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39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x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

Documentserial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

一、概述:

1、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五种运输方式及其经济技术特征:

水路运输:

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劳动效率高;航速低。

铁路运输:

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较低;适应强;安全性好;列车运行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小。

公路运输:

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送达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

航空运输:

高科技性;高速性;高度的机动灵活性;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运输成本高。

管道运输:

运量大;占用土地少;投资少,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

2、运输量:

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量;

3、干线网的六横七纵:

六横:

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

丹东—沈阳—北京—包头—兰州

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渲关

连云港—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上海—武汉—重庆—成都;

上海—杭州—南昌—株洲—贵阳—昆明

七纵:

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

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北京—武汉—广州;

北京—阜阳—九江—南昌—深圳—九龙;

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

安康—重庆—贵阳—柳州—南宁—友谊;

宝鸡—成都—昆明;

4、联合运输系统:

概念:

联合运输系统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工具组成,在两地之间对托运人所托运的货物,采用单一费率或联合计费,并且共同承担运送责任的运输服务系统。

组织形式:

1、公路与铁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背载运输或驼背运输;

2、公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船背运输;

3、公路与航空的联合运输,也称作鸟背运输;

4、铁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车—船运输;

5、货船与驳船的联合运输。

二、铁路:

1、铁路运输能力:

1、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铁路运输能力是A通过能力(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数(以对/天为单位))和B输送能力(一年内单方向所能完成的运输量,即货物的吨数)的总和。

铁路运输能力的决定因素:

a.固定设备,如线路、站场等;

b.活动设备,如机车、车辆等;

c.技术设备运用和行车组织方法;

d.行车人员的数量和业务能力。

A、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a.区间特性。

如正线数、长度、信号设备等;

b.车站情况。

如到发线数量、咽喉区等;

c.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

d.给水设备;

e.电气化铁道的供电设备。

在这种固定设备中,通过能力最薄弱设备的能力,即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A1车站通过能力和A2车站改编能力统称为车站设备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A1、铁路车站通过能力:

铁路车站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车站一昼夜能够通过的最大有改编和无改编列车数或车辆数。

包括:

a.进出站线路通过能力;

b.到、发咽喉道岔通过能力;

c.到发线通过能力。

A2、铁路车站改编能力:

铁路车站改编能力是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条件下,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一昼夜内能够解体和编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包括:

a.驼峰解体能力;

b.调车场尾部编组能力;

c.调车线改编能力。

2、驼背运输:

公路与铁路的联合运输

3、铁路车站分类:

1、按技术作业分:

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2、按业务性质分:

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3、按等级分:

一、二、三、四、五等站。

4、铁路货物运价:

1、普通运价2、特定运价3、铁路建设基金4、货运杂费5、违约金

5、铁路货物运输种类及办理条件:

1、整车货物运输:

按照货物重量、体积、形状,需要用一辆以上的货车运送的货物,可以按照整车办理。

办理条件:

a.以每一货车为一批,跨装、爬装和使用游车的货物,每一车组为一批;

b.原则上按件数和重量承运;

c.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

d.如有需要,允许托运人派人押运;

e.允许专用线和专用铁路内装卸车。

2、零担货物运输:

依照货物重量、体积和形状,不需要一辆单独货车运送,而且允许与其他货物配装的货物,可以按零担办理。

3、集装箱货物运输:

办理条件:

a.每批必须是同一箱型,使用不同箱型的货物不得按一批托运;

b.每批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

c.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

d.按箱承运,不查点箱内货物。

6、旅客列车编组计划:

1、旅客列车编组计划是用为规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旅客列车编组内容的技术文件。

2、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指规定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列车种类、开行对数的计划。

3、旅客列车编组一般应包括软、硬座席车,软、硬卧铺车,餐车,行李车和邮政车。

旅客列车编组辆数:

特直快列车为15~20辆;

普通旅客列车为15辆。

7、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规定货车编入列车和向目的地输送办法的铁路运输计划的管理文件。

内容:

规定列车的编成站和到达站;

规定列车内车辆的编组办法;

组成: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

8、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

始发直达列车;阶梯直达列车;整列短途列车;

1、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优点:

a.减少中途有关技术站的工作量和区段内摘挂列车的数量;

b.能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的运达;

c.使生产—运输—生产更好的衔接。

2、开行的条件:

a.资源充足,流向稳定;

b.装卸站和专用线能力充足;

c.空车供应有保证;

d.直达列车在运行途中的变更、编组情况;

e.邻近编组站的设备和能力利用情况;

f.与现行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相符合。

9、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基本要素: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2、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3、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占停留时间标准;

4、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5、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6、车站间隔时间:

a.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b.会车间隔时间;

c.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d.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e.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f.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10、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见概论)

三、公路和城市交通:

1、城市交通的概念:

城市交通是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的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它包括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涉及城市中地面、地下、空中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

2、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的形式:

1、离线点控制采用定时信号配时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绿灯时间分成有限的具有固定顺序的时间段(相位),不同的交通流将根据固定绿灯时间和顺序依次获得各自的通行权。

2、在线点控制:

指交通响应控制(或车辆感应控制)。

它是根据交叉口各个入口交通流的实际分布情况,合理分配绿灯时间到各个相位,从而满足交通需求。

3、拖挂运输:

概念:

是以汽车列车形式参加运输生产活动的一种汽车运输组织形式。

也称汽车运输列车化

分类:

1、全挂汽车列车;

2、半挂汽车列车;

3、双挂汽车列车;

4、特种汽车列车。

组织形式分类:

定挂运输:

是指汽车列车在完成运行和装卸作业后,汽车(或牵

引车)与全挂车(或半挂车)一般不予分离的定车定

挂组织形式。

甩挂运输:

利用汽车列车行驶时间来完成甩下挂车的装卸作业,

使原来整个汽车列车的装卸时间,缩短为主车装卸世

界和甩挂作业时间,从而加速了车辆周转,提高了运

输效率。

4、公路车辆营运指标:

1、时间利用指标: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及统计车辆工作状况。

2、速度利用指标:

平均每单位时间内的行驶里程

3、行程利用指标:

表示车辆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

4、载重(客)量利用指标:

表示车辆载重(客)能力有效利用程度

5、动力利用指标:

是指主车在统计时间内与主车车载和挂车车载量比值,也是拖运率

5、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分类:

1、路网按线路按布置方式的划分:

a.分离式路网;

特点:

各条线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相交,在交叉处采用分离的立体交叉,各线路独立运营。

缺点:

必须换乘和路线系统不可能发展。

b.联合式路网;

特点:

各条线路在同一平面交叉,在交叉处用道岔连接,各条线路之间可以互通列车。

2、路网线路之间的基本形态关系:

按照两条线路的交叉点的多少可以分为3类:

a.线路之间无交叉;这种情况一般有:

*两条线路平行或近似平行布置;

*虽不平行但相距较远;

*由于地理因素无法或尚未连接。

b.线路之间交叉一次;

两条线之间存在一个换乘站。

其交叉形态有十字形、X形、T字形以及Y字形。

线路之间交叉一次,使得两条线路之间可以实现直接换乘,但当换乘客流量大时容易引起相互干扰和混乱。

c.线路之间交叉两次及以上;这种情况一般有:

*鱼形结构:

*弧弦式结构:

6、公路交通控制设备组成:

交通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

7、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1、按照基本技术特征分类:

a.市郊铁路;

b.地下铁路;

c.轻轨交通;

d.独轨交通;

e.有轨电车。

2、按照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类:

a.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

特点:

行车速度快,行车安全性好。

主要为市郊铁路、下铁道、高技术标准的轻轨。

b.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

特点:

行车速度稍低,行车安全性较好。

主要为中等技术标准的轻轨。

c.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

特点:

线路与其他运输车辆和行人共用,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都稍差。

主要为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和有轨电车。

3、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分类:

a.高运量型:

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30000人,主要有重型地铁和轻型地铁;

b.中运量型:

能力:

15000~30000人,主要有微型地铁、高技术标准轻轨和独轨铁路;

c.低运量型:

能力:

5000~15000人,主要有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和有轨电车。

8、公路交通流的运行状态指标:

公路交通流的运行状态由速度、交通量、交通密度这三种指标来确定。

9、公路通行能力及其分类:

概念:

公路通行能力是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的标准下,在一定的时段内道路某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分类:

按照实用、合理、简便及操作性强的原则分为:

1、基本通行能力;

2、容许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

10、公路单向交通管理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

单向交通又称单行线,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线路。

分类:

固定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和车种性单向交通。

11、公路汽车货物运输的组织过程:

a.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组货、承运、理货、调派车辆等。

b.生产阶段;主要包括装货、车辆运行、卸货等。

c.结束阶段;主要包括交货和结算运费等。

1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机制:

1、节点交通管理;

概念:

是指以交通节点为管理范围,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规

则及硬件设备控制来优化利用交通节点时空资源,

提高节点通过能力的交通管理措施。

分类:

a.交叉口控制方式

b.交叉口管理方式

c.交叉口转向限制

2、干线交通管理

3、区域交通管理

概念:

是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最高形式,是以全区域所有的

车辆的运输效率最大为管理目标(总延误最小、停车

次数最少、总体出行时间最短等)。

形式分类:

a.区域信号控制系统

b.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

13、分段行驶法:

概念:

是指将全线适当地分为若干路段,汽车固定在各个路段内行驶的行车组织方法。

在路段衔接处,货物由一个路段的车辆换装到另一路段的车辆上转运,汽车不出路段。

14、直达行驶法:

概念:

是指每辆汽车装运货物由起点驶经全线直达终点,卸货后再装货或者返空驶回的行车组织方法。

四、水路:

1、水路运输分类:

1、按贸易种类分:

外贸运输、内贸运输;

2、按航行区域分:

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

3、按运输对象分:

旅客运输、货物运输;

4、按组织形式分:

定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专用船运输

2、船舶营运指标:

3、水路运输港口设施:

4、船背运输:

公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

5、水路运输的营运方式:

6、国际海运航线:

概念:

船舶在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之间从事海上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具体路线。

影响因素:

a.海上的风和浪的影响

b.雾、雨、雪、冰的影响

c.潮汐引起的水位变化

d.各个海区不同的气象条件

7、航次:

概念:

船舶从事货物或者旅客运输的一个完整运输生产过程称为一个航次。

航次作业分类:

a.基本作业b.辅助作业c.服务作业

航次计划的基本内容:

a.本航次的营运航线及航线上的挂港顺序;

b.航次起迄时间及各挂港的到离时间;

c.航次装载的货类及货运量;

d.船舶的有关技术定额和消耗定额;

e.燃油淡水补给计划

f.各挂靠港代理联系;

g.有关航次安全生产和业务上的具体事项;

五、航空:

1、航空港的主要建筑物:

航空港概念:

是航空运输用飞机场及其服务设施的总称。

航空港组成:

飞行区(内含跑道、滑行道、停机坪)

客货运输服务区(主体是候机楼)

机场维修区

跑道:

分类:

按道面结构分:

土质、草皮、人工铺筑;

按是否拥有仪表着陆系统分:

仪表跑道;非仪表跑道。

技术要求:

a.长度b.宽度c.坡度d.平坦度e.结构强度f.摩擦力

候机楼:

概念:

是为旅客提供地面服务的主要建筑物。

基本功能:

保证出发、到达和中转的旅客能迅速而有秩序地登上飞机或离开机场,同时为旅客或迎送亲友的客人提供候机海区休息等场所。

候机楼的布局:

通常候机楼对进出港的旅客采取立体隔离的方法,将进出港的旅客的行动路线分别安排在两个楼层内;对国际和或内的旅客,采用平面隔离的办法。

分类:

按照登机口布置方式分:

a.前列式b.廊道式c.卫星式d.综合式

按照建筑物布局分:

a.集中式b.分散式

2、航行权:

是指允许通航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一般说来,仅有五种航行权。

1、第一航行权:

飞越权或称通过权。

是指授予一个国家的定期或不定期国际航班不降停地飞越授权国领空的特权。

2、第二航行权:

技术降停权或称停站权。

是指给予一个国家的定期或不定期国际航班在授权国的领土上降停,进行诸如航班飞机途中加油、紧急机务维修或处理某些特殊事件的特权。

3、第三航行权:

卸载权。

是指授权国允许承运人的定期国际航班在授权国的制定机场下(卸)载自承运人所在国的旅客(货物)。

4、第四航行权:

装运权。

是指授权国允许承运人的定期国际航空回程,从授权国的制定机场装载旅客(货物)和邮件飞回承运人所在国。

5、第五航行权:

贸易权。

是指授权国允许承运人的定期国际航班在授权国下载旅客(货物)和邮件,从授权国装载旅客(货物)和邮件飞往第三国。

第五航空权从法律上意味着授权国向承运人所在国开放航空运输市场。

3、民用飞机的主要性能:

主要指标是速度、爬升、续航和起降性能指标。

1、速度性能:

最大平飞速度——当飞机作水平直线飞行,飞机的阻力与发动机的最大可推力相等时,飞机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

巡航速度——是指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最少情况下的飞行速度。

此时最为经济。

2、爬升能力:

民用飞机的主要爬升能力性能是指飞机的最大爬升速率和升限。

理论升限——飞机达到一定高度时,发动机的推力只能克服平飞阻力。

实用升限——飞机还能以0.5m/s的垂直速度爬升时的飞机高度

3、续航性能:

民用飞机的续航性能主要是指航程和续航时间。

航程——飞机起飞后,爬升到平飞高度平飞,再由平飞高度下降落地,切中途不加燃油和滑油,所获得的水平距离的总和

4、起落性能

4、机场容量:

概念:

机场容量一般是指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当要求连续服务时,一个机场能够接纳的最大机架次数,即活动繁忙时期机场接收飞机的能力。

影响机场容量的因素:

1、跑道的构形,即跑道的条数、间距和方向;

2、滑行道的构形和条数;

3、机位的安排、大小和数目;

4、混合作业(如起飞并着陆)占用跑道的时间;

5、使用设施飞机的各种尺寸;

6、天气情况、风向等;

7、消减噪音的程序可能限制可用跑道上作业的类别;

8、管制员选择使用跑道的方法;

9、到达架次和离去架次的关系;

10、尾流涡流;

11、助航设备;

12、是否具备为飞机到达和离去划定的航空区域;

13、空中交通管制设施。

跑道容量:

概念:

跑道容量一般是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1h),当要求连续服务时,一个跑道体系所能承担的最大飞机架次,它等于服务的所有飞机加权平均服务时间的倒数。

影响机场容量的因素:

1、飞机组合情况;

2、各级飞机的进近(进近是指飞机下降时对准跑道飞行的过程)速度;

3、从进入点到跑道入口的公用进近航道长度;

4、到达进入点时间误差和共用进近航道的速度误差;

5、允许最小时间间隔偏差的规定概率;

6、组合中各级飞机的平均占用跑道时间以及这些平均时间离差的大小。

航空计划的基本内容:

航线:

民航运输企业在获得航空运输业务经营许可证之后,可以在允许的一系列站点范围内提供航空客货邮运运输服务,由这些站点形成的航空运输路线称为航线。

航线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

航空旅客运输生产过程:

六、管道:

1、管道运输系统分类:

1、输油管道:

(1)输油站(首站、中间站、末站)

(2)管线

2、输气管道:

(1)矿场集气

(2)输气站(或压气站)(3)干线输气(4)城市配气3、固体料浆管道:

(1)煤水供应及浆液制备系统

(2)干线输送管道(网)

(3)后处理系统

2、管道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

运输量大;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建设周期短、费用低;安全可靠、连续性强;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

缺点:

专用性强;灵活性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