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81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docx

市政管理学自测练习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1、什么是市政?

什么是市政管理学?

2、什么是市政管理体制?

3、市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试述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三、简答题1、答:

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权机关和政治事务。

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行政机关和行政事务。

与此相对应,广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政权机关为有效管理辖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公共事务,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狭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行政机关为维护辖区内的公共秩序和满足市民需要,而对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各项活动及其过程。

本书所理解的市政管理,均属于狭义的市政管理。

2、答:

市政管理体制是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3、答:

市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即:

①城市与城市化;②市政管理体制;③市政管理对象;④市政管理规律。

四、论述题答:

在我国,市政管理学属于新兴的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关知识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探索市政管理的基本规律,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促进市政管理的科学化、治化和高效化,以及培训大批市政管理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体地说:

第一,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指导市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第三,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市政管理人才;第四,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加快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1、什么是城市?

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国际上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准有哪些?

3、发达国家在城市化速度趋缓时,其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4、大城市具有哪些中小城市难以替代的优势?

5、哪些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2、简论逆城市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简答题1、答: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等特点。

城市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要素的集聚性。

②城市运行的高效性。

③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④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⑤城市文化的异质性。

2、答:

国际上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准主要有四种:

①根据人口密度划

分;②根据人口规模划分;③行政划分法;④职业界定法。

3、呈现的新特征是:

①形成了联结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区;②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③形成了诸多国际性城市;④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4、答:

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难予替代的优势是:

①大城市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②大城市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大城市的发展可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④特大城市向国际城市发展,有利于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区域优势。

5、答:

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有:

①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③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徙;⑤大量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

五、论述题1、答: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运输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推动了全球性的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劳动分工和投资融资活动,城市建设开始表现新的发展趋势。

归纳起来,这些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快速通道日益发达;②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③形成诸多国际性城市。

2、答:

逆城市化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小城镇和乡村生活的方便性;②城市中心地区人口过分拥挤,人口就业,工作节奏和生活费用等压力不断增大;③城市工业生产费用不断上升,企业为了寻找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纷纷迁往小城镇和乡村投资办厂;④不少城市居民尤其是富裕阶层对田园生活和优美环境的追求,也是逆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逆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而是意味着城市化在更广阔的地理空间的新扩展。

四、简答题1、什么是市政体制?

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有哪几种类型?

2、什么是市经理制?

3、美国的市政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五、论述题试述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为什么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四、简答题1、答:

市政体制是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存在着市长议会制、议会市长制、市委员会制和市经理制等多种类型。

2、市经理制起源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斯套恩顿市。

该制在组织结构上与私人公司相似,它由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城市公共领域进行专业化管理。

3、答:

美国的市政职能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①治安;②公共工程;③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④公共教育;⑤社会福利;⑥公用事业;⑦城市规划。

五、论述题答:

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之所以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

①西方各国的政治和历史传统不同;②西方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同;③西方国家大多实行地方自治,市议会在地方自治事务范围内,有权决定市政体制和市长职权范围,有权决定市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监督市政府的方式。

(答此题请根据以上三点结合课文展开论述)

四、简答题1、我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具有几个层次?

2、我国的城市行政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3、为什么不宜将街道办事处变为一级政府?

4、当代中国市政体制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市政职能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试论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四、简答题1、答:

根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具有①直辖市;②副省级市;③地级市;④县级市四个层次。

2、答:

根据我国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城市政府的行政职能大体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①行政执行权;②行政领导与管理权;③行政制令权;④行政监督权;⑤人事行政权;⑥行政保护权。

3、答:

从合理设置市政层级结构看,不宜将街道办事处的权力强化为一级政府。

首先,城市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要求市政管理职能要相对集中。

其次,发达国家的市政管理经验是市政行政

层级设置不宜过多。

再次,设立一级政府应当赋予完整的职能,市政管理的特点决定街道办事处难以具有完整的政府职能。

4、答:

当代中国市政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①中共市委居于领导核心地区;②市政组织设置具有同一性;③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④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⑤市政管理职能具有全能性。

五、论述题1、答:

我国市政职能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成本低廉的市政职能体系。

具体地讲,市政职能改革就是要:

①转移部分职能;②撤消部分职能;③增加和强化部分职能。

(答此题,对后面的三点要展开论述)2、答:

我国市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复合功能的有效发挥。

市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重新设置市政职能和组织结构。

概括说来,市政体制改革涉及以下方面:

①正确界定市政职能;②科学设置市政机构;③合理设置层级结构;④加强市政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四、简答题1、城市规划有哪些作用?

2、城市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3、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实施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试述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简答题1、答:

城市规划的作用有:

①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②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③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④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⑤有利于保障城市交通畅通;⑥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2、答:

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①协调原则;②效益原则;③节约原则;④人文原则;⑤生态原则。

3、答:

我国城市规划的组织实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强化城市规划的法制意识;②严格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③做好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工作;④做好城市建设规划检查工作;⑤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管理。

五、论述题答: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确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划定城市规划区的规模;②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的发展规模,以及主要建筑标准和定额指标;③布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④综合协调并确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⑤制定河湖流域规划;⑥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⑦规划城市环境保护目标;⑧安排人防工程、抗震防灾的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⑨提出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办法;⑩明确旧城改造的范围、方法和步骤;⑾编制城镇体系规划;⑿编制产业布局规划等各项专业规划。

四、简答题1、什么是基础设施?

可分为几大类?

2、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有哪些?

3、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模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4、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2、试论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营。

四、简答题1、答:

城市基础设施,是那些为城市经济运行和共同消费提供服务的最基本的物质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可分为:

城市能源设施、城市供水与排水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

市通讯设施、城市环保设施和城市防灾设施六类。

2、答: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有:

①公共性和公益性;②自然垄断性;③成本沉淀性;④超前性和系统性。

3、答:

根据基础设施的属性不同,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②半市场化运营模式;③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模式。

4、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①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②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多元化;③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商品化;④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产业化。

五、论述题1、答:

①城市基础设施是发挥城市复合功能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纽带、桥梁和管道的功能,是保证城市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投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发挥城市的复合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必要保障。

②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间接影响并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

③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基础保障市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改善,有赖于基础设施的改善。

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位移速度与频率,为市民享受现代化的小康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④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不仅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也为城市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条件。

2、答: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和外部经济效益。

这就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市场供给的不足。

但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又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能力。

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美、英、日等国家进行了行政改革,把城市基础设施推向了市场化运营。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

这是一种政府不以直接投资者或直接借款人的身份介入项目,而是通过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市场优惠,特许经营权和管理权的方式,来组织基础设施供给的投融资机制。

在以项目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下,城市政府要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性质不同,分别作出相应的财政支出安排。

总之,城市政府要从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逐步退出,对已有的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企业化改革,并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步实行民营化。

四、简答题1、城市财政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城市税收有什么作用?

3、城市财政支出由哪几类构成?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管制的必要性。

2、试论城市政府采购的意义。

四、简答题1、答:

城市公共财政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地讲,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实现城市发展规划目标。

(2)促进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保障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4)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2、答:

城市税收具有以下作用:

①组织财政收入;②调节经济;③收入分配;④监督和管理经济活动。

3、答:

城市财政支出大体由公共事业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公共转移支出和公共管理支出四大类构成。

五、论述题1、答:

所谓政府管制,就是政府行政机关以强制力后盾对被管制者活动进行限制。

政府管制包括经济管制、社会管制和政治管制。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属于经济管制。

政府经济管制具有三个构成要素:

①经济管制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它们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被授予经济管制权;②经济管制的客体是个人和企业等各种经济主体;③经济管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规则。

城市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管制的必要性在于:

①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分配效率;②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稳定;③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答:

概而言之,实行政府采购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

通过公开招标和批量采购,政府能够获得价廉物美的商品和劳务,还可以达到降低支出的目的。

②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城市政府采购可以把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采购物品的数量集中起来,货比三家,选购优质和满意商品,降低采购次数和采购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率。

③有利于加强经济调控能力。

城市政府采购可以调节市场需求状况,促进或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④有利于保护生产经营者利益。

公开透明的城市政府采购给生产企业和供应商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可以减少暗箱操作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⑤有利于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有学者将政府采购的透明原则,比喻为“金鱼缸中的交易”,它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

四、简答题1、什么是城市房地产?

2、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对城市经济运行有哪些调节作用?

五、论述题1、简述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2、试论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四、简答题1、答:

城市房地产是城市房产和城市地产的结合体。

房地产属于不动产,包括土地和土地上的附属物。

其中,地产包括土地及地下和地上有关设施,如道路、绿化、涵洞、管线、岸线码头等。

房产主要是建筑物,包括住房、厂房、办公楼、商店等。

2、答:

作为稀缺性生产要素,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对城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②促使城市土地实行集约经营;③促进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④有助于控制城市规模膨胀;⑤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五、论述题1、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住房建设统一按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安排,国家通过单位将建好的住房以抵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社会福利待遇,个人不承担住房建设投资责任,甚至住房维修也由国家负责。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住房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

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

“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解决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起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提出:

“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批转《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

文件提出,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入手,将现行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

198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确定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

2、答:

城市住房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住房制度,实现住房消费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具体地讲,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建立以开发商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②建立以家庭为主的住房消费体系;③建立以中介服务为纽带的住房交易体系;④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调控体系。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改变城市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实行由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逐步实现城市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②改革城市住房的实物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③加快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开发建设;④根据“个人储蓄”、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建立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⑤发展城市住房金融与住房保险;⑥改变各单位分别建设、分配、维修和管理的住房供给体制,建立健全城市房产交易市场。

四、简答题1、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城市治安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简答城市社会保障的改革思路。

五、论述题1、试述实行自由迁移的政策效应。

2、试述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四、简答题1、答:

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①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②掌握城市人口的基本情况;③控制城市人口的机械变动;④提高城市人口质量;⑤控制流动人口流量和流向。

2、答: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和秩序状态,保障公有财产和其他合法财产,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卫国家政权,保障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3、答: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①扩大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②实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的社会化;③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④严格社会保障资金的独立管理;⑤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⑥加强社会保障的宏观管理;⑦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⑧建立覆盖全体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⑨建立城乡有别、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五、论述题1、答:

①自由迁徙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只有实行自由迁移,才能保障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才能促进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

②自由迁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自由迁徙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

③迁徙自由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取消人口迁移的户籍限制以后,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将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迁移到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

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而言,这种市场化的人口外迁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④自由迁徙有利于减轻国家扶贫开发的任务。

自由迁徙既可以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在失业问题,也可以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而国家在落后地区的扶贫开发任务也将大大减轻。

⑤自由迁徙有助于形成竞争性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

在人力资源可以自由迁徙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技术和人才,各个地方政府不得不在公共服务的领域展开竞争。

逐渐地,地方经济竞争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竞争,转向公共政策的治理绩效竞争。

2、答: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社会保障对象以城镇劳动者为主,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城镇劳动者的生、老、病、伤、残等均由单位包揽。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很快提上日程。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在这方面的进展最快。

在对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同时,我国还先后试点并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等。

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当时用待业替代失业的概念,提出要建立失业保险基金。

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的“三条保障线”。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着以下问题:

①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于狭窄;②社会保障改革方案缺乏统一论证;③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④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四、简答题1、什么是城市公共事业?

2、城市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我国城市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五、论述题1、试论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四、简答题1、答:

在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城市社会共同需要,由城市公共财政支付的社会工作。

2、答:

城市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在确保政治文化事业、公共文化事业及其他各项国家重点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绝大多数国家文化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其实现企业化、产业化、民营化、社会化与市场化,进而促进中国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文化生活需要。

根据不同文化活动的目标和功能,分别确立不同的投资和管理模式:

①演艺娱乐行业的市场化运营模式;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政府扶持模式;③新闻出版事业的产业化运营模式;④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3、答:

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各类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成功经验,城市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目标是:

在重新界定、调整和收缩政府的体育事业职能范围的基础上、确保公共体育事业和学校体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将现有的大部分政府体育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和社会,使其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并大力发展各类体育产业,繁荣体育市场,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体育生活需要。

同时,要切实转变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各类体育中介组织,促进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发展。

具体地说,应当根据目标和功能的不同,分别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管理模式:

①体育组织的俱乐部管理模式;②体育场馆的有偿服务管理模式;③体育竞赛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五、论述题答: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应沿着以下目标和方向推进:

(一)公共事业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一切事业的旧体制,建立国办、民办、社会办等多种兴办公共事业的新格局。

(二)公共事业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实现公共事业资源配置与利用社会化,就该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赋予公共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使其成为自我管理、自行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三)公共事业经营活动的产业化只有实现公共事业运营活动的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旧的事业管理体制。

产业化的本质是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和竞争化。

(四)公共事业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只有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化,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简述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主导(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城市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城市化速度受政府控制。

)②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是体现为城乡协调发展。

③人口压力大,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⑤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发展模式

3、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

(1)社会救助。

这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就是克服贫困,起“雪中送炭”的作用。

(2)社会保险。

其目的在于确保人们在遇到人生主要风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有帮助,起“化险炎夷”的作用。

(3)社会福利。

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成员能够及时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的社会制度。

4、简述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1)城市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横向);

(2)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纵向)。

5、简述市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信息原则;②预测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系统原则;⑤择优原则;⑥民主原则。

6、简述我国市政主体的基本组成。

市政主体是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类组织,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的市政主体,具体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及司法机关;②非国家机关的市政主体,具体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各民主党派、市政协等。

7、简述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产业结构指的是三类产业(第一产业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物质、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产业;第三产业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有一个不断变动和演进的过程。

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先增长后下降,第三产业持续增长。

8、简述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①形式多样化;②实行直接选举,对选民负责;③各政党通过竞选方式获得执政权和参政权;④西方城市的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⑤西方城市一般不辖区划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

9、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注重社会效益原则;②统筹兼顾原则;③加强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