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0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试题二Word文件下载.docx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足量的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每生成224 

m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A

B.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通过Na单质后,Na单质增重3.2 

g,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C.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A

D.4 

SiC 

中所含碳硅键数目为0.4NA

9.分子式为C4H6O2的链状有机物M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下列关于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O2(n≥3)

C.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有6种不同的结构( 

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于共平面

10.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对应单质为a、b、c、d、e。

B、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m、n、p;

q为B和E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上述物质发生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q制备b和e

B.原子半径:

B>

C>

D>

E>

A

C.n既能溶解在m的水溶液中,又能溶解在p的水溶液中

D.d可以保存在CS2中

11.利用电解法制备Ca(H2PO4)2 

并得到副产物NaOH 

和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膜可以为质子交换膜

B.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 

↑+4H+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每转移2mole-,阳极室中c(Ca2+)降低1mol/L

12.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均合理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可导致最终计算结果偏大

B.向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非金属性:

Cl>

Si

C.用已检查不漏液的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需在分液漏斗下端放出苯

D.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13.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MOH 

和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n倍。

稀释过程中,两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为强碱,HA 

为弱酸

B.水的电离程度:

X=Y>

Z

C.若升高温度,Y、Z 

点对应溶液的pH值均减小

D.将X 

点溶液与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

c(M+)>

c(H+)>

c(OH-)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金属球A移至中性导体BC附近,很短的时间导体BC就达到了静电

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B端带负电,C端带正电且B端电势比C端电势低

B.用手摸一下导体B端可使导体带上正电

C.导体C端电势比金属球A电势高

D.导体B端和C端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沿BC方向逐渐减小

15.2016年0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0,线速度为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的半径和线速度为R和v,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16.竖直平面内水平弹簧连接一个套在斜杆上的小球,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距离O点最

近时恰好为弹簧原长,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吋,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忽略一切摩擦,弹

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已知竖直虚线与斜杆夹角为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最低点时的机械能

C小球在弹簧与斜杆垂直时速度最大

D.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7.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

为53°

的斜面上。

不计空气阻力,sin53°

=0.8,重力加速度为g,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

时间为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18.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粒子源S发出各种不同的正粒子束(粒子重力忽略不计),粒子从S出来时速度很小,可以看做

初速度为零,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图中线框所示),并沿着半圆

周运动而达到照相底片上的P点,测得P点到入口的距离为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粒子束不是同位素,则x越大,正粒子的质量一定越大

B.若粒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质量一定越小

C.只要x相同,则正粒子的质量一定相同

D.只要x相同,则正粒子的电荷一定相同

19.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如图所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

两电刷MN分别与金属盘的边缘和中心电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相连,金属盘绕中心

轴沿图示方向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刷M的电势低于电刷N的电势

B.若只将电刷M移近N,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C.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D.若只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计的示数变大

20如图(a)所示为示波管的原理图。

如果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

化,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不可能出现的图形是

21,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注入人体,参与人

体的代谢过程,158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

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

已知湮灭前正、负电子总动量为零。

根据PET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8O衰变的方程式为158O→157N+01e

B.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注入人体,158O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

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摩擦力后,挂上砝码盘,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图乙中已标

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所放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

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3.为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已知小灯泡的规

格为“12V5W"

(1)闭合开关前,应将电路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_(填“a”或“b”)端。

调节

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作出的I-U图线如图乙中实线所示,由图线分

析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若某次电流表的示数如

图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I-U图象中的虚线Ⅰ或Ⅱ表示小灯泡真实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实验中得到的实线相

比,虚线_________(填“I”或“Ⅱ”)才是其真实的伏安特性曲线。

24..(12分)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倾角a=30°

的光滑斜面足够长,其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放在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现在将质量为3m的小球C从距离B球s=16

的地方由静止释放,C球与B球碰撞时间

极短,碰撞后两球粘在一起。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撞刚结束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2)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球与它最初的位置距离多远;

(3)当A球刚离开挡板时,B、C两球的共同速度。

 

25.(20分)

(1)如图1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在纸面内有一条以O点为

圆心、半径为L的圆弧形金属导轨,长也为L的导体棒OA可绕O)点自由转动,导体棒的另

端与金属导轨良好接触,并通过导线与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

当导体棒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

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证明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2)某同学看到有些玩具车在前进时车轮上能发光,受此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带有闪烁灯的

自行车后轮,可以增强夜间骑车的安全性。

图2所示为自行车后车轮,其金属轮轴半径可以忽

略,金属车轮半径r=0.4m,其间由绝缘辐条连接(绝缘辐条未画出)。

车轮与轮轴之间均匀地

连接有4根金属条,每根金属条中问都串接一个LED灯,灯可视为纯电阻,每个灯的阻值

并保持不变。

车轮边的车架上固定有磁铁,在车轮与轮轴之间形成了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磁场区域,扇形对应的圆心角

自行车匀速前进的速度v==8m/s(等于车轮边缘相对轴的线速度)。

不计其他电阻和车轮厚度,并忽略磁场边缘效应。

(①在图2所示装置中,当其中一根金属条ab进人磁场时,指出ab上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求

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②若自行车以速度v=8m/s匀速前进时,车轮受到的总摩擦阻力为2N,则后车轮转动一

周,动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忽略空气阻力,

≈3.0)

26.(13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SO2,并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

在图中选用必要装置完成实验。

(1)所选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欲配制装置C中100 

mL 

1mol/LFeCl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

所配溶液需用盐酸酸化,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最终变成浅绿色。

甲同学认为红棕色的出现,可能是产生了Fe(OH)3胶体,再混合其他颜色导致;

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HSO3)2+为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认为红棕色是Fe(HSO3)2+所引起。

你认为____(填“甲”或“乙”)同学分析较为合理,原因为__________,验证两位同学结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27.(15 

分)

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

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K2Cr2O7)和铁红的流程如下:

已知:

I.常见离子开始生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Fe3+

Al3+

Mg2+

SiO32-

AlO2-

开始沉淀的pH

1.9

4.2

8.1

9.5

10.2

沉淀完全的pH

3.2

5.3

9.4

8.0

8.5

II. 

熔融 

Na2CO3条件下主要发生反应:

2FeO·

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1)熔融 

Na2CO3条件下还可以得到的副产物为NaAlO2 

和Na2SiO3,生成这两种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醋酸调节pH2 

=5的目的为__________;

若调节的pH过低,NO2-可被氧化为N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调节pH2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的可能理由是_______。

(5)调节pH3的范围为______。

(6)检验滤液4中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8.(15 

一定条件下正戊烷(CH3CH2CH2CH2CH3)易发生两种裂解反应:

I.CH3CH2CH2CH2CH3(g)

CH3CH=CH2(g) 

CH3CH3(g) 

△H1= 

+274. 

kJ/mol;

II.CH3CH2CH2CH2CH3(g)

CH3CH2CH3(g) 

+CH2=CH2(g)△H2=+122.7 

kJ/mol。

(1)维持体系温度T不变,总压强p恒定时,体积为V1 

L的正戊烷发生裂解反应,一段时间平衡后气体体积变为V2L,此时正戊烷的转化率α(正戊烷)=_______;

维持体系温度不变,向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该条件下不参与反应),再次平衡后正戊烷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原因为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CH3CH=CH2 

和0.5 

molCH3CH3发生反应CH3CH=CH2(g) 

+CH3CH3(g)

CH3CH2CH3(g)+CH2=CH2(g)△H3;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剩余CH3CH=CH2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①△H3=________。

②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CH3)=________。

③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3CH=CH2 

和CH3CH3,平衡后容器内CH3C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将0.1mol 

CH3CH3完全燃烧后的气体通入100mL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并将所得溶液稀释至1L。

最终所得溶液中CO32-、HCO3-、H2CO3 

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随原NaOH 

溶液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图中表示原氢氧化钠浓度为3 

mol.L-1的是_____(填“a”“b”“c”“d”或“e”)。

(4)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CH3CH3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29.(9分)

生长素(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

已知促进吲哚乙酸的合成和抑制吲哚乙酸的分解均能使生长素的含量增加。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假设赤霉素在植物体内不会既促进生长素合成,又抑制生长素分解。

请利用图2所示的比较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含量的方法,利用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和琼脂块等药品材料,设计实验以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

请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提示:

培养实验包括1、2、3、4四个组别,比较含量实验分甲、乙两个组别)

30.(8分)

为研究油茶叶片与果实关系对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油茶叶片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将C3转化为有机物,运输至果实积累,叶片为“源”果实是“库”。

(2)研究者对油茶植株进行了处理,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1所示。

①进行实验时,I、Ⅱ、Ⅲ组要选取相同高度、南面生长的树冠外层枝条作为实验材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Ⅱ、Ⅲ组结果表明,库源比(果实与叶片数目比)越________,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高。

③研究者推測,摘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升高,这

是由于植物体对源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_________调节。

为确定符合生产需求的最佳库源比,研究者还需要测定三组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不同位置源叶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研究者进一·

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和

下表所示。

①研究者用透光性较好的塑料袋套于枝条底端,扎紧、密封袋口,抽出袋中空气,注入浓度

为500

mol·

mL-1的CO2和除去______的空气。

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标记上枝叶、中枝叶、下枝叶时________的13C含量。

②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分)

果园桃树一般栽种后2~3年左右形成树冠,开始挂果,在这期间,间作茎秆低矮、喜阳的农

作物,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生长、保护果园环境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果园的总收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内的全部桃树构成一个种群,与其他很多种群相比,桃树种群的数量待征一定不

包括_______________。

(2)大多数农作物不耐连作,分析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群落结构上分析,间作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间作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保

护果园坏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4)果农在果园种植了西瓜,在苗期西瓜周围生长了一种双子叶杂草而且对幼苗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种间关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

鹅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鹅的羽毛为斑点还是单色由基因B、b决定。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调查发现,鵝群体中羽毛为斑点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几乎都为雌鹅。

这些鹅所生的雄鹅中又大都为单色羽毛。

推断控制鹅羽毛斑点与单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单色对斑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性.

(2)经调查,某斑点雌鹅的父本和母本的羽毛颜色均为单色,其父本的亲代中,雄性个体并不携带斑点基因,请绘出包括该斑点雌鹅在内的向上推共三代的遗传系谱图。

(3)群体中单色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一只斑点堆鹅的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2)(10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

塞面积之比SA:

SB=1:

3,两活塞以穿过B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

/轴/个气缸都不漏气。

初始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A、B中气体的体积均为v0,A、B中气体温度均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中

为气缸外的大气压强。

(I)求初始时B中气体的压强pB

(II)现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对A中气体加热,当活塞重新平衡时,A中气体压强

求活塞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A中气体的温度T’A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小明同学从新闻上看到,2017年9月起“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运行。

为了一睹“复兴号”容颜,小明利用国庆假期,带上相机,爬上京沪高铁旁边的小山岗。

刚爬上小山岗,他就听到火车笛声,而且笛声越来越尖锐,由此他判断火车_______(填“向他驶来"

或“离他远去”);

为了能拍到“复兴号”的清晰图片,他架起带来的单反相机。

相机的镜头呈淡紫色,这是因为镜头上镀了一层膜,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此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损失;

为避免火车车窗玻璃反射光使照片不清晰,他还要在镜头前加上_______。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物体B和质量m=0.2kg的物体C用劲度系数k=100N/m的轻弹簧连在一起。

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

现将物体C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x=0.03m后释放,物体C就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体B始终未离开地面。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

求当物体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