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84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5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doc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重点复习资料和习题试题集

 

重点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国民生产总值:

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

最终产品

3、

中间产品

4、

存货投资

5、

重置投资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

6、政府支出的转移支付:

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者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所以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不计入GD

P)

7、政府购买:

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计入GDP)

8、企业的转移支付:

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10、企业间接税:

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11、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2、边际消费倾向

13、平均消费倾向

14、边际储蓄倾向

15、平均储蓄倾向

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任一单位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1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7、税收乘数:

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18、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9、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20、投资:

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包括厂房、设备的增加。

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

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21、资本边际效率:

(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

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若资本的边际效率r

大于市场利率i,则此投资就值得)

22、加速数和加速原理:

产出增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为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23、投资的边际效率:

由于R(资本品供给价格)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

24、IS曲线:

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25、货币的需求:

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26、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27、流动偏好陷阱:

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28、货币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货币总需求的函数可描述为:

L=ky-hr.

29、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相应的国民收入都会使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

30、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LM呈水平状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

原因是如果利率一旦降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所以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所以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31:

LM曲线的古典区域:

LM曲线的斜率无穷大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大。

原因是这时候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使LM曲线右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

32、LM曲线的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

33、财政政策:

是政府变动税收、支出和借债水平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34、货币政策:

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5、挤出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

简单地说,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36、货币幻觉:

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

37、凯恩斯主义的极端状况:

是指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非常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38、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水平IS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

在此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39、失业:

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苦难所引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40、自然失业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41、奥肯法则:

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的关系。

这一法则认为,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42、自动稳定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

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4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44、补偿使用的财政政策:

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45、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46、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47、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48、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49、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50、法定准备金率: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

51、超额准备金:

如果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厂商由于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借款,或银行认为给客户贷款的市场利率太低而不愿贷款,诸如此类的原因都会使银行的实际贷款低于其本身的贷款能力。

这部分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额就形成了超额准备金。

52、道义劝告: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53、总需求曲线: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54、利率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55、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就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56、潜在就业量:

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57、潜在产量:

在现有的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58、汇率:

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59、BP曲线:

表示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即国际收支差额的曲线。

60、经济增长:

通常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

61、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62、经济周期:

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63、经济周期的类型:

长周期,平均50年左右,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短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

64、不稳定原理:

哈罗德认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这个结论叫做不稳定原理。

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难稳定在一个不变的发展速度上,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65、消费价格指数:

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告诉人们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事件多花费多少。

66、温和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的比例在10%以内。

67、奔腾的通货膨胀:

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68、超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6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7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71、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72、牺牲率:

是指GDP损失的累积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

73、乘数-加速数模型:

用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说明经济波动的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理论;加速原理是指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

74、消费价格指数:

衡量一个典型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揽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这一指数的基本意思是,人们有选择的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他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75、理性预期:

又称合理预期。

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指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将发生的事实,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它包含三个含义:

第一,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第二,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

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76、效率工资:

是使企业单位产量的劳动力成本最小化的工资。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市场工资就是效率工资,这是因为市场工资是一家企业能够获得某一特定类型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最低工资。

但是,如果监督工人的成本很高或者工人的流动性很大,那么企业可能会发现支付一个比市场工资更高的工资将会降低他们单位产量的工资成本,而为了补充流失的工人,培训新职工会引起一笔培训费用。

同时,为了使原有职工不会外流并且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厂商一般也不愿意轻易降低工资。

77、菜单成本:

那些认为衰退将只会持续相当短的一段时间的企业有可能不愿意降低其价

格。

其中一个原因是所谓的菜单成本,根据其最明显的例子命名:

即当餐馆改变价格时印刷新菜单的成本。

但是价格的变化还会带来其他的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

(1)估计需求变

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已确定价格是否会下降。

(2)对存货商品重新定价。

(3)印刷新

价目表并邮寄出去。

(4)把新的价格传达给顾客,有可能是通过广告的方式。

当菜单成本非常大的时候,企业可能会继续保持当前的价格以回避这部分成本。

78、政策无效性命题:

指由于理性预期,预料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无影响,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

这意味着:

要想使政策有效,它必须具有欺骗性,即使人们得不到有关政策的真实的信息。

79、适应性预期:

一种关于预期形成的观点,即认为预期仅由过去经验所形成,预期将随时间推移缓慢发生变化。

80、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推测: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用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或相同的。

西方学者把它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

从表面上看,以税收筹资和以债务筹资并不相同。

政府的税收减少了一个人的财富,而出售相当于税收额的债券给同一个人,然后在以后同利息一起偿

还,这似乎没有改变这个人的财富。

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均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

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一部分财富积蓄起来。

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时的情况一样。

李嘉图本人并不认为上述推测完全符合现实。

81、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量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82、GDP平减指数:

又称为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

83、索洛增长模型说明了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储蓄率决定其资本存量规模,从而决定其生产水平。

储蓄率越高,资本存量越多,产出水平也越高。

也说明了一个经济的人口增长率是决定长期生活水平的一个因素,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均产出水平越低。

84、黄金规则水平:

使稳定状态消费最大化的资本水平。

如果一个经济的资本大于黄金规则稳定状态,那么,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有试点上的消费。

与此相比,如果经济的资本小于黄金规则稳定状态,那么,达到黄金规则就要求增加投资,从而减少现在这一代的消

费。

85、菲利普斯曲线:

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调整曲线又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的曲线。

习题集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

A.—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B)

A.剔除金融转移;B.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B)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

A.110亿美元;B.157亿美元;C.280亿美元;D.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D)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

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B)

A.$2000;B.$1500;C.$1000;D.$750。

9、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禾I」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C)

A.出口加进口;B.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

11、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亿美元,它在本年生产了25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20亿美元,则该国在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A.25亿美元和5亿美元;B.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C.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D.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1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D)

A.社会保险金;B.公司所得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政府转移支付。

1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A.政府购买;B.税收;C.净出口;D.投资。

15、社会保障支付属于(C)

A.政府购买支出;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消费。

16、下列第(d)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

17、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A)。

A.投资二储蓄;B.投资二消费;

C.总支出一投资=总收入一储蓄;D.储蓄=消费。

18、从国内生产总值减下列哪项成为国内生产净值(C)。

A.直接税;B.原材料支出;

C.折旧;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N

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值。

N

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N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N

6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N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N

8、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贝U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Y

9、居民购买房屋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N

10、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Y

11、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之和。

N

13、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之和。

14、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N

三、计算题

现有如下资料: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1

面粉

120

100

20

面包

150

120

30

要求计算:

(1)把空格填上;⑵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

150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

370

⑷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

150(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

220

2根据以下数字,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政府购买

200

政府转移支付

12

储蓄

25

资本折旧

50

净出口

0.15

个人所得税

80

净投资

125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社会保险金

130

企业间接税

75

2.

(1)GDP=C+I+G+NX=500+(125+50)+200+0.15=875.15

(2)NDP=GDP—折旧=875.15—50=825.15

(3)NI=NDP—企业间接税=825.15—75=750.15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750.15—100—50—130+12=482.15

(5)DPI=PI—个人所得税=482.15—80=402.15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C)

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

2、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

A.自发性消费B.总消费C.收入D.储蓄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

4、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C)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

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

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

5、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C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

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6消费函数C=Co+cYd(Co>O,Ovcv1)表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A)。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C)。

A.1.6;B.2.5;C.5;D.4

8、储蓄函数S=S0+sYd(SOv0,0vsv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B)。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那么GDP将(D)。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