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79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docx

语文1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

一年级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忘wàng(忘记)  村cūn(农村)  毛máo(皮毛)

席xí (凉席)  乡xiāng(乡村) 亲qīn(亲人)

战zhàn(战士)  士shì(士兵)  面miàn(下面)

井jǐng(水井)

二、会写字及组词

吃(吃水)(吃力)(好吃)   叫(叫好)(大叫)(叫花子)

主(主人)(主力)(主要)  江(江水)(长江)(江山)

住(住口)(住手)(对不住) 没(没有)(没用)(没什么)

以(以后)(可以)(以小见大)

三、多音字:

挑tiāo(挑水) tiǎo(挑战)

四、部首:

 心(忘、想)  广(席)

五、近义词:

 领导--带领  想念--纪念  时候--时刻

六、反义词:

 外--里  那--这  以后--以前

七、词组积累:

一个村子  一口井  一块石碑

挖水井  立石碑   领导革命  想念毛主席

八、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

(井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的,石碑是乡亲们立的)

我多想去看看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想xiǎng(想念)  告gào(告诉)  诉sù(诉说)

路lù  (马路)  安ān(安全)  非fēi(非常)

常cháng(经常)  壮zhuàng(壮丽)观guān(观看)

二、会写字及组词

会(学会)(不会)(开会)  走(走出)(走动)(走路)

北(北方)(东北)(北风)  京(北京)(东京)(京口)

门(大门)(开门)(门口)  广(广大)(广场)(宽广)

三、易错的字

走:

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

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

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四、近义词:

非常--十分  雄伟--壮观  洁白--雪白

五、反义词:

遥远--附近  美丽--丑陋  洁白--漆黑

六、字词积累:

弯弯的小路  宽宽的公路  遥远的新疆  雄伟的天安门

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  壮观的升旗仪式

七、课文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手法。

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新疆)的强烈愿望。

八、练习写话:

我多想……:

1、我多想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去看一看。

2、我多想成为医生,救助更多的病人。

一个接一个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接jiē(迎接)   觉jiào(睡觉)   

再zài(再见)  做zuò(做事)   

梦mèng(梦想) 趣qù(有趣)

却què(退却)

二、会写字及组词

过(过年)(过去)(过问)  

各(各自)(各人)(各种各样)

种(种子)(火种)(种花)  

样(同样)(一样)(花样)

伙(同伙)(入伙)(小伙子) 

伴(伙伴)(同伴)(学伴)

这(这样)(这儿)(这里)

三、易错的字

各:

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

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

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

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四、近义词

伙伴——朋友   开心——快乐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五、反义词

开心——难过

六、部首

卩读jié(单耳刀或单耳旁)

卩(却)即、却、卫、卯、印

七、多音字

觉jiào(睡觉) jué(自觉)

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地)

八、词组积累

踩影子  做美梦  讲故事   

有趣的故事 各种各样的梦

九、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既写出了孩子被大人打扰的不开心,也写出了孩子的希望和改变想法后的喜悦。

(文中“不过”两个字,写出了孩子非常积极、乐观,最后一段的两个问句也写出了孩子的好奇心很强)

四个太阳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道dào(道路)  送sòng(送给)   

忙máng(连忙) 尝cháng(品尝)  

香xiāng(香气)  甜tián(甜美)

温wēn(温暖)  暖nuǎn(暖和)   

该gāi(应该) 颜yán(颜色)

二、会写字及组词

太(太阳)(太子)(太后)  

阳(阳光)(太阳)(阳春白雪)

片(一片)(叶片)(动画片) 

金(金光)(金子)(金秋时节)

秋(秋天)(秋风)(秋雨)  

因(因为)(因果)(因由)

为(为什么)(以为)(自以为是)

三、易错的字

为:

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四、多音字

为wei(以为) wei(因为)

五、部首

舌(甜)  页(颜)

六、近义词

清凉——凉爽  邀请——邀约

七、反义词

清凉——炎热  温暖——寒冷

八、练习写话

我想画一个粉色的太阳送给春天,让桃花开得更美丽。

我想画一个蓝色的太阳送给夏天,让夏天变得更清爽。

我想画一个橙色的太阳送给秋天,让桔子变得更酸甜可口。

我想画一个白色的太阳送给冬天,让大地变成冰雪世界。

二年级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读一读,记一记

叔叔  足迹  昨天  迷路  温暖  爱心

二、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锋(锋利 先锋 刀锋)

昨(昨天 昨晚 昨日)  

冒(冒雨 冒险 冒汗)

留(留下 留心 留神)  

弯(弯曲 拐弯 弯路)

背(背着 背包 背带)

洒(洒水 飘洒 洒水车)

温(温暖 温度 温和)  

暖(温暖 暖和 暖气)

三、多音字

背bēi(背包) bèi(背书)

曾zēng(曾孙) céng(曾经) 

四、近义词

寻找——寻觅  晶莹——剔透

足迹——踪迹 四处——到处

年迈——年老 温暖——暖和

五、反义词

温暖——寒冷  晶莹——浑浊    

出现——消失  年迈——年轻

六、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年迈的大娘  晶莹的露珠  温暖的春风

七、理解词语

泥泞: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年迈:

年纪老。

荆棘: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晶莹:

光亮而透明。

寻觅:

寻找。

八、课文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们在心底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九:

课后习题

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和请教老师、家长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的。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

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千人糕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读一读,记一记

一定  也许  桌子  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加工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平平常常

二、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能(才能 能干 可能)  

桌(课桌 桌椅 书桌)   

味(气味 味道 香味)

买(买菜 买卖 买书)  

具(工具 具体 玩具)

甘(甘甜 甘苦 甘心)  

甜(甜润 鲜甜 香甜)   

菜(买菜 油菜 种菜)

劳(劳动 劳作 劳苦)

三、多音字

好 hǎo(好人) hào(好奇)

应  yìng(答应) yīng(应该)

的  de (好的)dí(的确)dì(目的)dī(的士)

四、近义词

好奇—奇怪 特别—特殊 平时—平常

味道—滋味 的确—确实

五、反义词

特别—一般 平平常常—不同寻常

六、课文分析

本文通过爸爸让孩子吃“千人糕”,让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七、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

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参考答案: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加糖制作等劳动。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示例:

我们穿的棉布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采摘后要有工人来加工棉

花,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

一匹出色的马

课本内容

知识点

一、读一读,记一记

出色  河水  碧绿   波纹   

河岸  柳叶   景色  柳树   

枝条   恋恋不舍  蹦蹦跳跳

二、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匹(一匹 马匹 匹夫)  

妹(妹妹 姐妹 表妹)  

波(波浪 波涛 风波)  

纹(指纹 花纹 条纹) 

像(好像 画像 肖像)  

景(景色 情景 景物)

恋(相恋 迷恋 留恋)  

舍(舍弃 舍得 舍己为人)  

求(请求 要求 求情)

三、同音字辨析

摇 yáo (摇头)(动摇)(大摇大摆)

谣 yáo (歌谣)(民谣)(造谣生事)

四、多音字

舍shě(舍不得)  shè(宿舍)

五、近义词

异常——特别   出色——出彩    

傍晚——黄昏    散步——漫步

可爱——可人   柔软——柔顺

美丽——漂亮   异常——非常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蹦蹦跳跳——连蹦带跳

六、反义词

傍晚——清晨   可爱——可恶    

美丽——丑陋   高兴——难过

松开——抓紧   异常——平常

蹦蹦跳跳——安安静静

恋恋不舍——扬长而去

七、理解词语

出色:

特别好;超出一般。

郊外:

城市外面的地方。

泛起:

漂浮起。

葱葱:

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柔软:

软和;不坚硬。

异常:

非常:

特别。

恋恋不舍:

形容舍不得离开。

八、词语搭配

一个傍晚   一片绿毯   一株柳树   

一根枝条    一匹马    柔软的绿毯  

美丽的景色    出色的马    又长又细的枝条

九、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

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

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

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

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十、课后习题

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

“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参考答案:

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妈抱的请求,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兴奋。

那是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三年级

守株待兔

课本内容

 

知识要点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

2.字义

①株:

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

跑。

③折:

折断。

④因:

于是。

⑤释:

放下。

⑥来: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

希望。

③复:

再,又。

⑨身:

自己。

二、了解作者

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三、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四、课文翻译

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

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五、课后习题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

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车人找错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条件——马好、车夫本领大、盘缠带得多,将会带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六、推荐阅读

滥竽充数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pǐ)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听。

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参考答案:

南郭先生是一个不学无术、自欺欺人、靠蒙骗混饭吃的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画蛇添足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

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

祭祀。

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

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

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

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

互相商议。

5.画地:

在地面上画。

6.引:

拿,举。

7.固:

本来,原来。

8.子:

您;你。

9.安能:

怎么能;哪能。

10.为:

给;替。

11.遂:

于是;就。

12.为:

给。

足:

画脚。

者:

……的人。

14.终:

最终、最后。

15.亡:

丢失,失去。

参考答案:

1.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

门客们互相商议说:

“大家一起喝这壶酒恐怕不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

(那么)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吧,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这时他)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

“我能够为它画脚。

”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不要多此一举,更不要盲目乐观,否则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招致失败。

陶罐和铁罐

课本内容

 

知识要点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处chǔ(相处)chù(到处)

2.近义词

骄傲一傲慢 奚落一数落 

谦虚一谦逊(虚心) 轻蔑一轻视(蔑视)

懦弱一怯懦恼怒一愤怒 

羞耻一可耻 朴素一朴实 

兴奋一高兴 惊讶一惊奇 

美观一美丽

3.反义词

懦弱一勇敢 骄傲一谦虚

朴素一华丽 荒凉一繁荣

4.词语解释

奚落: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人难堪;讥讽嘲笑。

傲慢:

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懦弱:

软弱,不坚强。

覆灭:

全部被消灭。

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5.词语搭配

(骄做)的铁罐  (懦弱)的东西

(轻蔑)的神气   (荒凉)的废墟

(厚厚)的尘土(傲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惊讶)地说

(兴奋)地说

6.词语拓展

描写人品质的词语:

谦虚 骄傲 诚实 认真 慷慨 狡猾 卑鄙 小气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翻来覆去 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积少成多 苦尽甘来 顶天立地 取长补短

二、句子解析

1.“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2.“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铁罐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3.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文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

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陶罐和铁罐一同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十分傲慢,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很谦虚,从不与铁罐计较。

王朝覆灭,铁罐和陶罐遗落在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多年后,陶罐被挖了出来,依然光洁、朴素、美观,铁罐却再也找不到了。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描写陶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陶罐非常谦虚、宽容,对铁罐始终以“兄弟”相称,待人宽厚。

从描写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铁罐的骄横、自高自大。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北风和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不能正视自己和他人,不懂得扬长避短。

狮子和鹿

课本内容

知识要点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称chèn(匀称)(称心如意)chēnɡ(名称)(称赞)

撒sā(撒谎)(撒腿就跑)sǎ(撒花)(撒下)

挣zhènɡ(挣脱)zhēng(挣扎)

2.近义词

漂亮一美丽 抱怨一埋怨 

赶紧一赶快 欣赏一观赏

逼近一靠近 挣脱一摆脱

没精打采一垂头丧气

3.反义词

丑陋一美丽 抱怨一理解

机灵一迟钝 犹豫一果断

4.词语解释

匀称:

均匀;比例和谐。

没精打采:

形容没有精神、情绪低落的样子。

灰心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5.词语搭配

(美丽)的珊瑚 (有力)的长腿

(凶猛)的狮子(悄悄)地通近

(痛痛快快)地喝 (没精打采)地离开

6.词语拓展

描写神态的词语: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兴高采烈不知所措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AABB式的词语:

浩浩荡荡平平安安秀秀气气斯斯文文高高兴兴快快乐乐风风光光安安稳稳 

二、句子解析

1.池水清请的,像一面镜子。

这是比喻句,把池水比作“一面镜子”,突出了池水的清。

2.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

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是比喻句,这是鹿对自己的角的赞美。

两个“多么”表现出鹿自豪的心理。

把角比作珊瑚,形象地表现出鹿角的美丽。

3.他叹了叹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鹿终于明白了,虽然角很美丽,但是角也有短处一一容易被树枝挂住;虽然腿细长难看,但是它很有力,能帮助自已逃生。

可见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三、课文分析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

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物各有所长,所短。

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

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四、课后习题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

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的角很美丽,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角;鹿对自己细长的腿却满是抱怨,认为腿太难看,配不上美丽的角。

后来鹿遇上了狮子,但美丽的角却挂在了树枝上,差点儿让他送命,而细长的腿却帮他狮口逃生。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赞成第一种观点:

鹿角虽然美丽,但在逃生的紧要关头却起了反作用,让鹿差点儿命丧狮口;而难看的鹿腿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救了鹿的命,从实际作用来说,鹿腿更重要。

赞成第二种观点:

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更有自信;虽然鹿腿难看,但它可以在狮子逼近时,让鹿逃命。

鹿角和鹿腿各有长处,都很重要。

池子与河流

课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