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74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docx

建勘大厦梁板支撑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要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贵阳建勘大厦工程,位于贵阳观山湖区,建筑物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八层。

地下三层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停车室及设备用房。

地下三层设两个车辆出入口,地上一至三层为商场,四~二十八层为商业写字楼。

为加快工程进度,及合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经项目部研究决定,混凝土采取一次浇筑完毕,支承脚手架采用组合钢管架,其规格为Φ48×3。

该工程梁断面变化不大,最大断面尺寸是300*750,现以该断面尺寸为代表进行计算。

二、技术交底

a本工程层高最高是5.0m,群楼4.8m,标准层3.4m,在施工时要全部按照计算书上的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不允许凭经验进行施工,为了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每次浇注砼之前,必须先对支撑的架体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注,(监理及甲方参与)

b架体的搭设要横平竖直,管子搭接要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m,至少两个扣件扣牢;第一道水平管高150mm—200mm,然后按1.5m间距进行搭设(结合计算书);如果需要用顶托调平的,顶托必须摆正,顶托不能过长,控制在150mm---200mm。

C楼梯模板每次上翻三步,楼梯支撑需考虑人员方便上下,考虑以后装修需要,楼梯踏步在水平上均错开15mm----20mm;

三、制作模板及支撑的建筑材料和相关参数

1、胶模板:

厚15mm,规格:

900mm×1800mm,抗弯强度设计值:

fjm=30N/mm2,弹性模量:

E=11.5×103N/mm2,截面模量:

W=1/6bh2=1/6×500×152=18750mm3,惯性矩:

I=1/12bh3=1/12×500×153=140625mm4。

2、内背楞(次梁)松木方,规格:

2000mm×80mm×35mm,强度等级:

TC13B组,抗弯强度设计值:

fm=13N/mm2,弹性模量:

E=9000N/mm2,截面模量:

W=1/6bh2=1/6×35×802=37333mm3,惯性矩:

I=1/12bh3=1/12×35×803=1493333mm4。

3、外背楞(主梁)钢管,规格:

Φ48mm×3.0mm,截面积:

A=424mm2,截面模量:

W=4494mm3,惯性矩:

I=10.78×104mm4,回转半径:

i=15.9mm,重量:

38.4N/m,弹性模量:

E=2.06×105N/mm2,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f=205N/mm2。

四、梁支撑计算:

(1)、荷载:

梁的自重:

25×0.3×0.75×1.2=6.75kN/M

模板自重:

0.43×(0.65×2+0.3)×1.2=0.83KN/M

振捣荷载:

2×1.4=2.8KN/M

合计:

10.38kN/M

(2)、验算立杆的稳定:

梁的支撑形式采用一跨两支点,跨度为0.9米,排距为0.7米,步距为1.6米。

每根立杆的荷载10.38×0.9÷2=4.67KN,N=4670N

每根立杆的截面积,查表得A=424mm2

每根立杆的计算长度L0=kuh=1.155×1.7×1.6=3141mm

回转半径,查表得i=15.95mm

代入公式:

λ=L0/i=3141÷15.95=197

由λ=197,查得φ=0.186

代入公式:

σ=N/φ/A=4670÷0.186÷424

=59.2N/mm2<205N/mm2安全。

(3)、对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进行验算:

每根小横杆所承受的荷载P=10.38×.9=9.34KN,

化为线荷载:

q=9340÷700=13.34N/m

内力:

M=1/8qL2=1/8×14.19×7002=817075N·mm,

查表得W=4494mm3

代入公式:

σ=M/W=817075÷4494=181.81N/mm2<205N/mm2安全。

(4)、横杆挠度验算略。

(5)、扣件验算:

根据规范要求每个扣件允许的荷载8KN,现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为4.67KN<8KN,安全。

五、人防顶板的支撑

经计算顶板采用满堂脚手架,其立杆布置为800×800,步距为1600,

即每隔1.6m用水平杆纵横连接:

(见附图三)

现对现浇板支撑进行验算:

(1)、荷载:

板的自重:

25×0.25×1.2=7.5KN/m2

模板自重:

0.43×1.2=0.52KN/m2

施工荷载:

3×1.4=4.2KN/m2

合计:

12.22KN/m2

(2)、验算立杆的稳定:

每根钢管所支承的荷载:

12.22×0.8×0.8=7.82KN则N=7820N

顶板脚手架步距与梁的脚架相同,因此立杆计算长度相同,利用前例计算结果:

由λ=197,查得φ=0.186

代入公式:

σ=N/φ/A=7820÷0.186÷424

=99.16N/mm2<205N/mm2安全。

(3)、验算横杆的抗弯承载能力:

把作用在横杆上三角形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载:

q=7.82×0.5×2=7.82KN/m

求内力M=1/8×qL2=1/8×7.82×8002=625600N·mm

由表查得W=4494mm3

代入公式:

σ=M/W=625600/4494=139.2N/mm2<205N/mm2安全。

(4)、横杆挠度验算略。

(5)、扣件验算:

根据规范要求每个扣件允许的荷载8KN,现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为7.82KN<8KN,安全。

六、墙、柱、梁的侧模板和背楞(背销)在新浇砼侧压力作用下的抗弯能力和刚度进行计算。

1、墙的侧模板设计和计算(取剪力墙最大高度4.8米进行计算,其余参照施工):

1-1、荷载计算: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砼作用在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

F=0.22γ0t0β1β2V1/2(4.1.1-1)

F=γ0H(4.1.1-2)

式中:

F–––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值(KN/m2)

γ0–––砼重力密度,其值取24KN/m3

t0–––砼初凝时间,取200÷(20+15)=5.7h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参入缓凝剂取修正系数1.2

β2–––砼坍落度修正系数,本工程坍落度:

16cm至18cm,故取1.15

V–––砼浇筑速度,取2m/h

H–––计算位置至砼顶面的总高度5.0m

将相关参数代入(4.1.1-1)得:

F1=0.22×24×5.7×1.2×1.15×21/2=58.7KN/m2

将相关参数代入(4.1.1-2)得:

F2=24×5.0=120KN/m2

比较上面计算结果,F1<F2,故取F=F1=58.7KN/m2。

1-2、荷载组合: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续表4.3.2,计算承载能力时:

F=G4K+Q3K,验算挠度时:

F=G4K。

上式中G4K=58.7KN/m2,Q3K=2.0KN/m2

1-3荷载设计值: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4.3.1-2)和(4.3.1-4)两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取其大值。

把相关数值代入(4.3.1-2)得:

FS1=0.9×(1.2×58.7+1.4×2.0)=65.9KN/m2(式中0.9为重要性系数)

把相关数值代入(4.3.1-4)得:

FS2=0.9×(1.35×58.7+1.4×0.7×2.0)=72.6KN/m2

因FS2>FS1,故取FS=FS2=72.6KN/m2。

1-4、对墙侧模板各构件进行内力计算:

新浇砼侧压力传递路线:

砼→模板→次梁(内背楞)→主梁(外背楞),设模板系列安装示意见附图一。

1-4-1、验算对拉螺杆的抗拉强度:

螺杆的间距:

500mm×500mm,选用普通螺杆M14,每个螺杆所承受的拉力:

N=FS×0.5×0.5×0.95=72.6×0.2375=17.2KN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5.2.3,M14轴向拉力设计值:

b

N=17.8KN>17.2KN

t

满足强度要求。

1-4-2、验算侧模板的抗弯强度:

墙侧模板建筑材料为胶合板,规格:

1800×900×15(mm),以内背楞为支承梁,可以把其视为多跨连续梁,跨度=内背楞的间距=165mm,宽度=外背楞的间距=500mm。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五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第二支座的负弯矩为最大弯矩。

故Mmax=0.105×qL2=0.105×72.6×0.5×1652=103768N·mm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胶合板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j=Mmax/Wj≤fim(5.2.1-3)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面公式得:

σj=103768÷18750=5.53N/mm2<[fim]=30N/mm2满足强度要求

1-4-3、验算胶合板的挠度: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五跨连续梁的挠度系数表,第一跨挠度:

f=K5×qgL4/100EI≤[f]

式中:

K5–––挠度系数=0.644

q–––均布恒载=qg=58.7×0.5=29.35N/mm

L–––板跨165mm

E–––板的弹性模量=11.5×103N/mm2

I–––板的贯性矩=140625mm4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面公式得:

f=0.644×29.35×1654÷(100×11.5×103×140625)=0.09mm

[f]=165÷400=0.42mm

因f=0.09mm<[f]=0.42mm,满足刚度要求。

1-4-4、验算内背楞(次梁)的抗弯强度:

为简化计算把内背楞化成单跨梁,其最大弯矩:

Mmax=1/8qL2

式中:

q–––作用在内背楞上的均布荷载=FS×0.5×0.165÷0.5=72.6×0.165

=11.98KN/mm

L–––内背楞的计算长度=500mm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面公式得:

Mmax=1/8×11.98×5002=374343N·mm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内背楞(次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max/W≤fm(5.2.2-3)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式得:

σ=374343÷37333=10N/mm2<[fm]=13N/mm2,满足强度要求。

1-4-5、验算内背楞(木楞)的挠度: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挠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υ=5qgL4/384EI≤[υ](5.2.1-4)

式中:

qg—恒载线荷载标准值=58.7×0.5×0.165÷0.5=9.7N/mm

L—次梁计算长度=500mm

E—弹性模量=9000N/mm2

I—截面惯性距=1493333mm3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式得:

υ=5×9.7×5004÷(384×9000×1493333)

=0.34mm<[υ]=500÷400=1.25mm,满足刚性要求。

1-4-6、验算外背楞(钢管)的抗弯强度:

从模板系列安装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外背楞(钢管)是多跨连续梁,跨中作用两个集中荷载,其值就是次梁的支座反力。

故P=FS×0.5×0.165=72.6×0.5×0.165=5.99KN=5990N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五跨连续梁内力系数:

跨中最大弯矩:

Μ1=0.24×5990×500=718800N·mm

支座最大负弯矩:

Μ2=0.281×5990×500=841595N·mm

因Μ2>Μ1,选支座负弯矩作抗弯强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钢管背楞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max/W≤f(5.2.2-1)

式中:

Mmax—最大弯矩值=841595N·mm

W—钢管截面模量=4494N/mm3

f—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式得:

σ=841595÷4494=187N/mm2<f=205N/mm2,满足强度要求。

1-4-7、验算外背楞(钢管)的挠度: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在集中荷载作用下五跨连续梁的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f=K6×PL3/100EI≤[f]

式中:

K6–––第一跨挠度计算系数=1.795

P–––集中荷载设计值=58.7×0.5×0.165=4.843KN=4843N

L–––钢主梁计算长度=500mm

E–––钢材的弹性模量=2.06×105N/mm2

I–––钢管的贯性矩=10.78×104mm4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面公式得:

f=1.795×4843×5003÷(100×2.06×105×10.78×104)=0.49mm

[f]=L/400=500÷400=1.25mm

因f=0.49mm<[f]=1.25mm,满足刚度要求。

2、梁侧模板的设计和计算(取梁的最大高度0.75m进行计算,其余参照施工):

2-1、荷载计算:

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公式:

(4.1.1-1)和(4.1.1-2),计算得:

F1=0.22×24×5.7×1.2×1.15×21/2=58.7KN/m2

F2=24×0.75=18.0KN/m2

因F2<F1,故取F=F2=18.0KN/m2为计算依据。

2-2、荷载组合: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续表4.3.2,计算承载能力时:

F=G4K+Q3K,验算挠度时:

F=G4K。

上式中G4K=18.0KN/m2,Q3K=2.0KN/m2

2-3荷载设计值:

根据前例的计算成果,取大值,套用公式(4.3.1-4)得:

FS=0.9×(1.35×18.0+1.4×0.7×2.0)=26.26KN/m2

2-4、梁侧模板各构件内力计算:

传力路线:

砼侧压力→模板→次梁(内背楞)→主梁(外背楞),设模板安装示意见附图二。

2-4-1、验算对拉螺杆的抗拉强度:

螺杆的间距:

纵距600mm、横距500mm,选用普通螺杆M14,每个螺杆所承受的拉力:

N=18.0×0.6×0.5×0.95=5.13KN。

(式中0.95为钢材折减系数)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5.2.3,M14轴向拉力设计值:

b

N=17.8KN>5.13KN

t

满足强度要求。

2-4-2、验算胶合板的抗弯强度和挠度:

从验算墙侧时得知,胶合板在抗弯强度和挠度方面均有较大的富余,故计算梁模时,不再重复计算,可满足使用要求。

2-4-3、验算内背楞(次梁)的抗弯强度:

把内背楞简化成简支单跨梁,其最大跨中弯矩:

Mmax=1/8qL2

式中:

q–––作用在内背楞上的均布荷载=52.8×0.6×0.183÷0.6=9.66N/mm

L–––内背楞的计算长度=600mm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面公式得:

Mmax=1/8×9.66×6002=434808N·mm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内背楞(次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j=Mmax/Wj≤fjm(5.2.1-3)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式得:

σj=434808÷37333=11.7N/mm2<[fjm]=13N/mm2,满足强度要求。

2-4-4、内背楞(木楞)挠度验算满足刚性要求(过程略)。

2-4-5、验算外背楞(钢管)的抗弯强度:

计算主梁钢管的抗弯强度前,先计算出次梁木楞的支座反力:

F=FS×0.6×0.183=52.8×0.6×0.183=5.8KN=5800N

把其转化成作用在主梁上的集中荷载:

P=F=5800N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五跨连续梁内力系数:

跨中最大弯矩:

Μ1=0.24×5800×550=765600N·mm

支座最大负弯矩:

Μ2=0.281×5800×550=896390N·mm

因Μ2>Μ1,选支座负弯矩作抗弯强度验算。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钢管背楞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max/W≤f(5.2.2-1)

把相关数值代入上式得:

σ=898390÷4494=199N/mm2<f=205N/mm2,满足强度要求。

2-4-6、外背楞(钢管)的挠度验算满足刚度要求(过程略)。

3、柱侧模板的设计和计算(选1100mm×1100mm进行计算,其余规格见附表一和附图四、五):

3-1、荷载计算:

本工程最大层高为5.0m,故柱高=墙高=5.0m,利用算墙的计算成果得,强度计算荷载设计值:

FS=72.6KN/m2

挠度验算荷载计算值:

F=58.7KN/m2

3-2、荷载组合:

同墙。

3-3、柱的侧模、内背楞的强度和挠度验算:

同墙。

3-4、柱外箍直拉螺杆抗弯抗拉强度验算:

设柱的规格:

1100mm×1100mm,胶合板为模板,木楞为内背楞(次梁),间距145mm,Φ48×3.0钢管为柱箍,模板的组装见附图三。

3-4-1、柱箍的抗弯抗拉强度验算:

从柱箍的安装示意图可知:

柱箍的四边都是在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

跨中和中支座荷载:

P1=72.6×0.5×0.145=5264N

边支座荷载:

P2=5264÷2=2632N

查《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在双集中荷载作用下两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得:

跨中最大弯矩值:

M1=0.244×5264×600=770650N·mm

支座最大负弯矩:

M2=0.267×5264×600=843293N·mm

边支座反力:

N1=2632+5264×0.733=6491N=6.5KN

中支座反力:

N2=5264+5264×2.267=17198N=17.2KN

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柱箍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N/An+Mx/Wnx≤f(5.2.4-4)

式中:

N–––柱箍轴向拉力设计值=N1=6491N

An–––柱箍净截面面积=424mm2

Mx–––柱箍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2=843293N·mm

Wnx–––柱箍截面模量=4494mm3

代入上式得:

6491÷424+843293÷4494=203N/mm2<f=205N/mm2,满足强度要求。

3-4-2、挠度验算能满足刚度要求(过程略)。

3-4-3、柱箍中直拉螺杆抗拉强度验算:

设柱箍外的边螺杆采用普通螺杆M12,柱箍中螺杆用M16,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5.2.3,得

M12轴向拉力设计值:

b

N=12.9KN>6.5KN

t

M14轴向拉力设计值:

b

N=17.8KN>17.2KN

t

均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