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85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史知识点

1、中国文学史分期:

三古七段

上古期:

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

先秦

第二段:

秦汉

中古期:

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

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

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

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

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

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2.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古时期的背景说明:

上古期背景:

(1)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

(2)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

(3)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

(4)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学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

中古期背景:

(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

为什么将魏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并将魏晋到明中叶这样长的时间划为一个中古期(中国文学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时期具备了,而且成熟了):

(1)这时期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过程。

(2)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

(3)这是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

(4)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在唐代臻于成熟。

白话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

(5)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

(6)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近古期背景: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晚明诗文)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的倾向。

(3)传统文体发展缓慢,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

3、先秦时期的文学背景说明:

(总体上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1)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

(2)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

史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最早的史官是由巫来承担的;史官除了从事宗教活动,还从事有关赐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

(3)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起关键性的作用。

4、中国文学的起源:

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

5、原始神话传说的概念:

神话是以故事或者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

(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达了先民对自身及所处环境的理解;神话是原始人类综合意识的反应产品。

6、有关神话的作品:

《楚辞》、《山海经》、《庄子》、《列子》、《淮南子》、《穆天子传》。

7、神话的意义: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1)神话仿佛具有一副双重面具,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概念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展示一个感性的结构。

2)对文学中叙事这一表现手法产生了影响。

3)上古神话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素材。

8、《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诗,其中有6篇笙诗。

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它代表的是整个北方文学,属于纯文学。

笙诗:

有目无辞,是一部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徒诗:

只有文字。

9、有关《诗经》的三说:

采诗说、删诗说、献诗说

(1)采诗说:

中央专门派采诗官到民间去采诗或者民歌。

(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个说法颇有争议。

(2)删诗说:

司马迁认为孔子将原本三千多篇的诗删至三百篇,这个说法不对,孔子并没有对诗进行删减,而是对诗进行了整理和编集。

(3)献诗说:

各国的乐官在正式场合表演的诗舞,由乐官和太师来整理和编集的。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的说法是有史可考的。

10、《诗经》按音乐类型/风格划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

(1)风:

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个地区的乐调;是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计十五国风,其中大部分都是民歌。

(风的文学性最强)

(2)雅:

是朝廷正声,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大雅、小雅。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大雅中的怨刺诗主要是针砭朝政、情绪激愤,但讽刺有一定的节制,带有更多的规谏之意;小雅的作者,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主要以地位低微者为主;小雅中的怨刺诗主要是指斥政治黑暗、悲悼周王室的衰亡,忧国忧民,而且也感叹自身遭遇。

(3)颂:

是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鲁、商三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11、诗经六艺:

风、雅、颂、赋、比、兴

儒学六艺:

礼、乐、射、驭、书、数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12、《诗经》的流传史:

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是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三家诗兴盛一时,三家诗先后亡佚。

古文经学:

是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毛诗较三家诗晚出,但在民间广泛的传授,并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3、《诗经》的内容:

燕飨诗:

是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重视遵循礼仪,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燕飨诗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周代宗族间相亲相爱关系维系的重要社会纽带;燕飨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还有政治目的,在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否定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

怨刺诗:

出现在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除燕飨诗、怨刺诗外,还有以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农事诗、祭祖颂歌和周祖史诗,《诗经》的现实精神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14、《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赋:

就是铺陈直叙,即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

就是打比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此物表达出来。

兴:

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或者开头。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

“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15、《诗经》的句式:

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诗经》中的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使得《诗经》朗诵起来节奏舒卷徐缓,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在意义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重章:

就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表情感的变化。

叠句:

在不同的诗章里叠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诗句。

叠言:

又称“重言”,对某个词的重叠使用,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依依”。

双声:

使用具有相同声母的两个词;叠韵:

使用韵母存在相同部分的两个词。

复沓:

又称“复唱”,是句与局之间更换少数词语,起到加重作者感情的作用。

16、《诗经》的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来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关心人民疾苦、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称为“风雅”精神。

17、《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作用/地位:

1)《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

《诗经》可以说是一部抒情诗集,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特色。

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3)“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特征,开启了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

4)《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影响。

5)《诗经》的四言句式,对后世诗人的诗歌体裁结构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8、“诗言志”说:

《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说,认为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当人们内心有所触动,喜怒哀乐之情充盈胸怀时,就通过创作和吟唱诗歌的方式抒发情志或表达态度。

19、孔子将文艺看作是一种道德实践,认为礼、乐、诗可以节制和疏导人的惰性,可以感化人和成全个人品德。

孔子还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他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兴:

指的是通过文学形象唤起或传达一种社会性的情感,是读者领会某种普遍的真理,最终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观:

所谓“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儒家认为诗歌一方面可以提供对现实生活,主要是对政治实践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对诗人的主观态度,即对诗人(或诗歌产生地域的人群)伦理修养的认识。

群:

是使人达到一种社会认同感。

怨:

孔安国注为“怨,为上刺也。

”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怨恨之情。

“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显然更加强调文学的感悟功用、教育功用、、认识功用和批判功用。

20、孟子的两大理论:

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

知人论世说:

特别强调人格与文格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解读作品之前首先应了解作者本人的身世经历、性情气质及其所在的时代环境,否则不能深透地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以意逆志说:

认为读者应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准确解读,推求作者在创作时的真正意图。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均对后世的文学鉴赏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

(1)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

(2)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

(3)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

(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巫觋在商代具有重要的地位,远高于周代,是文学的创造者。

今存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也是因占卜等巫术行为而作。

先秦叙事散文

1、散文的萌芽: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卜辞记录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甲骨卜辞记事简单,不成系统,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2、记言叙事文之祖:

《尚书》、《春秋》

3、《春秋》三传:

《公羊传》-公羊高、《左氏传》—左丘明、《谷梁传》—谷梁赤。

4、《春秋》基本文学知识:

《春秋》在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的编定,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以时间为史,以史事为纬。

《春秋》特点:

微言大义、褒贬分明、春秋笔法(简练、含蓄)。

《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

5、《左传》基本文学知识: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传》是《春秋》的延伸和补充,记录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的历史事件。

《左传》除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讲述外,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

《左传》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左传》体例:

编年史,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历史事件。

《左传》确立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左传》的特点: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这种形式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的情节安排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

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左传》中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不受任何限制。

倒叙:

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预叙:

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者预见事件的结果。

7、《左传》叙事特点: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就在战争描写上,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它对事件的叙述也颇具戏剧性,有些历史事件不是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和虚构的。

《左传》中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人物及人物性格的描写很具丰富性、个性化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使得人物性格与形象得以展现和完成。

8、《国语》是我国最早的第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录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在战国初年。

《国语》以记言为主,论事为辅。

《国语》是后代国别史的滥觞。

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

9、《战国策》又名《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他们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的人生追求。

《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10、《战国策》的成就: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

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作品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

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个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3)《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

其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纵恣多变。

先秦说理散文

1、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但语录体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2、《孟子》: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的。

3、《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特征:

1)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2)灵活巧妙的论辩手段;3)善用比喻和寓言;4)气势浩然的文风,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奍的力量。

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

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5)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4、先秦说理文,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分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自庄子后学。

《庄子》的创作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

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

“三言”之中,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卮言:

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重言:

即借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所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寓言:

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4、《庄子》的特点:

《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般的艺术效果。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5、先秦说理散文的意义/影响/地位: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为后世小说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6、屈原,名平,生于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代表作品有:

《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离骚》。

7、“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8、《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热爱宗国愿为这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

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苦闷、哀伤不可遏止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的回旋复沓的特点。

有关“离骚”二字的解释:

1)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

“《离骚》者,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最为可信)

2)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

“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离骚》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

香草、美人

香草:

作为一种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形象。

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中的正义一方。

借用香草变质、恶草当道来表达世道的衰败。

美人:

美人一般被认为是圣君的象征;或象征着贤臣;或是自喻。

屈原的美女形象,有时表达了君臣和谐的理想,有时又表达了不遇明君的悲伤。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是又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是楚地文化习俗的反映。

《离骚》与《诗经》相比,《离骚》具有的新特点:

1)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

2)学习和借鉴了楚歌的形式和特点,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

9、《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

11篇目有:

《少司命》、《大司命》、《山鬼》、《湘君》、《湘夫人》、《云中君》、《国殇》、《问伯》、《礼魂》、《东君》、《东皇太一》。

10、《九歌》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与合唱;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11、《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其中,《橘颂》是咏物肇端。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九章》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

12、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的《九辩》展开了悲秋主题,其主要内容是抒发他因不同流合污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

委曲折的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之情,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他的《高唐赋》则被认为是山水文学的开端。

13、《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

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难以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问题的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部人事之兴哀,最生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线索基本清楚。

14、《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

15、《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样式无论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有效地塑造更加复杂的艺术形象和抒发细腻或激烈的感情。

《楚辞》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为后世诗人学习和继承。

《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

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

秦汉文学

1、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1)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2)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相争而建立起来的。

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

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

(3)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2、秦相吕不韦(杂家)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吕氏春秋》。

3、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是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身为法家人物,行文却辩丽可观。

此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4、诵读辞赋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5、《淮南子》出自淮南王刘安的宾客之手,是由其所招集的门客集体创作而成的作品,是西汉一部大著述。

(详见书本153第一二段。

6、贾谊《过秦论》,是战国策士的遗风,贾谊把汉代的政论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详见书本151第三段。

7、刘向的《列女传》是西汉期的一部叙事散文集,选择以女性为主角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列仙传》是刘向编辑的一部仙话集,收录从传说的神农、黄帝时候到西汉后期的仙话,共70则。

成书时,有文字上的润色和修改。

(详见书本155倒二段与156第三段。

8、枚乘的《七发》标志汉代新体辞赋(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一篇作品,奠定了汉大赋的体制。

《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

枚乘和他的《七发》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七发》值得注意的方面:

1)对先秦文学的借鉴;2)逐步盘物手法的运用。

赋中讽喻意图的表达是通过重重超载和逐步身盘长升来实现的;3)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

9、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合称为《天子游猎赋》

司马相如的赋在内容上值得注意的:

1)帝国形象的塑造;2)一统观念的弘扬;3)时代精神的体现:

这里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也即一种民族精神。

赋中从多侧面,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处于蓬勃上长升期的那种昂扬奋进、激励张扬、气势充溢、信心十足的精神风貌。

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图景的描绘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