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82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docx

四川华威科研大楼施工方案

八、主要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本工程是四川华威科研综合大楼,地面上六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8743m2,主建筑高度为24m,该工程为智能科研综合楼,为满足其精度要求,制定如下方案,指导施测工作。

1、测量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或利用原区域,如城市及

工程勘察测量时所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作为依据,,根据总平面

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根据设计各层高的结构变化情况及施工单位拥有的仪器设备确定竖向投测的方法和精度要求,施测时参照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本工程长60.75m,宽52.5m,工程的平面定位按一级厂房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测角中误差为±7”。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为1/30000,量边时控制高差、拉力考虑温度,计算边长要进行三差(高差、温差、尺长)改正,控制网的闭合相对中误差按ms/s公式计算,不低于1/20000,式中ms--距离闭合差,单位mm,[s]--矩形边长距离的总和,单位mm。

3、高程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基点及成果,在施工

场地附近布置三等水准网,施测时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布设的水准点距建筑物不小于25m,距护坡桩不小于15m,水准测量闭合差要小于12√L为闭合线路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水准测量成果要经过平差和精度评定,经建设单位复核验收后方可使用。

4、施工测量:

(1)建筑施工时的标高控制

施工中的标高测量是以三等水准点依据施测,标高测量的允许偏差为:

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能超过3mm,建筑物全高(H)测量偏差不能超过3H/10000。

(2)施工时的轴线竖向投测:

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各现浇层上可安置测量仪器进行投测工作,当施工到±0.000m以后,将控制轴线恢复到±0.000m层板面上,恢复后的精度不低于原控制精度,恢复的轴线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投测的依据,竖向投测是建筑物施工测量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必须采用与施工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法相适应的投测方法来保证工程质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我公司拥有仪器设备情况,选用天顶垂准测量方法施工。

建筑物竖向投测精度要求,层间竖向投测偏差为±3mm,建筑物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

5、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施工开始时,即应进行沉降观测。

(1)水准点的埋设

为了使沉降观测的成果能正确反映建筑物下沉过程的情况,对水准点的选择、构造、埋设和保护都非常重要。

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墙上水准点,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金属管水准点。

(2)观测点的埋设:

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沉降观测点设置不少于6个,沿主楼四周均匀布置;

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

点位应避免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3)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要符合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合适的观测周期;

(4)交工后提交有关资料;包括沉降成果表,观测点位置图,变形分析报告等,每施工2层应观测一次,在交工的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5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

6、人员设备

本工程需测量员4人,J2激光经纬仪一台,S1精密水准仪一台,2m铟钢尺一对,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5OM,30m钢卷尺各一把,以及其它相关完整工具一套。

(二)基础施工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人挖孔灌注桩,以中密卵石为桩端持力层,桩端极限端承力标准值分别为3000KPa和5000Kpa,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800mm,桩径分别为1000mm、1200mm、1400mm,共56根桩,桩长5-10米,桩最大埋深为13米。

承台截面为矩形,每边超出桩径200mm。

地下室底板板顶标高-4.00,板厚400mm,局部板厚500。

墙体大部分为250mm厚,局部为350mm厚。

砼标号:

桩芯砼C25,护壁C20;

承台C30;

水箱及地下室采用C30S8防水砼;

承台底板下均设100mm厚C10砼垫层。

根据地勘资料,场地地下水埋深约为5m,因此必须在施工前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降水工程

1、降水深度要求

桩的最大挖深约为13米,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5.10m-5.50m,平均埋深为5.3m,需将地下水降至自然地面下-13.5m处,水位降低值为8.2m。

2、降水井计算

根据基坑开挖、降水深度要求及拟建场地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采用管井降水,降水区域为60m×524m。

式中:

Q——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根地质资料为18m/d

H——有效影响深度H=1.5(S+l)=14.1m

S——水位降低值S=8.2m

R——抽水影响半径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可得Q=4440m3/d。

按单口井涌水量600m3/d,则需井数n=Q/600=8。

根据降水要求,初步设计井深15m,井径Φ650mm,成井采用Φ360mm水泥管。

3、降水管井施工

降水井间距约25-30m,沿基坑周边布置,降水井距地下室基坑坡顶3m,详细平面布置见图。

4、降水设备

根据降水井出水量及施工技术要求,本次降水采用深井潜水泵,抽出的地下水用软管排至周边的排水沟内,经沉淀池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5、主体施工至二层完毕,基坑土方回填后方停止降水。

<二>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采用人工开挖。

1、施工准备

(1)土方开挖前,降水应完成,同时满足工程的需要。

(2)开挖前,根据总平面图及基础施工图以及水准点和定位交接等成果资料由测量人员进行现场定位工作,同时做好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的保护工作,以免开挖时遭到破坏。

2、土方量计算及施工机械的选择

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底板顶,边坡1:

0.3,基坑工作面宽度为500mm,经计算,土方量约为6200m3。

挖土机械选择:

式中Q——土方量(m3)

P——挖土机生产率(m3/台班)

T——工期(工作日)

C——每天工作班数

K——时间利用系数(0.8-0.9)

挖土机生产率:

式中t——挖土机每次循环作业连续时间(s)

q——挖土机斗量(m3)q=1.0m3

Ks——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3

Kc——土土充盈系数,可取0.8-1.1

KB——工作时间利用系数,一般为0.7-0.9

经计算,P=638m3/台班

选一台反铲挖土机W1-100

用10台8t自卸汽车,每车装4m3,每天出车160次。

3、护坡

本工程基坑大部分挖深约2m,局部4m,可不进行边坡支护,从总图上看出,场地邻希望公司一侧距离很近,为减小对其干扰,我们对该边坡进行处理。

用Φ6圆钢条扎成450×450mm的方格网,再在钢筋网上满铺铁丝网,在坡顶及边坡上锚入Φ20的钢筋使钢筋网锚固牢固,再在其上抹20mm厚1:

2水泥砂浆,在基坑坡顶至围墙的范围内,浇筑一层C10砼,坡度固坑外倾斜,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同时在距基坑边300mm宽处砌一道200mm高的半砖墙挡水,基坑挖好后,垫底施工完毕,放出底板边线,沿边线砌一道砖墙,内抹1:

2.5水泥砂浆,作底板的砖胎模。

4、施工要点

(1)土方挖应连续作业,土方运至指定弃土场。

(2)开挖时,测量人员应密切配合,以免发生超挖。

(3)开挖时,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变化随时观测,作好原始记录,发现土质异常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4)土方检底工作由装载机和人工完成,基坑开挖到板底设计标高预留200mm检底。

(5)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汇同质监、地勘、设计、建设单位一起验槽,之后进行砼垫底施工,在施工垫底前,由测放人员放出灌注桩及承台的大致位置,并留出相应位置。

<三>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测量放线—→开挖桩孔—→支护壁模板—→浇护壁砼—→拆模—→桩身钢筋就位—→浇注桩身砼

1、人工挖孔

(1)垫底施工完后,由放线工在垫底上引出各轴线的位置,同时放出灌注桩的位置和中心线,还应将标高和控制轴线投测于边坡护壁上,以备检查和板线时使用。

(2)开挖桩时,降水深度应满足要求,应连续不断地降水,不能停抽,以免出水上涌的现象。

停电时应立即启用备用发电机,发电抽水。

(3)挖孔采用间隔开挖,每个竖向施工段开挖深度以800mm为宜,孔内挖土顺序为先中间后周围连续进行,不得间断,挖出的土装入吊桶或箩筐内,通过在孔口安支架、滑轮、车用人力提升,吊至地面后及时运输出坑底,不能在坑底堆土。

(4)桩扎挖掘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以及垂直度。

(5)挖至设计标高时,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注桩身砼。

2、护壁施工

(1)护壁施工应与挖孔交替进行,桩护壁模板支设如图所示。

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2)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②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mm。

(3)井圈护壁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为100mm。

③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④护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进行。

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⑥同一水平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3、桩施工

(1)桩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进行桩身施工。

(2)桩钢筋在地面制作,绑扎成形后,用塔吊入桩孔内。

(3)主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施工时钢筋笼外侧砼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4)浇注桩身砼时砼通过串筒下料,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实。

<四>承台施工

1、承台采用人工开挖,挖出土方及时运走。

2、承台钢筋砼与底板一起施工。

<五>地下室(基础)工程

1、模板及支撑架工程

(1)剪力墙、梁均采用钢模,散拼散拆,用钢管、扣件支撑,楼板采用S12竹胶板作模板,柱采用钢模,先拼成L型,编号,现场对号就位组装,整拼整拆。

楼梯踏步采用木模板。

(2)柱截面≥700mm,柱中每边预埋φ20PVC管中穿φ14对拉螺栓@600mm,地下室外墙采用φ14对拉螺栓,间距:

2m墙体以下450mm×750mm,以上750mm×750mm,并在对拉螺栓中部焊一块80×80×6mm止水片,对拉螺栓直接安装,不预埋PVC管。

凡在对拉螺栓位置的钢模板均采用150×150mm定型钢模上打φ14孔。

(3)梁、剪力墙、柱支模前必须先设计模板拼装图,钢模工必须严格照此图施工,要求钢模板排列有序,对拉螺栓位置横平竖直,凡不合模数的模板不得放在梁、柱、剪力墙与板交接处。

(4)地下室外墙拼模时,外侧模板应比板高约500mm左右,以带钢模用300mm高钢模转通拼装,砼浇筑后暂不拆除该圈模板,便于上部支模时直接与此搭接,防止出现砼跑浆烂根及接头不平等质量通病。

(5)梁、板、柱、剪力墙均采用钢管支撑,满堂搭设,梁下支撑架间距≤1m。

柱箍≤0.8m,剪力墙支撑间距≤0.8m,楼板支撑间距≤1.2m。

(6)底板上500mm高剪力墙支撑架立管的固定:

在底板筋上按立管间距焊一根φ20立筋在底板底层筋上,露出底板面150mm,立筋上焊一根长100mm水平筋,立管搁置在水平筋上,施工完毕将伸出底板的钢筋割去。

2、钢筋工程

(1)根据流水段钢筋分批加工、分批绑扎。

(2)箍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弯勾必须做成135°。

(3)所有钢筋直径D≥16时,竖向接头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水平窄间隙焊。

其余的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和位置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执行。

(4)板上下层钢筋采用φ25钢筋桁架支撑间距≤2m。

(5)梁双排钢筋间加φ25@2000短筋隔离。

(6)扎板筋和竖筋时均要绑扎好垫块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7)为防止浇砼时施工人员对楼负筋的踩踏,搭设活动跑道,随操作面移动跑道支架如图所示:

3、砼工程

(1)砼采用商品砼,地下室施工缝留置在底板标高以上500mm处,采用钢板止水带。

(2)砼总长60m,设计未设后浇带,在浇筑时,要连续施工,不能间歇,且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减小收缩变形的影响。

a.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b.粗细骨料应经过筛选,无杂质,热天施工时,粗骨料要经常浇水降温。

c.热天施工时,应采用经过降温的水或在水中掺加碎冰渣。

d.砼的配合比应严格按强度和抗渗等级进行实验确定,需要时可掺加外加剂,并在施工中严格计量。

(3)砼边浇筑边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尤其加强对剪力墙,梁柱接头处的振捣。

(4)砼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六>土方回填

基础分段验收,分段进行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在基础验收后插入进行。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和人夯相结合,分层填铺,每层铺土厚度为0.20--0.25m,分层夯实,回填土密实度要求,不小于96%,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主体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柱脚手架──→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及支撑─┐

├→梁板支

电梯井剪力墙钢筋绑扎─→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及支撑─┘

撑架──→梁板底模──→梁板钢筋绑扎──→梁板侧模──→安装预埋管线等──→隐蔽验收──→柱梁板砼浇注──→砼养护及试压──→模板及支撑架拆除

各分项完工后由专检人员验收认可,并作记录。

每层按此程序施工逐层进行。

2、施工缝留设及处理

层与层间留设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柱顶、梁顶等部位。

由于采用商品砼,当砼供应需临时中断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或墙洞口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

施工缝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表面处理。

3、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组织钢筋工长、质量员、钢筋班组所有成员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各部位钢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规程,向施工班组作出书面技术交底。

①材质:

所有用于工程的钢筋必须具有钢材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特别应注意按规范复核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是否符合要求。

②加工场地:

钢筋加工在现场地面层进行。

加工成半成品后,利用塔吊就位至各楼层进行绑扎。

③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钢筋加工时其形状和锚固长度、箍筋弯钩角度及直段部分长度均应按设计图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抗震规范要求执行。

④钢筋绑扎及连接

框架部分绑扎顺序:

柱钢筋──→主梁钢筋──→次梁钢筋──→楼板钢筋──→安装预埋插筋──→板负弯矩筋

剪力墙部分绑扎顺序:

暗柱钢筋──→墙钢筋──→暗梁钢筋──→楼板钢筋──→插筋和拉筋

绑扎注意事项:

⑴预留孔洞处的钢筋,按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执行,不得随意截断。

⑵钢筋保护层用同砼配比的砂浆垫块来保证。

垫块尺寸50×50×保护层厚度。

⑶在接长墙、柱纵向钢筋时,由于其上端自由悬空较长,应搭设钢管临时固定。

⑷为保证板面墙面钢筋位置准确且牢固,双层钢筋加φ12支撑铁马,纵横间距@1000。

⑸在框架节点处钢筋规格、位置、间距应严格按施工图及有关抗震规范要求绑扎。

不得随意减少,绑扎前应考虑好穿筋顺序以减少由于穿筋困难造成的返工,并应注意核对主筋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核对主次梁交接处次梁钢筋按设计能否满足其保护层厚度要求,并会同设计作出适当处理,不得为满足次梁保护层厚度而随意降低主梁钢筋的有效高度。

⑹当梁钢筋为双层或多层钢筋时,应用Φ25同梁宽的短钢筋间距@2000垫于上下层钢筋之间,以满足设计要求,确保钢筋的绑扎质量。

⑺板中有双层钢筋时,加φ10铁马凳@800。

剪力墙部位为双层钢筋,则加φ8@600S筋。

⑻为防止伸出楼面柱主筋位置偏移,可采用工具定位箍。

如下图:

⑤钢筋连接按设计要求和有关钢筋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板内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梁内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框架柱和剪力墙暗柱纵向钢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接头。

电渣压力焊的适用范围为直径φ14-φ40的热轧Ⅰ、Ⅱ级钢筋。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选定应符合下表规定

┏━━━━┯━━━━┯━━━━━━━━━┯━━━━━━━━━┓┃││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

┃钢筋直径│焊接电流├────┬────┼────┬────┨

┃(mm)│(A)│电弧过程│电渣过程│电弧过程│电渣过程┃

┃││u2.1│u2.2│t1│t2┃

┠────┼────┼────┼────┼────┼────┨

┃14│200-220│││12│3┃

┠────┼────┤│├────┼────┨

┃16│200-250│35-45│22-27│14│4┃

┗━━━━┷━━━━┷━━━━┷━━━━┷━━━━┷━━━━┛

┏━━━━┯━━━━┯━━━━━━━━━┯━━━━━━━━━┓┃││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

┃钢筋直径│焊接电流├────┬────┼────┬────┨

┃(mm)│(A)│电弧过程│电渣过程│电弧过程│电渣过程┃

┃││u2.1│u2.2│t1│t2┃

┠────┼────┤│├────┼────┨

┃18│250-300│││15│5┃

┠────┼────┼────┼────┼────┼────┨

┃20│300-350│││17│5┃

┠────┼────┤│├────┼────┨

┃22│350-400│││18│6┃

┠────┼────┤│├────┼────┨

┃25│400-450│││21│6┃

┠────┼────┤│├────┼────┨

┃28│500-550│35-45│22-27│24│6┃

┠────┼────┤│├────┼────┨

┃32│600-650│││27│7┃

┠────┼────┤│├────┼────┨

┃36│700-750│││30│8┃

┠────┼────┤│├────┼────┨

┃40│850-900│││33│9┃

┗━━━━┷━━━━┷━━━━┷━━━━┷━━━━┷━━━━┛

⑥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沿墙高度第500在灰缝内配置2Φ6拉结筋,锚入混凝土或柱内200,伸出柱边或混凝土墙1000并且≥填充墙长的1/5,或至门窗洞口边。

4、模板施工

梁、柱、剪力墙施工时,采用组合钢模板,为保证柱、梁板,与柱梁接头在施工中不变形,按梁的长度、截面尺寸,自制定型钢模。

楼板采用高强度竹胶合板。

模板支撑对梁、柱、墙采用钢管脚手架或碗扣式脚手架,板采用早拆模板体系。

早拆模板体系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之一,可以提前拆除支撑架,加快钢管的周转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

模板安装采用现场拼装。

为确保工期,准备三层模板及支撑材料,周转使用。

模板的支撑搭设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楼板满堂架支撑各杆件间应相互连接,同时设置剪刀撑。

①柱模板支设

a.砼高柱中间应留设振捣口,其距离为2m。

b.柱箍采用直径φ48钢管,柱箍设置竖向间距视柱断面尺寸分别设为500mm和600mm。

各柱支撑用脚手架搭成井字形,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柱模板位移。

对拉螺栓按500mm间距呈十字形布设。

②梁模板支设

a.对于跨度L≥7m或悬排长度≥1.5m的梁,支模时按2/1000L起拱。

b.对梁高超过1m的梁,对于底模支撑都应采用验算来确定立杆间距;梁中穿2Φ14对拉螺栓@1000,保证梁的断面尺寸。

c.梁柱接头处,柱模应使用转角模,在转角模板不符合模数自制定型钢模。

③电梯井模板的施工

为保证电梯井的施工质量,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电梯井采用特制筒子板,利用塔吊整装整拆。

用线锤检查垂直度,拉线找正固定牢实。

保证井筒垂直度要求。

(见电梯井筒模板安装示意图)

④板模板支设

a.现浇楼板排板时,尽量用整张高强度竹胶合板作面板。

b.搭设钢管支架,铺设50×100背楞。

c.设置保留支柱,即可调钢支柱,按正常支模安装楼板模板支撑后,将可调钢支柱安装到预定位置,其顶托板与模板面平齐,与砼直接接触。

d.为了防止可调钢支柱顶托板与模板间漏浆,可在浇筑砼前,放一块薄铁皮或油毡。

e.养护14d,拆去模板面板。

按施工规范要求,保留支柱的@≤1800mm,只要板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可拆模。

可调钢支柱保留,作为砼楼板的支撑点。

f.简易早拆模技术经济对比:

以一个平方单元为例,在相同施工时间的条件下,简易早拆模与其他模板投入资金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简易早拆模板的费用约为普通支模方法的50%。

采用简易早拆模技术,除了取得大量减少模板支撑材料的直接投入费用外,还可减少模板支撑安装和拆除的人工费用,施工现场文明,避免了支撑林立。

见早拆模体系示意图。

⑤梁、柱、剪力墙接头施工

a.柱、梁接头处尽量使用标准钢模板,不合模数的地方采用自制定型钢模,避免出现胀鼓或紧缩现象。

b.柱、梁交接处,为保证带点核心区砼强度与柱相同,在梁中插入带企中的T型钢板。

c.剪力墙在上、下砼顺平侧拼钢模时比板高约5cm左右,此带钢模用300cm高钢模转通拼接,砼浇筑后暂不拆除该模板,便于上部支设时直接搭接于此,防止跑浆烂根及接头不平等质量通病。

d.柱、墙所有直接搁置于现浇板上的模板底部,均于支模前在模板处抹一带3cm宽1:

2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止砼浇筑时跑浆烂根。

e.为了确保工期,准备三层模板及支撑材料,周转使用,为了加快材料周转,在砼配合比中掺入早强剂。

5、脚手架施工

本工程作业用脚手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及普通钢管脚手架。

外墙装修搭双排脚手架,垂直运输采用Q5512。

1)双排脚手架脚手架须在框架主体施工后搭设双排外架,作为上部施工和装修用脚手架;进入内装修时再搭设双排内架。

⑴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安放垫板──→安放底座──→树立杆同时安扫地杆──→校正立杆──→安设第一步架的大、小横杆──→全铺脚手板

⑵施工要点

①在分层夯实基土上,应垫以不小于200×200的木板,底座应放置在木块上。

②立杆间距:

横向1.5m,纵向1.4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架高的1/200,钢管应用扣件连接。

③大横杆间距1.6m,应安放平顺,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④小横杆间距1.4m,应搁置在大横杆上。

⑤建筑物四角5m内每边设置剪刀撑一道,中间每隔15m设一道,剪刀撑应联系3-4根立杆。

斜杆与地面夹角不得超出45度-60度范围。

撑杆设置在脚手架外侧,与立杆及小横杆绑牢。

⑥双排架应与主体柱相连,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以防倾覆。

⑦脚手板按要求搭设,不得有探头跳,跳板应无虫蛀,断裂等。

⑧脚手架搭设完后,按要求在脚手架外侧设围网,在作业层跳板下设兜网。

⑨脚手架未经验收不准使用,验收使用期间不准随意拆改。

6、砼浇注施工

由于本工程所处场地狭窄,故砼采用商品砼。

浇筑顺序:

柱、梁、板,施工缝留在梁底。

梁板同柱的节点处浇筑时先浇柱的砼然后再浇筑梁板砼,在梁、柱交接处,采取措施,确保梁柱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