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576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59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doc

湖北中电纯阳山80MW风电场工程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

修编:

审核:

批准: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麻城纯阳山风电项目部

二0一六年三月

目录

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1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8

大型施工机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14

大型施工机械防风及应急处理预案 16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20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22

起重伤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24

预防坍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27

突发性停电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0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1

施工现场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5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9

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42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45

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51

洪水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6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75

森林防火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79

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项目部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统筹有序指挥下,充分调动项目部及公司内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各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尽最大可能地保护项目部和广大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1.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1.2.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302号)。

1.2.5《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国质检特[2005]206号)

1.2.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

1.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1.2.8《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1.3适应范围

1.3.1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较大事故的。

1.3.2一次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1.3.3一次事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1.3.4事故所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工作原则

1.4.1本应急预案坚持以“以人为本,确保国家财产安全”为原则,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贯彻争分夺秒,高效运转的精神。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救援人员安全,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科学应对、运转高效。

1.4.2参加现场救援的人员必须严格按预案进行,未经总指挥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原预案。

1.4.3事故报告实行快报制度,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逐级上报,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迟报和瞒报,否则视情节给予处分。

1.4.4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案实施,凡接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通知后,行动迟缓,畏缩不前,措施不力,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行政责任。

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4.5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参加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的义务和责任。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总指挥有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的权利,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拦和拒绝。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指挥部下设营救组、抢险组、医疗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

现场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组成,由项目经理和生产副经理担任;营救组由项目总工程师、相关专业现场负责人和其它营救人员组成;抢险组由相关专业专责工程师和专业抢险人员组成;医疗组由项目医务室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由项目商务副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物资部主任、物业公司主管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安全保卫组由项目部安全保卫部主任和相关人员组成。

组织结构图如下图,具体组成成员见附件:

现场救援指挥部

抢险医疗组

后勤保障组

安全保卫组

2.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2.1总指挥:

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制定和修改预案;负责根据情况制定启动救援预案;负责对外联络,对内协调;组织请求社会救援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及应急救援的开展情况;组织配合上级部门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2.2.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当总指挥缺席时,代替总指挥行使总指挥的职责。

2.2.3现场救援指挥部职责

迅速查明事故原因、类别、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合理的救援方案,报总指挥审定;组织协调营救、医疗、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各组进行正确、快速、有序的救援;有权调动公司内部一切救援物资;传达和实施审定后的救援方案;负责预案的演练和考核工作;负责救援设备、机具的选型购置管理工作。

2.2.4营救组职责

负责进行伤亡人员营救,在营救过程中要严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2.2.5抢险组职责

负责险情的控制和消除,协助营救组进行人员抢救。

2.2.6医疗组职责

负责对营救人员和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或送往医院治疗。

2.2.7后勤保障组

负责通讯、服务、宣传以及后勤物资供应;负责外协人员、死伤家属的食宿安排;负责与保险公司的理赔等事故处理工作。

2.2.8安全保卫组职责

负责现场救援的安全监督,负责做好保卫警戒、维护秩序、疏通道路、组织人员撤离等工作。

3、事件定义

3.1事件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2事件定义

根据公司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和分析,公司重大危险因素有:

高空坠落、触电、机械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气割电动工具伤害、台风雷击、射源伤害等十类,结合事件分级定义事件。

4、应急救援响应

4.1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经现场总指挥确认需要应急救援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启动工作程序: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事故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后,做出应急方案并立即实施,同时报告公司总指挥部,救援方案送总指挥部审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况召集实施方案的有关部门人员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施方案。

工作流程如下图:

启动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当地政府

总指挥部

现场应急救援

指挥部

事故

社会救援

现场工

作人员

上级主管单位

不能处理

信息上报报报

启动政府应急救援预案

4.2信息报告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或在《预案》启动一定时间内仍未完成应急救援或救援力量不足,应及时上报总指挥部,由总指挥部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政府。

已发生人员伤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4.3分级响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当依靠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救援时,应报告当地政府,请求启动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由当地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动员、调动、征用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占用场地,实行社会救援。

4.3.1社会救援力量

社会救援力量包括:

公安、医院、武警、消防和其它与事故类别相关的单位。

3.3.2社会救援分工

根据事故类别和性质的不同,应对相关社会救援力量的工作仔细分工,各司其职,做到救援井然有序,积极推动救援速度,加大救援力度。

供电、调度部门负责事故区域停电。

公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封锁事故现场,重点要保证顺畅实施救援,协调保证各方面工作顺利配合、有序开展。

武警官兵协助地面救援

消防官兵主要负责火灾扑救,同时可以协助高空救援。

医院力量应积极跟进救援,提供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和受惊人员的心理抚慰。

4.4应急救援结束

当死亡人员已经查清、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事故危害得到控制、滋生事故的因素已经清除、正常的生产、生活得到恢复,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宣布结束。

5、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工作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按照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讲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进行。

6、后期处理

6.1善后处理

对伤亡人员家属做好安抚、抚恤、理赔、社会救助、保险等工作,尽快恢复受影响的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全面清理事故现场,及时恢复生产。

紧急调用的设备、物资、人员和场地所发生的费用,按有关规定由相应单位负责支付。

6.2应急救援总结及情况通报

6.2.1应急救援总结

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应急救援活动及事故处理情况,适时组织参加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6.2.2情况通报

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将应急救援情况、善后处理情况、总结等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并向有关单位进行通报。

7、保障措施

7.1应急响应通讯保障

7.1.1所有救援组人员必须全天开通手机,且保证通讯通畅。

7.1.2各部门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应保证通讯通畅,且应全天开通手机。

7.1.3项目部员工的电话或手机号码应及时向综合部报告,以便及时更新项目通讯录,办公室和各部门应存档通讯联络方式。

7.2应急队伍保障

7.2.1成立相关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对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

7.2.2适时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内外近期发生的事故案例和其它单位的经验教训。

7.2.3人员调动时,对应急救援岗位应及时补充;工作人员休假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力量。

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根据各专项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足够的物资和装备。

7.4经费保障

项目部根据公司规定在工程开工时应从工程费用中按比率提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应急救援专项费用,用于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采购和其它备用开支,本费用有节余时进行年度累积,不得挪作它用。

8、宣传、培训与演习

8.1预案宣贯与演练

8.1.1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预案》的学习。

8.1.2每年组织一次《预案》演习,使演习制度化、规范化,演练结束后要备案记录,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8.1.3适时与业主和地方政府举行联合实战演习,锻炼提高应急救援综合素质。

8.2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根据攸县项目部实际需要和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和演练评估总结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正常情况下,每年对预案进行一次评审,根据攸县项目部实际情况并参考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进行修订和完善。

9、术语和定义

9.1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根源或状态。

9.2危险源辩识:

识别危险源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9.3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附件1:

应急救援人员岗位和联系方式表

附件1:

应急救援人员岗位和联系方式表

组名

岗位

人员姓名

联系方式

备注

现场救援

指挥部

现场总指挥

肖冬云

15107332511

副总指挥

刘钝敏

13971702678

抢险医疗组

组长

成学耀

18171722286

副组长

曹天敏

18169446498

组员

徐亚南

刘伟良

徐继军

15572391820

18673345586

15172488968

后勤保障组

组长

余保东

13597568026

组员

何正波

胡唤兵

刘金喜

13972731339

18971726177

18971482839

安全保卫组

组长

马强

18670922388

组员

余志雄

吕雄伟

13627119123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总则: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事件定义分级、应急救援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宣传、培训与演习术语和定义、应急救援人员岗位和联系方式表、社会救援力量联络表同《综合应急预案》。

1、危急事件的预防

1.1危急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没有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存在有以下情况;

1.1.1不使用工作票检修(夜间抢修除外);

1.1.2未经验电且工作地段两端未挂接地线在高压设备上作业;

1.1.3无人监护情况下,单人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施工前不遵守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的规定;

1.1.4约时停送电,停送电作业不使用一次模拟图;

1.1.5未经考试的集体工、临时工等非电业工作人员在高压设备上工作;

1.2没有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存在有以下情况;

1.2.1不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除外);

1.2.2无人监护进行电气倒闸操作和热工保护的投退;

1.2.3未经“三核对”就盲目进行电气倒闸操作和热工保护的投退;

1.2.4未经唱票、复诵就盲目进行电气倒闸操作;

1.2.5不按规定使用相应合格的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1.3预防此类危急事件的措施

加强员工“安规”的学习,提高执行“二票”工作的认识,从思想认识到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按“安规”的要求,严格执行“二票”制度,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培训,进行预防触电培训和触电紧急救护法培训。

2、危急事件的应对

2.1在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负责调查事故。

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2.2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在没有搬移、不急于处理外伤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

医疗部门救治。

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2.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2.4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

2.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

2.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2.7高处触电紧急救护: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如伤员停止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秒继续吹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域数次,促使心脏复跳。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时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

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

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

触电伤员停止呼吸,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呼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

如两次吹气后测试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紧闭,防止漏气。

附件:

触电事故救援工器具

附录1:

触电事故救援工器具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设备作用

存放地点

1

救护车

1台

救护

2

担架

2付

救护

3

急救包

10个

救护

附件2

触电救护方法

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1.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1.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

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1.3杆塔触电脱离方法:

高、低压杆塔上作业发生触电,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干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

解脱电源后,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

1.4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

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

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

2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抢救方法如下:

2.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2.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2.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3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3.1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3.2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

3.3心肺复苏法

3.3.1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3.3.2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

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3.3.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

3.3.4胸外按压: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如下: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

1),反复进行。

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4.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