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7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物理化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总结.docx

《物理化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化学总结.docx

物理化学总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AU=Q+WO焦耳实验:

AU=f(T);H=f(T)

三、基本关系式

1、体积功的计算WV=—pedV恒外压过程:

W=—PeAV

可逆过程:

WnRTIn#nRThf

2、热效应、焓

等容热:

Qv=AU(圭寸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等压热:

Qp=AH(圭寸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焓的定义:

H=U+pV;dH=dU+d(pV)

T2

焓与温度的关系:

AH=t,CPdT

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

Uh

热容定义:

cv(可)v;CP(二T)p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

CpCvnR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Cp=a+bT+c'令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

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等温过程:

AU=0;H=0;W=—Q=pedV等容过程:

W=0;Q=AU=CvdT;H=CpdT等压过程:

W=—peAV;Q=AH=CpdT;U=CvdT可逆绝热过程:

Q=0;利用PlVl^p2V2丫求出T2,

W=AU=CvdT;/H=CpdT

不可逆绝热过程:

Q=0;利用Cv(T2-Tl)=—pe(V2-Vl)求出T2,

W=AU=CvdT;AH=CpdT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

AH=Q=nA_H;

w=—p(V2-Vi)=—pVg=—nRT;

AU=Q+W

3、热化学

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

rHm(298)BfHm(B,298)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一基尔霍夫定律:

关于节流膨胀:

恒焓过程

卩J-T称为焦耳一汤姆逊系数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基本概念

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

Q

dS〒“=可逆;

不可逆

克劳修斯,开尔文,奥斯瓦尔德。

实质:

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

1、熵的导出:

卡若循环与卡诺定理

3、熵的物理意义:

系统混乱度的量度4、绝对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5、熵变的计算

(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SQrnRlnV2nRlnPlTMP2

 

(6)化学反应过程:

rSm(298)BSm(B,298)

四、赫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5)可逆相变化过程:

nH

T

1、定义:

a=U-TS;G=H-TS

等温变化:

AA=AU-TAS;AG=AH-TAS

2、应用:

不做其他功时,AAt,v<0;自发、平衡

AGt,p<0;自发、平衡

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dA=-SdT-PdV;dG=-SdT+VdP

4、AA和AG的求算

由基本式:

GH(TS)

广由QHnDSmDrGm=DrHm-TD「S爲化学反应:

由DfGmD^m=?

“BDfGm,B

五、1、克拉配龙方程dp=

dT

DgHm

TDVm

「求其它反应求

lnp2

Pi

vap

1

Ti

I1?

克-克方程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化学势的概念

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B(£)「PZB);在T、P及其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增加ImolB物质引起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增量。

2、化学势的应用

在等温等压不作其他功时,BB<0自发;=0平

衡;〉逆向自发

3、化学时表示式

理想气体:

RTln(p/p)

纯固体和纯液体:

亠、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1、拉乌尔定律

PA=P*XA;PA=P*ax,A

适用于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的溶剂

2、亨利定律

PB=kx,BXB=kb,BbB=k%,B[%B];

PB=kx,Bax,B=kb,Bab,B=k%,Ba%,B

适用于溶液中的溶质。

1、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1、理想液态混合物

(T,p,mix)x(T)RTlnx

DmixG=RT?

nBInXbB

=-R?

nBInxBp?

DmixVDmixHDmixU都为0

DmixS=-

禗mixG

琪?

T

标准态为:

同温下的液态纯物质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RTInax

2、真实液态混合物

(T,p,mix)x(T)

标准态为:

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3、理想稀溶液

溶剂:

a(T,p,sIn)xa(T)RTlnXa

标准态为:

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xb(T)RTlnXb

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

溶质:

B(T,p,sln)

标准态为:

同温下想状态)。

4、真实溶液

溶剂

A(T,p,sln)x,a(T)RTInax,A;ax,A=fx,AX;

标准态为:

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溶质:

b(T,P,sIn)xb(T)RTInax,B;ax,B=y,bxb;

标准态为:

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T,p,sln)b,B(T)RT|nab,B;ab,B=y,bbB;

标准态为:

同温下b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T,p,sln)%,b(T)RT|na%,B;a%,B=y,b[%B];

标准态为:

同温下[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般为假想状态)。

三、各种平衡规律

1、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

pA=pAax,A;pB=pAax,B;p=pA+pB

2、溶液的气液平衡

PA=pAax,A;pB=kx,Bax,B=kb,Bab,B=k%,Ba%,B;P=Pa+Pb

3、理想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Tf

*

RTfTf

fusHm,A

Xb

4、沸点升高2

2

R(Tb)MA

DTb=-$bB

DvapHm,A

5、范特霍夫渗透压公式

CbRT

PV=nBRT,或P

第五章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条件

DrGm<0,即桫聽<0,反应正向进行

桫?

XT,p

D,Gm>0,即>0,正反应不能进行(但逆反应可进行)

桫?

XT,p

DrGm=0,即:

桫?

色=0,反应达到平衡

桫?

XT,p

二、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如:

Zn+2HCI(aq)=H2+ZnCl2(aq)

[p(H2)/p][c(ZnCI2)]

c2(HCI)

(Pb/P$)BKp(p$)

K;(c$RT/p$)

Ky8/P$)B

Kn{P/(P$“b)}

三、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

rGm(T)RTInK

四、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rGm(T)rGm(T)RTInJRTInJ/K

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范特荷夫等压方程

rGm(T)rHmTrSm;«口(丁)RTInK

dlnKrHm

dTRT2

|nKT2rHm11

KT,RT1T2

五、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分压、总压、惰性气体、温度

第六章相平衡

亠、相律

1、物种数、独立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

2、相律公式

1、单组分系统

f=C-([+2

2、水的相图

三面、三线、一点

1、克-克方程

lnp2

Pi

vap

(Ti

双组分系统

1、相律分析

([=3,f=0

根据f=C-林1(一般固定压力),0=2,f=1;

2、杠杆规则3、步冷曲线

四、典型相图

1、6.3.4理想液态混合物甲苯-苯相图

2、6.6.2部分互溶系统水-正丁醇相图

3、6.8.1生成稳定化合物苯酚-苯胺相图

第七章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电导

G=1/R;单位:

S(西门子)

2、电导率

G=kAI或k=GI/A;单位:

S/m

3、摩尔电导率

An=Kc

4、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AnAA

5、离子的电迁移

U上;t「」;tt1

lQIUU,

二、电解质溶液的活度

1、电解质的化学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用mB或bB

表示)

1/1/

);m(mm)

bRTInaB

aBa;a(aa)1/m/m;(

2、离子强度

2

mBZB

3、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可逆电池热力学

一、可逆电池的构成

电池反应互为逆反应;充放电时电流无穷小

1、可逆电池热力学

1、

rGmzFE;rGmzFE;F96500C/mol

3、

H

rm

rGm

TrSm

4、

Qr

TrSm

;电池反应做了其他功。

2、

rSmzF(t)p

三、能斯特方程

1、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0.0592,,EEz9J;常用

2、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四、可逆电极的种类

1、第一类电极

金属电极;气体电极

2、第二类电极

难溶盐电极;难溶氧化物电极

3、氧化还原电极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

1、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2、测定电解质的

3、测定溶液的pH值

六、极化现象和超电势

1、浓差极化

电极反应速度比离子迁移速度快造成的。

2、电化学极化

电极反应速度比电子移动速度慢造成的。

3、极化结果

EEe;对阳极n总为正;对阴极n总为负。

第十章界面现象

一、表面吉布斯函数

1、产生

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的差别。

2、定义及单位

G

(_A)T,p,nB;J/m2或N/m;因此又称表面张力。

3、影响因素

物质本性、温度、相邻相、溶质的种类。

4、表面热力学

在温度、压力、组成不变的情况下,dGdAAd

缩小表面积和降低表面张力为自发方向。

二、弯曲液面的表面现象

1、附加压力

p2/r

2、饱和蒸气压

In(區)K/r

Po

3、毛细管现象

2cos

h

gR

三、新相生成与介安状态

1、过饱和蒸汽与人工降雨

2、过冷现象与晶种

3、过饱和溶液与种盐

4、过热现象与沸石

四、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范德华力与化学键力;又无选择性;单分子层与多分子层。

2、吸附曲线

等温线(判断单多层);等压线(判断吸附类型)、等量线(求吸附热)

3、吸附等温式

弗伦德里希:

amkPn

bp

朗格谬尔:

VV飞

五、溶液表面的吸附

1、溶液的表面张力

各类溶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2、吉布斯吸附公式

c

RT

六、润湿现象

1、接触角0

0=1

°完全不润湿

0=0°完全润湿;

2、杨氏方程

sgsilgCOS

七、表面活性剂

1、定义

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2、分类

离子型、非离子型。

3、结构特点

一端亲水基一端亲油基。

4、应用

乳化、去污(增溶)、浮选、改变润湿角

第^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4、关于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1、反应速率的表示

1dCB

dt

2、反应速率的测定

测定不同时刻的浓度(化学法、物理法)线,t时刻切线的斜率即为t时的反应速率

3、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一步完成的反应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是否基元反应只能通过实验确定。

4、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质量作用定律是速率方程的特殊形式,对于非基元反应也有类似的式子。

速率常数仅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5、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浓度幕之和称之。

基元反应一定为正整

数,非基元反应可为0或小数

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一级反应

微分式:

dCA

dt

kCA

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k的单位为时间-1;

积分式:

ln虫c

kt

—以lnc~t作图得一直线;

半衰期:

ln2

t1/2

k

与起始浓度无关。

2、二级反应与准一级反应

微分式:

dcdt

kc

与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k的单位为浓度-1时间-1;

积分式:

11

cCo

kt

-—以1/c~t作图得一直线;

k为常数则所代公式正确;

作图法:

将一组c〜t数据按Inc〜t、1/c〜t等作图,若得直线可判定反应级数;

半衰期法:

根据GKc1n得lgt1/2(1n)lgclgK,

以lgti/2~lgc作图可得直线,从斜率可求n。

微分法:

根据kcn得lgnlgclgk,以lg〜lgc

作图可得直线,斜率即为n。

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阿仑尼乌斯公式

微分式:

dlnkEa

dTRT2

积分式:

lnk2Ea(11)

k1RT1T2

2、活化能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复合反应

•、复合反应基本类型

1、平行反应

dCA

dt

klCAklCB;

Kc

ki

ki

CB,e

2、对行反应

3、连串反应

二、复合反应机理近似处理方法

1、平衡态法

反应物与中间物达成平衡。

2、稳态法

中间物的浓度维持微小量不变。

二、链反应与爆炸半岛

1、链反应

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2、爆炸半岛

常见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限。

四、催化作用的特征

1、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3.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4、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数量及化学性质不变

第十二章分散系统

胶体分散系统1

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铎尔效应本质:

光散射

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沉降与沉降平衡

电动现象: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溶胶粒子带电原因:

离子吸附,电离

=0时,为等电点,胶粒间无静电斥力,溶胶极易聚沉

所以溶胶稳定的原因:

1)胶粒带电增加胶粒间的排斥作用;

2)溶剂化作用形成弹性水化外壳,增加溶胶聚合的阻

3)Brown运动使胶粒克服受重力影响而不下沉

(3)理想气体等容过程:

34SnCvmln=

(4)理想气体pTV都改变的过程:

SnCpmlnnRln-P1

T1P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