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69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易地扶贫、搬迁房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对本工程的投标文件之一,它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并为业主选择施工承包商提供参考。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承建本工程,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工程《作业计划》,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编制依据

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与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

1、施工质量方面主要执行标准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CB/T50353-201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14)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1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

等相关规范。

2、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执行标准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工具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程》(GB50194-93)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JB5144-2006)

《HYPERLINK"\t"_blank"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等相关规范。

三、编制内容

我单位经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后,了解设计意图,并通过勘察现场,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拟定编制技术文件分别阐述编制说明、主要施工方法、拟投入的主要物质计划、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等内容。

四、项目概况

1、工程名称:

栗树湾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栗树湾村四组小冲垭

3、建设内容:

栗树湾村建设住房1150平方米,住房18户(其中A户型5户,B户型5户,C户型3户,D户型3户,E户型2户)。

4、招标范围:

土建及安装(详见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5、计划工期:

60日历天

6、质量目标:

合格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本工程配备一个施工测量小组,由三名测量人员组成,配备一台全站仪(NTS-960)、一台激光铅垂仪(JC300)、一台经纬仪(ET-02)、一台水准仪(DS3)及其它测量工具,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施工测量工作。

一、平面控制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总平面确定现场的定位桩及水准点高程,经复核无误后按照定为坐标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确定主轴线,将建筑物的主轴线延伸外放至基坑四周,设置轴线桩,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并将控制桩经技术部门及建设单位复核确定后,用C20混凝土做可靠保护,并用红漆做出明显标志,长期保存。

(2)主轴线确定后,按主轴线用钢尺分测出其它轴线,在测量定位过程中,尽量使施工中有较多的控制点,以便相互校核。

二、高程传递

±0.000以上标高的测量,应将水准点标高测定在建筑边柱上,然后用钢尺在标高引测位置竖直向上传递。

为消除水准点量测时的累计误差,每层标高不应分段量测位置,应由底层基准点向上整尺通长累计测量,由于钢尺长度达不到高度要求时,可在楼层中间设置中间水准点,再由此点向上继续进行标高测量和传递。

全高高程误差控制在±10mm。

三、为保证测量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轴线的延长控制点要准确,标志明显。

(2)以ET-02级经纬仪进行投测。

(3)仪器应进行严格的校验、校正。

(4)测量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四、沉降观测方案

1、技术依据与技术要求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IGJ/T8-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0)

(3)高程控制的起算点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在建筑外围布设控制点,并由始至终使用这一高程系统进行沉降观测。

(4)每6个月对控制系统进行一次联测,精确满足闭合差±1mm√K(K为公里数)的要求。

2、观测准备与观测要求

(1)观测点的埋设

1)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IGJ/T8-97)及设计部门提供的平面图,在建筑物正负零以上0-150毫米处,预计在建筑物四个角落和建筑物中部各埋设1个沉降点。

2)监测点设在立尺方便及通视条件好的部位,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电气开关等有碍观测的障碍物。

3)在被监测建筑物现场外围(最少50米以外)埋石,或在建筑年代教长、稳固的建筑物上埋设水准控制点3个作为观测基点。

埋点24小时后方可进行观测。

(2)测点的观测

1)首先对控制点、沉降点观测两个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2)在观测时段内如出现异常变化,要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3)在沉降速率达到小于每天百分之一毫米时方可停止观测。

4)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沉降点由于施工造成的丢失、松动和障碍使观测无法进行时,应及时予以妥善解决,使观测得以继续进行。

(3)观测的方法

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观测。

水准路线为闭合环,WILD/N3型精密水准仪配合钢尺,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的读数方法。

(4)主体封顶荷载满负荷后采用白日观测方式观测。

3、提供报告的内容及形式

(1)正常情况每月每层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供一份沉降数据,观测结束后提供最终成果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各观测点的沉降成果表、沉降观测汇总表、沉降过程线图、布点图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报表。

(3)发现异常情况(如不均匀沉降等)及时通知有关方采取有效措施。

(4)最后沉降监测报告有关上报的曲线图应用彩色打印。

二、基础工程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一、基础的施工顺序

基础开挖—基坑整修—基础承台—基础梁柱—回填土。

并挖“先运后进”浇筑顺序。

二、土方开挖及边护: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机械大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标高以上300mm后,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土方开挖前,先放好基础边线和土方开挖线,并将其引到基坑以外不会被破话的地方,开挖时注意底局部预留200厚土层,待验槽后浇筑垫层时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长时间暴露而受扰动。

开挖基坑时如发现土层和地质报告不符或发现不良地基,如暗沟、暗升、暗塘、墓穴及人防施等,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地质勘查部门、设计院等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

土方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土方工程采用大开挖,自然放坡,放坡系数1:

0.33,雨水或地表水经排水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潜水泵排出坑外。

本工程选用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在开挖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在四角和中间设6个集水井,用水泵抽水。

排水沟深始终保持比挖地面低0.5m,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5—1.0m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畅通。

三、钢筋制作与安装:

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和指定的图集,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

2、钢筋应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3、Ⅰ级钢(直径6至12M盘圆钢)经冷拉后长度伸长2%至一般小冷拉,钢筋不得有裂纹、起皮生锈、表面无损失、无污染,发现有颗粒现状不得使用。

按施工图计算精确下料单,根据钢材定尺长度统筹下料,加强中间尺寸复查做到物尽其用。

4、所下的各种不同型号、规格不同尺寸数量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按绑扎次序,分别是堆放挂上标识牌,绑扎前腰清扫模板内杂物和砌墙的落地砂浆灰,模板上弹好水平标高线。

5、绑扎基础柱钢筋时,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分布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基础柱与梁的交接处上下各加密区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绑扎。

6、绑扎基础梁,在模板支好后绑扎,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线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钢筋。

绑扎时箍筋应受力钢筋垂直,并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4d,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弯后的平均长度不小于10d,并做135°弯勾。

在钢筋绑扎好后应垫水泥垫块,数量为8块/M²。

7、在钢筋加工时不得乱锯乱放,使用前须将钢筋上的油污、泥土和浮锈清理干净。

绑扎结束后应保持钢筋清洁。

8、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的间距:

±10mm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mm

箍筋、横向钢筋的间距±20mm

保护层厚度:

柱、梁±5mm

四、模板施工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以下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交砼的自重和测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和养护等要求。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5)、木模与支撑系统应选不易变形、质轻、韧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腐蚀、脆性和受潮易变性的木材。

2、基础柱模板安装

基础柱模板由侧模、柱箍组成,安装前应先将基础柱内及钢筋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先安装侧模再安装柱箍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柱膜的稳定,柱膜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力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3、基础梁模板的安装

a根据柱弹出的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b当跨度大雨或等于4m时,按全跨长度的1900~3900起拱复核检查梁模尺寸。

c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力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1.0m,梁测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梁底小横杆间距不大于500mm。

4、模板拆除

1)、承重模板在砼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能拆模。

2)、梁小于8m的砼强度要达到75%以上。

3)、拆除模板要及时清运,同时清理模板上的杂物,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

5、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mm

层高垂直度:

6mm

相邻两板高低差:

2mm

界面内部尺寸:

+4mm-5mm

表面平整度(2m长度上):

5mm

五、基础梁、柱砼

1、浇筑前应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及截面尺寸,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钢筋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

3、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加以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4、砼的强度等级为C25,基础梁柱采用商品砼。

5、浇筑基础柱时,振捣砼要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并应避免碰撞钢筋与模板。

浇筑时应以最少得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用振捣器时,要轻拔快插有序,不漏振,插入的深度不小于50mm,每一振捣的延续时间应使砼的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

在浇筑是要经常观察模板,防止胀模。

6、基础梁振捣砼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的时间应使砼的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

对于钢筋密集部门,应先制定好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的同时应经常观察钢筋和模板,如有变形和位移,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砼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磨盘磨平。

7、浇筑结束后进行砼养护,即覆盖及浇水。

在强度未达到1.2N/m㎡以前不得在上面踩踏及安装砌筑。

8、砼浇筑的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mm

截面尺寸:

+8mm-5mm

表面平整度(2米长度上):

8mm

六、土方回填

1、因工程现况,基础回填分层回填,回填时采用砂土分层夯实。

2、本工程土方采用人工回填,铺平、机械打夯,打夯遍数为3-4遍,每批回30cm,其夯实厚度在15cm左右。

填土时,应保证边缘部分的压实质量,填表土后将填方边缘宽度填宽0.5m。

3、回填前,将坑内树根、木料等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将洞、坑积水抽干,清净淤泥砂,将挑担洞用细石砼堵实,并保证墙体及砼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土方回填时不致于损失方可回填。

4、回填时,打夯应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并且严禁使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在填方过程中,取土、铺土、压实等各工序应按设计要求、土质、含水率、回填规范进行回填土。

三、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保证工程抗震和结构安全的关键分项工程,又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层层严加管理,道道工序严加过程控制。

一、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对于在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钢筋工程,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采取动态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认真的跟踪检查,其重点控制的内容为:

钢筋长度:

认真的审查钢筋配料单,保证钢筋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锚固:

审查配料单使钢筋的弯折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检查钢筋的安装位置。

钢筋的接头:

接头的位置、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位置:

钢筋的间距、纵向筋的两端伸到位。

抗震要求:

箍筋的弯钩的角度和长度,审查配料单把关,梁柱箍筋加密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通报技术人员处理,此批筋应停止加工和使用。

二、钢筋的质量要求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标志。

钢筋检验的内容包括:

外观检查:

钢筋进场时应随机抽样进行外观检查,钢筋的表面不能有裂纹,结疤及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绣,会影响到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握裹力,所有此批筋不能在工程使用。

钢筋的检验:

进场钢筋在外观检查合格后,必须进行其力学性能检验。

在一批钢筋中采用随机方法取出两根钢筋,先切除端部,然后在每根钢筋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和冷弯实验。

当实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再从同一批钢筋中取出双倍数量的试件,重新作力学性能实验。

如果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为合格;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量钢筋应被判定为不合格钢筋,应立即清除出场,以免错用给工程造成隐患。

三、钢筋的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所以一个正确的配料单不仅是钢筋加工、成型准确的保证,同时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

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四、钢筋的下料与加工

本工程的所有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成型,全部在施工现场进行。

这样可长短搭配,合理下料,能提高钢筋的成材率。

1、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剥落的浮皮、铁锈清楚干净。

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2、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无齿据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者弯起现象。

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五、弯曲成型

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共同完成。

弯曲成型工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隔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出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经过划线钢筋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质量要求:

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因此对Ⅱ级钢筋不能弯过头来再弯回来。

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

钢筋全场±10mm;箍筋的变成±5mm。

六、钢筋连接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接头位置及间距按设计图要求,同一截面上钢筋连接的数量,受压区不得超过全截面钢筋总数的50%,受拉区不得超过25%。

1、电渣压力焊

(1)工艺流程: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包括:

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

(2)施工方法:

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通过夹具连接对齐,通电后,即将上钢筋提升2~4mm引弧;然后,继续缓提几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上钢筋逐渐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转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钢筋端部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

持续几分钟,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斜或结合不良。

七、钢筋的堆放和运输

1、钢筋的堆放:

本工程所有钢筋在现场成型后,应在靠近垂直运输工具的地方选择堆放位置,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并铺设木方,防止钢筋的污染和变形。

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成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试用。

2、钢筋的运输: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的钢筋运输以塔吊为主,人工为辅。

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弯曲变形。

八、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1、准备工作: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试钢筋安装方便,位置正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

在模板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并用两种颜色标示,以便识别,按照墨线绑扎钢筋。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楼板筋在模板上划线;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

准备足够数量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基础钢筋绑扎:

本工程基础钢筋的绑扎顺序按照施工段的划分及流水的顺序进行。

对独立基础钢筋网片必须将全部钢筋交叉点扎牢。

绑扎时注意相邻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位移。

在绑扎基底钢筋时,应将塑料垫块安牢,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框架柱钢筋的绑扎:

框架柱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

在绑扎柱的箍筋时,其接头应交错布置周边,箍筋与竖向筋的交叉点均应呈八字形绑扎牢。

下层柱筋露出楼面部分,在楼面上应扎一道箍筋。

柱箍筋的位置必须准确,箍筋加密的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4、楼层梁板钢筋的绑扎:

梁纵向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箍筋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梁箍筋加密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板的钢筋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的负筋,应加密马登绑牢,以防止被踩下。

另外板上负筋必须与梁的两根架立筋扎牢,以防移位。

在板、次梁和主梁交叉外,板筋应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九、钢筋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负筋的位置;

2、检查钢筋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化现象;

4、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5、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四、模板工程

一、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砌体结构,确保该工程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等级标准。

争创优质工程的目标,模板工程师影响工程外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使混凝土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单位将充分发挥模板工程上的优势,利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模板体系和施工方法,满足本工程质量的要求。

二、模板设计

模板方案选择

1、基础及地梁模板设计:

在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在承台在标注轴线、根据尺寸配置木模板。

2、柱模板

方柱模板采用12厚的竹胶板50×100的木龙骨和φ48脚手架钢管,≥800的柱用φ14的穿墙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可周转使用(具体详见内墙对拉螺栓),具体情况依柱子截面尺寸而定。

3、楼板梁模板

采用12厚的竹胶板50×100木带配制成梁帮梁底模板。

规格尺寸要精确,加固梁帮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梁上口用钢筋支撑以保证梁上口宽度。

梁下部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设立水平拉杆和斜拉杆。

4、混凝土楼板模板

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00,采用早拆体系柱头。

主龙骨为双钢管,上部铺设12后竹胶板,用钉子钉牢。

三、施工要点

1、本工程采用拼装大模板施工方案,竹胶板配木龙骨。

用整张竹胶板制成大模板,拼缝少不易漏浆。

尺寸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