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F讲义3个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5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BWF讲义3个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WF讲义3个档.docx

《BWF讲义3个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WF讲义3个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WF讲义3个档.docx

BWF讲义3个档

 

簡明工作因素法(BWF)

 

 

楊望遠

 

簡明工作因素法-BriefWorkFactor

一.工作因素法的發展

1943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以JosehH.Ouick為首的一組工業工程師在費城地區的許多工廠內從事廣泛的研究與實驗。

稍後他組成WorkFactorCompany以推廣他們的成果「工作因素法」,並防止這個時間制度被人誤用。

後來ScienceManagementCorporation加入工作因素法陣容,使它能和MTM並駕齊驅。

簡明工作因素法(BWF)是1978年由ScienceManagementCorporation和荷蘭飛利浦公司共同開發出來的一種時間制度。

它把原則和數值都加以簡化到可以背誦;但又和其他工作因素法脈絡相承,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非常適於工場的領班、保全技術員及IE、R&D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以便改進工作方法,增進效率。

由於BWF簡明易學易懂(可免除作業者與IE之間的隔閡)且誤差對效率核算影響不大,乃由當時巨大機械(捷安特)工程處長楊望遠首先用於生產線各項工作之標準工時設定,並經長期測試,效果確著且無不良後果,嗣後又用於各行各業之人力作業,如太平洋電纜、高林、英誌、賜昌、味丹、華元、上福、立隆、燿華、復興航空、泰豐輪胎、潤泰集團……皆能倍增效率,值得各行各業採用。

若能教會領班,用來動作分析、方法改善,不但能穩定品質,提升效率,更能建立人人信服的績效衡量指標;若能教會品管、生技及開發人員,則可減少製程不良,提高易製化。

二.標準單元

工作因素法所討論的基本動作共有九種,稱為標準單元。

簡明工作因素法(BWF)再把標準單元的時間、數據簡化成六組時間表:

拿取、組合、搬運、身體動作、心智操作、特殊動作等。

(1)伸出(reach)-身體某一部份改變位罝的動作。

(2)握取(grasp)-用以抓住物體的動作。

(3)搬運(move)-移動物體的動作。

(4)準備(preposition)-握取中把物體的方向變更,以適於下一個動作。

(5)組合(assembly):

使兩物體相互結合的動作,它包括兩種類型:

a:

機械組合(mechanicalassembly):

一物插入另一物的孔或槽內的結合,

例如鑰匙插入鎖內。

b:

面組合(surfaceassembly):

兩物體表面沒有機械的支持而達到有一

定相互關係位置的結合,例如貼郵票在信封上。

(6)分解(disassembly)-把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東西分開的動作。

(7)放開(release)-使手離開物體的動作。

(8)作用時間(processtime,代號PT)-不被動作者所控制的時間,例如鑽通一個孔的時間,決定於材料厚度、性質、孔的直徑、鑽頭轉速等。

(9)身體動作(bodymotions)有起立、坐下、彎身、轉身、走路、上下台階等。

(10)心智操作(mentalprocess)-牽涉到眼腦的活動,例如看操作說明、數東西等。

(11)特殊動作(specialmotions)有吻合螺芽、手轉螺絲、工具轉螺絲、敲擊等。

 

 

三.時間單位

簡明工作因素法的時間是以BU(BriefUnit)作單位,1BU=0.001分鐘=0.06秒,這個時間是指有經驗的普通操作員,具有良好的技術與適當的努力,在標準的環境下,依照標準的工作方法,產品達規定的品質所需的工作時間,這相當於花21.6秒的時間把五十二張撲克牌分成四磴的熟練速度。

如果把五十二張撲克牌分成四磴的普通速度來換算時間的話,1BU=0.075秒。

BWF是正常人在正常工作狀態之正常時間,但由於私事、疲勞、公事、異常之干擾,需要給予寬放時間。

寬放時間原則如下:

1.生產線(固定)工作:

有固定休息時間,寬放時間6%

2.走動行工作:

有固定休息時間,寬放時間9%

3.若無固定休息時間,私事寬放加3﹪;若單手荷重大於10Kg,則予疲勞寬放3~15﹪;若異常干擾甚多,酌加異常寬放3~15﹪,若仍不足,則需改善。

正常時間(N.T.)加寬放時間(A﹪)才是標準時間(S.T.)。

若動作分析正確而無法在標準時間完成,則需檢核:

1.作業者動作是否正確、2.作業者動作之節奏是否正常、3.異常干擾是否改善至3%以內。

 

 

四.拿取(PickUp,P)

拿取至少包括了四個單元:

伸出,握取,移回原位,鬆開,有時還要加入準備單元。

影響拿取動作時間長短的因素有五:

(1)拿取的距離

(2)複雜的握取(撥開再拿)

(3)細小的東西,握取部位≦6mm(摳取)

(4)準備(握取後轉對方向)

(5)東西的重量

(一)拿取的距離

A級:

≦10cm,代字PA,腕部

B級:

>10≦50cm,代字PB,肘部

C級:

>50cm,代字PC,肩部

正常狀況下,手在拿取過程都以弧形運動為主,距離的算法則從開始到結束量直線距離。

若中間有障礙物使手昇高,則分別從最高點量到始點和終點。

若伸出的距離和握住東西移動的距離不相等,以平均值計算。

 

(二)複雜的握取(撥開再拿)

當手從一堆小螺絲中拿取一個來,或是從三根

並排的粉筆拿取其中一根,這時手指必需先把其他東

西撥開才能讓拇指和食指捏住真正要拿的小螺絲或粉筆。

凡是在握取的過程手指不只運動一次的都稱為複雜握取。

但是只轉動手腕的握取不算複雜握取,例如拿起電話聽筒,

螺絲起子等。

(三)細小的東西(摳取)

凡物體握取的最大尺寸≦6mm時,需給予額外時間補償。

右圖零件最大尺寸為12mm,不必考慮它是細小的東西。

(四)準備(握取後轉對方向)

在握取到物體時,它的方向不適於以後的動作,這時需要馬上變更它的方向,稱為準備。

例如從一盒螺絲拿一個出來,有50%的機會要翻轉一個方向。

從一包菸拿出一根叨在嘴上一定要準備。

(五)重量

拿取的物體重量不超過3kg不必另加時間,大於3kg而小於或等於5kg(腕出力),給予5BU額外時間。

若重量超過5kg(肘出力),給予10BU時間。

例如用一手拿4kg重物需增加5BU,但同樣的東西用兩手拿,需除以2,每隻手只負擔2kg重量,則不必給予額外時間。

 

(六)範例

(1)自盒中拿一個直徑4mm的螺帽出來,平均移動距離20cm。

分析式

P

B

+

+

拿螺帽

25BU

≦10cmA

10

拿取代號

>10≦50B

15

距離代號

>50cmC

20

複雜的握取

每個次要因素

5

細小的東西

複雜握取

+

簡單說明動作內容

細小東西≦6mm

+

總時間值

準備

+

原來PB=15BU,每個+5BU,一共是兩個+,

>3≦5kg

+

總計拿此螺帽費時25BU。

>5kg

++

 

(2)伸手到60cm外的架上拿取梅花版手

分析式

P

C

拿板手

20BU

≦10cmA

10

拿取代號

>10≦50B

15

距離代號

>50cmC

20

複雜的握取

每個次要因素

5

細小的東西

複雜握取

+

簡單說明動作內容

細小東西≦6mm

+

總時間值

準備

+

原來PC=20BU,每個+5BU,一共是0個+,

>3≦5kg

+

總計拿此板手費時20BU。

>5kg

++

 

 

練習一拿取P

動作內容分析式說明BU

1.伸手到55cm處,拿起桌上的一枝鉛筆。

再放到自己

面前的作業紙上。

2.伸手到25cm處的盒子裡(裡面裝滿了直徑4mm的螺

帽),拿出一個螺帽,放在離盒子35cm處的桌子上。

3.伸手到30cm處的桌子,拿起一塊重2kg的鐵材,丟

到40cm外的大木箱裡。

4.電話鈴響時,伸手拿起聽筒,放到耳邊,講完後再放回

去。

假設電話離自己60cm遠。

5.伸手到80cm外牆上,把電燈打開。

6.抬腳踩啟動壓閥。

7.伸手50cm,握取檔板另一側的起子回到原處,檔板

高9cm,起子離檔板18cm。

五.組合(Assembly,A)

組合是將兩物體相互結合的動作。

它有兩種基本型式:

(1)機械組合:

一物體插入另一物體的孔或槽內。

例如鑰匙插入鑰匙孔內。

(2)面組合:

兩物體表面沒有機械的支持而達到有一定關係位置的動作。

例如

貼郵票在信封規定的地方。

(一)機械組合

 

1.拿取一桿到洞附近,接著開始機械組合的三個步驟:

(1)先平移一小距離,使桿的一角滑進洞的邊緣,是為對準。

(2)把桿旋轉一個角度使桿的中心線和洞的中心線平行或重合,是為豎起。

(3)把桿移進洞內不超過10cm,是為插入。

超過10cm須加搬運。

(4)鬆手離開桿,此動作己包含在拿取時間內。

2.機械組合的裕度(難易度)(孔的最大徑D減桿的配合徑p)

(1)孔以開口部份直徑量取。

圓形取直徑,多角形取最窄邊距離,如開口部有導角時,自導角部份開始量取。

(2)桿的頂端平坦,且≧1/3d時,以平坦部份作為桿的尺寸。

圓頭或尖頭以實際桿尺寸的三分之一計算。

(3)裕度即孔的尺寸D減去桿的配合尺寸P。

 

(二)面組合

貼標籤於產品上

左右誤差±5mm=10mm

上下誤差±4mm=8mm

面組合時,裕度取左右及上下誤差除以2後之較小值。

 

最大15mm

平均10mm

最小5mm

 

最小3mm

平均7mm

最大11mm

(三)裕度(組合難易度)

(1)裕度>12mm,但≦50mm的組合記作A1

(2)裕度>1.5mm,但≦12mm的組合記作A2

(3)裕度≦1.5mm的組合記作A3

(4)裕度>50mm不作為組合分析,其動作包含在拿取內。

(5)裕度A1的組合時間雖然是零,但仍要分析,因為下面所要討論的次要因素會使組合時間增加。

(四)影響組合時間的次要因素

(1)定位Index(插入或貼合前轉對角度)

當方形的桿要插進方形的孔內,需要稍微轉

一個角度才能插得進去,這個額外動作稱為定

位。

拿尺對準紙上的兩個點以便劃一條線,這是

面組合的定位。

(2)安座Seat(插入或貼合後再施個力)

把有固定桿的小電燈泡插進燈座裡,先是機械組合,定位,再插到底。

然後再扭轉,鎖定。

這個額外的扭轉和鎖定稱為安座。

安座不同於定位,

通常需施加少許力量。

(3)盲目組合(看不見的插入或貼合)

在組合的過程無法用眼睛看到,必須給予

補償時間。

例如蓋汽車主水箱蓋就是盲目

組合,因為有部份時間看不到凹孔。

(4)重量

不論是物體本身重量或在組合過程中的產生的阻力、摩擦力,都按其重量或阻力取大者給予不同的額外時間。

>3kg≦5kg(腕出力)給予5BU

>5kg(肘出力)給予10BU

(5)範例

用右手把重4kg,330×410mm的鋁板裝進340×420mm的輸送帶吊

籃內。

分析式

A

2

+

+

裝鋁板

15BU

≦50>12mm1

0

機械組

≦12>1.5mm2

5

裕度5mm

≦1.5mm3

10

定位加5BU

每個次要因素

5

重4kg加5BU

定位

+

操作說明

安座

+

總時間值

盲目組合

+

>3≦5kg

+

>5kg

++

練習二組合A

分析式說明BU

1.把直徑5mm的圓柱鐵套進徑6mm的圓洞內。

2.把原子筆套入筆套內。

3.把原子筆插在上衣口袋內。

4.把直徑7mm的圓柱插入直徑7.4mm的圓洞內。

5.同前,但圓柱前端是圓頭。

6.同第4題,但圓洞有導角為直徑15mm。

7.同前,把一端為圓頭直徑7mm的圓柱,插入有

15mm直徑導角的7.4mm圓洞內。

8.把尺對準紙上兩點。

以便用鉛筆劃一直線。

9.

把邊長30cm的正方形紙箱疊在另一個相同的紙箱上,

紙箱重3.5kg。

10.把一張郵票貼在標準信封上。

11.貼一張「MadeinTaiwan」小標籤

12.把一個硬幣塞進公用電話裡。

硬幣直徑25mm,厚2mm,塞錢的縫長27mm

寬3mm。

(須依生活經驗判斷)

13.把汽車主水箱箱蓋蓋上。

 

六.搬運(Move,M)

寫完字把鉛筆放回桌上;鎖緊螺絲後,手握著鉗子移到另一個螺絲的位置;將加工件放入治具;握住曲柄使飛輪轉動的動作都是搬運。

影響搬運時間的因素有三:

距離、手的控制和重量或阻力。

(一)距離

搬運的距離和拿取的距離意義相同,等級也一致。

(1)來回距離≦10cm的搬運記作MA

(2)>10cm而≦50cm的搬運記作MB

(3)來回距離>50cm的搬運記作MC

(二)手的控制

(1)搬運的地方必須用手控制下列四種程度:

第一級:

沒有裕度,例如用丟的、推/拉到底,或是其他物體自動限制住。

第二級:

裕度>50mm,隨意放就可以達到。

第三級:

裕度≦50mm。

準確放,下一動作需組合,則搬運都是第三級控制。

第四級:

(1)當雙手端一碗湯放在桌上,或是把一塊塊積木疊起來,都需要小心謹慎的動作,這是第四級的控制。

(2)當手要越過障礙物而必須在中途改變方向,或者做大於半圓的運動,都需要“弧度”這個因素,這也是第四級控制。

(4)在BWF裡為了要把時間值簡化成5的整倍數,以求容易記,所以第1級和第2級控制的時間沒有差別,第3級也和第4級相同。

搬運M

A

B

C

≦10

>10≦50

>50cm

重量

≦3kg

>3kg

≦3kg

>3kg

無裕度,丟推到底

1

5

5

10

10

15

裕度>50mm

2

5

5

10

10

15

裕度≦50

3

5

10

15

10

15

謹慎/弧度

4

5

10

15

10

15

(三)重量和阻力

按電鈕或是搬運重物都要考慮重量或阻力因素。

但是在不大於10cm的

距離內可以略去不計。

只有MB和MC的搬運按重量大於3kg加5BU,

寫分析式時用一個加號(+)表示。

(四)範例

(1)用3.5kg的力推一個把柄到底,以便關掉機器,移動的距離30cm。

分析式MB1+推把柄10BU

搬運的代號

距離的等級

推到底是沒有裕度的

阻力大於3kg

 

(2)把瓶塞拔起,阻力4kg,移動距離20cm。

分析式MB1+拔瓶塞10BU

搬運的代號動作說明

瓶塞到瓶口的距離阻力大於3kg,需額外5BU時間

雖小但拉出後手自瓶塞拔出後無裕度限制

然向上抬起的距離也要算在內

(3)如果搬運的距離≦10cm,而且很快的重複三次,則來與回算做一個搬

運動作(四捨五入)。

距離若>10cm,來與回要算成兩個搬運動作。

例如用布擦拭桌上的污漬,移動範圍8cm,來回共十次。

5MA1擦桌子25BU

5個搬運動作說明

搬運的代號每個MA1是5BU

搬運距離小於10cm五個共25BU

沒有裕度限制

(4)轉動一個半徑12cm的曲軸15次,阻力4kg,最後一圈必須讓把手停

在裕度不大於50mm的範圍內。

轉一圈的周長是2r=2×3.14×12=75.4cm>50cm是MC搬運

分析式14MC1+=14×15BU=210BU

最後一圈是MC3+15BU

A1+5BU

合計230BU

練習三搬運M

動作內容分析式說明時間

1.寫完字,把鉛筆放到45cm外桌上。

2.把拆下的螺帽放在55cm外的盒子裡。

3.將一小塊木片丟進60cm到空檔,出力1.5kg。

4.把焊槍放回固定座的槽縫裡。

焊槍直徑10mm,開口

12mm,距離45cm。

5.把焊槍放回V字型固定座,它的開口是55mm,焊槍

直徑10mm,運動距離45cm。

6.把重8kg,60×40×30cm的箱子,放在

架子上,裕度52mm,運動距離60cm。

8.徒手用鉛筆在紙上劃一條大約70cm的直線。

9.單手從夾具中把重4kg的工作物取出,移動距離20cm。

10.雙手從夾具中,把重4kg的工作物取出,移動距離20cm。

11.用食指按下啟動按鈕,施力3.2kg。

12.把焊槍從焊好的點移動15cm,到另一點準備焊接。

13.把紙箱合起來,箱蓋移動距離30cm。

 

七.身體動作(BodyMovements)

(一)起立、坐下或蹲下(S10)

不移動桌椅的起立或坐下、蹲下需時10BU,記作S10

(二)彎腰或挺直(B10)

每次彎腰費時10BU,而且一定要挺直起來,又要10BU,這些動作都記作B10;但可直接記2B10。

(三)轉身(T10/T20)

扭腰把身體轉一個角度,≦90需10BU,記作T10,若>90<180需20BU記作T20

(四)走路(W10)

步幅以75cm計算,每步需10BU,記作W10,步行25m折合331/步,四捨五入後以33步計算,計作33W10

(五)上下樓梯(W10)

這是指建築物的梯階,而不是水電木匠工作時所用的竹梯、木梯。

不論上下樓,每一階費時10BU,記作W10

(六)範例

從椅子上站起來,走25m到儲物架,彎下腰從架子上拿起一個4kg的工具,再走20m到樓梯處,爬上20級再走15m放到工作台上,此時手動作的距離是35cm,最後坐在椅子上,請算一下共花多少時間?

起立/坐下/蹲

S

10

分析式

S10

33W10

2B10

PB+?

27W10

20W10

20W10

MB2+

S10

起立

走25m到架子

彎腰/挺身

拿工具

走20m到樓梯

上樓

走15m到工作台

放下工具

坐下

合計

10BU

330BU

20BU

20BU

10BU

270BU

200BU

200BU

10BU

10BU

1070BU

屈身/挺直

B

10

轉身≦90

T

10

轉身>90

T

20

走路75cm

W

10

上下樓每階

W

10

1070BU=1070×0.075秒=80.3秒normaltime

 

九.心智操作(MentalProcess)

本節所討論的心智操作是指藉著感覺、神經和腦從事下列活動:

(1)蒐集信息,主要是靠眼睛

(2)傳導信息到腦

(3)識別這個信息

(4)做出決定

(5)反應出來

檢查

I

5

讀、看

R

5

WR

10

(一)檢查(Inspection,I5):

若長或寬超過30cm需分割

檢查是在一個或一群物體上找尋一個或多個性質的過程。

檢查過程對每一個性質需時5BU,記作I5。

(1)檢查一片金屬表面有無刮傷:

一個性質——刮傷或無缺陷

分析式I5金屬片(刮傷)5BU

(2)檢查線路板上的一個焊點:

一個性質——好或不良

分析式I5焊點(好壞)5BU

(3)數一堆螺絲並從顏色區分為鋼製或銅螺絲:

兩個性質——數量和顏色

分析式2I5檢查螺絲(數和顏色)10BU

(4)檢查骰子六面有無瑕疵:

每面需5BU確定好壞,因為只需手指動作,翻轉另一面所需時間很短,已包含在檢查內。

分析式6I5檢查骰子30BU

(5)檢查螺帽或墊圈時,兩面都要檢查,而且翻轉另一面動到腕部故MA1不能省略。

分析式I5檢查墊圈的一面5BU

MA1翻轉5BU

I5檢查另一面5BU

合計15BU

(二)看、讀(Reading,R5)

看、讀數目或字,並記在腦海裡準備下一步驟用,每看、讀不成字的數目字、字母或符號兩個以內,需時5BU,文章內的每個字,不論長短也需時5BU,記作R5。

(1)看一段指令cutbarinto20mmlength共需時30BU

分析式6R5看指令30BU

這段指令共分成六群字

(2)看日期78-08-02時,每兩個數字一群,共分三群

分析式3R5看日期15BU

(3)看讀R60034HRST這個記號時,共分成六群,

R→60→03→4→HR→ST

分析式6R5看記號30BU

(三)書寫(Writing,WR10)

每寫一個數字,字母或符號或二筆劃需時10BU,記作WR10,其中包括寫字本身所花的時間以及移動筆和手到下一個字的位置所需時間。

但是拿筆和放筆的動作不包括在內。

例如伸手到45cm處拿一支鉛筆回35cm外的紙片上,紙片大小6×10mm,寫下剛才看到的指令“cutbarinto20mmlengths”然後把鉛筆放回35cm外的桌上。

試分析如下:

6R5

讀指令

30BU

PB+

拿取鉛筆

20BU

A2?

鉛筆定位在紙上

5BU

21WR10

寫下指令

210BU

MB2

放回鉛筆

5BU

合計270BU=20.5秒

指令包括兩個數字,十九個字母

練習四其他動作

分析式說明時間

動作內容

1.從坐在椅子上站起來,走25m到物料架前。

彎腰用兩手抬

起8kg重的紙箱,紙箱在架子內25cm處,接著轉身90,

走20m到樓梯處,爬20級階梯,再走15m到工作台前。

把紙箱放在25cm外的桌上,最後坐在工作台前椅子上。

2.左手從帳卡盒中取出一張卡片,放在面前,距盒子25cm。

右手

從30cm外拿一支鉛筆,看一下桌上的小零件,讀在小零件上的料號。

R332-056-84216

然後把這個料號填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回帳卡盒裡,把鉛筆放回原位。

九.特殊動作(SpecialMotions)

(一)吻合螺牙(Startingthreads)

把螺帽和螺絲組立好後,並不能馬上旋緊螺帽,而要先嚐試把螺牙對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