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34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docx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

刚刚读完一本书,讲的是摩根士丹利圈钱内幕,书名叫做《诚信的背后》。

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

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

无数自以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职业经理们,在只理解了华尔街出产的金融产品的一些皮毛后,就将几十亿美金送进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

在华尔街,如果有人说你是个好人,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个笨蛋。

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如期货、外汇、衍生物等)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

本书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

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本书分11个章节展开描述,分别是《一个更好的机会》《纸牌房》《掷骰子游戏》《墨西哥银行的狂欢节》《大灾难》《RAVs女王》《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天生冤家》《龙舌兰效应》《MX》《沙扬那拉》。

涉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几乎所有重大事件:

墨西哥比索贬值、拉美金融危机、美国衍生品丑闻、美国奥兰治县破产案、巴林银行倒闭、日本金融改革、亚洲金融风暴等等。

这本书里面还充斥着大量的金融术语,比如掉期、按揭、权益、信托、招股、杠杆结构性票据等,我其实基本也是看不懂的,但书里面对于很多生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做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所以坚持读完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薄弱金融知识的补充,以后对于财经新闻中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介绍也不那么显得白痴了。

书中开篇就讲到了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从第一波士顿跳槽到摩根士丹利的经历,描写的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章节是关于描写一些衍生产品交易的内幕,所谓衍生产品交易实际是一种类似期货债券或信贷债券的东西,本身这类债券的操作技术性就很高,在一堆一堆繁杂的数学公式中找到某种规律,然后用巨款豪赌某个节点发生的可能性,节点一旦如期发生,那巨款自然就继续生巨款,如果节点预测的情况没有发生,那巨款化为乌有,乃至变成负债。

在市场走牛的时候,危险被繁荣掩盖,一旦市场疲软,一切将如大厦将倾,财富顷刻间化为乌有。

参加这些豪赌的有公共基金,有知名企业,当然还有很多政府机构。

已经记不清楚我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摩根士丹利这个公司的,但我对在投资银行这样的公司上班的人一直心存敬畏,起码在读这本书之前都这么认为。

投资银行的精英们每天谈论最新鲜的财经资讯,了解最内幕的公司信息,操控上亿美金的资产运作,西装革履满天飞,赚六七位数字美金的年薪,今天在纽约,明天在曼谷。

年轻的时候我非常羡慕这种生活并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蝙蝠侠一样,上午在南半球喝红茶,下午在北半球晒太阳。

当然现在的我对于这种生活不是不向往,但基本已经不报有实现的愿望了。

牛有牛命,马有马命,能平安的生活无论对于牛和马来说都是一种终极幸福,所以已经不太追求过程的精彩了,当然坦率的说也确实是能力不行,心有余而力确实不足啊。

能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基本都是世界TOP10商学院毕业的MBA,他们有聪明的智商,有优秀的个人素质,更难得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有着比猎狗还敏锐的商业嗅觉。

这种嗅觉用在利民的地方,可以让国富民强;如果用在欺民的地方,后果在这本书里面也描写的淋漓尽致。

必须要澄清一个概念,很多人到现在也没弄清楚银行和投资银行间的基本区别。

简单点说银行是面对基本大众的,靠存贷生存,当然也有其他简单的金融业务。

而投资银行则是面对机构和少数个人,靠证券信贷生存,里面的业务描述起来非常复杂,包含掉期、期货、衍生产品、兼并购……总之都是些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

所以在大众眼中,投资银行的业务神乎其神。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金融产品,他们被统称为衍生物(Derivatives)。

金融衍生品是投资银行重要业务之一,是国际金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的,它包括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手段,买卖期权、期货交易都可以归为此类。

具体操作可分为远期合约、远期固定合约、远期合约选择权等等。

这类衍生产品可以是石油、钢铁,也可以是金融产品,货币、利率、股指等。

至于它的本质,格林斯潘在1994年说过的一段话很精辟:

“本委员会认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

短短几年内,衍生物的出现可以说是使无数英雄折了腰。

世界500强的企业因为买了衍生物产品而赔钱的数不胜数,政府财政厅因为衍生物产品而使政府寻求破产保护的新鲜事也冒了出来,拉丁美洲国家因为衍生物产品而引发出的连锁金融危机就更是触目惊心了。

最让人愤愤不平的是,靠衍生物而发财的公司,竟然都是为这些赔钱的政府和公司充当财务顾问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摩根士坦利则首当其冲。

在摩根士坦利等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的产品研发部门中,至少有一个连的数学博士,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指导下为你量体裁衣地制造“产品”。

是产品还是陷阱,只有当你赔了钱以后才知道。

巴林银行建立于1762年,开始是个私人小银行,慢慢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银行,很多名门望族,像伊丽莎白二世女皇也是巴林银行的大客户。

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总资产为59亿英镑,1994年的税前利润为1.5亿美元。

这时,尼克·里森(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当时看好日本股市,便在大阪和东京买了大量的期货。

没想到大阪和神户地区的大地震带来了日本股市大跌,巴林银行一下亏损了14亿美元,而这家银行的自有资金不到10亿美元。

这样,一家两百多年历史的银行,就因为一笔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而破产了。

似乎是上天为了证明这本书在现在仍然没有过时,去年6月,美国的次级房贷风暴席卷全球,所到之处,全球股市无不应声而落,经济的全球化再度展现出其双刃剑的一面,而罪魁祸首,就是MBS这个金融衍生产品。

(MBS是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

最早产生于60年代美国。

它主要由美国住房专业银行及储蓄机构利用其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商品。

其基本结构是,把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贷款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抵押贷款的集合体(pool),利用贷款集合体定期发生的本金及利息的现金流入发行证券,并由政府机构或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对该证券进行担保。

因此,美国的MBS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公共金融政策色彩的证券化商品。

抵押集合体所产生的本金与利息原封不动地转移支付给MBS的投资者,因此,MBS也被称为过手证券(pass-throughsecurities))

本书中的故事多数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0年过去了,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在快速地与国际金融接轨。

中国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继拉美、东南亚之后,他们纷至沓来的又一个猎场。

说实话,中国政府把中国金融市场保护的很好。

市场几乎是封闭的,金融衍生品也几乎没有,股指期货从去年初叫起,到现在也“还在多方征求意见中”……但是河流总归要入海,于是政府只好战战兢兢的掘着入海口,一点一点的,生怕海里的大白鲨一下子冲进来把河里的大鱼、小鱼、虾米吃个底朝天。

但不管你是姓资还是姓社,金融的本质是一样的,好听点的说法叫“博弈”,难听的叫“赌博”。

在赌场中,你有拉动手柄的权利、选择机器的权利、离开赌场的权利,但是,没有公平竞争的权利。

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认清这些投资银行的真正面目:

这些顶级的投资银行不是来帮我们进行企业改革,繁荣经济出谋献策的,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来赚取利润,尽管二者有时候不是绝对的矛盾。

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保持一颗警惕的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他们已经瞄准了猎物,而且已经有所斩获了。

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简称“基地福建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1999年,南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资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东以南孚69%股份作为出资与摩根士丹利、荷兰国家投资银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合资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

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

新成立的中国电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绝对控股权,也就是说外方股东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过中国电池间接控股南孚。

做为国际风险投资大鳄,摩根士丹利要入股一家企业的理由很简单,无非是看中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时机一到便将其所持股份抛售,从股票升值中赚取巨额利润。

南平市政府引进国际风险投资的举动无疑是“引狼入室”,南孚后来被出卖给竞争对手的厄运便由此开始了:

首先是百孚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巨额亏损,被迫向摩根士丹利出让了中国电池8.25%的股份。

接着,摩根士丹利以1500万美元获得了原属基地福建公司的20%中国电池股份。

2002年,外方股东又收购多达1000万美元的中国电池股份。

至此,中国电池有限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基本上都已转入外方股东手中,而它们对南孚的控股也已达到了72%。

本来摩根士丹利希望中国电池有限公司能够在海外上市,从而给它带来巨额的股票收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电池迟迟未能上市。

外方股东等不及了,它们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中国电池的全部股份出售给美国吉列公司。

外方股东的总投资约为4200万美元,一下子赚了5800万美元。

2003年8月11曰,生产“Mach3”剃须刀和金霸王电池等消费产品的美国吉列公司宣布,已经买下中国电池生产商南孚电池的多数股权,南孚成了它的子公司了。

短短几年时间,南孚由中国电池生产业的巨头变成了其竞争对手的子公司,而且这个竞争对手曾是它的手下败将。

一个数年前还是朝气蓬勃的民族品牌,就此消亡了。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中国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4亿港元。

之前的2004年5月14日,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方和蒙牛管理层持有的金牛公司(蒙牛的法人股东)达成了一份股权调整协议。

根据估值调整协议的规定,在截至2006年为止的3年内,蒙牛的年复合盈利增长率如果低于50%,蒙牛将会转让用一定公式计算所得的某一数量股份(也可以用现金代替)予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等3家机构投资者;蒙牛的年复合盈利增长率如果超过50%,摩根士丹利等3家金融机构投资者将会转让用一定公式计算所得的某一数量股份予金牛。

双方规定,无论如何涉及转让的股份总共不得超过783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8%)业绩对赌协议,双方约定,2003~2006年,蒙牛乳业的业绩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否则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等一笔巨额(6000万~7000万股左右)上市公司股份,而如果能够连续三年增长50%,摩根士丹利等就拿出一笔自己的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三家境外投资机构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

有些评论据此认为,摩根等投资方赚得太“狠”,其与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团队签定的“对赌合约”使资方处于进攻退守的有利局面,若蒙牛成长达不到预定要求,那么他们可以控股蒙牛,若蒙牛成长得好,他们退出时则赚得盆满钵满。

摩根士丹利2001年敲开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大门。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里一直存在一个误区:

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数以万亿计,买一包资产来处置也都是几十亿一包,这么大的数额,中国本土企业哪里能够负担得起?

看看摩根士丹利是怎样做的吧。

实际上,摩根士丹利无偿地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108亿元面值的不良资产。

摩根士丹利说好了付给华融7个亿来购买108亿面值的不良资产。

但这7个亿要分四次付,一次付1.75亿元。

从答应付款到第一笔付款的日子里,华融就收了2亿现金回来。

所以摩根士丹利付第一笔钱时,账上等待分配给摩根士丹利的钱比摩根士丹利要付的钱还多。

几个月后,当第二笔付款日快到之际,7个亿就已全部收回来了。

从此,摩根士丹利索性就拿收回来的钱付给了华融,把剩下的钱都算做自己的利润,换成美元汇出了中国。

摩根士丹利一分钱的风险也没有冒,一样资产也没亲自处置,就从华融净赚至少10亿人民币。

掩卷深思,本书几乎就是一本教科书。

它教我们提高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认识,防止华尔街银行家们利用我们对金融产品的无知来收“学费”。

它给我们的金融监管和未来衍生产品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借鉴,就如现在对待外资投行的态度上——他们也不是慈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