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687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暨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川润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9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15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9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4

第六章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28

第七章加工厂工程方案…………………………………………………………35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安全卫生………………………………………………45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51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2

第十一章财务评价………………………………………………………………58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61

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65

附件……………………………………………………………………………66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慨况

项目名称:

5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工程

项目业主:

四川润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1、在蓬溪县赤城、吉祥、群利、三凤等24个乡镇建设5万亩黄姜产业化基地。

2、年产600吨皂素加工厂建在蓬溪工业园区内

建设投资:

16836万元人民币

建设期限: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计二年)

项目负责人:

李凌

二、项目业主介绍:

四川润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黄姜种植、销售、加工,是一家股份制民营科技型企业。

5万亩黄姜产业化工程实施业主。

公司现有职工8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24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2人、化工工程师2人、农技师5人、经济师3人、技术员9人。

公司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社会信誉高。

该公司依靠注册资金和各股东的自有资金,现有黄姜繁育基地2600亩,已种植黄姜25000亩,现已成为遂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姜规模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2006年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8年公司《无污染生产皂素项目》列为四川省经贸委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由于公司脚踏实地的快步发展,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蓬溪县人民政府已将种植黄姜作为全县的工作重点之一,并将其作为考核各部门和有关乡镇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若干问题》。

3、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四大方向》的研究报告。

5、四川省2001年《关于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意见》。

6、四川省《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7、《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8、《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9、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其它相关文件。

(二)、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等进行研究。

工程投资估算依据国家有关定额标准及相关政策,财务分析依据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与参数》等执行,并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供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决策。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1

建设规模

1.1

黄姜良种繁育基地

2600

每年育种2600亩

1.2

黄姜种植基地

万亩

5

每年采挖2.5万亩

1.3

皂素加工厂

m2

66700

产品方案

2.1

皂素

T

600

主要原辅料年耗量

3.1

黄姜

万T

10

3.2

硫酸、煤

万T

1.62

占地面积

141.67

总建筑面积

m2

56000

公用工程、年耗电量

6.1

供电

万kwh

180

年运输量

7.1

运入量

万T

11.22

7.2

运出量

万T

8

年工作日

300

人力资源配备

26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6836

10.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836

10.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000

十一

资金筹措

万元

16836

11.1

企业自筹

万元

5336

11.2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万元

500

11.3

银行贷款

万元

10500

11.4

国家资金

万元

500

十二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1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21000

12.2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238

12.3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7762

12.4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5201

12.5

年上交所得税金

万元

2561

十三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13.1

投资利润率

%

36%

13.2

投资静态回收期

4.80

13.3

投资动态回收期

5.56

13.4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18079

13.5

销售收入盈亏平衡点

万元

2765

六、结论及建议

1、本项目的建设既能充分发挥黄姜资源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促进项目规划区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又能解决城乡部分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2、该项目产品方案合理,产品新颖、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可靠、合理、可行。

本项目建设,潜在力大,市场占有率稳定,资金来源有保证,投产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好,项目抗风险能力强,不失为一个投资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富民富国的好项目,建议有关部门给以支持,以便建设方尽快组织该项目的实施。

3、该项目实施后,润森公司可实现年产值21000万元,实现税后利润5201万元,直接安排就业180人,带动24个乡镇5.3万种植户致富。

还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美化当地生态环境。

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及时立项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

“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立足各地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以扶持龙头项目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明确表示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制定了相应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措施: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二是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大好形势下,为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国家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大批优惠政策。

该项目正是在这种大的宏观环境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农业发展规划。

黄姜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两年或两年以上采收,耐旱怕涝,喜光喜温,适宜温度15℃—30℃,要求年降雨量600—1500毫米,年均日照1500小时,无霜期在240天以上,土壤主要为棕壤和山地黄壤,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一般PH值在6—8之间为好。

黄姜在海拔几十米至1000米左右都能生长,但以300—800米左右为适宜。

四川蓬溪县很多乡镇海拔、气温、日照、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都适宜黄姜生长,许多地方长着大量的野生黄姜,年野生黄姜采挖专业户达200余户,年采挖量1000吨以上,属蓬溪县优势农产品。

但随着常年大量采挖,已造成野生黄姜资源日渐枯竭。

为确保黄姜作为蓬溪县这一优势农产品,提高黄姜产量和质量,建设50000亩黄姜种植基地事在必行。

黄姜是理想的提取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

而甾体激素药是国际市场近100年来唯一长盛不衰的药品系列,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药品用途多,药理性强,临床应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与日俱增,欧州制药专家预测,在2020年以内,甾体激素药物用量年递增10%以上。

因此,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因此在此背景下,四川润森生物科技有限发展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提出因地制宜发展黄姜种植、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提取皂素,建设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600吨皂素厂业化工程。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发展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西部产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利用5到10年时间,将西部地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关系到西部地区开发进程。

根据项目规划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项目规划区优势,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非常重视。

1996年省委六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四川省农村小康建设纲要》中指出把种植业的农业产业化当作农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

省政府也以(1996)128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实施大纲(试行)》,1997年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指导全省农业产业化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指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纳入经济发展计划,拓宽开放领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向第一、第二产业拓展”。

这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对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推动产业化进程。

3、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实现蓬溪跨越式发展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明确表示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制定了相应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措施: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二是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体系;三是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因此该项目受到遂宁市、蓬溪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蓬溪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提出要把加快黄姜工程建设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工程,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措施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把黄姜产业化工程抓好将有利于推动蓬溪经济跨越式发展。

对此蓬溪县县委还下发了[2006]108号文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吴相洪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温勉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舒兆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德政、县政府党组成员刘娜、县政协副主席陈其刚为副组长及县委、政府所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蓬溪县黄姜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县黄姜产业化生产和加工的组织领导工作。

4、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提升蓬溪黄姜种植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必将有利于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迅速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助农增收实力。

使该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开拓更好的市场,建立更为健全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体系,发挥更大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使企业、农民的利益步入一个良性循环中。

5、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由于单一农户很难把握市场信息、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更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和新产品开发。

因此,很难使黄姜种植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该项目实施后,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科学种植知识,使黄姜的品质提升。

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市场运作和对黄姜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提高农民生产效益,推动项目区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6、有利于保护地方种植资源。

蓬溪县道地野生黄姜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品种纯化度极高,适应性强、丰产性较好。

但由于采药农户长期掠夺性采挖,致使该县野生黄姜资源逐渐匮乏。

7、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蓬溪县野生黄姜一般生长在灌木林地,而黄姜块茎一般与林地灌木根群相邻生长,挖姜往往与灌木根群一道清除,致使水土流失偏重,山体滑坡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进行人工种植,可有效缓减这一现象。

8、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项目单位一方面积极实施无公害的科学种植技术,融入许多当今高新技术(如:

科学选育,科学栽培,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科学处理黄姜的加工过程)。

提高黄姜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给农户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使项目的实施过程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过程。

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政策支持

1、在大力贯彻中央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精神的同时,该项目受到遂宁市、蓬溪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蓬溪县农业局、遂宁市农业局先后下文明确了该项目,蓬溪县人民政府还下发了[2006]108号文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吴相洪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温勉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舒兆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德政、县政府党组成员刘娜、县政协副主席陈其刚为副组长,农办主任、政研室主任,督查室主任,农业局局长、药监局长、环保局长等为成员的蓬溪县黄姜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县黄姜产业化生产和加工的组织领导工作。

2、同时,蓬溪县扶贫办根据国发[2001]23号《中国农村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村建立原材料基地”精神,大力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向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推荐本项目建设使用扶贫贴息贷款。

二、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实施地遂宁市蓬溪县位于四川中部偏东,涪江中游,北纬30°10′,东经105°3′—105°59′,平均海拔369.6米,以中低丘地貌类型为主,幅员面积1249.4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7.17万亩,项目实施设在蓬溪县赤城、鸣凤、新会、下东、明月等乡(镇)。

该地区是野生黄姜的盛产地,适宜黄姜良种繁育和符合建设种植基地条件。

2、自然资源状况

气象状况:

蓬溪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上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和无霜期长的特点,年降雨量929mm,年平均气温17.1℃,年日照平均时数为1471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相对湿度79-82%。

河流水系状况:

该项目位处涪江中游,境内溪流众多,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土壤状况:

全县土壤以遂宁组红棕紫泥、蓬莱组棕紫泥和水稻土为主,沿涪江有少量冲积潮土和老积黄壤,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

全县有农耕地57.17万亩,农业人口人均0.92亩。

空气质量状况:

该项目位于蓬溪县远郊,没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也无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工业垃圾、粉尘的污染。

同时,也无酸雨的危害。

项目建设区域适宜种植无公害农作物,更适合黄姜基地建设。

3、社会经济状况

蓬溪县辖31个乡镇,556个村,4631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249.4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7.17万亩,人口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6.4%,农业人口人均占地0.92亩,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多田少,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

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4.5亿元,种植业总产值6.3亿元。

三、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前

项目区现以四川润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黄姜育种基地2600亩,这为黄姜种植面积达到50000亩,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2、产中

依靠项目单位的技术优势,对生产中各个环节都提供可靠技术保障和质量监测,确保基地生产出高品质黄姜和工厂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3、产后

皂素和以皂素为原料生产的药品销售已形成庞大的产业。

国际、国内以皂素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业都呈蓬勃发展之势,各地交通运输条件良好,为其产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四、其他有利条件

1、独特的土壤优势

蓬溪县气候具有冬暖春早、无霜期长的特点,耕地以侏罗纪紫色砂泥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为主,属富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该土壤适合黄姜生长。

2、劳动力资源优势

项目建设区现有劳动力约20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足,能满足基础建设用工需要。

3、技术服务优势

该项目以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蓬溪县农业局及公司科技人员为骨干,确保技术指导到户。

4、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蓬溪县交通方便,成南高速路、达成铁路都经过蓬溪县境内,全县境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项目建设地规划在沿国道318线、城南高速路周围的24个乡镇。

这些为黄姜生产、加工提供了方便的运输条件。

(2)能源:

遂宁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基础及其辐射区已完成农电改造、电网覆盖率达100%,电力、石油、天然气供应十分充足,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9.57万千瓦,完全能满足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的需求。

(3)通讯;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通讯条件,已开通光纤通讯程控电话,并已安装入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网通无线网覆盖全县、互联网业务也全部开通,对项目实施有可靠的通讯保障。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黄姜是提取皂素最理想的原料。

各种甾体激素类药物主要以薯蓣皂甙元(皂素)为原料半合成的。

中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皂素出口最大的国家。

由于提取皂素的原料缺乏,制约了皂素工业的发展,皂素生产量逐渐下降,市场需求一直处于畅销不衰的势头,需求量逐年上升,价格也连续上扬,而我国的加工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黄姜原料的严重缺乏和黄姜品质(皂素含量)的降低,导致皂素生产厂家的效益急剧下降。

因此,建设2600亩黄姜良种基地和50000亩黄姜种植基地,研究和总结黄姜栽培实用技术,实行规范化栽培是十分紧迫的和必要的。

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黄姜系单子叶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姜是理想的提取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根状茎含皂素甾体可为医药工业所利用,以皂甙元为原料可以合成甾体激素中间体和蛋白同化激素、皮质激素、性激素为主的数百种国民生计特需的甾体激素类药物,如醋酸双烯醇酮(简称双烯)、黄体酮(孕酮)、去氢表雄酮、醋酸孕酮(单酯)、强的松、可的松系列的以及催产素,避孕药等。

因此,医药界称其为“药用黄金”,除国内需要外,还销往美、德、日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黄姜还含有45%-50%的淀粉,可用于酿造工业生产酒精、酵母粉、肌苷粉、葡萄糖等;含有40%左右的纤维素,可生产优质肥料。

以皂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甾体激素药物是国际市场近100年来唯一长盛不衰的药品系列,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药品用途多,药理性强,临床应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将与年俱增。

根据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贸易情报中心的调查显示(见下表)。

表4-1单位:

亿美元

药品名称

1988年

%

1998年

%

2008年

%

每年递增

抗生素

82.60

11

180.00

12

105.00

15

8.28

心血管药物

60.00

8

150.00

10

124.00

12

8.8

抗关节炎药物

37.50

5

150.00

7

234.00

9

9.79

抗精神痛药物

30.00

4

90.00

6

198.00

7

9.64

镇痛药

22.50

3

45.00

3

81.00

3

6.6

感冒咽喉用药

22.50

3

45.00

3

54.00

2

4.47

利尿药

15.00

2

30.00

2

54.00

2

6.61

甾体激素药物

15.00

2

45.00

3

108.00

4

10.37

卵泡激素药物

15.00

2

45.00

3

108.00

4

10.37

其他

435.50

58

690.00

46

864.00

32

3.49

合计

750.00

100

150

100

2700.00

100

6.61

由此可知,全世界甾体激素制剂药销售额年递增比例为10.37%,居世界各类药物之首位,我国年产皂素3000吨,国内需求量4000多吨,因而皂素缺口千余吨。

欧洲制药专家预测,在2020年以内甾体激素药物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生产1吨皂素需用约160吨黄姜,野生黄姜历经十多年的采挖其资源非常匮竭,四川人工栽培黄姜刚刚起步,市场上黄姜供应的缺口将越来越大。

因此,建设黄姜基地的前景非常远大。

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1)资源优势

蓬溪历来是野生黄姜主产地,其空气、温度、土壤等均适宜黄姜的生长,是种植黄姜的最佳地区,且水质、土壤、空气均符合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项目产品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

(2)成本优势

该项目种植地蓬溪县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项目业主从种植、加工、销售全程参与,中间环节少,其终端产品具有一定的低成本优势,对市场风险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3)质量优势

由于项目业主选用优质种籽、科学栽培、规范的管理,加上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确保终端产品的质量,在产品质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产品生产方案

1、产品市场定位:

业主将产品定位为市场最需的,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通过黄姜加工提炼的皂素为医用原料。

2、预期销售目标:

由公司全面收购加工皂素。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1、在规模种植优质黄姜的同时完善企业管理、信息、销售体系的基础上,以拳头产品为核心,创出“润森”品牌,以品牌战略高起点占领国际皂素市场和成为国内以皂素为原料的制药厂主供商。

2、营销模式

首先,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实行超前宣传,突出“润森”品牌的优越性,扩大产品市场的知名度,着力打造“润森”牌皂素的品牌形象。

其次,实施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为辅;以制药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