育。

  A6年制

  B9年制

  C10年制

83、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B)、维护世界和平。

  A反对强权

  B反对霸权主义

  C平等互利

84、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B)。

  A实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85、邓小平认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C)"

  A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B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

  C思想政治工作

8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领导(A)。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8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8、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刚刚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给予支持,并再次阐述毛泽东关于(A)的观点。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讨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

全会认为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 B )。

A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上来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来

90、1982年11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指出:

我们的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加扩大了,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前程远大,大有可为。

我们一定要坚持( B )的方针,共同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长期共存,互相帮助,真诚相待,荣辱与共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长期合作,互助互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1、在198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B)。

A促进科技进步

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经济

92、1985年,我国政府决定减少军队人数(B)。

A50万人

B100万人

C150万人

93、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C)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A)。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9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B)。

A党的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96、四项基本原则是(B)最先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97、我国实现小康的目标是由(B)提出来的。

A毛泽东1956年

B邓小平1979年

C江泽民1997年

98、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的会议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9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B)上最早提出来的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10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C)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01、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C  )

A科技  

B文化  

C经济  

10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 )

A改革  

B道义上和政治的一致  

C阶级斗争  

103、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A  )

A前提  

B目的  

C动力

10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5、在社会主义初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106、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A)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能力分配  

107、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  )

A合理化、制度化  

B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化、现代化  

10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中关键是(C )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09、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B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长期的基本国策  

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110、在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C  )

A民族发展  

B民族自治

C民族平等

111、邓小平再次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恢复他在1976年被撤消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是在党的(A)。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一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112、1994年,江泽民在(C)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A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B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济交流会

  C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113、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A)战略。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沿海经济发展

1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  

A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

C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116、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C)

A 坚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1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A)

A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 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118、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C)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0、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C)

A工人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 

B工人阶级的利益

C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121、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C)

A党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党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C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12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A)

A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党的先进性

12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B)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新社会阶层

  B中华民族

  C知识分子

12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C);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25、(A)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他预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126、(C)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127、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

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B)继续召开。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杭州西湖

  B嘉兴南湖

C绍兴东湖

128、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B)的民主革命纲领。

  A土地革命

  B反帝反封建

  C社会主义革命

1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C)。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30、1923年6月,党的三大制定了(A)的方针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