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7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docx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列式表达。

(2)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桃子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小猴贝贝的水果店看一看,有没有新鲜的桃子上市,好吗?

  生:

好!

  (教师出示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

仔细观察,小猴贝贝今天共准备了几个新鲜的桃子?

从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

小猴贝贝今天一共准备了13个桃子,小兔乖乖买了9个。

  师: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问题:

还剩多少个?

  师: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该如何列式呢?

  生:

13-9。

  师:

怎样计算13-9呢?

  2.探究13-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操作探究。

13-9等于几呢?

请小朋友看着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9可以怎样想,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师: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师:

想一想,在刚才同学们说过的计算方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从刚才的计算可以看出,9加4等于13,13减9等于4,这样想加算减比较快些,所以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尽量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现在老师就要出题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生:

能。

  三、实践应用(想想做做的全部内容)’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左边一幅图)

  师:

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左边有9块。

  生:

左右两边一共15块。

  师:

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算一算右边有几块。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

  

(2)(出示右边一幅图)

  师:

从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生:

左边有9条黄瓜,左右两边一共有17条,右边篮子里有几条?

  师: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

我是把11分成10和l,先算10-9=1,再把1和1相加等于2。

  生:

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14-4=10,再算10-5=5。

  生,:

我是想9+9=18,所以18-9=9。

  4.完成想想做做4。

  师:

刚才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接下来我们同桌同学进行口算比赛。

分别拿出9~19的数字卡片,用10~19的数字分别减9,一个拿卡片,一个说出算式和答案,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开始行动,加油哦!

  学生同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想想做做5。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

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时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

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

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

  第二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巩固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课本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

  12-9=15-9=5+9=17-9=

  14-10=13-9=4+9=10-9=

  17-7=7+9=11-9=9+9=

  二、口算练习

  1.开火车。

  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看哪列火车开得稳,开得快,好吗?

  生:

好。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的口算练习,然后让其中一组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来汇报计算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进行校对。

  2.试一试。

(课本第3页第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第2题。

  

(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算一算。

(课本第3页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4.练一练第6题。

  

(1)让学生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反馈。

  三、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师:

小朋友,请你们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呢?

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

图上一共有14个足球。

左边的箱子里装有9个足球,小男孩拿走了5个足球。

  师:

那你们能根据图上的意思将算式补充完整吗?

  生:

能。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师:

现在再请小朋友观察右边的这幅图,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将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

  师:

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这幅图,说说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12表示这里一共有12位小朋友,9表示左边站着9位小朋友,12-9=3是求右边站着3位小朋友。

  师:

XX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获得了这些数学信息,而且说得非常好,其他小朋友会说吗?

  生:

会。

  师:

那谁还愿意来说说看呢?

  学生个别反馈。

  2.练习一第3题。

  师: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猴走过每个树桩吗?

  生:

愿意。

  师:

太好了,你们能将小猴所走过的树桩的算式写出来吗?

  生:

能。

  师:

那我们就来比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的帮助小猴走过每一个树桩,并且计算结果可不能错了,否则小猴就会从树桩上掉下来了。

好,现在开始吧!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反馈。

  3.练习一第7题。

  师:

小朋友,请你们认真观察左边这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一共有15枝铅笔,这是图上告诉我们的。

我还知道了右边放着9枝铅笔。

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铅笔盒里放着几枝铅笔?

  师:

你怎么知道它要我们求笔盒里几枝呢?

  生:

因为它将问号打在了笔盒上,所以是求笔盒里有几枝铅笔。

  师: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列算式解答吗?

  生:

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师:

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右边的这幅图,你们会列算式进行解答吗?

  生:

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4.练习一第8题:

看图说一说,填一填,再计算。

  师: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并且将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填人括号中,将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四、课时小结

  师:

在今天的练习课上,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

不仅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像今天这样,懂得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