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制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554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制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目标制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目标制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制定.doc

《学习目标制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制定.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目标制定.doc

学习目标制定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

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要正确制定学习目标,首先必须分清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

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

如果单从定义上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的。

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下面是高一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的知识: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能力目标

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通过探究、分析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

以上学习目标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学习目标的主体认识不清,将该目标的设计错误地等同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

第二,对学习目标的表述上,行为动词不准确、不合适,导致无法有效评价该目标的达成情况。

第三,目标的设计上比较零乱,在学习目标中,混杂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应涵盖三维目标,而“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目标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出示。

第四,表述过于繁琐。

因此,以上目标可以修改为

【学习目标】

1.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通过合作、自主探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通过探究、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由此可见,要有效的设计学习目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清目标的主体。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诸如“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通过……方式组织学生”、“调动学生”等目标设计其实是教师要完成的任务,其行为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

学习目标的设计上要真正关注学生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要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而不要把此目标说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在目标设计上,“学生经历……过程”、“学生进行……活动”等应该是经常出现的表明学生主体地位的表述方式。

2.规范目标的表述

要准确界定行为动词。

在此目标的表述上,出现了“领会”、“感受”、“了解”、“认识”、“激发”等动词,明显是不能适应目标的表述要求。

对于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同的目标其表述用词是有区别的。

3、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简洁,突出一节课的重点

对于每一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目标,尽可能让目标简洁,清晰。

如果我们的三维目标每一项都有两条,那么合在一起就是六条,学生根本不能去完全理解,也就不能发挥目标的指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