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41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docx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7春在线作业2

2017秋17春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A.王褒的《七发》

B.枚乘的《七发》

C.王褒的《洞箫赋》

D.枚乘的《洞箫赋》

正确答案:

2.《庄子》一书的文学审美价值主要体现于它以()的形式

A.以寓言说理

B.以事例说理

C.以比喻说理

D.以比较说理

正确答案:

3.《尚书》以()为主,文字古奥迂涩。

A.说理

B.抒情

C.记事

D.记言

正确答案:

4.荀子特别强调论辩的重要性,关于荀子论辩的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

A.理直气壮,据理力争

B.善用寓言,委婉含蓄

C.说理清晰,长于比喻

D.气势磅礴,常用排比

正确答案:

5.扬雄的赋文,在思想表达上的特征是()

A.情少词多

B.沉郁顿挫

C.以美为讽

D.直陈时弊

正确答案:

6.司马相如的大赋留给人的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是()

A.愤郁不平

B.磊落使气

C.志深笔长

D.繁类成艳

正确答案:

7.清人吴思评用“写醉语、怒语、对簿语、忙语、闲语,句句不同”来评论《史记》中的()

A.《淮阴侯列传》

B.《魏其武安侯列传》

C.《陈涉世家》

D.《张丞相列传》

正确答案:

8.刘歆的《遂初赋》其史论部分重点叙说的是()

A.晋人自毁公族以至亡国的史实

B.六国因为贿秦以至亡国的史实

C.秦国因为穷兵黩武以至亡国的史实

D.季孙氏强行霸道,诉诸武力而至祸起萧墙的史实

正确答案:

9.《归田赋》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赋,其中()正说出了文章的主旨

A.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B.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C.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D.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正确答案:

10.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论衡》是其著名的代表作,此书的宗旨是()

A.指时事

B.疾虚妄

C.陈隐情

D.言志向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汉赋四大家是()、()、()和张衡。

A.贾谊

B.司马相如

C.扬雄

D.班固

正确答案:

2.下列成语出自《战国策》的有()

A.狐假虎威

B.鹬蚌相争

C.掩耳盗铃

D.南辕北辙

正确答案:

3.关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用千回百转之笔,写光明磊落之志

B.抒发愤郁不平之气

C.传达曲肠九回之情

D.结构谨严,层次井然

正确答案:

4.跟《楚辞》相比,汉大赋的不同表现在()

A.不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B.追求极度的空间排比

C.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D.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正确答案:

5.下列关于《离骚》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的概括正确的有()

A.浓烈的激情与奇幻的想象

B.特点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C.比兴手法的拓展

D.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创新

正确答案:

6.下列人物是出自《史记的是()

A.张丞相

B.淮阴侯

C.蔺相如

D.项羽

正确答案:

7.孕育赋体文学的三大源头是()

A.《诗经》

B.《国语》

C.《楚辞》

D.先秦散文

正确答案:

8.关于孔子思想的基本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仁”是孔子思想的根本精神

B.“礼”是实施仁义之道的行为规则和准则

C.“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D.“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正确答案:

9.关于《庄子》散文的审美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善写壮阔和险峻的场景,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感

B.善描怪异丑陋的形象,具有别开生面的新奇感

C.善于直抒胸臆的抒情,具有感人肺腑的情感

D.语言诙谐,情趣丰富,具有变幻莫测的美感

正确答案:

10.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有()

A.无论叙述还是描写,都明白如话

B.诗中的感情采用多层次的呈现

C.诗中的感情采用直观的表达方式

D.语言质朴凝练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枚乘的《七发》是一篇讽刺性很明显的作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乐府作为掌管音乐的机构,它具有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汉代文人诗发展缓慢,除了与诗歌的作者社会地位低下有关,还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一事情文人多倾心于辞赋写作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神话奔放神奇的幻想,大胆夸张的手法,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老子的《道德经》的主要出发点是给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而庄子则以个人如何处世为出发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孟子的著名的言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庄子》中《逍遥游》一文的主旨是破除外形残缺或完整的俗常观念,树立看重内心美德的思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其叙事记言都是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很少有出于臆测或者虚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上古歌谣产生在原始时代,具有“徒歌”的特征,但是当时文字已经产生,不过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对于比喻手法,《诗经》中的比喻常常是喻象、喻体熔铸浑融,而《离骚》中的喻象和喻体各自独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庄子》和先秦其他说理文不一样,不属于议论文,而是注重想象和抒情的哲理散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贾谊的《治安策》写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混论,经济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继之加以分析论证,提出解决措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表明即使是民歌也是具有明确的创作动机的,例如《诗经》中的作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荀子》散文已发展为一种专题性的论说文,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议论的中心,论点明确,论证严密,标志着先秦说理文体的最终成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焦仲卿性格软弱,不敢违背焦母的淫威,是一个反面形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司马迁开创的著史体例,一直影响着我国两千年的历史著述,历代的史著体例或者有些微变化,但是都没有超出司马迁的六种体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从中西诗歌的比较而言,《诗经》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最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方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作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宣言》都以分析社会危机的原因并探讨补救的措施为内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左转》

正确答案:

2.《尚书》以()为主,文字古奥迂涩。

A.说理

B.抒情

C.记事

D.记言

正确答案:

3.屈原的作品中,长度仅次于《离骚》,且最为奇特的一篇是()

A.《国殇》

B.《山鬼》

C.《哀郢》

D.《天问》

正确答案:

4."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

A.《礼记》中的《蜡辞》

B.《礼记》中的《弹歌》

C.《吴越春秋》中的《蜡辞》

D.《吴越春秋》中的《弹歌》

正确答案:

5.刘歆的《遂初赋》其史论部分重点叙说的是()

A.晋人自毁公族以至亡国的史实

B.六国因为贿秦以至亡国的史实

C.秦国因为穷兵黩武以至亡国的史实

D.季孙氏强行霸道,诉诸武力而至祸起萧墙的史实

正确答案:

6.其作品被学者认为是“开魏晋小说的先河”的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刘向

D.贾谊

正确答案:

7.关于荀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前期赵国人

B.战国后期赵国人

C.战国前期鲁国人

D.战国后期鲁国人

正确答案:

8.《鵩鸟赋》是贾谊著名的作品,从文章内容来看,是一篇()

A.抒发博大胸怀的作品

B.表达远大抱负的作品

C.表现愤郁不平的作品

D.表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

正确答案:

9.“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A.《项羽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前赤壁赋》

D.《张中丞传后叙》

正确答案:

10.在屈原的作品中,以精严的结构和铺陈的手法相结合,刻画描摹夸张而生动,诗歌抒情深切而优美的是()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关于《诗经》中作品的主题,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A.宗庙祭祀歌

B.讽喻怨刺歌

C.宴饮享乐歌

D.战争徭役歌

正确答案:

2.关于贾谊的赋作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具有浓郁的感情

B.具有彻底的乐天知命的心情

C.艺术表现上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D.艺术表现上委婉含蓄,形象多于议论

正确答案:

3.关于《吕氏春秋》文章的说理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简洁,平实畅达

B.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繁缛,生动具体

C.用“事实”说话是它最主要的说理方式

D.用“道理“说话是它具体的说理方式

正确答案:

4.下面列举的文章属于《左传》的有()

A.《鲁仲连义不帝秦》

B.《晋公子重耳之亡》

C.《晋楚城濮之战》

D.《烛之武退秦师》

正确答案:

5.下列成语故事,出自《韩非子》的有()

A.矛和盾的故事

B.守株待兔

C.滥竽充数

D.郑人买履

正确答案:

6.关于《史记》中人物传记的文学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以独创的“互见法”记写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特征。

B.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C.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加以塑造

D.善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正确答案:

7.关于孟子思想的要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主张“清静无为”的淡薄思想

B.在人性认识方面,提出“性善”的主张

C.在社会政治方面,主张“王道”实施“仁政”

D.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正确答案:

8.下列汉赋作品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有()

A.张衡《归田赋》

B.赵壹《刺世疾邪赋》

C.祢衡的《鹦鹉赋》

D.王褒的《九怀》

正确答案:

9.关于汉代散文风格的演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从文章风格来说,汉代散文主体特征是“内容切中时事,语言朴厚无华”。

但当中也有变化

B.西汉初期的贾谊,其文章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到了西汉中后期;刘向的写作一变为引经据典,书卷气浓重;东汉以后,王充的《论衡》:

尚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C.继之,王符、仲长统的文章:

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D.汉代散文的语言形式也在东汉以后,从原来的比较地散化,逐渐向着整齐、骈偶的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

10.《山海经》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下面列举的神话属于四大神话的有()

A.女娲补天

B.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C.后羿射日

D.嫦娥奔月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发自作家内心的自我剖白,也是我们了解司马迁的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丰富的寓言故事,形象并诗意般地阐发道理,是《庄子》散文的最突出的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尚书》文字古奥迂涩,其中《盘庚》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天问》从文学的角度看,构思的新颖,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奇特,都体现了屈原极强的创新精神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明月皎夜光》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以及想摆脱虚名的束缚的愿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所持的褒贬态度和所表现出来的爱憎感情,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明显不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描写双方正面战争不足二百字,却大量描写了琐事细节,它是《左传》中描写战争不太成功的篇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代,当时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人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反抗神话是指那些反应原始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抗争的神话,比如“夸父逐日、刑天复仇、和精卫填海等就是著名的这一类神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魏风.伐檀》是周代早期的作品,也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活的困顿、揭露战争的残酷方面,较之《诗经》要更加悲凉厚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离骚》全诗都围绕诗人忠君爱国的思想这一中心谋篇布局,作品的前半部分以写虚为主,后半部分转虚入实,虚实相间,回环往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史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的记载仅截止到汉武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九章》并非屈原当时为自己的作品拟定的篇目,而是西汉的刘向编辑《楚辞》的时候加上去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孔雀东南飞》后来被收入《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召公谏弭谤》是《国语》中的著名的篇章,文章以记事为主,为详写,以记言为辅,为略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贾谊的《治安策》写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混论,经济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继之加以分析论证,提出解决措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土乐,其产生的地域是以黄河为中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左传》中有很多作品,是作者根据传闻和揣想虚拟而成的,这种写法可以看做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跟《离骚》相比,《九章》的描写更侧重于超现实的内容,并且把激越跳到的情感和奇幻的想象、夸饰融合起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A.《项羽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前赤壁赋》

D.《张中丞传后叙》

正确答案: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志气盘桓”来形容()

A.董仲舒《天人三策》

B.贾谊《过秦论》

C.司马迁《报任安书》

D.王充《论衡》

正确答案:

3.《归田赋》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赋,其中()正说出了文章的主旨

A.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B.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C.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D.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正确答案:

4.关于《离骚》的基本内容,概括得最准确的是()

A.忠君爱国思想的表达

B.崇高美政理想的追求

C.痛苦郁闷心情的抒发

D.纯洁坚贞的人格的表现

正确答案:

5.因保留下了许多上古时神话传说的史料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神话宝库”的是()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正确答案:

6.关于《荀子》的体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语录体

B.语录体向专论体的过渡

C.专论体

D.专论体语录体的过渡

正确答案:

7.《项羽本纪》记述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是在()

A.钜鹿之战中

B.乌江自刎时

C.垓下被围时

D.西屠咸阳前

正确答案:

8.“惟草木之零落兮”下一句是()

A.恐美人之迟暮

B.纫秋兰以为佩

C.哀民生之多艰

D.鸣玉鸾之啾啾

正确答案:

9.《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创作,这些民歌主要收集在()部分中。

A.《风》

B.《雅》

C.《颂》

D.《乐》

正确答案:

10.《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

A.弃妇

B.思妇

C.寡妇

D.少女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表现的感情真切动人

B.擅长借景衬托和抒发感情

C.语言质朴自然

D.语言华美富有气势

正确答案:

2.《山海经》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下面列举的神话属于四大神话的有()

A.女娲补天

B.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C.后羿射日

D.嫦娥奔月

正确答案:

3.关于《诗经》的语言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句式以四言为主

B.节奏、永韵具有天然的美感

C.大量运用双声和叠韵的连绵词

D.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正确答案:

4.汉赋四大家是()、()、()和张衡。

A.贾谊

B.司马相如

C.扬雄

D.班固

正确答案:

5.关于孔子思想的基本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仁”是孔子思想的根本精神

B.“礼”是实施仁义之道的行为规则和准则

C.“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D.“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正确答案:

6.关于《庄子》散文的审美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善写壮阔和险峻的场景,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感

B.善描怪异丑陋的形象,具有别开生面的新奇感

C.善于直抒胸臆的抒情,具有感人肺腑的情感

D.语言诙谐,情趣丰富,具有变幻莫测的美感

正确答案:

7.关于汉代散文风格的演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从文章风格来说,汉代散文主体特征是“内容切中时事,语言朴厚无华”。

但当中也有变化

B.西汉初期的贾谊,其文章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到了西汉中后期;刘向的写作一变为引经据典,书卷气浓重;东汉以后,王充的《论衡》:

尚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C.继之,王符、仲长统的文章:

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D.汉代散文的语言形式也在东汉以后,从原来的比较地散化,逐渐向着整齐、骈偶的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

8.根据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涵,神话可以分为()等类型

A.创世神话

B.始祖神话

C.洪水神话

D.战争神话

正确答案:

9.下列关于《离骚》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的概括正确的有()

A.浓烈的激情与奇幻的想象

B.特点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C.比兴手法的拓展

D.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创新

正确答案:

10.孕育赋体文学的三大源头是()

A.《诗经》

B.《国语》

C.《楚辞》

D.先秦散文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17春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及时行乐”也是《古诗十九首》经常出现的一种思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楚辞》注重抒发复杂浓烈的感情,而常常不注意外在形式的美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老子》的思想主要作为一种政治道术,其宗旨在教导君主治国,以“无为”为核心,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诗经》中大部分的作品都可以知道作者的姓名,而有一小部分的作者的姓名只能进行猜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九歌》中有《东君》、《河伯》、《山鬼》等篇目,《九歌》中的“九”表示篇目的数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明月何皎皎》一诗在写法上用月圆反衬亲人不能团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以月圆写思乡情感的典型情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班固写作《汉书》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左传》善于具体地描写人物,善于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描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对于比喻手法,《诗经》中的比喻常常是喻象、喻体熔铸浑融,而《离骚》中的喻象和喻体各自独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陌上桑》主要运用烘托的手法写罗敷的美,美到了让人倾倒的程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在《国风》中,全部都是抒发自己情感的抒情诗。

像古希腊诗歌中所能见到的那种叙事诗,只在《大雅》中有一部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武帝即位补救,即”以儒术缘饰吏事”意味着儒家的经学开始和古代政治向结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七发》文风铺叙描绘,夸饰渲染,富有作者的真情实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庄子》散文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具有夸张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在精神情感方面是积极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所持的褒贬态度和所表现出来的爱憎感情,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明显不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鸿门宴”出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其中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流传至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贾谊,晁错等作家以他们的政论散文显示了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致力推进社会改革的积极态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国语》虽以记言为主,但是其叙事很有文学色彩,风格平实而各篇不尽相同,总的而言,其文学成就在《左传》之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荀子》散文已发展为一种专题性的论说文,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议论的中心,论点明确,论证严密,标志着先秦说理文体的最终成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到了新阶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