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05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教案 中图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中图版

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第七章认识国家日本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

教材以“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主题,简练准确的概括了日本的区域特征。

“地狭人稠”部分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和气候,以及人口。

“岛国经济”介绍了日本传统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重点介绍了日本工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文化交流”则介绍了日本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不失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尤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

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了解日本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做法。

了解日本文化特色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

日本气候特征,日本主要的工业带

●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内容,通过“小课题”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拓展联系相关的知识。

●教学准备

设计课题:

“火眼金睛”、“矛盾解析”、“京都?

洛都?

查阅资料:

北京与秋田的降水、气温资料,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

制作课件:

将课题、资料整编成幻灯片的形式

 

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

 

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新课]

【叙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国家的学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地区,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也了解到,地理现象之间往往事互相影响的。

那么,在国家的这一部分,我们将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认识某些国家的特征,同学们要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某些国家的特征,及其原因。

首先来看日本的第一个课题。

课题一:

“火眼金睛”

 下列现象合理吗?

为什么?

 北京的小明给在日本秋田的表哥打电话,小明高兴地跟表哥说:

“这个周末妈妈带我去什杀海溜冰,到时候我要穿上新买的羽绒服。

”表哥说:

“玩的开心点!

我周末也有活动,和同学去公园划船!

【叙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分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展示】亚洲的政区图,标注中国北京和日本秋天的位置。

【提示】阅读教材9页亚洲气候类型图,这两个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第一节日本

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回答问题

【小结】秋田与北京都是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秋田是沿海的,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屿国家,北京是内陆的城市。

所以秋天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海洋性。

【板书】第一节日本

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展示】北京和秋天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提问】你来描述这两个城市气候特征

【提示】气候特征一般包括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同时这两个要素年平均和季节变化幅度。

学生读图回答

【小结】日本秋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分配比较均匀,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这和日本所处的位置有关。

【展示】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日本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提示】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范围包括那几部分?

地形特点是什么?

日本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地形特点,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的四个大岛构成日本狭长的领土主体,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岛上多丘陵山地。

岛屿国家,有广大的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丰富。

日本自古渔业兴盛,海洋捕捞两居世界首位。

【板书】四大岛屿——捕鱼业发达

丘陵山地为主

【转承】日本不仅捕鱼业发达,日本的加工工业也很发达,是世界经济大国。

下面我们进入课题二:

矛盾解析

读教材63页图E、F,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内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可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日本却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其生产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发展这么迅速?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板书】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小结】日本依赖本国优良的港口,发展了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板书】进口原料,出口成品

【提问】阅读地图册31页,日本工业原料主要来自那些国家或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怎样?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日本的工业结构使日本的工业区布局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日本原料大量进口,成品大量出口,因此日本工业集中在对外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形成了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带。

【板书】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提问】日本岛屿国家便利的海上运输,给日本发展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日本也有一些自然条件,制约日本的工业发展。

你知道吗?

日本怎么解决?

学生讨论回答

【转承】日本自然环境独特,工业发达,日本的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

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三个课题:

课题三:

京都?

洛都?

阅读教材60页“探索”:

为什么在日本有一座和中国的长安布局相似的城市?

学生阅读回答

【提问】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

除了建筑上的,你还能举别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叙述】在近代,日本主要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现象。

【板书】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展示】反映日本文化的现象

【小结】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又自己本土的文化,比如樱花节等。

但是,日本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既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

【拓展】中国有着50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改革开放以来。

在你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痕迹。

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练习:

填充图册24-25

附录:

参考资料

1、日本概况

国名:

日本国(Japan)

国名释义:

日出之国;誉称:

樱花之国

国旗:

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

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

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

国徽:

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

国歌:

《君之代》

国花:

樱花

国鸟:

绿雉

国石:

小晶

主要节日:

天皇诞辰日:

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

自然地理:

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人口:

约1.2768亿(2004年10月)。

日本厚生劳动省2003年9月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9月1日,日本列岛百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0561人。

>>>

民族与宗教: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阿伊努语。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首都:

东京(Tokyo),人口约1229万(截至2003年2月)。

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

国家象征:

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

行政区划: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

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

Tokyo)、1道(北海道:

Hokkaido)、2府(大阪府:

Osaka、京都府:

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

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43个县是:

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简史: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

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

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

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昭和时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

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宪法及政治: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

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

议会泛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

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

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

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

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

每年1月至6月召开通常国会,会期150天,其它时间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

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

首相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免,天皇认证。

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12省厅。

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

采用“四级三审制”。

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

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

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

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

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

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

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与四级法院相对应,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区(镇)检察厅。

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检事长(高等检察厅长)、检事(地方检察厅长称检事正)、副检事等。

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

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

经济: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

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为:

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铝矾土100%,铅矿石94.9%,镍矿石100%,磷矿石100%,锌矿石85.2%。

森林面积252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6.6%,但木材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2%左右。

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京浜、阪神、中京和北九州为四大传统工业区,后又出现北关东、千叶、濑户内海及骏河湾等新兴工业地带。

日本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

"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

按照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

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

日本财政年度从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2900美元。

文化: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

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

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

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

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

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

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

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为相似。

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神道教义认为盐能驱赶鬼魅。

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

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

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

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

比赛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

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

主裁判由手持折扇“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

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

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土中的上层。

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

最低一级叫序口。

一个普通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

它在日本也称“着物”。

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

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

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

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

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

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

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

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

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柔道在全世界有广泛声誉。

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柔道家的级别用腰带的颜色(初级∶白/高级∶黑)来表示。

剑道是指从武士的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日本击剑运动。

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是经琉球王国(现在的冲绳)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

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

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日本的传统戏剧——能剧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

“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

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Sushi)是以生鱼片、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

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

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

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赠礼习俗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

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送日本人礼品要选择适当,中国的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最受欢迎,但字画的尺寸不宜过大。

所送礼品的包装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叶也应精心打理。

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数,但又忌讳其中的"9",因为在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

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须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

日本人禁忌绿色。

不喜欢荷花,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

名胜:

富士山(FujiMountain)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

整个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

富士山四周有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富士山区还设有幻想旅行馆、昆虫博物馆、自然科学厅、奇石博物馆、富士博物馆、大型科学馆、植物园、野鸟园、野猴公园和各种体育、游艺场所等。

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和浅间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主要风景区。

东京塔(TokyoTower)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这座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

在100米高的地方,建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展望台;在250米高的地方,也设有一个特别展望台。

展望台四边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窗向外倾斜。

站在展望台上可俯瞰东京市容,全市景观尽收眼底。

塔的下部为铁塔大楼,一楼为休息厅,二楼有商场,三楼是规模居日本及远东第一的蜡像馆,四楼是近代科学馆和电视摄影棚,五楼是电台发射台。

唐招提寺(ToshodaiTemple)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

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

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镰仓时代(公元1185一1333年)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

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