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47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docx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C)。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2.约束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规范时,其标准是(C)

A.实际支付地标准

B.劳务提供地标准

C.权利使用地标准

D.比例分配标准

3.跨国纳税人从事跨国经营和劳务,可能发生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是(A)。

A.关联公司之间B.跨国公司与无关联公司之间

C.无关联公司之间D.跨国自然人

4.国际双重征税的扩大化问题主要导源于(A)

A.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体现出了不同的财权利益B.跨国纳税人的形成

C.直接投资的增多D.国际法的复杂程度

5.我国采用户籍标准确定跨国自然人居民身份时规定的居住期限是(C)。

天天天年

6.国际税收的本质是(A)

A.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B.对外国居民征税

C.涉外税收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7.多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财权利益,在税收管辖权方面(C)

A.只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只实行居民(公民)管辖权

C.同时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管辖权D.只实行地域管辖权

8.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应根据(D)

A.注册地标准B.常设机构标准

C.选举权控制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9.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C)。

.

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

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

10.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C)。

A.中国B.日本C.美国D.俄罗斯

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一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是(D)。

A.《关于对所得和资本利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B.《关贸总协定》

C.《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D.《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12.在居住国的税收负担率高于非居住国税负的条件下,免税的结果是(D)。

A.使居住国多征一部分税收

B.使居住国少征一部分税收

C.与居住国没有什么关系

D.减缓了国际双重征税

13.一居住在英国3年的美国公民仅有来自中国的收入,则他应该(D)。

A.只向英国纳税B.只向美国纳税

C.只向中国纳税D.既向中国纳税又向英国纳税,同时还向美国纳税

14.下列地区中,属于国际上着名避税港集中地的是(A)。

A.靠近美国B.靠近亚洲

C.靠近非洲D.靠近中国

15.税收抵免方法中的间接抵免适用于(A)

A.母子公司之间B.总分公司之间C.民营公司之间D.独立公司之间

16.在我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对其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只就汇到我国的部分征税,不汇到我国的所得免税,则其居住时间为(B)

A.不满一年B.一年以上,未超过五年

C.两年以上,未超过六年D.五年以上

17.假定A国居民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8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

A、B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5%,若A国采用全额免税法,则A国应征税额为(D)

A.万元B.3万元C.万元D.万元

19.下列关于避税与节税主要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A.避税合法但不合理,节税合法又合理B.避税不合法但合理,节税合法但不合理

C.避税不违法但有违国家税收政策导向和意图,节税合法D.避税合理,节税合法又合理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研究范围的是(C)。

A.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的关系

B.关于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问题

C.国际税收和各国税制的关系

D.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21.中国香港属于(B)

A.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地区

B.单一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国家地区

C.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国家地区

D.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地区

22.多数国家对本国公司汇给国外股东的股息,征收(B)

A.个人所得税B.预提税C.公司所得税D.赠与税

23.自由港在税收上的主要特征是(C)

A.减免所得税B.税负较轻C.免征关税D.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

24.美国允许纳税人超限额结转的年限为(D)

年年年年

25.下列纳税人不可能成为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的是(A)

A.只负有本国纳税义务的非跨国自然人B.负有双重纳税义务的跨国自然人

C.负有双重纳税义务的跨国法人D.负有多重纳税义务的跨国纳税人

26.目前世界各国的税务当局广泛采用的处理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指导原则是(A)

A.总利润原则B.独立核算原则

C.合理原则D.合理利润划分安全地原则

27.当一国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时,通常会产生的不利因素是(B)。

A.法律手续比较复杂

B.不能享受当地政府为独立公司提供的减免税优惠

C.不容易实施转让定价

D.分支机构在初期发生营业亏损时不能冲减投资者的总利润

29.如果某个跨国纳税人不断地变换其居住地点,在任何一国的停留时间均不超过该国规定对非居民征税的起点,从而逃避有关国家的来源地管辖权。

这在国际税收领域称为(D)

A.非居民B.税收难民C.临时移民D.税收流亡

30.联合国范本与经合组织范本在营业利润征税问题上的不同规定在于联合国范本运用了(A)

A.引力原则B.比例分配原则C.最大负担原则D.平等原则

31.对有关联企业之间的贷款重点是应防止(D)

A.人为地抬高利率B.人为地压低利率C.市场利率D.随意指定利率

32.税收协定的受益人是(B)。

A.缔约国政府B.缔约国居民

C.非缔约国居民D.缔约国税务当局

33.直接抵免法适用于(C)。

A.非同一经济实体

B.母子公司

C.预提所得税

D.子公司在东道国缴纳的所得

34.发展中国家侧重于选用的税收管辖权(B)。

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

35.税收饶让抵免实际上抵免的是(D)。

A.国际双重征税

B.跨国纳税人的一部分

C.跨国纳税人实际已交税负

D.来源国的其他税负

36.目前税收国际协调与合作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方式是(C)。

A.税收协定模式B.税收一体化模式

C.双边模式D.多边模式

37.免除国际双重征税的最佳方法是(C)。

A.减免法B.扣除法C.免税法D.抵免法

1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本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的征税,实行(A)

A.居民管辖权独占征税权原则B.税收分享原则

C.来源地征税原则D.来源地优先征税原则

38.在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我方居民公司能够享受间接抵免待遇的,要求拥有对方

居民公司股权的(C)

A.5%B.8%C.10%D.15%

39.对转让定价的最大约束是(B)

A.国际双重征税B.正常交易原则C.国际会计公司查帐D.总利润原则

40.有关国家可能运用的反避税港的措施是(D)

A.控制本国纳税人流出B.严格监督避税港国家的税务管理

C.改变避税港国家的税收制度D.阻止利用避税港的计划得以实现

41.在实行抵免法的情况下(D)。

A.居住国仅承认居民税收管辖权的优先权,而不是独占权

B.居住权仅承认居民税收管辖权,而不是优先权

C.居住国仅承认来源国税收管辖权的独占权,而不是优先权

D.居住国仅承认来源国税收管辖权的优先权,而不是独占权

42.成本标准所采用的主要分配依据是(A)。

A.权责发生的费用B.实际发生的费用

C.市场平均利率D.合理利润

43.一居住在英国的美国公民,他仅有来自英国一国的收入,则他应该(C)。

A.只向英国纳税B.只向美国纳税

C.既向英国纳税又向美国纳税D.不成为跨国纳税人,但应向美国纳税

44.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的税收协定范本是(C)。

A.《经合组织范本》B.《关税与关贸总协定》

C.《联合国范本》D.《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45.跨国自然人想转移或避免其高税国税负,摆脱公司管辖权制约,其唯一途径是(C)。

A.逃往国外B.宣告死亡

C.放弃原国际获得别国国籍D.争取双重国籍

46.当居住国税率高于来源国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免税法的结果是(C)。

A.实际免除的税额小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

B.实际免除的税额等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

C.实际免除的税额大于应免除的国内应纳税额

D.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47.发展中国国家侧重于选择的税收管辖权是(B)。

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

48.在双边或多边的反避税措施中,最突出的是(A)。

A.防止滥用税收协定B.强调反运用避税港

C.同步调查与审计D.反避税港

49.我国税法在企业所得税的抵免上的规定是(D)。

A.综合分项限额B.综合不分项限额

C.分国分项限额D.分国不分项限额

50.对于同时具有两个国家居民身份的跨国自然人的判断,税收协定中所规定的顺序标准,首位标准是(C)。

A.重要利益中心B.习惯性居所

C.永久性居所D.国籍

51.下列选项中属于纯国际避税地的是(C)。

A.香港B.澳门C.百慕大D.新加坡

52.关于法律性双重征税与经济性双重征税的区别,下列税法正确的是(D)。

A.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

B.前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同,后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

C.前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不同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

D.前者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两次税,后者是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所得征两次税

53.国际避税地较集中的地区有(B)。

A.西欧地区B.太平洋沿岸

C.发展中国家D.亚洲地区

54.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含义是(C)。

A.国际税负水平的比较

B.涉外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C.外来投资者的税收负担与本国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比较

D.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55.常设机构的性质应表述为(B)。

A.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且独立承担纳税义务

B.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但各国国内法及税收协定将其视同独立实体对待

C.非独立法人,没有营业活动

D.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没有固定场所

56.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处于优先地位的税收管辖权是(B)。

A.居民税收管辖权B.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D.居民和公民税收管辖权

57.一个国家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利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称为(C)。

A.国籍原则B.领土原则C.属地原则D.属人原则

31.我国对外签谈国际税收协定时居首位的原则是(B)。

A.坚持税收饶让原则

B.坚持维护所得来源地征税权的原则

C.坚持平等待遇的原则

D.坚持所得来源地和居住地共享征税权的原则

58.国家避税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是(A)。

A.各国所得税制度的差异

B.国别的差异

C.经济体制的差异

D.收入来源地的差异

59.一家依美国法律登记注册的美国公司,其实际管理和经营控制中心设在邻国加拿大,则该公司应该(B)。

A.只向美国纳税

B.既向美国纳税又向加拿大纳税

C.只向加拿大纳税

D.不成为跨国纳税人,但应该向美国纳税

60.比照市场标准是(B)

A.通过进销差价倒算出来的市场价格

B.按当时当地独立竞争市场价格来确定跨国联属企业之间各交易的价格

C.用成本加利润的方法所组成的一种相当于市场价格的分配标准

D.按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分配标准

61.世界上建立最早的现代避税港是(C)

A.荷兰B.卢森堡C.瑞士D.巴拿马

62.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D)。

A.规避东道国公司所得税B.规避东道国利息预提税

C.规避东道国利息所得税D.规避东道国股息预提税

63.居民公司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若已经缴纳所在国的所得税,那么在向该居民公司汇回所赚利润时,一般均可获得(B)

A.税收饶让待遇B.税收抵免或免税待遇C.免缴关税待遇D.免缴利息税待遇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各国所得税法,纳税人的各项所得一般划分为(ABDE)。

A.经营所得B.劳务所得C.流通所得D.财产所得E.投资所得

2.下列项目中,属于国际双重征税的基本特征的有(ABCD)。

A.征税权力的非同一性B.课税权主体的非同一性C.纳税主体的同一性

D.纳税客体的同一性E.纳税主体的非同一性

3.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包括(ABD)。

A.股息B.利息C.动产租金D.特许权使用费E.转让机器设备所得

4.关于非独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方式包括(CD)。

A.固定基地B.收入支付地C.停留时间

D.所得支付者E.居住地

5.广义的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ACD)。

A.国家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

B.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C.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际税收与国内税法的关系

E.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6.美国不实行税收饶让的原因有(CDE)。

A.管理上存在困难

B.不利于鼓励美国资本对外投资

C.让美国政府承担过多的经济损失

D.美国税法其他的技术性规定已经给予纳税人相当的优惠

E.美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会要求所在国降低税率

7.国际偷逃税的主要方法包括(ABCD)

A.匿报应税所得B.虚报成本费用C.虚报投资额D.地下经营E.非法交易

8.国际避税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E)

A.历史原因B.制度原因C.地理因素D.政治因素E.经济因素

4.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ABE)。

A.国家的产生和发展B.跨国所得的形成C.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

D.增值税的开征E.所得税的普遍开征

9.税收管辖权的基本理论原则有(BC)。

A.普遍性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

C.属人主义原则D.保护性原则

E.公平性原则

10.法律性国际双重征税的原因是(ABD)。

A.纳税人收入的国际化B.各国所得税法的普及化

C.各国实行复合税制D.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剧烈冲突

E.跨国公司向股东分配股息红利冲突

11.目前世界各国对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一般采取的标准或原则有(AB)。

A.权利使用方所在地标准B.支付方所在地标准

C.常设机构所在地标准D.劳务提供地标准

12.下列情况中可以采用直接抵免法来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的是(BCD)。

A.母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缴纳的公司所得税

B.总公司的国外分公司缴纳的公司所得税

C.跨国自然人从事某项投资活动取得利息时,被丛源征收的预提所得税

D.母公司收到国外子公司股息被扣缴的预提所得税

E.跨国自然人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3.目前,在国际税法实践中,对于常设机构的应税所得确定,一般采取的方法有(ABC)。

A.实际所得法B.引力原则法

C.比例分配法D.核定所得法E.协商确定法

14.在各国税法实践中,对居民纳税人身份确定的标准由(ABCE)。

A.户籍标准B.居所标准C.居住时间标准D.意愿标准E.国籍标准

15.各国消除经济性双重征税的主要方法有(CDE)。

A.股息扣除制B.分劈税率制

C.间接抵免制D.直接抵免制E.税收饶让法

16.作为一种税收模式,避税地一般具有以下特点(ACE)。

A.有独立的低税结构B.经济发达C.政局稳定

D.投资环境较为理想E.多为发展中国家

17.跨国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标准包括(BCD)。

A.市场标准B.组成市场标准C.比照市场标准D.总利润标准E.成本标准

18.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成为避税港,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有(ACD)。

A.无税或低税政策B.经济上要相对稳定

C.政治上要相对稳定

D.便利跨国投资者出入境E.远离高税国

19.国际税收协定按涉及的主体分类可分为(AB)

A.双边税收协定B.多边税收协定C.一般税收协定

D.特定税收协定E.法人税收协定

三、判断题

1.国家税收的出现是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

2.对人谁一般不可能成为国际税收所涉及的课税主体。

3.两个国家同时实行同一种税收管辖权是导致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问题。

4.国际重复征税一般包括税制性双重征税和经济性双重征税两种类型。

5.跨国纳税人对居住国(国籍国)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6.两个国家同时实行不同税收管辖权是导致对不同跨国纳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的根本原因。

7.特定优惠原则是指对跨国外国纳税人和本国纳税人分别制定不同税法,使前者得到税收优惠。

8.跨国纳税人对非居住国(非国籍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9.采用免税法和扣除法都可以考虑税收饶让抵免。

10.一国政府选择全面最大负担原则的出发点主要是考虑财政的需要。

11.联合国范本强调居民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地位,较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利益。

12.联合国范本强调居民税收管辖权的优先地位,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四、计算题

1.某合资机构中国的总公司当年应税所得为5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设在某国的分公司当年应税所得1000万元,如果该国所得税税率为35%,则计算:

(1)已缴当地政府所得税税额;1000*35%=350

(2)抵免限额;1000*25%=250

(3)居住国政府直接抵免的已缴非居住国的所得税税额;250

(4)居住国政府在直接抵免中应征所得税税额。

(5000+1000)*25%-250=1250

2.某一纳税年度,某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运动鞋,其股权的一半被日本母公司所拥有,该外资企业产品运动鞋的实际生产成本为每双元,现以成本价格销售给日本母公司,共销售36000双,日本母公司最后以每双60元的价格在市场售出这批运动鞋。

中国政府认为,这种交易作价分配不符合独立核算原则,损害了中国政府的税收利益。

根据中国税务当局掌握的市场资料,该外资企业的这批运动鞋生产加工的生产费用率一般为70%,日本公司所得税税率为%,中国为25%。

另根据中日税收协定规定,中国对汇给日本的股息征收10%的预提税。

分析:

(1)中国政府为什么认为这种交易作价分配不合理?

违反了正常交易原则。

(2)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或标准是什么?

正常交易原则

3.甲国母公司A拥有设在乙国子公司B的50%的股份。

A公司在某纳税年度在本国获利150万元,B年公司在同一纳税年度在本国获利300万元,缴纳公司所得税后,按股权比例向母公司支付毛股息,并缴纳预提所得税。

甲国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乙国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乙国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试分析:

(1)根据A、B两公司的组织形式,甲国A公司应当采取何种抵免方式?

预提所得税是直接抵免,企业所得税是间接抵免

(2)计算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税额。

300*30%*50%=45300*50%-45=105105*10%=+45<150*40%(150+150)*40%=

4.假设美国某总公司在本国当年应税所得为1800万美元,比例税率为35%。

它设在中国的分公司当年应税所得为360万美元,已按25%缴纳了所得税90万美元,计算:

(1)扣除法下该公司应纳美国公司所得税多少?

(1800+360-90)*35%=

(2)不予扣除下该公司应纳所得税多少?

(1800+360)*35%+90=846

(3)扣除法下该公司应纳所得税多少?

+90=

6.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两个分支机构,2011年度的盈利情况如下:

(1)境内总机构所得400万元,适用税率为25%;

(2)境外甲国分支机构营业所得150万元,甲国规定税率为40%,利息所得50万元,甲国规定税率为20%;(3)境外乙国分支机构营业所得250万元,乙国规定税率为3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万元,乙国规定税率为20%,财产租赁所得20万元,乙国规定税率为20%。

试计算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11年度可享受的税收抵免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

甲:

抵免限额 (150+50)*25%=50实际缴纳150*40%+50*20%=70 可抵免50乙:

抵免限额(250+20+30)*25%=75实际缴纳250*30%+20*20%+30*20%=85可抵免75 共抵免125  应纳税所得额 400+200+300=900

7.某一纳税年度,某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西服,其实际生产成本为每套800元,现以成本价格销售给香港母公司,共销售20000套,香港母公司最后以每套1600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出这批西服。

根据香港税务当局调查表明,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西服的销售毛利率为30%。

香港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中国为25%。

要求:

用比照市场标准调整这批西服的销售价格以及中国政府和香港政府的税收收入。

1600*(1-30%)=1120中国(1120-800)*20000*25%=香港(1600-1120)*20000*%=

8.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在居住国取得应税所得为30000元,在乙国取得所得为20000元,乙国税率为30%,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如下:

10000元(含)以下,税率为10%;10000以上20000元以下部分,税率为20%;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部分,税率为30%;超过30000元以上部分,税率为40%。

计算:

(1)在全额免税法下该公司共应纳所得税多少?

30000*30%-3000+20000*30%=12000

(2)在累进免税法下该公司共应纳所得税为多少?

30000*40%-6000+20000*30%=12000

(3)在不予免税时该公司共应纳所得税多少?

50000*40%-6000+20000*30%=2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