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59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docx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附答案

2019历史高考选修复习资料精编

宁县二中姓名班级

一、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

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

梭伦改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原因

1、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面临统治危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3、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

4、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三、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内容

1、政治上:

整顿吏治,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污吏,重用人才,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减免赋税,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发展农业,改革土地制度,赋税制度

3、文化上:

学制改革,重视文教,加强思想控制.

4、军事上:

整顿军制,严明军纪,增强战斗力,集中军权。

四、中国古代改革的影响

适应历史发展潮流,解决存在的问题(土地兼并,人民赋税沉重等)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巩固(奴隶、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实质;确立或调整生产关系。

六、决定改革成败的一般原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2、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的大小

3、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4、是否注意用人。

5、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七、从中国古代改革中得出的一般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3、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4、改革总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因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5、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

6、中国古代勇于改革的政治家、改革家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

八、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阶级的观点:

即站在历史事件中本阶级的角度;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或者无产阶级的立场去评述(3)时代的观点:

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4)要客观公正,不要以偏概全带感情色彩(5)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九、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①、分项分析:

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②、全面分析:

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③、国际化分析:

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④、转化分析: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到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

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⑤、学科交叉分析:

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十、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

(一)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春秋时期,出现争霸局面,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战争。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在全国设置常备军 。

作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使齐国的实力大增,齐桓公最先确立霸主地位 奠定了基础。

(二)新旧社会转型的改革,

1.鲁国的“初税亩”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制生产方式的产生,井田制趋于瓦解。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国家依据田亩征税。

虽然鲁国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但实际上通过改变税收制度公开确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也就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势力不断壮大,纷纷要求政治改革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

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两次变法。

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

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其本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很快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但其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的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三)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

王莽改制;北周武帝改革;杨炎的两税法;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的张居正改革等。

1.王莽改制公元9年,王莽篡汉以后,为了解决西汉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了改革。

主要内容有:

改天下田为“王田”,禁止买卖;将奴婢改为“私属”,禁止买卖;改革币制,铸大钱,重量相当于五株钱的2.4倍,却要当五株钱50枚用。

王莽改制严重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王莽政权在农民起义中被推翻。

2.北周武帝改革北周武帝即位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有: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宗教上,实现灭佛政策,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实行府兵制,扩大兵源。

经过一系列改革,北周很快强大起来,后来灭了北齐,统一了黄河流域。

3.杨炎的两税法背景: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实行: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的内容: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积极作用和意义:

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它统一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不以人丁为本,唯以资产为宗”,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也相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局限性:

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想方设法隐瞒财产,并把赋税转嫁到农民头上,政府在两税以外有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4.后周世宗柴荣改革背景:

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分裂割据局面已成为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阻碍。

各国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推动改革。

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革除五代弊政,成效显著。

主要措施:

在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减免苛敛;裁汰僧尼,在军事上,整顿军队,严明军纪,提升军队战斗力。

评价:

周世宗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5.北宋的“庆历新政”

背景:

北宋中期,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冗官、冗员、冗费”现象十分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反抗斗争时有发生。

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北宋中期先后推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1043年范仲淹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主要内容有: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萌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与阻挠。

仅一年左右,改革措施即被废止。

6.张居正改革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内容有:

①赋役征银: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评价:

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赋役征银的规定,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也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7、“地丁银”制度:

清初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和人口增长,丁银已经成为农民一项沉重的负担。

原有的赋税制度难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为了保证稳定的税额、缓和阶级矛盾,康熙时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叫“地丁银”制度。

这种赋税制度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削弱。

促进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力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活跃。

(四)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

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①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

②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在这种条件下,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主要内容: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

评价: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趋势。

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北魏政局和增加政府收入。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

2、金世宗改革;宋金对峙时期,北方由于战乱,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此金世宗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

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女真族的封建化,巩固了经在北方的统治。

新政的举措

(1)内容: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

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预备仿行宪政”;

1906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提出要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制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随后,成立“编制馆”,作为编纂官制的专门机构。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进步,导致了汉族官僚的离心,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一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必然性):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1.部落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根本目的: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直接目的:

缓和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时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措施:

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政治领域:

3.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打击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4.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②新设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③新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性质:

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1.积极性:

①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雅典城邦的发展。

②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2.局限性:

①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

②财产对公民参政议政的限制。

③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

※指导思想:

中庸之道——坚持对贵族和平民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特点:

1.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打破了贵族的专权,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折中性——梭伦的“中庸”原则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二商鞅变法

※背景: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春秋战国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②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变法图强.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5、商鞅变法的作用:

  ①、经济上:

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②、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导思想:

法家思想。

宗旨(目的):

富国强兵。

※性质:

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3)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后有材料)

(4)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作用:

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颁行均田制

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作用:

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3、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迁都洛阳

原因:

①政治上: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②经济上:

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③军事上:

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④地理上:

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

①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②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5、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易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

①易汉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

(3)意义:

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④加强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影响: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②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

④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性质: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附: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四王安石变法

※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

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财政危机严重;军队战斗力低下。

※时间:

1069年,宋神宗即位后,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

1.理财(富国):

①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

——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募役法(百姓可以出钱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④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⑤市易法(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⑥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2.军事(强兵):

①保甲法——维持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②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③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3.教育:

①改革科举制度;②整顿太学;③惟才用人(选官制度)。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结果:

最终失败。

※失败原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启示与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是艰辛的,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充满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有坚定的信念,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附: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改革的意志坚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是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

一、背景

1、根本: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阻碍了欧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内容见书本)

2、直接: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层不满

3、导火索:

教会兜售“赎罪劵”

4、火药桶:

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5、前奏:

“异端”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