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747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文言文小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小测.docx

《文言文小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小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小测.docx

文言文小测

文言文小测1《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1)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6)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词语

(1)齐师伐我()

(2)公将战()(3)肉食者谋之()(4)又何间焉()

(5)肉食者鄙()(6)何以战()(7)衣食所安()(8)弗敢专也()(9)小惠未遍()(10)牺牲玉帛()(11)弗敢加也()

(12)必以信()(13)小信未孚()()(14)神弗福也()

(15)小大之狱()(16)虽不能察()(17)必以情()

(18)忠之属也()(19)可以一战()()(18)公将鼓之()(19)公将驰之()(20)遂逐齐师()(21)既克()

(22)公问其故()(23)一鼓作气()(24)难测也()

(25)彼竭我盈()(26)望其旗靡()

2.翻译重点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彼竭我盈,故克之。

1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打”√”不正确的的打”×”

(1)本文主要是通过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来交代情节和表现人物的。

()

(2)本文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在作战中参与把握战争,注意观察情敌,做到知己知彼。

()

(3)长勺之战的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从曹刿的指挥。

()

(4)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必须要取信于民,同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

(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

(6)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固必须取信于民同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把握时机。

()

(7)本文主要是通过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来交代情节和表达人物的。

()

(8)文章结尾一段表行了曹刿在作战中的善于把握战机,主营观察情敌,做到知已知彼。

()

(9)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挥。

()

(10)本文略写战争的经过而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议论,主要是因为本文的重点内容在于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需详写。

()

四、理解文章内容。

1.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说明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B.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C.“吾视其乱,望其旗靡”,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第2段写了曹刿在长匀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C.长匀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挥。

D.本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及对比方法来刻画鲁庄公和曹刿的性格。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B.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告诉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C.曹列“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的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D.从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关于战争问答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是一位无能的昏君。

4.下面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鲁庄公的性格特点是谨慎、果断、善抓战机。

B.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C.曹刿刿认为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这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D:

曹刿“下视其撤,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

“长匀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文章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B.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C.本文说明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D: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文眼是“远谋”一语,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B.文中只说“公将战”而不提其他事情,实际上是说庄公处于被动地位,不得已而应战,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

C.曹刿提出“何以战”,鲁庄公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表现了鲁庄公的远谋。

D.本文在叙述和人物对话上的语言,都极其简洁精练,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庄公的对话说明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B.写曹刿,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也从侧面反映了庄公的“鄙”。

C.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写战役之后曹刿从道理上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

D.“夫战,勇气也。

”等到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曹刿抓住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取胜。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B.从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关于战争问答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是位无能的昏君。

C.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D.本文说明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论战”为重点,紧扣“战”字选材与剪裁,详写曹刿言论: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验,这反映了曹刿的“远谋”。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C.从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曹刿的性格特点是谨慎、果断,善抓战机。

D.文章惜墨如金,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做到了辞约而意丰,言简而意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的行为表现了曹刿对国事的关心。

B.曹刿认为弱国战胜强国必须事先做好“取信于民”的准备工作。

C.选择辙乱旗靡的时机乘胜追击是本次战争取胜的原因之一。

D.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主要突出了鲁庄公的目光短浅,昏庸无知。

文言文小测2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解释词语。

二者不可得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向为身死而不受()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打”√”不正确的的打”×”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

2.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

3.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

4.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对比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

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添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做好铺垫。

()

6.为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7.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是高于“生命”的。

()

8.本文从“主张舍生取义”和“反对见利忘义”两个角度来论证论点。

()

9.文章的第一段用拟人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反面加以阐明。

()

10.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

11.文章多次使用对比的手法,如鱼和熊掌的、对比、向与今对比等。

()

12.文章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

13.孟子的“贫富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述。

()

14.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

1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

1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是人皆有“是心”的表现。

()

1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添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做好铺垫。

()

18.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

19.本文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

20.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

四、分析文章内容。

1.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及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一段用拟人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反面加以阐明。

 B.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C.文章多次使用对比的手法,如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向与今对比等。

 D:

文章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

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

 B.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D.“呼尔面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是人皆有“是心”的表现。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做好了铺垫。

 B.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中心论点。

 C:

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D.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批评了见利忘义的人。

 B.文章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生与死对比、从前与现在行为的对比等

 C.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D.文章第一段,作者用拟人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明。

5.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鱼”比喻生命,以“熊掌”比喻正义。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辞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D.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一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着重从正面加以阐明了观点。

 B.“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力量,属于正面论证。

 C.作者运用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D.本文大量使用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善用比喻,使所讲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鱼而取熊掌”的常理设喻,深入浅出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B.第一段以假设的语气强调了“舍生取义”的重要,因为“义”比生命更重要,“不义”比死亡更可怕。

 C.“行道之人”与“乞人”宁死也不肯接受不敬的施舍,这一事例生动而有力地证明了人人都有“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

 D.本文中,作者把“所欲”与“所恶”、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乡为”与“今为”分别进行对比,这样把道理说得更加清楚,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诚。

 B.文中运用排比句式,自然流畅,节奏感强。

如第二段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使用排比句式,语言流畅,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C.本文先用举例论证,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接着用假设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最后用“贤者能勿丧”强调了古代圣贤是极力推崇和赞赏“舍生取义”的。

 D.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提到了人心,前文中的“本心”是指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后文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钟”比“一箪食,一豆羹”更能考验人,因为荣华富贵肯定比普通食物更令人向往。

 B.文章开头用类比的方法,将舍生取义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C.全文运用了整齐的句式和排比的手法,使文章气势强烈,很有说服力。

 D.第一段运用了正反对比突出舍生取义的原因;第三段运用了今昔对比,从反面强调了保持本心的必要性。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对“熊掌”的选择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提出“舍生取义”的道理。

 B.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C.作者认为让人们“失其本心”的原因主要有功名利禄、物质享受和施舍恩惠三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时。

 D.因为“行道之人”和“乞人”在生命受到死亡考验的情形下还保持做人的尊严,舍生取义,宁可死去也不受侮辱,所以他们也属于“贤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D.文末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的痛惜和贬斥之情。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生命,然后引出中心论点。

 B.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不义,这是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证明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比生命更宝贵的是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是不义。

 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的主要目的是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B.孟子以具体“鱼”和“熊掌”,分别比喻抽象的“义”和“生”,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C.孟子在文中指出,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

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D.从本文可以看出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文言文小测3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着,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加点字或划线词

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饮少辄醉()

故自号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发而幽香()()至于负者歌于途()()往来而不绝者()临溪而渔()()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射者中()觥筹交错()

苍颜白发()树林阴翳()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谓谁()

二、翻译重点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三、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打”√”不正确的的打”×”

1.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

2.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

3.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