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674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西周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

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分封的国家:

鲁、齐、燕、卫、宋、晋

3、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后裔)

其中,同姓贵族(即姬姓)是分封的主体,形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局面,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4、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⑴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⑵随从天子作战;

⑶向天子朝贡;⑷定期朝见天子;

5、分封的作用:

⑴积极:

分封制使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⑵消极:

但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秩序,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最大特点。

(嫡长子

3、形成的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使分封制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背景:

(秦的统一)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灭六国的顺序:

韩、赵、燕、卫、楚、齐

2、统一六国的条件:

⑴根本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⑶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强大,最有实力实现统一

⑷秦王本人具有的雄才大略、

3、统一后的活动:

⑴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⑵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

⑶江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

(二)确立:

1、皇帝制度:

⑴“始皇帝”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⑵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皇位继承制和皇权至高无上。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

⑴三公: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

负责群臣奏事,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掌武事”,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秦朝已建立起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三个官职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但权重;太尉掌兵,但不长设,由皇帝自掌兵权。

三者处于“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⑵九卿:

秦朝中央政府在三公之下还设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

他们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3、郡县制:

⑴特点:

①“郡”是指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郡”设郡守、郡尉、(道:

少数民族)、乡、里三级,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⑵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A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

“郡”是中央垂直管理的地方形式;而在分封制下,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

B官吏来源: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在分封制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继承。

C作用上: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分封制则容易出现分裂割据的现象,导致分裂。

⑶意义: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先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制定“挟书律”,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每组的酷刑。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帝制度:

1、核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核心

2、特点:

皇权至高无上,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3、表现:

⑴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⑵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以人的意志。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4、理念及基本原则:

理念:

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

基本原则:

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后来,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是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没有变。

(二)君权与相权(宰相制度)的演变:

1、过程:

⑴秦朝:

在中央社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

⑵汉初:

汉承秦制,丞相仍然有很大的权力。

⑶汉武帝时:

①频繁更换丞相②建立“中朝”制度。

⑷东汉:

设尚书台(中台)地位逐渐重要。

⑸唐代: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是宰相(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②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6)北宋:

设置中书门下,为了分割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⑺明朝: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立内阁。

⑻清朝:

设立军机处。

2、趋势:

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

(三)监察体制:

1、概况:

⑴秦朝:

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有监御史。

⑵汉武帝时:

在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在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⑶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评价:

⑴积极:

监察体制的逐步健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⑵消极:

因专制制度本质所决定,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特别是对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却没有能力干预。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四)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世官制:

指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官位的制度。

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卿世禄制。

2、察举制:

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汉武帝即位后,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的察举制,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与两汉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察举制也有弊端,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实际上这种选官制也仅限于社会上层。

4、科举制:

(产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1905年废除)

⑴积极:

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②保证了专制政府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⑵消极:

①内容仅限于儒学经义。

②选拔的官吏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最后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

(五)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概况:

⑴秦汉:

由最初的郡县两极演变为州、郡、县三级。

⑵唐朝:

道、州、县三级。

⑶宋代:

路、州、县三级。

⑷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五级。

⑸明朝: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6)清朝:

省、道、府、县四级。

2、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央是中书省)

⑴行省的划分:

①十个行省②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③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青海等

⑵行省的职权范围:

①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②军政要务则需要呈报枢密院③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意义:

⑴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⑵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六)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造成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和发展:

⑴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制。

⑵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⑶评价:

①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作用: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后来,皇帝担心内阁演化为事实上的丞相,威胁皇权,于是由司礼监的太监加以牵制,因此又存在宦官专权的隐患。

(二)清朝军机处:

1、最初目的:

清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

⑴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⑵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⑶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⑷政治决策具有封闭型的特征;

3、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三)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及影响:

1、特点: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表现:

⑴明朝废除宰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⑵清朝设立了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3、影响:

⑴积极:

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组织兴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性等。

⑵消极:

皇权专制容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所有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四)边疆政策:

1、目的: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措施:

⑴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

其地位和职权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

⑵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元代形成改土归流,明代开始出现“改土归流”的做法,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的施行“改土归流”)

(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

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

⑴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独揽全国的一切政治、军事、司法等大权,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

⑵两汉时期,汉武帝不仅启用布衣为相,而且创立“中朝”“外朝”制度,削弱丞相的权力。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

⑶唐朝时将相权分割,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⑷北宋统治者为加强皇权,使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并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这样皇帝的一独揽大权。

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立内阁,君主专制权力大为增强。

(6)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以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雍正帝增设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2、地方权力被分割、削弱并日益集中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⑴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⑵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度,体现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二)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1883-1885年,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4、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5、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危害(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

2、他们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的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3、在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4、在经济上,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总之,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四)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原因:

⑴根本原因: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激烈。

⑵直接原因: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2、概况:

⑴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①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②1895年,沙俄借口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给予俄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

③1897年,德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德国出兵抢占胶州湾。

④1897年,俄国强占旅顺考核大连湾

⑤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⑵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

列强的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刺激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进一步高涨。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台湾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

3、义和团反帝运动:

⑴背景: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义和团运动爆发。

⑵口号:

“扶清灭洋”(评价:

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它带有局限性,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并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

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镇压——招抚——镇压

⑷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②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⑸性质:

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6)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二)爱国官兵的抗争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⑴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

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面临危机。

⑵经过: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②1878年,收复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③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被谴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④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2、黄海海战:

⑴概况:

在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受伤,刘步蟾代为指挥,英勇奋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牺牲。

⑵结果:

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终致全军覆没。

(三)影响: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原因:

⑴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其既定国策。

⑵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

⑶中国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侵华事件:

⑴1931年9月18日,占领东北。

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开始全面侵华。

⑶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1月,上海失守后,进攻南京。

⑷1937年12月13日,制造南京大屠杀,南京沦陷。

⑸1938年5月,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3、侵华罪行:

研制生化武器,实施细菌战、毒气战,制造南京大屠杀;实行所谓“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中国人民抵抗战

1、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⑴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⑵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驻守送户的国民党第19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抗日将领下奋起抵抗。

②日军占领承德后,继续沿长城进犯,二十九路军宋哲元等部英勇抗战。

③1933年5月,国民党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⑶东北军民:

①组织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②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安德馨全营300官兵力战殉国。

⑷爱国工商业者:

,工人罢工、募捐;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⑸爱国学生:

1935年12月9日,反对华北自治的一二九运动。

2、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面抗战开始。

3、三个阶段和两个战场:

⑴防御阶段:

A正面战场(主要战场):

三次会战

①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

全额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参加)

③徐州会战:

取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李宗仁为指挥)

B敌后战场:

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⑵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进入相持阶段

①正面战场:

1940年5月,湖北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②敌后战场(主要战场):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这时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

⑶战略反攻阶段: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根本保证)。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消灭了大量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3、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敌后坚持抗战,成为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4、中国人民对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也得到广大海外华侨的支持。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1、外部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根本原因:

请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使阶级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

各地的自然灾害不断,特别是两广地区更加严重。

4、条件:

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斗争过程:

1、初期的斗争:

⑴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⑵1851年9月,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⑶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全盛时期的斗争:

⑴北伐:

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⑵西征:

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⑶天京突围:

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

3、后期的斗争:

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⑵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势力。

⑶1864年,天京保卫战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实质: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建立理想社会。

2、内容:

⑴所有制原则与实施办法: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⑵分配原则与方法: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⑶社会关系:

人人平等

⑷最终目标:

“四有二无”的社会: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⑴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空想性:

绝对的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四)太平天国后期先进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时间:

1859年

2、目的: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

⑴政治:

主张中央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