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31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9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0页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docx

学习女德心得报告

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陳靜逾老師

卑弱第一

末学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汇报关于一些学习女德的心得体会。

那么末学今年作为女子已经有38年了,但实际上对女德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那么是在四月份来香港的时候,承蒙钟博士关爱,希望我能够发心为大众讲解女德,才开始回家学习的,所以非常惭愧。

那么我今天在这里只是把这两个月我自己在家修学女德心得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因为我自己原先从进入社会开始,受这个社会的影响,有一个很坚固的概念,就是做女人一定要独立,要成为一个职业女性,自己要能赚钱养活自己,经济上要能做主。

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本来有机会免费保送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但是当时就跟班主任说这个书无论如何不能再念了,必须赶紧出去赚钱,把这个名额让给别人吧。

所以我当时21岁就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

那一开始是在国家当公务员,干了一年之后觉得钱赚得太少了,就辞职下海到证券公司,当时在证券公司做交易员赚的钱多。

那这个观念一直影响我,真的!

直到学习女德教育之前。

去年我记得给我员工开会,我还跟女员工说你们都得自立,成为女强人,要做职业女性,关键时刻自己兜里得有钱,能做主。

我们家女员工也都觉得应该是这样。

但是我记得大概十年前我第一次来香港,当时是和旅游团来的,我碰见一个导游。

那个导游说了一句话,给我影响特别深。

他说在这个世间凡是能用钱搞定的那个事都不叫做事,我经常能够想到这句话。

我记得我还没学《弟-子-规》之前,我还和我儿子说过,我说儿子你看看这个世界哪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我儿子当时就脱口而出说爸爸妈妈用钱买不到,幸福也是用钱买不到。

但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如何能够拥有特别美满的人生,我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直到去年碰到《弟-子-规》,与传统文化相遇,一点点的开始回头。

我这两个月在家学习女德,是以东汉班昭的一个本子《女诫》开始学习的,学习的第一件事给我的影响很深刻。

四月份我从香港回去,我就跟我先生说了,我说我准备学女德、讲女德,那么现在要相夫教子,回归家庭。

我先生特别兴奋、特别高兴。

因为他也是做企业的,事业做得很大很忙,要是赶上有的时候,我陪一些重要的合作商在外面应酬吃饭,他就很不高兴。

家里两个孩子很小,一个8岁,一个3岁。

老人年纪比较大,公公婆婆他也不放心。

但是那时候我很执着,我说我必须得是赚钱,他说我也不听。

所以这次回去第一件事是跟他说的这件事,他很高兴。

他说我很支持你,我说我们那企业怎么办?

我还有一个公司,他说我是董事长,你可以放下,交给我。

我说好。

然后我当时还有一点侥幸,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原先家里一直是两个保姆。

那当时三月份在来香港之前,做家务的保姆因为家里有事就辞职了,我原先打算香港回去之后,再找个保姆。

结果从香港回来之后,我一想那个保姆是不能再找了,那还留一个可以。

结果回去待了不到三天,帮我照顾小孩的保姆,她说她家里也有事也要辞职。

我当时就想这个人一旦咱要发心做点什么,立志干点什么,考验是特别多。

说实话我当时犹豫了十来天是找保姆还是不找保姆,我坚持十来天,后来我就放下了。

我说索性就不想那么多了,自己在家照顾吧。

反正老大上学,老二上幼儿园。

家里白天我就是收拾家务,做三顿饭,万事开头难。

我结婚十六年,一直都有保姆。

所以一开始我干家务的时候,我觉得好像也没有干几天,我那个手上面全都是起皮,很粗糙,我当时就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我就想家里也不是没有条件,旁边也有人劝我找个钟点工,我就开始动摇。

我一直都感恩身边有这些善友,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老师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她说她认识一个歌舞家,为了保护她那个手,她从来不做家务,结果她的身体就特别不好。

后来她学传统文化以后,她明白要惜福、要感恩。

她就开始做家务,她一开始做的时候那个手就跟我似的,起很多茧子和皮。

当时也是一个老师和她说你干一段时间就好了,坚持。

果不其然,干了一段时间手就好了,而且比原先她那么精心呵护的手还好。

所以这个老师就跟我说你要坚持,干完这一段就好了。

真的,昨天我躺在床上我还在想,现在手很平滑,家务还是一直在做。

做家务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我以前对保姆生不起一个感恩的心,觉得你干活我给钱很正常。

我就是从开始收拾我们家务的时候,我特别感恩我们家那保姆。

我家面积很大,收拾一遍真的很不容易。

而且不雇保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对孩子。

我二儿子的幼儿园的园长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静瑜,我跟你讲一个故事。

如果你有特别好的布料,想裁成一件好衣服,但是你把这个布料交给一个完全不懂得裁缝的人,你想想他给剪裁完的衣服你会不会满意?

我当时不是很懂,我说园长您什么意思。

她说你这儿子非常聪明、非常好,你为什么要让保姆带?

因为保姆都是农村的,她没有太多的文化。

她说你知不知道你的二儿子学东西特别快,他学脏话也学得很快,学好话也学得很快。

后来在保姆走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真的特别体会到人养成一个坏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很容易。

但是你想再给他改过来,形成好的习惯特别难。

我的二宝就是说脏话。

我一开始跟孩子生气,我忍不住了,我气得也骂保姆。

后来我爸就说你就别埋怨了,最重要的还是你,你要是早像现在这样,回到家里带孩子,那还会有这样的事。

后来我也就不再抱怨了。

那么当我真正把这个心放下做家务之后,我的父母当时正好从美国旅游回来,看到我很辛苦,就决定从外地搬到大连,全心全意的帮我照料。

我爸爸当时说了一句话我特别感动:

他说你学这个女德不是为自己学,是为大家学。

我和你妈还比较年轻,才六十多岁,身体还很好,我们愿意过来成就你。

我当时很感动,我说好。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

因为我从小不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跟父母之间一直有隔阂。

我觉得你们也没有养过我,那我的妈妈学历又不是很高,我自恃见识的广、学历高、赚钱又多,所以从心底里比较轻视他们。

当我爸爸妈妈真正过来和我一起住的时候,我才发现孝敬和孝顺有多难!

我有一次正在楼上学女德的课程。

我家是一个别墅,我在四楼,我妈妈就抱着我二儿子的准备往下去吃饭,我的大儿子就站在后面逗他弟弟的。

我妈妈就着急怕走那个大理石的楼梯滑到了,我妈就比较大声的对我大儿子说你别闹了,你把姥姥给推到了。

我当时在四楼就听到这么一句话,我就特别大声的喊我的大儿子,你给我上来,上到四楼来,罚站。

很声色俱厉,其实有一部分火是冲着我妈去的。

我当时觉得你那么大声干什么,我正在这学的挺认真的。

然后我爸就跟着上来就说孩子也没什么事,你让他罚站干吗?

因为我大儿子也学《弟-子-规》,我一喊他就吓一跳,就从一楼一边上来一边说妈妈我来了,妈妈我来了,一溜小跑跑到四楼。

上来之后他说妈妈什么事啊?

对不起。

我说站着,我还学习,站在后面反省。

我爸上来就说你这火是从哪来的?

我跟我爸也没客气,说不用你管。

我爸就说《弟-子-规》上有讲“见未真,勿轻言”,你看见怎么回事了吗?

你就大呼小叫的说儿子。

我说谁让我妈那么大声的,因为我妈妈特别柔弱,我妈听我这么说,我妈就进屋偷偷的哭。

我爸也劝我,你去跟妈妈说一声。

我就别不过来这个劲,我就也不吱声。

后来我在一楼站了一会,忽然我就想到我这是学的是什么呀?

我就学一大堆理,讲的头头是道的,有什么用啊?

自己也没做到,连父母我都不能敬和顺,对先生就更不能提了。

我就端了一盆水,因为正好是晚上了,我就进屋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我说妈您别哭了,我给你洗脚。

我妈就说我洗过了,我就端着那盆洗脚水站了好久,我妈也不出声,我大儿子当时也在。

后来我妈就说其实静瑜不是你这么大声我伤心哭的,而是在这之前你还说过一些话,我今天忍不住我就哭了。

我说我说什么啊?

我妈妈说你以前,就这次我来大连你还说,你什么时候想走就走,这个世界上不欠谁的债,也不欠父母的,因为父母也没有养我。

我妈妈就很伤心,我当时的确是就把那个水盆放下,我就扑通一下跪下,我从来没有在地上跪过。

我就跟我妈说妈妈真的是我错了,我说因为我太狂傲自大了,您不欠我什么,我还欠您一条命。

因为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对父母都生不起感恩心,怎么会对公婆、丈夫、身边的人,甚至是老师能升起感恩的心?

我就一直再给我妈磕头,我就说妈真的是我错了。

我说我生生世世都是这么对待你,我真的是对不起你,我说我学了那么多,怎么就心里头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事已经做过两场汇报了,每次提起来我都觉得特别愧对母亲。

因为这次来的时候,母亲还说孩子我会给你照顾好,你放心的去那面学习,好好学,别为自己为大家。

我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差,也不是什么老师,一直忏悔,我哭了很久。

第二天我发现我的两个眼睛全都是血点,我说妈妈如果我再说这样的话,我就不是人。

我妈妈就说都是我不好,其实你挺好的,你挺不容易的,在现代的这些孩子中你已经很好了。

我就在那想为什么父母的心为什么永远都是那么宽,妈妈就说当年为什么你离开我们,因为我父母是搞工程的,年轻的时候做水电工程。

我妈妈说条件太艰苦,住的那屋子,冬天早上起来脸盆里的水就是一块冰坨,我们不忍心,让你一个女孩子那么受苦,就让你的爷爷奶奶给你带回东北。

其实我们很想念你,但是没有办法。

我父母当时是在四川生的我,我就生在汶川大地震旁边的映秀镇。

我在06年回去过,当时那个条件都不是很好。

那么父母来了之后,给了我很多的教诲。

有一次我一早晨就跟我先生讲传统文化,我说你这块做的不行,那块做的不怎么好。

我先生很谦虚,说对,我应该跟你多学习。

讲完了之后我就下去了,跟我妈说你看给他教育了一下学传统文化。

我妈妈看我心情还不错,就小心翼翼跟我说你不要再说他了,你做的远远不如他,就一点,16年了我没有见过你爱人说过一句脏话、一句惹人烦恼的话、一句挑拨离间的话,什么都没有,永远都是在包容你。

你不向人学习,还在那指手画脚的。

当时我就不出声,在那低头吃饭。

我在家里两个月学习女德,的的确确是我的父母一点一滴的来成就我。

有一天是跟我的父亲发生冲突。

因为父亲那天早上就说了一句话,他说静瑜,你现在我看了在外面和外人相处还可以,差不多像那么回事。

可是你回到家里,做得远远都不够。

我当时就特别不高兴,我这人以前的特点就是不能让人说和批评。

你说好的行,或者你特别委婉的劝我,我能接受,直接说从来不接受,一听就不高兴。

我也没出声就上去,但特别生气。

跟我先生说了一句,我先生也没敢说我,就下去跟我爸说静瑜的特点是不能说。

我爸就找到我,说静瑜我没有说你,我这是为你好,你不是要学女德吗?

你得做到。

《女诫》开篇第一篇叫卑弱,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去年,我对这个词特别反感。

因为我没有看详细的内容,我一听那个感觉就是卑卑弱弱,那个特别低声下气。

与我原先的观念里,职业女性非常有气质、谈吐非凡、独立自主完全都不一样。

但是真正我开始学《女诫》的时候,班昭是怎么解释卑弱的呢?

六句话——“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含辱忍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也。

”就是你做了好事不要张扬,你做了不好的事情要反省,不要总说和我没关系。

这六句话我一看,我一个也做不到。

卑弱,谦卑、柔弱,我上次来香港和大家忏悔的,也是自己的傲慢、嫉妒、贪婪,回去和我先生说了。

他说了一句话,我结婚的时候知道你有这个毛病,你最重的就是那个傲慢,总是自以为是,所以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别人刚一提你就立刻很烦恼。

我就问我先生为什么会这样。

他说你自以为是的那些东西,其实什么也不是,你还把这些东西当成真的。

我听了这句话,我自己就在家想了很久。

我从来没有跟我的母亲请教过问题,母亲特别谦卑,去年给我写了好多封信。

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虽然从来没有给人写过信,但是特别恭恭敬敬的写给我。

我记得有一篇,她就说静瑜你是我的女儿,但是我要拜你为师,因为传统文化你学的很好,我不懂,多指导我。

因为去年我让母亲开始听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的光盘,我妈妈非常欢喜,而且比我听话,在家看了四十多遍。

然后我就跟妈妈说给祖先礼拜很好,我妈妈就出去把我已经过世的姥姥、姥爷照片放大,每天早上都磕三百个头,还给我打电话。

有一次还跟我忏悔,说你姥姥年轻的时候,我也对你姥姥不好。

现在人不在了,我非常的懊悔。

所以有一天下午第一次我也不上去装模作样的学《女诫》了,只学没有用,关键是做到。

我冲了茶,就跟妈妈说,妈妈你喝点茶,我请教您一个问题。

因为我上次汇报完与胡小林老师沟通,胡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静瑜不要以为你有多大的福报,一定是你家的祖上积德才会是这样,你才会在今天遇到这么多的善知识来提携你,不信你回去问问。

胡老师当时说这句话我没有在意,那天我就问母亲,我说妈妈咱们家以前老人怎么样。

我妈说现在传统都丢了,我这个一代的人丢了一半,到你这一代就快丢没了。

我说哪方面丢了,她说就勤俭二字字,她说我的奶奶(我母亲的奶奶),静瑜你知道吗?

活到九十二岁,一辈子出门只有一件外套。

出去的时候把这个上衣大褂套上,下面还不是裤子,像以前我妈妈说是裤套给套上,那个大褂很长给罩住,有一双出外穿的鞋,自己织了一个小花帽一戴出门,穿了一辈子。

我当时我母亲跟我说完,我第一个念头是肯定是家里比较穷才会这样的。

我妈还要往下说。

我说先等一会,我就问是不是你奶奶很穷啊?

怎么可能只有一件衣服,我说真的吗?

我妈妈说真的,而且我妈妈说我的奶奶家是个大家,一点都不穷,家里最多的时候要雇上百人干活。

奶奶都是亲自领着媳妇下厨房给雇的短工做饭,特别恭敬,从来没有慢待过下人。

我就问我妈还有什么事。

我妈说以前用水哪有像你们现在,一天一个澡,这个水用得不计其数,像何美慧老师说的那样浪费资源。

我妈妈说在老一辈人的传统里认为如果你浪费水,你死了以后真的要把你浪费的水都喝一遍。

我那天听何老师讲课我特别受触动,后来我听完我妈妈说的这两句话,我就没再说什么,上楼继续反省。

后来又隔几天也是和母亲沟通。

母亲说我的老一辈妇功是很好的,像绣花、干活、做家务,做大酱都会,到我这还留一点,到你这一点都没有了。

的确我就是做饭还凑合,剩下的像织啊、勾啊、绣我一概都不会。

我说妈那怎么办,我说唯一的一个办法是有时间你整理写下来。

我说我也没有女儿,将来是媳妇,有机会往下传一传。

所以学习《女诫》,我有很大的一个体会就是这个孝字真的是从老一代传到子一代,代代相传下来,那个叫孝。

无论是家里这种优秀的传统、作风,还是对父母的爱心承传下来的那个叫孝道。

后来我就跟我的员工分享,我说你们有没有跟自己的父母聊过祖先的事情,聊过你们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都有哪些好的家风。

我身边的人都摇头,都说没有。

我说你们有机会聊一聊,一定会特别收益。

那么我在学习《女诫》卑弱这篇的时候对“忍辱含垢,常若畏惧”这八个字印象特别深刻。

为什么呢?

因为我自己就是不能忍,别说是心上,就是嘴上也忍不住。

有了委屈一定是要说出来,什么事最好是顺着我好,稍微不顺我的意就一定得跟别人争辩争辩、讲点理。

我特别感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为什么?

每次来真正受教育的、学习的是我自己。

我上次来我带回来一个小册子,里面讲的这位老师把止语的好处列了十一条,我就是话多,一点没错。

比如说看这件事不如我的意,我一定说出来,你得这么干看那件事不对了,我一定要说。

在家也是一样,我爸要是楼上楼下的不关灯,我就说爸你没关灯,不惜福。

后来我就每天念一遍止语的好处,我就不说了。

我爸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就把灯关上。

我妈妈那天就说了一句话,你以前做什么事,哪还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小到给孩子穿件衣服,大到结婚,想干嘛的都是自己做主,但你现在真有点变化。

每天早上我都愿意问问我妈,我没觉得,这是我妈说的。

你还问我说给老大老二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我妈妈就很高兴。

有一段时间在家修学,我自己就痛下决心要止语,也写了个发愿文。

我跟员工说你们有事给我发邮件、发短信。

我有一个助理,手机全都呼叫转移到助理那里,什么事都别来找我。

结果有一天我先生就火了,说你这装什么装,你有多大德行,还这个电话不接、那个电话不接。

我说我这要修,我要好好修。

我先生说你拉倒吧,你这根本都不叫修,不是这么回事。

然后我说那是怎么回事呢?

我就下去我自己还在那反思。

我爸爸过来说了一句话,我爸爸平时我还经常教训我爸爸你要多圣贤教诲,不能不听,没有智慧。

其实我爸爸曾在清华大学进修过,退休之前是局级干部。

我爸爸那天说了一句话我很震惊,他说静瑜,一位智者经常讲四个字叫“随缘妙用”,你应该随缘,你得妙用。

那接电话也不妨碍什么事,你心平气和不就好了嘛!

我当时说爸你怎么这么厉害,我说你这在哪个光盘里听的。

我爸说我也忘了,就那天你在那听,我在后面一走过就觉得这句话挺好,就记住了。

后来我就把这个电话接通了,正常接。

后来我就把《弟-子-规》打开,我就开始研究。

我是知识分子,既不属于上根,也不属于下根,就是中根人,佛当年讲经说法对治的都是这种人。

我就研究李玉秀老夫子在《弟-子-规》中有多少条关于讲口过的,我打开一看吓一跳。

大家有机会可以看,大家看信篇、谨篇、泛爱众里面很多篇幅都在讲口过,如何能从口上防过失。

我就琢磨为什么要从口上防过失,为什么黄居士止语就能往生。

因为他说的特别清楚,这个口是祸福之门,我把这个门关上了,我就把这个福都留下了,祸就都不招惹进来了。

你看看留下的都是福,祸还没招进来,那多好啊!

那《弟-子-规》里有讲“话说多,不如少”,少说话,所以我就在家尽量的少说话。

比如我爸妈说要这么干,出去要开这台车,要怎么怎么样。

我的话都到嘴边了就又忍回去了,我就不再发表自己意见了。

或者我妈说静瑜今天晚上做这个饭,本来我就想都吃了好几天这个饭了能不能换一个小米饭做一下,到嘴边我就忍回去了,我想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小的地方就从家里做,做完之后有效果,因为我验证了。

我怎么验证呢?

在家修学大概一个多月的时候,那么外面就有地方比较大型的活动,请我去讲女德课程。

讲课老师非常多,听课的观众也非常多。

我那次出去,史无前例的几乎是没说话,除了在台上讲课之外,中间还让我当了几把穿插的主持人。

在那人说什么我都说挺好,实在是让跟我说,我就找个借口我就出去了。

出去我就把耳机带上,mp3里面都是我录得善知识的讲课录音。

后来我听到从其他老师那传回来的话,就是陈老师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她这个话说得很少,很好,把福保留住,能够帮助你去成就忍辱的功夫。

忍辱特别不容易,我们在外面所有的事项上能够都忍住了,但是对于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真正利行的人,忍辱功夫是什么呢?

是能够不断的精进,能够忍耐住修学过程中的那种枯燥乏味,那么我前一段时间被邀请讲课,你觉得你的境界好像提升了一步,马上更大的考卷就会来。

所以一个老师说过一句话,他说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当面若不识,还得从头过,就是这个考卷会反复出。

那我第二次出去之后满心欢喜,又可以为大众宣讲女德了,上千人听课,我要在家精心准备了ppt,然后在家又练讲了好几次。

把哪些最适合大众听的,能够引起大家对女子德行教育的这种关注我就都提出来。

结果我下了飞机到晚上,协助主办方的相关人员跟我说了一句话,不好意思陈老师,这次大会时间安排不过来,您不能讲了。

如果照以前,我肯定会很烦恼,我会讲理,不能讲为什么不能早点告诉,没有这么做人的!

大老远那么热跑来,我家里又是孩子又是老人的。

那天我就很欢喜,我说这不是考卷嘛,您放心我一定一点没有任何的怨恨心。

台下听好比台上讲明白更好,多好的机会让我在台下听,所以我就欢欢喜喜的坐在台下听课。

我记得我们当时有一个同去的老师就很奇怪,他说你那么认真,我从来没见你这么认真听过,他说为什么。

我说这次我被安排来就是要坐在底下认真听,那我一定把这个功课做好,我认真听,看看上面的老师给我哪些启示。

包括这次来香港,我没有任何给大家汇报的准备,我就是来修学的,来充电的。

所以我自己像海绵,特别认真听何美慧老师的课。

我还想今天本来讲“见他色美,起心思之”,我很想听,因为要汇报,所以回去还要把这个课补上。

所以这个关就悄然通过了,那比你讲课效果是大了还是小?

更大。

因为回头主办方一个老师就说陈老师你这两个月修学有进步,虽然没讲但是我们看出来了。

我当时心里还有一点欢喜,我就想常若畏惧,不可以有欢喜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当时就跟主办方的老师说我真的是很差,这个老师就说这次给你出的考题,你答得不错。

我说没有,其实我知道自己差的特别远,因为我父亲的那句话常在耳边,他说你在外边做的还可以,在家不啊。

那家是什么?

家是根,我那个根不稳,就算我在外边再漂亮,我跟花瓶里的花似的,没用!

所以我特别感恩我父亲,在那次活动的过程中,我就给我爸发了个短信。

我说爸爸我特别感恩你,我不知道父亲节怎么报答你,我给你磕头好吗?

我回去之后,我爸爸就说了一句话,静瑜你学了这么久,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咱是一家人,有什么好感恩的。

那一位大善知识经常讲什么叫一家人,什么叫一体。

你左胳膊痒了,你右胳膊拿去挠一挠,那左胳膊会说感恩你,谢谢你吗?

它不会说,它不需要。

牙齿咬到舌头了,那舌头会打架,会生气吗?

不会。

我当时真的哭了,我特别惭愧,我觉得我以前一直比较轻视父母,我觉得我的学识很高,事业又很大,我觉得你们没有什么可教我的。

我这两个月特别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他们会成为我的父母,不仅是有恩于我的生命,我无法报答生育之恩,最重要是就他们的教育之恩,真的是时时刻刻在教育你。

我爸爸就说传统文化光盘,你看我偶尔听一下,他总是说你要做到,你要做到。

他说静瑜你不能一天到晚在上面听光盘,怎么做到呢?

你得跟父母的心一致,跟丈夫的心一致,跟孩子的心一致,你都能够达到一心,你就通了。

这话我品味了很久,因为同样的话,在我们大连有一个在全国各地他弘扬传统文化的王希海大哥,我也听过。

希海大哥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是是感动中国的十大孝子。

他的父亲因脑溢血成为植物人,很早就瘫痪在床。

他为了照料他的父亲,把工作辞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推掉了,一直没有结婚,全心全意的伺候他父亲将近三十年,一直伺候到老父亲八十二岁很安然的离开人世间。

希海大哥就说静瑜什么是你真正的快乐?

不是你在那数钞票,你有多少钱,不是的。

不是你在那享受,自己很舒服,逛街、美容。

他说是你身边的人、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家人、你的孩子因为有你的存在而让他们快乐,然后你看到他们很快乐,你也很快乐,这是真正的快乐。

我当时也问希海大哥怎么能做到?

他说一个心呗,比如说你的丈夫他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都能够揣摩到;父母的心思是什么,你都能够明白。

然后你能够时时刻刻按照他们的心意去做,他们当然很欢喜了。

我说如果他们违背常理了,不符合五伦大道,不符合五常呢?

希海大哥说那还是你的问题,因为你得想出一个方法能够让他们欢欢喜喜的按照你认为的正确的道路走上来,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不是他们出了问题。

我说绕来绕去都是我的问题,他说对呀,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你要把你放下,不要想着你自己。

他说我伺候我父亲就没有我,他就跟他父亲完全能一体。

他父亲不能说话,但他知道他父亲哪块痒了,什么时候该翻身了,什么时候该喝水了。

他父亲没用过插痰那个管子,每次都是他拿那个管子给父亲吸痰,就是在他父亲稍微喘气那一刹那,把痰给吸出来,吸到自己嘴里。

每次接他爸爸的大便特别幸福的闻一闻,今天这个大便很好,不干也不稀,我父亲的身体非常健康。

大连有一个很有名的医院,他领他父亲去复查的时候,那个医院的主治医师说了一句话,你现在护理的水平可以到医科大学教专门护理的学生。

所以真正的那个孝心发出来之后,没有不通的。

《孝经》上那句话那很对,“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我特别感恩自己有机会能接触这些善知识们,就是《弟-子-规》里面说的那句话“泛爱众,而亲仁”,那为什么泛爱众在前面而亲仁在后面呢?

它是有次第的。

你看在《弟-子-规》中入则孝是第一篇,我琢磨了很久,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是因为你把对父母的爱心扩展到对身边一切人的爱心,你才能有真正的恭敬心,你拿着这颗恭敬的心你去亲仁,亲近仁者,你才会受用,否则怎么可能受用呢!

仁者在你身边,你也不当回事,不以为然,最后听不进去,也学不到任何东西。

我自己烦恼习气很重,我非常羡慕那些大德老师,像钟老师,我很羡慕。

自己很想改,所以会想很多方法,坚定的去落实。

我家里没有报纸,不看电视好多年了,如果放片子,只放传统文化的片子。

那么在学习谦让恭敬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能够让自己不仅理上明白,事上做到,从心上也能真正的、透彻的去通。

我一开始拜佛,我上次跟大家分享过,那这两个月的修学过程中,我生平的第一次下决心领着我儿子出去做义工,以前没做过。

我们传统文化讲座的老师说是义工,其实出去之后很受人的推崇,我自己功高我慢的心越来越重,所以我领着我的儿子礼拜天到寺院,去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