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637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docx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第一册

1《归园田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2“但使愿无违”的“愿”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个好收成,其实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

“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

“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

“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8、《望岳》: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

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

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

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9、《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正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第二册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2、《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芳草茂盛的地方,便是鹦鹉州。

(触景生情,勾起淡淡的乡愁。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旁边无数新船飞速驰过得意洋洋,病树面前万千绿树如同逢春蓬勃生长。

①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

②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却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4、《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卖唱女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

(描述了现实中帝王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5、《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

6、《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

(这四句话表现了作者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慨。

7、《石壕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讽刺了统治者的残暴,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

(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

9、《观书有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那是因为有着源头鲜活的水不断补充。

(池塘里的水是比喻人的知识、学问、思想,而那“源头活水”是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

一个人,哪怕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就像一口池塘中已装了大半池水一样,然而如果就此不再学习,那么原来那点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

就像长期不换水的池子也会臭一样,必须不断读书学习,把“活水”源源不断地注进自己那口“池塘”去,自己的知识学问和思想观点才能不断充实不断更新。

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把难懂的书看懂时的感受。

10、《清平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有趣的是那个小儿子顽皮淘气,躺在河边伸手剥着水中的莲蓬。

(表达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

第三册

1、《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

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突发奇想,借月传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

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纯洁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今湖新晃侗族自治县)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

这“愁心”,概言之,是为友人处境而愁;细析之,则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真是缠绵悱恻,一往情深!

这“直到”,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3、《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4、《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5、《论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6、《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得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7、《渡荆门送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

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9、《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10、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册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花木深”颇有意境,衬托出“幽处”之幽,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表达了夏完淳誓死不屈的决心,诗句慷慨激昂悲壮雄奇。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在写作手法上,这三句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复杂错乱的变化,笔法是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深厚。

感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

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

给人以美的愉悦,给人以美的希望。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描绘形象生动,言情蕴藉,深化愁情苦调,为千古名句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想象丰富,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以崭新的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册

1、《饮酒》:

“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

好个“心远地自偏”,恬静又不乏稍稍透露出那么一丁点东篱采菊的怡然自得!

这样的诗句也只有陶潜这样淡薄功名,而又返璞归真的夫子才能唱得出。

如果我们要深究起来,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

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

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

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妙用了“蒸”“撼”两个动词:

连云梦泽这么巨大的湖泊,也被洞庭湖蒸腾的水气所笼罩,可见其丰厚的蓄积;连岳阳城这么大的都市也为其波涛所撼动,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可见其力量的巨大。

这样,诗歌把洞庭湖磅礴壮观的气势推向极点,很有特色。

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

3、《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

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4、《茅屋为秋风所破》: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

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5、《望江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是写景,又寓情其中,含义深刻。

眼望江上千帆过去,都不是丈夫的归舟,时近黄昏,江面只剩下斜阳含情脉脉,江水东流悠悠不断,意境幽远凄清,渲染怨妇的离愁,把浪迹天涯的游子久久未归,辜负了闺中人脉脉多情的心绪形象地表现出来。

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象描绘出来,而且把怨妇独倚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不改的意境表现出来。

6、《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

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

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

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

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

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7、《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

正因为这两句诗寓意深刻,不仅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的写照,而且被后人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

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第一个设问,起句峻急,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表达了诗人急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昂扬意绪和紧迫心情,第二个设问则从反面衬托了诗人投笔从戎的必要性,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愤激情怀,诗的格调也由昂扬激越转为沉郁哀怨,峻急中见回荡之姿,豪情中见愤然之意,颇含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的前两句写的便是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僵卧孤村”写的是诗人处境,是实写;“不自哀”和“尚思为国戍轮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和志向,是虚写,后两句转入实写,但仍然有虚,如“铁马冰河”的梦境,全境把作者现实(实)与平生壮志(虚)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0、《观刈麦》: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主要写诗人对农民的悲惨境况而深感愧疚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无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语言平白如话,但在

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怜悯。

第六册

1、《汉江临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赏析:

放眼望去,汉江水流汹涌,似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远山被江面蒸腾的水气所笼罩,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为我们展示了江水波澜起伏,高山为雾气笼罩而时隐时现的自然景象。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赏析:

这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用消极的思想去对待烦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因为用刀切断水流,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

3、《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说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

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概叹。

4、《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这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击。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赏析:

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古今诗词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

(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

(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19.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

(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3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4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4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45.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唐,邵谒)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

  47.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

(王维)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5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5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

  53.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石达开)

  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李世民)

  5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5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

  5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5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5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6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

(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6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

  6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6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6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

(李白)

  6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6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6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6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琵半遮面。

(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7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7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7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宋,苏麟)

  7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7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7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7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8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8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8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84.沉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