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4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docx

CentOS55图形安装教程超详细

一.准备安装CentOS5.x 系统

1.CentOS简介

CentOS是一个开源软件贡献者和用户的社区。

它对RHEL源代码进行重新编译,成为众多发布新发行版本的社区当中的一个,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CentOS社区不断与其他的同类社区合并,使CentOSLinux逐渐成为使用最广泛的RHEL兼容版本。

CentOSLinux的稳定性不比RHEL差,唯一不足的就是缺乏技术支持,因为它是由社区发布的免费版。

CentOSLinux与RHEL产品有着严格的版本对应关系,例如使用RHEL4源代码重新编译发布的是CentOSLinux4.0,gnRHEL5对应的是CentOSLinux5.0。

由于RHEL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通常具有3~5年的官方支持),因此RedHat公司在RHEL系列产品发布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将累积的更新程序重新打包成为更新的发行版进行发布,通常称为RHELUpdate。

例如,RHEL5的第1个更新版本叫做RHEL5Update1,用户通常也称为RHEL5.1。

对RedHat公司发布的每一个RHELUpdateCentOS社区都会发布对应的更新发行版,例如根据RHEL5的Update1更新程序源码包,CentOS会重新编译并打包发布CentOSLinux5.1版。

CentOSLinux和与之对应版本号的RHEL发行版具有软件包级别的二进制兼容性,即某个RPM软件包如果可以安装运行在RHEL产品中,就可以正常地安装运行在对应版本的CentOSLinux中。

CentOSLinux由于同时具有与RHEL的兼容性和企业级应用的稳定性,又允许用户自由使用,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获得CentOS发行版

(1)从镜像站点上下载ISO的镜像文件

官方:

https:

//www.centos.org/

(2)验证下载的ISO镜像文件的完整性

#md5sumcentos-xxxxxxxxx.iso

(3)将ISO镜像文件制作成安装CD/DVD

<1>在MicrosoftWindows下,

用Nero、ImgFree等等的光盘刻录软件将ISO镜像文件转换、刻录成安装CD/DVD。

<2>在Linux发行版下,

#cdrecordcentos-xxxxxxxx.iso

#dvddrecordcentos-xxxxxxxx.iso

3.收集硬件信息

现在Linux发行版的安装程序的硬件识别能力都比较强,即使不查询什么硬件信息,安装操作系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对于非常新的硬件和笔记本电脑这样比较特殊的设备,还是建议在网络上查询一下相关硬件的信息,以确保硬件可以被驱动。

这里列举几种可能需要重点考察的硬件,对于任何一种发行版都需要注意如下这些问题。

(1)主板芯片组支持。

这是一组比较重要的硬件信息,可能影响到硬盘是否可以使用、可以启用UDMA,是否可以使用ACPI或APM电源管理等。

这里的支持程序总是和内核版本相关的,考察的时候要注意对应的内核版本。

(2)网络设备支持。

目前,对于一般用户主要是以太网卡和无线网卡,有些无线网卡的驱动还没有被整合进内核,但确实已经有驱动支持了。

(3)声卡。

Linux对声音芯片的支持在历史上饱受诟病,但自从ALSA(AdvancedLinuxSoundArchitecture)诞生以来,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序的缓解,现在,ALSA是2.6内核的一部分。

不过,仍然有一些声卡问题不时地出现。

特别的,目前大多数的用户使用的是主板板载声卡,在安装系统之前应该考察一下Linux内核对该主板芯片声效功能的支持。

(4)显卡。

主流的显卡目前都可以得到支持,如果需要的话,看一下显卡芯片的厂商、型号、显存大小基本就可以了,如果希望省事的话,可以考虑选择性能虽然不强,但开源驱动的稳定性和性能最好的Intel整合显卡,而追求高性能显卡的用户可以考虑NVIDIA芯片并在日后使用官方的驱动程序,来获得更好的3D性能,ATI/ADM显卡目前的Linux驱动是不理想的,但AMD已经开放了芯片的技术规范,未来一定会得到开源驱动的良好支持。

(5)其他外设。

USB键盘和鼠标一般都可以被支持,少数最低端的硬盘盒的移动硬盘可能不会被支持,摄像头这些小硬件大部分都可以被支持了,另外就是一些笔记本电脑,需要考察一下。

为了有备无患,要考察的信息还是比较多的,除了上网查找和询问周围的朋友外,使用LiveCD进行体验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4.硬盘分区方案

在计算机上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下面介绍几个分区方案。

(1)方案1

/:

建议大小在5GB以上。

swap:

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2)方案2

/boot:

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swap:

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3)方案3

/boot:

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us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其相关数据较多,建议大于3GB以上。

/va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数据以及日志文件,建议大于1GB以上。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tmp:

将临时盘在独立的分区,可避免在文件系统被塞满时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建议大小为500MB以上。

swap:

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二.光盘安装CentOS

1.安装引导

首先要设置计算机的BIOS启动顺序为光驱启动,保存设置后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

(1)计算机启动以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你可以直接按下来进入图形介面的安装方式;

也可以直接在boot:

后面输入‘linuxtext’来进入文字介面的安装;

还有其他功能选单,可按下键盘最上方那一列的[F1]...[F5]按键来查阅各功能。

Tips:

如果你在10秒钟内没有按下任何按键的话,那么安装程式预设会使用图形介面来开始安装流程。

由于目前安装程式都作的非常棒!

因此,建议你可以使用图形介面来安装即可。

(2)如果想要知道还提供什么功能,我们可以按下功能键。

下面就是[F2]的功能说明:

linuxnoprobe:

不进行硬体的侦测,如果你有特殊硬体时,或许可以使用这一项来停止硬体侦测;

linuxmediacheck:

进行储存媒体的检验画面。

linuxrescue:

进入到救援模式的画面,按“F5键”一样。

linuxaskmethod:

进入互动模式,安装程式会进行一些询问。

如果你的硬碟内含有安装媒体时,或者是你的环境内有安装伺服器(Installationserver),那就可以选这一项来填入正确的网路主机来安装;

linuxupdates:

进入到升级模式的画面。

memtest86:

这个有趣了!

这个项目会一直进行内存的读写,如果你怀疑你的内存稳定度不足的话,可以使用这个项目来测试你的内存喔!

测试完成后需要重新开机。

(3)那如果按下的是[F5]时,就会进入到救援模式的说明画面,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Linux系统因为设定错误导致无法开机时,可以使用‘linuxrescue’来进入救援模式。

这个救援模式很有帮助喔!

在我们后面各章节的练习中有很多练习是需要更动到系统设定档的,万一你设定错误将可能会导致无法开机。

此时请拿出此片DVD来进行救援模式,能够救回你的Linux而不需要重新安装呢。

2.检测硬件信息

接下来系统会检测用户电脑硬件的相关信息,如硬盘、声卡、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如下图所示。

3.检测光盘介质

如下图所示,如果是一张完整的安装盘,可以直接单击“Skip”按钮跳过,否则单击“OK”按钮检测安装盘的完整性。

Tips:

如果你确定你所下载的DVD或光碟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这里可以选择‘Skip(忽略)’,不过,你也可以按下‘OK’来进行DVD的分析,因为通过DVD的分析后,后续的安装比较不会出现奇怪的问题。

不过如果你按下‘OK’后,程式会开始分析光碟内的所有档案的资讯,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喔!

4.安装欢迎界面

当检测完电脑硬件信息后,进入安装欢迎界面,如下图所示。

5.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

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此处选择“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

6.选择键盘布局类型

选择完安装过程中的语言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选择键盘类型一般默认会选择“U.S.English(美国英语式)”,即美式键盘,在此使用默认的选择。

7.磁盘分区配置

如果是全新硬盘,可能会发生如下错误信息,这个信息仅提示你,安装程序找不到分区表,不需要担心。

此时,直接按下“Yes”按钮就可以了,如下图所示。

(1)分区模式

如同前面谈到的,磁盘分区是整个安装过程里面最重要的部分了。

CentOS预设给了我们四种分区模式,分别为:

<1>在选定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

如果选择这种模式,你硬盘会整个被Linux拿去使用,并且硬盘里面的分区全部被删除后,以安装程式的预设方式重新建立分区结构,使用上要特别注意!

<2>在选定驱动上删除Linux分区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在这个硬盘内,只有Linux的分区被删除,然后再以安装程式的预设方式重新建立分区。

<3>使用选定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如果你的这颗硬盘内还有未被分割的磁盘空间(注意,是未被分割,而不是该分区内没有资料的意思!

),那么使用这个项目后,他不会更动原有的分区,只会就剩余的未分割区块进行预设分区的建置。

<4>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

 

就是我们要使用的啦!

不要使用安装程式的预设分割方式,使用我们需要的分割方式来处理。

(2)默认分区模式

如下图所示为磁盘分区设置对话框,选择默认(在选定驱动上删除Linux分区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即可。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提示,单击“是”按钮,下一步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系统默认磁盘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

(3)自定义分区模式

如下图所示为磁盘分区设置对话框,选择“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即可。

建立四个分区,分别是/,/boot,/home与swap四个。

按下‘下一步’后就会出现如下的分区视窗。

这个画面主要分为三大区块:

最上方为硬盘的分区示意图,目前因为硬盘并未分区,所以呈现的就是一整块而且为Free的字样。

中间则是指令区,下方则是每个分区的装置档名、挂载点目录、档案系统类型、是否需要格式化、分区容量大小、开始与结束的磁柱号码等。

至于指令区,总共有六大区块,其中RAID与LVM是硬盘特殊的应用,这部份我们会在单独介绍。

至于其他指令的作用如下:

新建:

是增加新分区,亦即进行分区动作,以建立新的磁盘分区;

编辑:

则是编辑已经存在的磁盘分区,你可以在实际状态显示区点选想要修改的分区,然后再点选‘编辑’即可进行该分区的编辑动作。

删除:

则是删除一个磁盘分区,同样的,你得要在实际状态显示区点选想要删除的分区。

重设:

则是恢复最原始的磁盘分区状态。

Tips: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系统与作者的系统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你屏幕上的硬盘资讯应该不会与作者的相同的喔!

所以看到不同,不要太紧张啊,那是正常的。

接下来建立根目录(/)的分区。

按下“新建”后,就会出现如下的画面。

由于我们需要的根目录是使用Linux的文件系统,因此预设就是ext3这个文件系统。

至于在挂载点的地方,你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用鼠标来挑选。

最后在大小(MB)的地方输入你所需要的磁盘容量即可。

不过由于作者这个系统当中只有一颗硬盘,所以在“允许的驱动器”里面就不能够自由挑选。

如果你想要知道Linux还支援什么文件系统类型,点一下上图中的ext3那个按钮,就会出现如下的画面。

文件系统类型分别是:

ext2/ext3:

是Linux适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由于ext3文件系统多了日志的记录,对于系统的复原比较快速,因此建议你务必要选择新的ext3不要用ext2了。

physicalvolume(LVM):

这是用来弹性调整档案系统容量的一种机制,可以让你的文件系统容量变大或变小而不改变原有的文件资料内容。

softwareRAID:

利用Linux作业系统的特性,用软件模拟出磁盘阵列的功能。

swap:

就是交换空间!

由于swap并不会使用到目录树的挂载,所以用swap就不需要指定挂载点。

vfat:

同时被Linux与Windows所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如果你的主机硬盘内同时存在Windows与Linux作业系统,为了资料的交换,确实可以建置一个vfat的文件系统。

我们继续按下“新建”来建立/boot这个分区。

依序填入正确的信息,包括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大小等。

务必让该分区在整个硬盘的最前面部分。

因此,我们针对/boot就选择“强制为主分区”。

如下图所示:

最终建立/boot分区的结果如下所示,他会主动的将/boot这个特殊目录移到硬盘最前面,所以你会看到/boot所在的硬盘分区为/dev/hda1,而起始磁柱则为1号。

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继续按下“新建”来交换空间(swap)。

如同上面谈到的,因为swap是交换空间,因此不需要有挂载点。

所以,请如同下图所示,在“文件系统类型”处挑选为“swap”。

Tips:

某些安装程序在你没有指定swap为内存的1~2倍时会有警告讯息的告知,此时只要将警告讯息忽略,按下一步即可。

让我们继续完成最后一个分区/home,继续按下上图的“新建”,依序填入正确的信息,包括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大小等。

分区的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你会发现到系统自动的将/dev/hda4变成扩展分区。

然后将所有容量都给/dev/hda4,并且将swap分配到/dev/hda5去了。

8.引导装载程序设置

如下图所示为GRUB引导安装窗口,可采用默认设置,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Tips:

设置引导装载程序密码的方法是,选择“使用引导装载程序口令”,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密码,下图所示。

9.网络配置

下一步设置网络参数,如下图所示,系统默认在网络适配器上启用了DHCP功能,也就是说默认是自动获得IP地址。

读者采用默认设置即可。

如果读者采用固定IP地址,单击“编辑”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选中“手工设置”选项前的复选框,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单击“确定”按钮,接下来设置主机名和网关等信息,如下图所示。

10.时区选择

因为全世界分为24个时区,所以,要告知系统时区在哪里。

如下图所示,你可以选择北京,或直接用鼠标在地图上选择。

要特别注意UTC,它与“夏令时”有关,我们不需要选择这个选项,否则会造成时区混乱,导致系统显示的时间与本地时间不同。

11.设置管理员密码(root密码)

下面是最重要的“系统管理员的口令”设置,如下图所示。

在Linux中,系统管理员的默认名称为root,请注意,这个口令很重要。

至少8个字符以上,含有特殊符号,并要记好。

12.选择安装的软件包

选中“现在定制”,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

在各细节选项中选择所需的软件包(初学者可以选择全部的软件包),如下图所示,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会检查所选软件的依赖性,如下图所示。

13.准备安装

确认了所选择的软件包后,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开始安装Linux系统,当安装完毕以后,用户可以查看/root/install.log安装日志文件获取安装信息,也可以查看/root/anaconda-ks.cfg文件获取安装过程中的设置信息。

14.开始安装Linux系统

开始安装。

在安装的画面中,会显示还需要多少时间,每个软件包的名称,以及该软件包的简单说明,如下图所示。

等到安装完之后,一切就都完成了。

出现最后这个画面时,请将光盘拿出来,并按下“重新引导”按钮去启动,如下图所示。

三.安装后的初始化设置(系统第一次启动)

1.欢迎界面和许可协议

Linux系统安装完毕以后,重新引导系统会进入欢迎画面,如下图所示。

下图的左手边则是等一下需要设定的项目有哪些。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按“前进”继续设定。

2.防火墙设置

网络配置完毕,单击“前进”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增加系统安全性提供了防火墙保护,防火墙存在于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用来判定网络中的远程用户的访问权限。

防火墙配置有两种方式:

无防火墙和启用防火墙。

如果要启用防火墙,就需要选择允许访问的特定服务,如SSH、FTP、SMTP等,在这是选择无防火墙。

因为我们停用防火墙,安装程序会提示我们:

“您没有启用防火墙”,如图下图所示。

没关系我们选择“是”,然后按“继续”。

3.配置SElinux访问控制

接下来如下图所示出现一个“SELinux”的东西,这个SELinux可就重要了!

他是SecurityEnhancedLinux的缩写,这个软体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NSA)所开发的,这东西并不是防火墙。

SELinux是一个Linux系统存取控制(Accesscontrol)的细部设定,重点在于控制程式对于系统档案的存取权限限制。

由于CentOS5.x以后的Linux版本对于SELinux的设定已经非常的妥当了,因此建议您务必要打开这个功能。

4.配置Kdump内核崩溃转存

完成了防火墙与SELinux的选择后,接下来会出现如下的Kdump视窗。

什么是Kdump呢?

这个Kdump就是,当核心出现错误的时候,是否要将当时的硬盘内的讯息写到档案中,而这个档案就能够给核心开发者研究为啥会当机之用。

我们并不是核心开发者,而且硬盘内的资料实在太大了,因此常常进行Kdump会造成硬盘空间的浪费。

所以,这里建议不要启动Kdump的功能。

5.设置日期和时间

在如下图所示界面上,用户可以手工配置计算机系统的日期和时间,也可以通过连接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时间服务器(NTP服务器)为本机传输日期和日间信息,并且可以和NTP服务器的时间同步。

要启用时间同步的功能,需选中“启用网络时间协议”复选框,并使用下拉菜单来选择要使用的时间服务器,配置完毕单击“前进”按钮。

6.创建用户

单击“前进”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全称和口令创建一个普通用户的账号。

假如不需要创建新的用户,直接单击“前进”按钮。

7.设置声卡

单击“前进”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可以看到该声卡的生产商和型号。

单击“播放测试声音”按钮,检测计算机上的声卡,如果能听到3种声音,就代表该声卡的驱动已被正确安装。

8.安装额外的光盘

单击“前进”的按钮,进入如下图所示界面,在这里用户可以选择安装CentOS的额外软件包,如第三方插件、应用程序、文档资料及额外软件。

添加完(或不添加)额外的软件按“完成”。

9.登录界面

最后出现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安装后的初始化过程到此结束。

四.安装后系统配置

1.设置网络

2.配置软件源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3.安装语言

4.输入法

5.安装压缩工具

6.硬件驱动

五.其他方式安装

1.硬盘安装

前提:

必须要安装了NT平台的windows2000、windowsXP或者windows2003!

(1)下载GRUB4DOS(grub4dos-0.4.3.zip)

将压缩包里的menu.lst和grldr两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2)修改boot.ini文件

打开c:

\boot.ini在文件最后加入C:

\grldr=CentOS

示例:

[boot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

(1)\WINDOWS

[operating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

(1)\WINDOWS="MicrosoftWindowsXPProfessional"/noexecute=optin/fastdetect

C:

\grldr=CentOS

注意boot.ini需要去掉只读属性才可以保存。

(3)复制镜像文件

将CentOS的ISO镜像文件放在任意FAT格式(16、32都OK)的分区内,电脑启动的时候选择CentOS,然后再选择CentOSinstall,然后记住安装源选择“硬盘”,之后选择你放CentOS的ISO镜像文件的分区,如果是根目录就直接回车,不是根目录要写下路径。

(4)复制initrd.img和vmlinuz文件

复制的镜像文件打开后,\isolinux\里面的initrd.img和vmlinuz两个文件复制到C盘。

(5)修改munu.lst文件

将c:

\menu.lst文件替换为以下内容下:

colorblack/cyanyellow/cyan

timeout60

default0

titleCentOSinstall

kernel(hd0,0)/vmlinuzroot=/dev/ramramdisk_size=20000devfs=mount,dall

initrd(hd0,0)/initrd.img

boot

(6)硬盘分区之类的自己看着办,建议新手还是在NT平台下用VMware或VirtualBox安装试用一段时间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