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0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docx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

砌体工程质量管控流程

 

编制

张照

日期

2014.12.1

审核

杜明权汪浩杰

黄木超吴建强

日期

2014.12.13

批准

朱荣梅

日期

2014.12.19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关于砌体工程内部管控流程,明确砌筑工程的标准做法,提高砌筑实测质量、观感质量、现场整洁度,进一步提高砌体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流程。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在建项目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

3.引用规范、文件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工程质量停检点验收管理制度》(修订)

《工程质量评估管理办法》(修订)

4.管控流程

4.1方案要求

4.1.1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要仔细审核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方案,方案要针对墙体门窗洞口、相邻墙体咬茬等绘编砌筑排模图(表),以确保砌体组砌合理。

4.1.2砌体排模图(表)应具体到植筋位置高度、底砖砌筑皮数、斜砌留置、窗户压顶留设高度等。

具体示例详见附件一。

4.1.3方案中还应包含厨卫止水带的定位、构造柱砼浇筑、振捣等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本流程第4.5项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的质量保证措施等。

4.2进场材料验收

4.2.1考虑目前较多数砌体厂家生产能力、市场供需及砌体龄期要求等实际情况,工程技术部要求施工单位宜提前一个月选定砌体供货厂家,并和监理单位参与确定砌体供货厂家前的考察工作,书写砌体厂家考察报告(模板详附件二),留存工程技术部备查。

施工单位提早组织砌体材料进场,进场前应划定专门区域,采用搭棚的方式,存置砌块(图1)。

砌块从厂家运到工地后,堆放在棚下平台(方木、模板铺钉而成,高出周边至少10公分、并能有效排水)上,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在砌体每一堆放区侧面用硬物在其中十块砖上标注出厂日期,粘贴龄期达标时间标志(比如“此批砌体X月X日前禁止使用”字样),拍照存档(照片上显示拍照日期),并告知施工单位准许使用日期,要求施工单位在砌体龄期期满(28d)使用时通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再次拍照存档,以保证材料使用时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龄期要求。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在砌体龄期达标前3天告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准备进行砌体进入楼栋的运输工作,得到工程技术部、监理单位准许、拍照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砌体进入楼层的运输工作。

楼层砌体堆放必须采用移动式堆砖平台垫底(采用1张模板与4条方木钉在一起,平面尺寸900mm×1800mm,堆砖数量控制在4×3×4=48块),见图2

砌块运到楼层后,应轻拿轻放,如有破损需集中堆放,切割成小砖后方可使用,以有效控制上墙砌块的质量。

图1

图2

4.2.2监理单位对进场的每批次材料均进行检查,填写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详附件三)。

工程技术部每半月与监理单位联合检查一次,并做好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详附件三),抽查情况要求在当日施工日志中显示。

4.3现场交底

4.3.1砌体工程开始施工前,工程技术部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关于本工程进行交底。

具体交底内容详见《现场管理交底表》附件四。

交底后三方在书面交底内容上签字确认。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甲方以及监理交底情况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反交底,具体反交底内容详见《施工单位现场反交底表》附件五。

4.3.2参加人员为建设单位工程技术部经理、经理助理级(分管现场管理)、工程技术部技术负责人、主管工程师、质检员;监理单位为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施工单位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等。

4.3.3建设单位工程技术部在砌体工程开始前要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观康桥标准样板施工,现场观摩交底,《现场观摩交底表》详见附件六。

4.4样板引路

4.4.1每标段选取一栋具有代表性的楼号砌筑样板层,作为质量监察部参与验收的大项目部级停检点。

4.4.2每栋楼砌体施工前必须做样板层,由工程技术部经理组织验收。

4.4.3砌体工程施工前10日应完成样板施工,工程技术部专业工程师或监理单位应对样板关键点和部位进行旁站监督,并做好记录(旁站记录模板见附件七)。

4.4.4样板楼层建筑50线应在样板验收前在墙体上弹出。

4.4.5样板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然后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砌体(样板、自检、抽检、停检)验收记录表》详见附件八。

砌体工程验收问题记录表(通用)详见附件九。

4.4.6参与验收方联合验收后,填写《砌体样板工程验收单》。

表单详见附件十。

4.4.7砌体样板未通过验收前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4.4.8样板验收通过后,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样板质量进行施工。

4.5关键控制点及标准做法

4.5.1定位

砌筑前应在地面上弹出墙体两侧的双控制线

将控制线引到梁、墙、地面对门窗洞口进行定位

立皮数杆,植筋位置用粉笔标识

立皮数杆定好位后,植墙体拉结钢筋

4.5.2监理单位针对植筋施工每层均进行检查验收,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针对植筋施工高层每3层与监理单位联合检查一次,低于3层的楼栋至少联合检查一次,并填写《植筋质量抽检验收记录表》。

《植筋质量抽检验收记录表》详见附件十一。

4.5.3施工单位现场砂浆、砼搅拌时严格按照配比通知单配制,并现场悬挂配比牌。

工程技术部不定期抽查现场配比实际用量,填写《现场砂浆、砼搅拌材料用量抽查记录单》(详见附件十二),工程技术部与监理单位每周至少联合检查一次。

4.5.4反坎、预制过梁等二次构件必须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砌筑排模图应张贴到现场待砌筑墙体邻近位置。

厨卫间混凝土挡水坎高度不小于200mm,宜采取与结构楼面板同时浇筑,确有困难的,作为二次结构浇筑挡水坎前,要清理和凿毛地面、墙面。

混凝土挡水坎模板应固定牢靠,卡箍间距≤500mm,辅以钢管与周边墙体斜撑加固。

厨卫间混凝土反坎浇筑密实、棱角顺直,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预制过梁(当嵌入墙体搭接长度不足250mm时,应采取植筋现浇方式进行);

门窗洞口边预制块(200长×同砌块高×同墙宽)

砌筑排模图张贴到现场

4.5.5砌筑过程进行拉线、挂线;长度超过3米的墙体端头立皮数杆,以便控制每排砖的水平度(图3)。

4.5.6砌体砌筑面应洒水湿润。

4.5.7砌体设置正手墙、反手墙(在墙体标示),双面勾缝,灰缝应饱满且缝宽满足规范要求(图4)。

图3

图4

墙体水平及竖向灰缝宽度15mm,均匀一致,双面勾缝。

将新砌筑的砌块揭开,砌块的铺浆面和座浆面的挂浆面积≥90%

砌筑完成后,现场干净整齐。

无落地灰、控制线保留完整。

实测数据上墙,总包、监理不同颜色标识

4.5.8当砌筑时遇到非整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必须使用手提电锯和板锯切割所需尺寸砌块。

严禁用斧子、瓦刀等任意劈砍。

砖、裂砖、长度小于200mm的砖禁止上墙。

4.5.9工程技术部应做好圈梁、过梁、压顶、构造柱钢筋的隐蔽验收工作。

构造柱下部钢筋应与楼板面插筋绑扎牢靠,构造柱上部钢筋与板顶所植钢筋绑扎牢靠。

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槎口深度≥150(1/4砖长),自底向上,先退后进。

构造柱边缘与模板之间粘贴海绵条,以防漏浆影响观感。

构造柱、腰梁等二次构件必须经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5.10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窗台压顶及止水带砼面层收面施工及后期养护。

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螺栓应从构造柱内部穿过,不得在砌块上凿孔。

不得采用穿铁丝的方式固定模板,模板上部支设成喇叭口,构造柱顶部需一次性浇注完成

混凝土构造柱须浇筑密实、表观优质

错误做法:

窗台压顶采用砌筑完成后,后期进行浇;窗台压顶未能伸入墙体。

正确做法为先按要求浇筑压顶,再进行以上部位的砌筑

门窗洞过梁搁置长度≥250mm,压顶深入墙体不小于200mm(设计具体有要求除外)

4.5.11斜顶砖45°~60°,灰缝饱满、双面勾缝,斜顶砖的端头及中部采用预制砼三角块加上斜(图5)。

为控制斜砌前停歇时间,工程技术部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墙体砌筑至斜砌部位时进行报验,工程技术部在墙体标示验收日期。

间歇期满后施工单位准备斜砌时再次向工程技术部进行报验,验收时再次在待斜砌墙体上标识验收日期以此控制间歇期时间(14d)。

施工单位可根据班组数量、同时开工楼层数量每3层~4层进行报验。

4.5.12外墙空调孔位置采用预制块砌筑,并标示留置位置(图6)。

图5

图6(开敞阳台除外)

4.5.13通风管井在砌筑时,井道内壁要随砌随抹。

4.5.14安装预埋相关要求

电盒/电箱、水电管线通过控制线定位;

管线开槽尺寸要求:

线槽深度≤dn+20mm,线槽宽度≤dn+60mm

管线固定:

水泥钉+铜丝固定管线,固定钉间距不超过300mm

管线固定后,采用砂浆将线槽填平,然后挂钢丝网

管线集中位置:

装管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

4.5.15若临时施工洞需留置在较短墙肢上时,宜整面墙不砌筑,抹灰前再统一砌筑整理。

若墙肢较长,则临时施工洞留置宽度不小于2m,门洞范围内自底板至梁板底不再砌筑(留置马牙槎)。

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Ф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砌筑时后砌砌块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50mm。

临时施工洞口应尽量避开管线预留位置。

斜切或顶部膨胀砼施工前应留够间歇时间14d。

4.5.16墙体砌筑完毕、线管线盒安装完成后,在主体结构验收前,混凝土与砌体接缝两侧各125mm表层采用抹灰专用镀锌垫片压钉加挂0.7*12*12冷镀锌钢丝网。

若不同材质交接处存在高低错台不平整,则铺网前应高剔低补后再钉钢丝网。

4.5.17其他禁止做法

外墙突出结构未设置防水反坎

砌筑墙体混砌严重

混凝土墙管线压槽过深,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截面,甚至破坏钢筋

直接在墙体上开凿洞口

4.6停检、抽检、过程验收

4.6.1停检验收按照《质量停检点验收管理制度(修订)》要求进行验收。

附件八、附件九作为停检验收表单附件。

4.6.2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砌体施工质量每层必检,同时工程技术部应联合监理单位对砌体施工质量进行高层每三层一次、多层每层抽检检查,监理单位和工程技术部均做好抽检检查记录(附件八、附件九)。

4.6.3监理单位和工程技术部在抽检过程中检测数据上墙,便于公司其他部门参与停检及节点付款验收时直接对上墙数据进行复核。

4.6.4砌体付款节点(附属主体付款)验收时应随机抽取待检楼层不少于30%的楼层进行观感、实测实量检查,抽检使用表格同附件八、附件九。

参与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方案分工对砌体过程管控资料进行核查,核查内容详《砌体工程管控资料核查表》(附件十三),作为付款申请附件,过程管控资料检查不合格,本次工程款不予支付。

5.相关附件

附件一:

砌体排模图示例

附件二

工程技术部砌体生产厂家考察报告

XXXX年XX月XX日上午,在总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组织下:

工程技术部主任工程

师(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材料员,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厂家1、厂家2、厂家3进行实地考察。

1、实地考察相关书面资料收集及对比详见下表:

厂家名称

对比项目

厂家1

厂家2

厂家3

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成立时间

注册资金

企业类型

经营范围

税务登记证

产品质量认定证书

墙材节能材料推广认证

使用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材料备案证明

2、实地考察现场对比:

厂家1:

厂址规模;生产设备情况;年产量;砌体种类规格;生产车间清洁情况,材料堆放情况;相关检测资料、规范完整齐全情况。

产品质量外观检查(随机抽取20块),按《砌体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表》中外观检测项目内容实测实量后计算合格率为。

厂家2:

厂址规模;生产设备情况;年产量;砌体种类规格;生产车间清洁情况,材料堆放情况;相关检测资料、规范完整齐全情况。

产品质量外观检查(随机抽取20块),按《砌体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表》中外观检测项目内容实测实量后计算合格率为。

厂家3:

厂址规模;生产设备情况;年产量;砌体种类规格;生产车间清洁情况,材料堆放情况;相关检测资料、规范完整齐全情况。

产品质量外观检查(随机抽取20块),按《砌体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表》中外观检测项目内容实测实量后计算合格率为。

经考察人员综合考察情况商议,厂家X(一家或两家)无论公司规模、产品质量及公司信誉均满足本项目要求,定其为本工程供货厂家。

工程技术部

XXXX年XX月XX日

建设单位考察人员签字:

监理单位考察人员签字:

施工单位考察人员签字:

附件三

砌体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记录表编号:

LXW-79#-001

工程技术部

楼号

本次进场数量

(分规格、型号)

进场批次

本次为第次进场

主管工程师

验收日期

检查内容

1

规格、等级是否与图纸设计要求一致

是□否□

2

产品合格证、出厂及型式检测报告、墙材节能材料推广认证、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材料备案证明

是□否□

3

材料龄期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是□否□

4

原材是否见证取样

是□否□

5

外观

检查

几何

尺寸

长(砖±3mm;砌块±4mm)

宽(砖±3mm;砌块±2mm)

高(砖±3mm;砌块±4mm)

缺棱掉角个数不多于2处,缺失尺寸不得大于20mm(砖)或70mm(砌块)

裂纹数量不大于2条,任一面上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方向尺寸的1/2

验收结论

 

总监(总监代表):

签字栏

备注:

1、砌体材料1万块中随机抽取20块进行检查,数据合格率低于80%时再随机抽取40块进行检查,若检查仍不合格,则判定本次进场砌体材料不合格。

2、监理单位对进场的每批次材料均进行检查,工程技术部每半月与监理单位联合检查一次。

 

附件四

砌体工程现场管理交底表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项目名称

合同文件名称

工程技术部主持人

记录人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负责人

交底内容:

一、质量管理:

1、施工单位在砌体样板施工之前给建设单位进行技术反交底,介绍本项目砌体工程的施工班组分组情况,班组人员数量,拟同时施工的楼层及施工顺序等部署情况;砌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控制措施;质量通病的防治及砌筑过程中安全文明的维护措施,针对公司的月度安全、质量检查的回应措施;进场后给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前把重点部位的节点做法、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以PPT的形式)进行培训、学习;

2、样板施工前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方案要针对墙体门窗洞口、相邻墙体咬茬等绘编砌筑排模图(表),以确保砌体组砌合理。

砌体排模图(表)应具体到植筋位置高度、底砖砌筑皮数、斜砌留置、窗户压顶留设高度等。

方案中还应包含厨卫止水带的定位、构造柱砼浇筑、振捣等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甲方《砌体工程施工管控流程》中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的质量保证措施等。

方案经监理单位签批后方可实施。

3、施工单位宜提前一个月选定砌体供货厂家,确定砌体供货厂家前的考察工作需告知工程技术部及监理单位参与。

施工单位宜提早组织砌体材料进场,以保证材料使用时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龄期要求。

进场前应划定专门区域,采用搭棚的方式,存置砌块。

砌块从厂家运到工地后,堆放在棚下平台(方木、模板铺钉而成,高出周边至少10公分、并能有效排水)上,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在砌体每一堆放区侧面用硬物在其中十块砖上标注出厂日期,粘贴龄期达标时间标志(比如“此批砌体X月X日前禁止使用”字样),拍照存档(照片上显示拍照日期),并告知施工单位准许使用日期,要求施工单位在砌体龄期期满(28d)使用时通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再次拍照存档,以保证材料使用时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龄期要求。

施工单位可在砌体龄期达标前3天告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准备进行砌体进入楼栋的运输工作,得到工程技术部、监理单位准许、拍照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砌体进入楼层的运输工作。

楼层砌体堆放必须采用移动式堆砖平台垫底(采用1张模板与4条方木钉在一起,平面尺寸900mm×1800mm,堆砖数量控制在4×3×4=48块)。

砌块运到楼层后,应轻拿轻放,如有破损需集中堆放,切割成小砖后方可使用,以有效控制上墙砌块的质量。

4、监理单位对进场的每批次材料均进行检查,工程技术部每半月与监理单位联合检查一次。

5、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原材进场台帐,每次进场材料台帐需有甲方或者监理主管现场工程师签字确认。

施工单位材料台帐作为合同付款、竣工验收资料检查项。

6、工程开工后首先按照样板先行制度进行施工,工程技术部每标段选取一栋具有代表性的楼号砌筑样板层,作为质量监察部参与验收的集团级停检点。

每栋楼砌体施工前必须做样板层,由工程技术部经理组织验收。

样板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然后报工程技术部和监理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填写《砌体(样板、自检、抽检、停检)验收记录表》(详见附件)、《砌体工程验收问题记录表》(详见附件)、

参与验收方联合验收合格后,填写《砌体样板工程验收单》(表单详见附件)。

样板验收通过后班组人员全部到位需重新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班组带班或代表进行交底讲解工作完成后(现场甲方、监理必须参加),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二次样板通不过,此班组予以清退出场。

7、施工工艺相关标准(附管控流程中相关图片)

7.1砌筑前应在地面上弹出墙体两侧的双控制线;将控制线引到梁、墙、地面对门窗洞口进行定位;立皮数杆定位后,植墙体拉结钢筋。

监理单位针对植筋施工每层均进行检查验收,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针对植筋施工高层每3层与监理单位联合检查一次,低于3层的楼栋至少联合检查一次。

并填写《植筋质量抽检验收记录表》(见附件)。

7.2施工单位现场砂浆、砼搅拌时严格按照配比通知单配制,并现场悬挂配比牌。

监理单位不定期抽查现场配比实际用量,填写《现场砂浆、砼搅拌材料用量抽查记录单》(详见附件),工程技术部与监理单位每周至少联合检查一次。

7.3反坎、预制过梁等二次构件必须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砌筑排模图应张贴到现场待砌筑墙体邻近位置。

厨卫间混凝土挡水坎高度不小于200mm,宜采取与结构楼面板同时浇筑,确有困难的,作为二次结构浇筑挡水坎前,要清理和凿毛地面、墙面。

混凝土挡水坎模板应固定牢靠,卡箍间距≤500mm,辅以钢管与周边墙体斜撑加固。

厨卫间混凝土反坎浇筑密实、棱角顺直,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预制过梁(当嵌入墙体搭接长度不足250mm时,应采取植筋现浇方式进行);门窗洞口边预制块(200长×同砌块高×同墙宽)。

7.4砌筑过程进行拉线、挂线;长度超过3米的墙体端头立皮数杆,以便控制每排砖的水平度

砌体砌筑面应洒水湿润。

砌体设置正手墙、反手墙(在墙体标示),双面勾缝,灰缝应饱满且缝宽满足规范要求。

墙体水平及竖向灰缝宽度15mm,均匀一致,双面勾缝。

将新砌筑的砌块揭开,砌块的铺浆面和座浆面的挂浆面积≥90%。

砌筑完成后,现场干净整齐。

无落地灰、控制线保留完整。

实测数据上墙,总包、监理不同颜色标识

当砌筑时遇到非整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必须使用手提电锯和板锯切割所需尺寸砌块。

严禁用斧子、瓦刀等任意劈砍。

砖、裂砖、长度小于200mm的砖禁止上墙。

7.5监理单位做好圈梁、过梁、压顶、构造柱钢筋的隐蔽验收工作。

构造柱下部钢筋应与楼板面插筋绑扎牢靠,构造柱上部钢筋与板顶所植钢筋绑扎牢靠。

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槎口深度≥150(1/4砖长),自底向上,先退后进。

构造柱、腰梁等二次构件必须经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构造柱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螺栓应从构造柱内部穿过,不得在砌块上凿孔。

不得采用穿铁丝的方式固定模板,模板上部支设成喇叭口,构造柱顶部需一次性浇注完成。

门窗洞过梁搁置长度≥250mm。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窗台压顶及止水带砼面层收面施工及后期养护,窗台压顶采用砌筑完成后,后期进行浇;窗台压顶未能伸入墙体。

混凝土构造柱须浇筑密实、表观优质。

7.6斜顶砖45°~60°,灰缝饱满、双面勾缝,斜顶砖的端头及中部采用预制砼三角块加上斜(图3)。

为控制斜砌前停歇时间,施工单位在墙体砌筑至斜砌部位时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监理单位在墙体标示验收日期。

间歇期满后施工单位准备斜砌时再次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验收时在待斜砌墙体上标识验收日期以此控制间歇期时间(14d)。

施工单位可根据班组数量、同时开工楼层数量每3层~4层进行报验。

7.7外墙空调孔位置采用预制块砌筑,并标示留置位置。

7.8通风管井在砌筑时,井道内壁要随砌随进行抹灰、压光。

7.9电盒/电箱、水电管线通过控制线定位;管线开槽尺寸要求:

线槽深度≤dn+20mm,线槽宽度≤dn+60mm。

管线固定:

水泥钉+铜丝固定管线,固定钉间距不超过300mm。

管线固定后,采用砂浆将线槽填平,然后挂钢丝网。

管线集中位置:

装管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

7.10若临时施工洞需留置在较短墙肢上时,宜整面墙不砌筑,抹灰前再统一砌筑整理。

若墙肢较长,则临时施工洞留置宽度不小于2m,门洞范围内自底板至梁板底不再砌筑。

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Ф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砌筑时后砌砌块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50mm。

施工预留洞应尽量避开管线预留位置。

洞口补砌时每日砌筑高度不高于1.5米,斜切或顶部膨胀砼施工前应留够间歇时间。

7.11墙体砌筑完毕、线管线盒安装完成后,在主体结构验收前,混凝土与砌体接缝两侧各125mm表层采用抹灰专用镀锌垫片压钉加挂0.7*12*12冷镀锌钢丝网。

若不同材质交接处存在高低错台不平整,则铺网前应高剔低补后再钉钢丝网。

7.12禁止做法:

外墙突出结构未设置防水反坎;砌筑墙体混砌严重;混凝土墙管线压槽过深,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截面,甚至破坏钢筋;直接在墙体上开凿洞口。

8、停检验收按照《质量停检点验收管理制度(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