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17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docx

《认识人民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识人民币》.docx

认识人民币》

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高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复备栏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

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

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

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从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

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

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

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理念: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创设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并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人民币若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认识人民币》主备人高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复备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你们买过东西吗?

买东西要用什么?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分组活动。

组汇报: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

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

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

(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

(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

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1元=10角。

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

(1角=10分)

3、试一试:

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

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

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

(“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

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

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想想做做”第3、4题。

)思考:

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

两种呢?

三种呢?

3、游戏:

购物。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

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

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

有哪些收获?

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教学板书:

认识人民币

教学挂图1元=10角

1角=10分

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认识人民币》主备人高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复备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2、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重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应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

教学准备:

挂图以及学生准备的一些人民币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我们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实践应用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

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2、完成“想想做做”。

3、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填一填。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5、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

(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6、完成“想想做做”4。

(1)先出示第4题第一幅图,买一盏台灯可以臬付钱?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让学生来会一会。

先要求会出的钱和所买物品的价钱相同。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

再要求会的钱多于的买物品的价钱,她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

(2)出示第4题第二幅图,让学生像第1题那样动手付一付。

习两样东西可以怎样付钱?

7、完成“想想做做”5。

(1)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2)如果只买2样,可以买哪些东西?

如果买3样呢?

够买4样吗?

8、完成“想想做做”6。

学生讨论20元钱,买两种不同的物品,你知道可能买了什么?

9、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小男孩付出多少元?

他需要买什么?

应找回多少钱?

你怎么想的?

女孩付出多少元?

她需要买什么?

应找回多少钱?

10、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说一说:

小男孩的钱正好买一个足球,你猜猜他最多有几张10元?

你是怎么想的?

(最多4张10元币)小女孩买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你猜猜她付了多少张?

你是怎么想的?

(应付了5张)

三、课堂小结,作业安排。

教学板书:

认识人民币

(出示人民币)二元五元10元

20元50元100元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认识人民币》主备人高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复备栏

第三课时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

生活或学习小实物及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

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

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

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

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

指名回答。

(2)加菲猫:

小叮当,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

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

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谈话:

刚才同学们帮助小叮当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小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谈话: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遇到问题怎么办?

3、学生进行活动。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

你原来有多少钱?

买了哪些物品?

一共用了多少钱?

现在还剩多少钱?

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

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

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