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41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 鲁人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昨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评鲁人版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评(四)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

27120122】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________。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_______。

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们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________,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A.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习以为常

D.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习焉不察

【解析】 “习以为常”是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觉得很平常。

①句强调员工们已经将这些苦难视为平常,所以选用“习以为常”。

“习焉不察”是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

②强调老师们对“标准”的危害意识不到,故选“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是指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符合③句中看到禁止烧烤的标牌的语境。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

27120123】

A.“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B.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可以清晰展示月球撞击坑边缘的细纹,让人更加真切地观察到月球的形貌。

C.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

”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把“因为”放在“星光大道”之前;C项,不合逻辑,应删去两个“是否”;D项,成分残缺,“践行”缺少宾语。

【答案】 B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愈丰富,我们的情感愈细腻,我们借以表达思想、感受和情怀的语汇就愈需要丰富。

内心的丰富会表现为语言的丰富,我们词汇的丰富和新颖,也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意味着我们思想的丰富和新颖。

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锤炼来提升我们思想的品质。

因为,________________。

A.锤炼思想其实就是锤炼语言

B.我们要锤炼思想,也要锤炼语言

C.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

D.我们要锤炼语言,也要锤炼思想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由“因为”可知本句话应回答锤炼语言和锤炼思想之间的关系,由上一句话又可得知应强调锤炼语言对锤炼思想的重要性,故选C项。

【答案】 C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导学号:

27120124】

低调所以简单,__①__,自得所以快乐!

左右逢源的人看起来和谁都很要好,但谁也不跟他真正好。

低调的人跟谁也是疏疏落落的,__②__。

从精神层面上看,左右逢源的人需要周旋于各种复杂,于是自己变得很复杂,人一复杂就会疲惫。

低调的人,只需静对自我的世界,所以,活得很简单,__③__。

①                                    

②                                   

③                                    

【解析】 第①处由前后句顶针效果可得。

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将左右逢源的人和低调的人对比来写,把握这种对照关系,第②③处就可解决。

【答案】 ①简单所以自得 ②但每个人心底都盛着他 ③人一简单就会很快乐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8分)

【导学号:

27120125】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

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

出为益州录事参军。

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

景俭谓曰: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

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嗣业益怒。

景俭又曰:

“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

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累迁洛州司马。

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

“是何祥也?

”诸宰臣曰:

“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景俭独曰:

“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又《春秋》云: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知,臣之罪也。

”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

“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

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竟从景俭议。

岁余,转秋官尚书。

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B.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C.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D.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

“俄”意思是“不久”,为时间副词,排除B、D两项。

“益州司马折威风”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故选A。

【答案】 A

6.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乐》合称为“五经”。

D.“再拜”是指拜了又拜,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

《乐》应为《易》。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错,杜景俭认为上天发出预警,不是因“武则天篡位”,而是因武则天的布教施令可能“有亏礼典”。

【答案】 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4分)

译文: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知,臣之罪也。

(5分)

译文:

                                    

                                    

【答案】 

(1)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得分点:

花、虽、过)

(2)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的罪过啊。

(得分点:

忝、理、罪)

【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

年轻时考中明经科,多次提拔升迁,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

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

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被任命为益州司马,诏书还没有到达,他就想处理政事,还鞭打下属官吏来显示威严。

杜景俭对他说:

“您虽然受朝廷之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署还未接到朝廷的任命。

何必贪求这几天的俸禄,不等朝廷的旨意,就想处理政事,不也太性急了吗?

”房嗣业更加生气。

杜景俭又说:

“您现在拿着这小小的朝廷诏书,真假还不知晓,就想总揽一州大权,谁敢保证事情无变?

扬州的灾祸,不就是这样招致的吗。

”于是就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容满面只好作罢。

不久朝廷任命房嗣业为荆州司马,最终没有遂了房嗣业的心愿,百姓属吏因此说道: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杜景俭因此渐渐出名。

入朝担任司宾主簿,又转任司刑丞。

天授年间,和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当时人们说:

“遇到徐有功、杜景俭的犯人就能活下来,遇到来俊臣、侯思止的犯人一定会死去。

”(杜景俭)多次升迁担任洛州司马。

不久转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武则天曾经因九月宫内梨花开放,拿出一枝向宰臣展示,问道:

“这预示着什么吉祥?

”众宰臣都回答说:

“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唯独杜景俭说:

“谨按《洪范五行传》的观点:

‘阴阳不互相侵夺秩序,错乱就会有灾祸。

’另外《春秋》说:

‘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成灾的雨。

’现在已是秋天了,草木枯黄凋落,可是梨树忽然开花,这是阴阳错乱。

臣担心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制。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的罪过啊。

”于是行再拜礼谢罪,武则天说:

“你是真正的宰相啊!

延载初年,因为凤阁侍郎周允元上奏弹劾杜景俭与李昭德结党,(杜景俭)被贬为秦州刺史。

以后多次升迁做了司刑卿。

圣历二年,再次被任命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很多州县都沦陷于贼寇之手。

等到事态平定,河内王武懿宗要把陷落贼寇之手的百姓全都治罪。

杜景俭认为他们都是被逼屈从,并非出于本心,请求全都赦免了他们。

武则天最后听从了杜景俭的建议。

一年多后,(杜景俭)转任秋官尚书。

后因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获罪,降为司刑少卿,出京担任并州长史。

病死在途中,朝廷追赠相州刺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18分)【导学号:

27120126】

募 捐

碧 野

一望无尽的长安街安详地躺在朝雾里,冷风从街两旁的屋顶上一阵阵地往下倾扫,稀疏的人影远远地蠕动着。

一阵风来,又把黄沙飞腾起来,遮蒙了视线。

天空像被寒气凝冻得青紫,街旁矮树的叶落得快完了,有些秃枝在寒风中摇曳着。

慧走在前面,她是自告奋勇地把干粮斜挂在身上,我们的捐册和几个充饥的馒头都放在那干粮袋里。

她算是我们这个小队里的队长,我和老熊并着肩默默地跟着走。

这是南城的一个市集,我和老熊随着慧走到一家小店门前去,慧把盖了全市学生募捐团的大红印的捐册从干粮袋里取了出来,我把我衣袋里的募捐宣传单也掏了出来。

“掌柜的,日本兵在打我们的绥远了,我们的中国兵冰天雪地里保护着我们的国土。

要晓得我们失掉了绥远,我们就再不能在这北京城里做买卖了!

慧把话停了停,望望站在柜台前的店老板,只见一道惊惶的神色掠过了店老板的脸孔。

忽地围在店门前的买客中的一个发出沙哑的声音:

“我们的绥远失掉了么?

“如果我们老百姓不帮助我们的守兵,绥远是要失掉的!

绥远一失掉,我们在北京城里的人不但不能做买卖,日本兵还要砍杀我们哩!

慧又望了望众人的惊怕的脸色:

“我们不要怕,只要我们全国老百姓肯出力帮忙,不单我们绥远不会失掉,就是驻扎在我们北京城周围的日本兵也要给我们赶走的!

我们老百姓现在最好的帮忙法子,就是捐钱给我们绥远的守兵买皮衣,我们打算买一万件皮衣运到绥远去!

“一万件!

”老熊把一只指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柜台。

我把募捐宣传单一边分发给众人,一边念着:

“多捐一大枚,多打死一个敌人!

店老板最先拿出两角票来,买客中的一个老太婆也把篮筐里的一张三十枚的铜子票,颤动着手摊在慧手里的捐册上:

“女先生,我的孩子也当兵,只要那些打鬼子的兵哥哥不要冻出病来!

我虽然老不中用了,不过您女先生要叫人缝皮衣的时候,请到那对直的胡同里叫一声老二姆!

”老太婆细小的眼睛里蓄着无限悲悯和温情。

“谢谢您,好太婆!

”慧用钢笔在募捐册上划了一阵子后,嘶的一声把收条撕下来给店主人和老太婆。

接着我们又移近一家油盐店去。

突然一种皮靴声向我的身边冲了过来,我把头一抬,看见一个警官站在我的身旁边,用狐疑的眼睛打量着我,接着像觉察出我的什么似的,把眼皮一皱,做出一种鄙夷而讽刺的神色。

“浑蛋!

谁叫你们捐钱给人家?

慧走到警官的身边去,温和地说:

“官长,我们学生是出来捐些钱给绥远的抗敌弟兄的……”

“谁跟你说话!

”警官粗暴地叫了一声,接着又冲过两三间店前去:

“谁敢捐钱的,我就要带他上区署里去!

“汉奸!

”一声孩子的尖叫。

我们三个冲出了围看热闹的人群,一直向街的那头走去,当我们走了一百步脚远的时候,慧挡住了一辆洋车:

“先生,请捐些钱给绥远的守土官兵吧!

“我只剩下还车钱呵。

”坐在车上的西装青年红了红脸。

向车夫:

“跑吧,尽站着干吗?

车夫反而把洋车停放在地上,一边擦着头上的汗珠,一边问:

“是不是打日本鬼子?

“打日本鬼子!

我们绥远的守兵在战壕里又寒又饿……”

“呵!

”车夫兴奋着,把血红的眼睛睁得大大,回转头去对车上:

“先生,请先把车钱给我吧!

车夫接过了车钱,又从踏板下拾起四个铜板:

“呵……让我来捐吧……一毛又四个大子……”车夫咧着嘴巴,作着胜利的笑。

慧刚收下钱在动笔写收条,突然先前的那个警官又追了过来,抡动着臂膀:

“走,走!

“走干吗?

我愿意捐钱救中国!

”车夫跳起来嚷着。

“浑蛋!

你敢?

”警官把拳头在车夫的面门上摇了摇,突地一手来夺慧手里头的捐册,老熊捉住了警官的胳膊。

“你有良心么?

你有良心么?

”慧在老熊的掩护下伤心地哭了。

这时在铁桶般围着的观众中,挤出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后面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弟弟,移近慧的身边:

“姊姊!

姊姊!

”小女孩摇着慧的身子,把手里的几个铜板塞在慧的手里,后面的小弟弟也争了上来,把小手里的一个铜板高高地举了上来。

慧很快地从小弟妹的手里接过钱来,低下头去在两人的小手上轻轻地吻了两下,晶莹的泪珠滴落在两只小手心上。

警官茫然地呆望着,观众们的眼睛里炽燃着愤怒和爱怜。

(原载1936年《生活星期刊》第27期;

选自《百家散文名作鉴赏》,有删改)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我们上街募捐带着盖了全市学生募捐团的大红印的捐册和募捐宣传单,这透露出当时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是有组织的。

B.慧对店老板说“失掉了绥远,我们就再不能在这北京城里做买卖了”,他露出惊惶的神色,因为他看出来我们要向他募捐。

C.警官来到我身边,用狐疑的眼睛打量着我,并且做出一种鄙夷而讽刺的神色,因为他怀疑我们募捐对抗日能起什么作用。

D.我们向坐在洋车上的西装青年募捐,他以只剩下还车钱来推托,我们只好向车夫募捐,车夫欣然捐出了一毛又四个大子。

E.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所写的内容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言、所感,这样写使文中记述的募捐这件事真实可信。

【解析】 B项,“他看出来我们要向他募捐”的分析错误,应该是他害怕我们失掉绥远,日本兵打过来,他再不能在北京城里做买卖。

C项,“他怀疑我们募捐对抗日能起什么作用”分析错误,应该是他存心破坏抗日,压制老百姓的抗日热情。

D项,“我们只好向车夫募捐”概括错误,应该是车夫主动问是不是打鬼子,然后自愿捐款。

【答案】 AE

10.作品中慧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通过文中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或情节进行概括,还有就是关于人物的描写或评价。

从文中内容来看,慧主要是上街给民众讲道理,让他们为抗日战士捐冬衣,虽遇到了阻挠,但她并不放弃,由此可知她的坚持和耐心,以及她的爱国热情;她在劝说的时候,是非常有技巧的;还有就是她对待不同的人,态度不同,可知她爱憎分明。

分点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①热心救国,耐心坚决:

积极走上街头为守土将士募捐冬衣,耐心地给民众讲援助前线的道理,遇到反动警官的阻挠也不放弃募捐。

②认准关键,善于说理:

既从反面向受众讲明老百姓不帮助守兵将造成国土沦丧、老百姓生活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又从正面说明只要老百姓肯出力帮忙就会有好结果,以此劝说群众捐钱为守土将士买皮衣。

③心怀真诚,爱憎分明:

她对捐款救国的人充满感激,以感激的口吻称呼老太婆为“好太婆”,轻吻小姐弟的小手,并流下晶莹的泪珠;对阻挠捐款的警官愤怒地斥责其没有良心。

11.作品是怎样描写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对捐款群众的描写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先从文中找出关于捐款群众的描写内容,然后再进行判断和分析。

一般考虑的方面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反面衬托等。

如“车夫跳起来嚷着‘走干吗?

我愿意捐钱救中国!

’”这是语言描写,以此刻画车夫的形象;此处还有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还有就是在突出小姐弟形象时,也借助群众们的表现体现;而其中警官们的表现,则是对捐款群众的反衬。

【答案】 ①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描写军夫跳起来嚷着“走干吗?

我愿意捐钱救中国!

”活画出车夫赤诚爱国、敢于抗争的形象。

动作描写:

描写小女孩把几个铜板塞在慧的手里,小弟弟把铜板高高地举上来。

表现了他们捐款的毫不犹豫。

神态描写:

描写老太婆细小的眼睛里蓄着无限悲悯和温情,形象地表现了她对前线将士的体恤;描写车夫捐款时咧着嘴巴,作着胜利的笑,真实传神地表现了他对自己捐款救国之举的自豪。

②侧面描写:

描写观众们的眼睛里炽燃着对警官的愤怒,对捐款小姐弟的爱怜,更加突出了小姐弟纯真的形象。

③反面衬托:

描写警官凶恶地压制群众的抗日热情,反衬了捐款群众体恤前方将士、抗日爱国的赤诚情怀。

12.作品第一段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作品为什么以景物描写为开头?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解析】 从朝雾、冷风、黄沙、寒气、矮树等景物可知景物特点是灰暗和寒冷。

而景物描写作用则需要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尤其是处在文章开篇处的景物描写更需要注意。

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社会环境以及与故事情节的关系等。

【答案】 特点:

①灰暗;②寒冷。

理由:

①渲染寒冬的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使为给前线将士置办御寒物品显得急迫,并使下文青年学生为给前线将士置办皮衣而进行的募捐显得合情合理;③反衬下文募捐者和捐献者的爱国救国热情;④暗合当时国难当头、国运颓败的情势。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3.把下面长句改写为3个短句。

要求:

不改变句子意思,句子要通顺。

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的谈话。

                                    

                                    

                                    

                                    

【解析】 解答时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把修饰语变为单独的句子,最后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答案】 

(1)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谈话。

(2)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

(3)指责韩国和美国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

14.《荷花淀》的语言具有相得益彰之美,读罢全文,我们会禁不住心驰神往地进入美丽的荷花淀。

请用“芦苇”“微风”这两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不少于40字。

                                    

                                    

                                    

                                    

【解析】 解答时要注意发挥合理的想象,以“芦苇”“微风”为中心,联系相关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描写,注意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答案】 清爽碧绿的芦苇,一棵棵挺拔而立,微风吹来时,发出唰唰的声音,使河岸越发显得清幽。

倘若这时恰好有芦苇鸟啼唱,轻灵灵的声音带着水韵,连那洁白如雪的芦苇花,都高兴得伸开紧缩的身躯,随风自由地飘飞起来。

15.湖南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于9月8日在明德中学体育馆举行,这是本届运动会的会旗。

请你说说该标志的构成元素及其寓意。

【导学号:

27120127】

                                    

                                    

                                    

                                    

【解析】 解答本题,要紧扣“湖南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这一信息,注意字体的变形,注意湖南本土元素的体现。

【答案】 会旗要素:

盛开的芙蓉花,变形的行书“湘”字,中间为一个腾跃的青少年,四周是类似五环的花瓣造型。

寓意:

①整个会旗构图主题凸显出湖湘文化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