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13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docx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在本质和它终将被社会主义必然取代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则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终将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

一、前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剩余价值理论无疑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科学反映,但和其他伟大的理论一样,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以前,同样有许多类似的理论,而马克思、恩格斯剩余价值理论从中汲取精华,最终成就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即便这些理论在古典学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并没有完整、科学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这些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去分析。

(一)重商主义的剩余价值概念

重商主义产生于14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无论早期、晚期的重商主义都认为:

由于西欧国家大都缺少金银矿藏,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

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他们认为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获取金银,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产品价值的追加即贱买贵卖才能获得利润(剩余价值,即“让渡利润”)。

从重商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可知,他们不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同时也混淆了剩余价值与在流通领域中的正常利润;他们的剩余价值概念是含混不清的,但却第一次指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威廉•配第的剩余价值学说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他在价值理论上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有意识地将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在他看来,工人的工资是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种接代”所必需的东西决定的,也可以这样理解:

工人的工资应当等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威廉•配第对于工资的理论,也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基础之上,威廉•配第分析了地租,地租实际是被看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因此,他的地租理论即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在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工资论中,事实上他已经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看作是两个不同的价值量,二者的差额是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

虽然他仅是从地租的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但已经接近于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的性质。

威廉•配第不仅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接近正确的理解,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在对利息进行阐述时,他将利息称作“货币的租金”,而且是从“土地的租金”中引申出来的;可以从中看出:

利息和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但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

但是,他只是在地租这一特殊形态上考察了剩余价值,没有对剩余价值的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进行论述,而且模糊了作为剩余价值的地租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之间的区别。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威廉•配第将剩余价值引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畴,同时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真正的理解。

(三)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实际价值”概念

詹姆斯•斯图亚特是威廉•配第之后亚当•斯密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实际价值”概念;他提出:

实际价值由三个因素决定:

1、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花费的平均劳动量;

2、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

3、原材料价值。

虽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价值决定中无谓地加上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以及原材料,是不恰当的;但是在第一个因素中,他明确指出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对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魁奈的“纯产品”学说

魁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创立了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他的《经济表》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分析的第一次伟大探索。

魁奈提出的“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重农学派政策主也都是依据该学说而提出的。

在“纯产品”学说中,魁奈认为财富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生产品;详尽论述了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并使财富数量不断扩大的思想;他认为:

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即“纯产品”。

和配第一样,魁奈将工资看作是维持工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在此基础上,“纯产品”就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在这里,魁奈实际上是用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来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家产品包含着“纯产品”,即剩余价值。

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我们可以看到,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出“纯产品”即剩余价值,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且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并没有劳动价值论,对价值和使用价值仍然混淆不清,进而不可能将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而认为“纯产品”是由自然,确切地说是土地提供的;但是他已经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从而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这是魁奈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贡献。

(五)杜尔哥的剩余价值学说

杜尔哥是法国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经济理论中更少地带有封建主义的外观,将重农主义理论发展到巅峰。

杜尔哥发展了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他将“纯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认为“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劳动的赐予;同时,他认为,农业劳动者是“惟一的这样一种人,他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超过了他的劳动工资”。

从这样的理论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杜尔哥看来,魁奈所说的“纯产品”已经是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剩余劳动生产物,即便杜尔哥依然没有摆脱农业是惟一的生产部门的思想局限,并把地租视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这个‘纯粹的自然赐予’在他那里,不知不觉地变成土地所有者没有买过而以农产品形式出卖的土地耕种者的剩余劳动”。

(六)亚当•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不仅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方面,而且探讨了国民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以及财政学等学科,影响深远,亚当•斯密本人也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在剩余价值的分析上,亚当•斯密比前辈前进了一大步,超越了配第、魁奈等古典经济学家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某种特殊形式的思想,他认为价值的源泉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实际上是把剩余价值理解为一般畴,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和地租只是作为这个一般畴的组成部分或是分支;这就表明事实上亚当•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门理论畴与利润、地租这样的特殊畴区别开来。

即便亚当•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着以下不足:

但是,由于亚当•斯密最早地将剩余价值归结于剩余劳动,就奠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科学基础。

(七)大卫•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大卫•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自配第至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完成者。

在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上,大卫•嘉图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这是迥异于前人的新研究;他认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社会阶级,而且产品在三个阶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要想正确地判断地租率、利润率和工资率,就不能只根据某一阶级所获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所得的相对产品量,也就是生产这种产品所必需的劳动量。

在嘉图的思想中,利润具有双重含义:

1、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即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的资本之间的比例;

2、剩余价值。

他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工资,一部分是利润;利润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扣除工资价值以后的余额。

在分析利润时,他通常将垫支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略而不计,只将利润与垫支在工资上的资本相对比,与之对应的的是,利润就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利润了,而只是剩余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嘉图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时,是利用这样的假定:

劳动者的工作日长度不变,这样就仅仅考虑了相对剩余价值而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但是正是因为嘉图清楚地知道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是超过工资的价值,在此基础之上他坚决地反对亚当•斯密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纠正了斯密在剩余价值问题上的混乱,成为“所有经济学家中唯一懂得剩余价值的人”。

(八)欧文的剩余价值观念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时期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和必然灭亡,同时预见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景象,对未来社会制度作了天才般的猜测和描绘;他们的思想在19世纪初对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的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欧文接受了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剩余产品的概念;他认为工人除了“生产出自己的生活资料”,还“生产出剩余产品”,而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成了资本家的利润,在此基础之上,欧文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出:

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真正原因是资本家剥削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产品。

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剩余价值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性质制约了剩余价值的理论深度,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解了剩余价值是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之后的19世纪初期,如马尔萨斯、萨伊等西方经济学家,在对价值的理解中不约而同地陷入到庸俗的理解中,只在表面现象上说明了利润,抹煞了剩余价值的本质。

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剩余价值理论才得以最终以科学的方式揭露出资本主义的本质,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汉堡面世,标志着科学剩余价值理论的正式创立。

二、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历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处在萌芽阶段。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萌芽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基本完成于1845~1846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个伟大发现萌芽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和1847年所作的、1849年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基本完成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系统研究,《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关于剩余价值来源的探讨,为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提供了哲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为第二个伟大发现开辟了道路。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就有可能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完成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剩余价值为基石的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这一时间段的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的第一部草稿。

正是在这部草稿中,马克思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先于剩余价值概念。

要制定剩余价值理论,就必须先制定劳动价值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已经制定了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指出,表现为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畴的商品,有“二重存在”:

“自然存在”和“纯经济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1979年版,第85页)作为自然存在,商品是使用价值;作为纯经济存在,商品是价值。

商品本身是这两种规定的统一。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存在之后,分析了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的二重性:

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一定的、自然规定的、在质上和其他劳动不同的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一般劳动”,是“和自身的质相分离的、仅仅在量上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这时虽然还没有使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科学用语,然而事实上在这里已经对劳动作了这样的区分。

“一定的、自然规定的、在质上和其他劳动不同的劳动”,实际上就是具体劳动;“一般劳动”,“和自身的质相分离的、仅仅在量上不同的劳动”,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这一成果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1972年版,第55页),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解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1972年版,第331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这一理论突破是马克思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关键。

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劳动能力”的概念。

他指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不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而是“资本和劳动能力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1979年版,第240页)。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劳动能力”就是动力。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劳动能力和劳动力是同义语。

例如,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1972年版,第190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这是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这一理论突破是马克思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又一重要关键。

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按照资本各个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对资本进行分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

“资本的不变部分”和“资本的可变部分”。

前者是“由材料和机器构成”的部分,后者是“资本中同活劳动相交换并构成工资基金的那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1979年版,第366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二重性的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这一切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作好了理论准备。

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增殖过程。

(同上书,第262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了“剩余价值“(Mehrwert)这一科学用语,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

马克思指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能力”,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

(同上书,第250页)资本家付给工人的是劳动能力这一商品的等价

物。

工人和资本家的这一交换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

流通过程结束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迫使工人进行劳动。

“劳动是酵母,它被投入资本,使资本发酵。

”(同上书,第256页)工人不仅生产劳动能力的等价物,而且生产超过等价物的价值。

“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

等价物,按其规定来说,只是价值同它自身的等同。

所以,剩余价值决不会从等价物中产生;因而也不是起源于流通;它必须从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中产生。

”(同上书,第286页)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又作了这样的表述:

如果工人只花费半个工作日就能活一整天,那么,他要维持他作为工人的生存,就只需要劳动半天。

后半个工作日是强制劳动;剩余劳动。

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他作为工人的需要,即超过他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而形成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还考察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说:

“资本的规律是创造剩余劳动”(同上书,第378页)。

这表明,马克思在手稿中事实上已经提出了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在五十年代一个人埋头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1974年版,第25页)———恩格斯的这一结论是对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成果的准确总结。

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开始公布自己在19世纪50年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二部草稿。

在这部经济学手稿中,清除了自己40年代关于劳动价值就是工资最低额的错误观点,全面地分析并科学地阐述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发展了50年代制定的剩余价值理论。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三部草稿。

在这部经济学手稿中,剩余价值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克思在1865年《工资、价格和利润》中第一次简明扼要地公开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问世(第二卷和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出版)。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高度严密而精确地阐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在以劳动二重性为核心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研究了资本的总公式,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两重性质,考察了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价值增殖的秘密,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性质,指出了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分析了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第一次区分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和它的各种具体形式,研究了剩余价值到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转化。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指明“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1972年版,第679页)这样,马克思最终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完成了自己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从科学实践的观点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与古典学派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反,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社会经济现象,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将剩余价值从其自身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在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基础之上,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剥削的本质特征,从而完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创立了完整、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

[1]开艳.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若干新思考,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2]倩.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M]

[3]国昌.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

[4]吴易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