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16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docx

空冷器设备计算说明书

文件编号:

保密等级:

档案号:

NDLNG-MRC项目

HTRI软件设计空冷器工艺计算说明书

 

编写

校对

审核

 

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12-12-28

 

HTRI软件设计空冷器E-101

工艺计算说明书

一、HTRI软件简要介绍

HTRI软件是专门针对换热器的设计、校核而开发的,其涉及的换热器类型主要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板框式换热器等类型。

对于每一类型的模块,都包含有设计、模拟、校核三个方法类型。

二、E-101空冷器设备说明

E-101空冷器,即原料天然气一级压缩后的级间冷却器,主要保证进压缩机二级压缩前温度不过高,使其降为压缩机所适用的进口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的能耗和减少压缩机的一次性投资。

三、E-101设计计算步骤

1.设计

在HTRI软件中,设计类型是定义了换热器的大多数的几何结构和足够的工艺条件后,软件来计算需要的热负荷,然后计算其他缺少的几何结构、传热系数和压力降。

这一程序可以设计空气冷却器的管束长和宽、管长、管径、管间距、风机大小、电机功率等。

设计过程是交互式的,由我们来控制每一个几何参数的允许范围。

 

1.1设计条件

流量

温度(℃)

压力(KPa)

组份及组成(mol%)

污垢热阻m2/(K*W)

允许压降

热流

3.04kg/s

104/43.5

3200

甲烷

91.6

0.000172

70KPa

乙烷

5.32

丙烷

0.782

正丁烷

0.154

异丁烷

0.135

正戊烷

0.008

异戊烷

0.042

正己烷

0.026

氮气

0.86

二氧化碳

1.073

空气

32

89.19(据海拔高度计算)

0.000344

200Pa

1.2数据的输入

(1)确定热流的相态及冷热流污垢系数:

相态包括:

气相、液相、冷凝三个选项。

如下图:

污垢热阻

选择相态

(2)输入空冷器几何数据

包括:

1选择设计模块

2工艺流体条件:

热流流量、进出口温度、压力与允许压降;空气设计温度、海拔高度、空气侧允许压降。

3管束的基本参数:

管子类型、管子长度、管子内径、横向管间距、管子厚度、管程数

4管子翅片参数:

翅片密度、翅片高、翅根处厚,此步骤输入前及结果见图

此几何数据输入前及输入数据后结果如下图:

管程数

(3)热流体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热性质,过程如下图示:

请选择此项项

热性质选择此选项

选择HYSYS数据包

选择物性方法PengRob

选择组份及填入摩尔分数

填入数据后点击此按钮,结果见下图

填入相关性质计算的压力、温度网格数据

出现下图点OK后点击运行按钮,此时物性参数已导入,此步骤结束

点击导入按钮

 

 

(4)设计选项

设计选项,需要设定哪些选项是可变化的,软件根据选择进行逐个数据计算得出最佳结论,一般选择管束宽度,此处也可不选择。

选择之后结果如下:

此处完成后,点击运行按钮,进行设计计算

 

1.3运行设计

运行后,显示如下结果:

当此处提示为无错误和警告后可保存

若此处提示无错误(即左侧RuntimeMessage前出现绿色),则可保存该文件去校核;若提示警告或错误(即左侧RuntimeMessage前出现黄色或红色),则应检查几何参数数据和物性数据(包括管子型式——直管和U型管、由于温度过高材料选择有误、物性参数温度压力网格界定太小等),修改后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提示无误。

切换到Design选项,对该算例点击右键保存。

如下:

此处右键进行保存

2.校核

打开前面保存好的文件,打开后显示如下图:

点击运行

此处自动为Rating

根据管束宽度选定接管数量并填入

出现以下结果:

包括空冷器的结构型式,大小,设计余量,冷热流体速度、温度分布,压降,换热系数,几何结构参数,风机相关数据等。

若校核后提示无错误和警告,并且设计余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则此空冷器初步设计结果就为此结果;若出现错误或警告提示,则需修改部分参数进行校订,直到出现上述情况。

一般根据压降、设计余量等数据调整管长、管心距、管排数、管程数、空气迎面风速等,使压降和设计余量达到理想值。

(设计余量为0至10%)

此图为所有的结果

以下为部分结果截图:

此图为管束相关数据:

 

此图为空冷器大致结构:

3.结论

E-101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直管

热负荷,KW

443.53

有效平均温差,℃

28.1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810.735/42.408

换热系数,W/(m2*K)

21.42

设计余量

9.94%

管束长×宽(L×B),m

4.5×2.2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4

管数

162

空气质量流量,kg/s

31.625

管外径/管间距,mm

19/54

管厚,mm

2

翅高/翅根厚,mm

12.5/0.4

翅化比

19.1176

翅片效率

83.6%

迎面风速,m/s

3.07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11.47/9.45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2/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43.757/75.22

风机数量/直径(m)

2/1.8

风机功率,KW

2.25

风机效率

65%

 

四、其他空冷器设计工艺说明书

因运用HTRI软件设计校核空冷器步骤与E-101的步骤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若是冷凝,则管子型式需要选择

U型管,如下图所示),所以在此不一一列出其过程,现将结果一一列出,见下表。

此处选择U型管

表一:

E-102——原料天然气二级压缩空冷器

E-102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直管

热负荷,KW

500.929

有效平均温差,℃

28.1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1070.30/40.022

换热系数,W/(m2*K)

17.215

设计余量

3.38%

管束长×宽(L×B),m

4.5×2.2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4

管数

154

空气质量流量,kg/s

31.429

管外径/管间距,mm

19/56

管厚,mm

2

翅高/翅根厚,mm

16/0.4

翅化比

26.7429

翅片效率

75.2%

迎面风速,m/s

3.05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5.94/4.64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2/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21.816/77.82

风机数量/直径(m)

2/1.8

风机功率,KW

2.29

风机效率

65%

表二:

E-301——脱碳气空气冷却器

E-301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U型管

热负荷,KW

51.898

有效平均温差,℃

12.4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142.174/8.228

换热系数,W/(m2*K)

30.056

设计余量

1.70%

管束长×宽(L×B),m

3×1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2

管数

35

空气质量流量,kg/s

11.353

管外径/管间距,mm

25.4/54

管厚,mm

2.5

翅高/翅根厚,mm

12.5/0.4

翅化比

17.2801

翅片效率

84.8%

迎面风速,m/s

3.72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10.49/10.90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1/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73.929/107.84

风机数量/直径(m)

2/0.9

风机功率,KW

1.26

风机效率

65%

表三:

E-206——贫胺液空冷器

E-206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直管

热负荷,KW

89

有效平均温差,℃

13.2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815.43/42.6533

换热系数,W/(m2*K)

8.519

设计余量

3.39%

管束长×宽(L×B),m

4.5×2.2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4/4

管数

162

空气质量流量,kg/s

31.625

管外径/管间距,mm

19/54

管厚,mm

2

翅高/翅根厚,mm

12.5/0.4

翅化比

19.1176

翅片效率

83.8%

迎面风速,m/s

3.07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0.54/0.55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1/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16.656/72.49

风机数量/直径(m)

2/1.8

风机功率,KW

2.18

风机效率

65%

表四:

E-204——C-202解析气冷却空冷器

E-204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U型管

热负荷,KW

257.988

有效平均温差,℃

37.2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384.327/16.016

换热系数,W/(m2*K)

19.486

设计余量

7.89%

管束长×宽(L×B),m

4.5×1.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2

管数

46

空气质量流量,kg/s

25.051

管外径/管间距,mm

25/62

管厚,mm

2.5

翅高/翅根厚,mm

16/0.4

翅化比

24

翅片效率

78.3%

迎面风速,m/s

3.64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26/12.5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1/1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9/85.8

风机数量/直径(m)

2/1.385

风机功率,KW

2.26

风机效率

65%

表五:

E-302——脱水再生塔再生气空冷器

E-302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直管

热负荷,KW

384.756

有效平均温差,℃

57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628.208/36.082

换热系数,W/(m2*K)

10.787

设计余量

0.35%

管束长×宽(L×B),m

4.5×1.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4

管数

104

空气质量流量,kg/s

16.446

管外径/管间距,mm

25/54

管厚,mm

2.5

翅高/翅根厚,mm

12.5/0.4

翅化比

17.4107

翅片效率

50.1%

迎面风速,m/s

2.39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3.13/1.63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1/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5.253/96

风机数量/直径(m)

2/1.3

风机功率,KW

1.42

风机效率

65%

表六:

E-501——MR一级压缩空冷器

E-501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U型管

热负荷,KW

2688.74

有效平均温差,℃

23.4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4661.29/269.749

换热系数,W/(m2*K)

26.227

设计余量

6.52%

管束长×宽(L×B),m

10.5×3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6

管数

327

空气质量流量,kg/s

119.203

管外径/管间距,mm

25.4/54

管厚,mm

2.5

翅高/翅根厚,mm

12.5/0.4

翅化比

17.2801

翅片效率

83.8%

迎面风速,m/s

3.72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15.83/12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2/15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61.3/231.72

风机数量/直径(m)

3/2.7

风机功率,KW

15.3

风机效率

65%

表七:

E-502——MR二级压缩空冷器

E-502空冷器设备工艺数据表

型式

鼓风式、高翅片U型管

热负荷,KW

3094.639

有效平均温差,℃

23.3

换热面积(翅片管/光管),m2

7488.22/313.445

换热系数,W/(m2*K)

19.437

设计余量

9.37%

管束长×宽(L×B),m

10.5×4.5

跨数

1

管束数/跨

1

管程数/管排数

2/6

管数

387

空气质量流量,kg/s

178.805

管外径/管间距,mm

25/67

管厚,mm

2.5

翅高/翅根厚,mm

16/0.4

翅化比

23.8901

翅片效率

77.2%

迎面风速,m/s

3.72

热流进出/口速度,m/s

4.2/2.78

进口接口数量/直径(mm)

2/100

管侧/空气侧压降(KPa/Pa)

34.662/170.71

风机数量/直径(m)

2/3.6

风机功率,KW

28.13

风机效率

6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